盡管雪國聯軍兩次攻城不克而回,卻仍未挫傷他們的銳氣,他們的大將依然一次又一次地組織兵力向涼城發起猛烈的攻勢。幸而涼城仗著天然的地勢優勢而易守難攻,加上寇如海坐鎮城中,軍心大振,幾次三番打退敵軍的侵略。然而,在一次次兵刃相接的守城搏鬥中,涼城這邊的兵力削減迅速,卻始終無法將敵軍打回邊境以北。兩方軍隊以涼城的城門為界始終膠著著。若是雪國再次增兵進攻,這涼城就如堤岸決口,勢必難以抵擋,失守就在朝夕之間。正當寇如海憂心忡忡之際,夏辰燁帶著他的鐵騎軍到達了涼城與之匯合。了解了如今相持不下的局麵後,夏辰燁沉吟片刻便計上心來,挑選了一隊武藝卓絕的精兵,冒著濃重的夜色偷偷地出了城,穿過大片密林,潛進了雪國聯軍的後方軍營。
說起來這雪國此番進犯天朝,除了國主狼子野心之外,其導火索便是草原上百年難遇的大災害。雪國的士兵如此驍勇善戰,恨不得豁出命來搏鬥,大多源於生計所迫,若是不能在此次戰事中有所斬獲,他們的家人將難以熬到明年放牧時節。理所當然,雪國給養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就憑本國的力量也是難以做到的。他們後方的糧草早就吃緊,即使在邊疆各鎮掠奪了大量糧食財物,也無法長期供給軍隊的消耗。因而,他們才會孤注一擲攻陷涼城,一旦城門被打開,那涼城之後便是萬畝良田,恰逢當時正是收割的季節,若是能趁勢掠奪這些收成,既保障了北方各國國內的口糧,又能維持軍隊繼續戰鬥。直至打進京師。
這番前因後果,行軍大半輩子的寇如海自然也想到了,隻要敵軍的切斷糧草,就可解決如今的燃眉之急。(.好看的小說)然而先皇獨信雌黃之術,昏庸無能,戍邊的士兵已有十餘年未曾換過,一小部分因為思家而數次大逃亡,誠心留下來的也逐漸垂垂老矣,其戰鬥力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自然無法選出一隊精銳士兵能夠保證一擊即中。成功燒毀敵營的糧草。再者,雪國軍隊的軍事狡猾如狐狸,若是寇如海從其他地方增兵援救涼城。一旦被敵軍察覺異動,便很可能轉而攻打別的城池,到時可就得不償失了。
與之相反,夏辰燁的鐵騎軍都是培養暗衛的方式訓練的,也許在兩軍光明正大的交戰中尚不能展現出明顯的優勢。但在突擊這種任務上卻是十拿九穩。況且,他所挑選都是曾經做過暗衛,如今才轉明的精兵,盡管雪軍派了重兵把守糧草,但還是無聲無息地潛入了他們的營帳。這雪國軍事果真是隻老狐狸,不僅將糧草分批存放。還在較顯眼的位置擺了一個空架子,把大批的兵力調過來看守這個“空糧草”,仿佛早就料到寇如海會打糧草的注意。可惜。他千算萬算卻算漏了一個夏辰燁。他們潛入軍營後並沒有貿然行動,暗中探查後發現,看守糧草的士兵雖多,但瞧他們直打哈欠的模樣卻不像是雪軍的精兵良將。而整個營地尚有五六處地方還有小隊士兵把守,且每隔一個時辰便會換一班人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如此一來。夏辰燁自然猜到了雪軍所玩的把戲,簡單一個手勢。默契十足的鐵騎軍便分頭行動。幾乎在同一時間,雪軍營帳各處火頭四起,迅速躥燒,整個營地人仰馬翻。待軍師回過神來,糾集了兵力搜捕前來突襲的人之時,夏辰燁早就帶著鐵騎軍離開了軍營。
然而,就在黎明前天色最為黑暗的時刻,雪國軍營終於撲滅了大火,但糧草已是所剩無幾,將士們疲憊之餘更是擔憂不已。而本該回涼城的夏辰燁卻去而複返,隻身一人再次潛進了營地。頭先早已摸清了各個營帳的位置,他徑直闖進了軍師所在的帳篷,一劍便解決了看守的士兵,手起刀落間,那不可一世的軍師結束了他的精彩人生。沒過多久,天漸漸放亮,軍師的營帳門口橫七豎八地躺著幾個士兵,撩開帳簾,隻見正對麵的案上擺放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聞訊趕來的四太子望著身首異處的軍師麵如土色,糧草被燒,軍師被刺,他仿佛已經聽到了天朝軍隊凱旋而歸的號角。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此番雪國聯軍的統帥雖然是四太子,但全軍的主心骨卻是軍師,一旦他驟然慘死,那全軍就失去了真正的指揮,立馬便會分崩瓦解。更何況四太子是雪國國主最看重的兒子,若是夏辰燁刺殺了他,難保雪王不會理智盡失,不惜傾盡一切以報喪子之痛,到時於兩國百姓都是一場浩劫。
連受兩次打擊的雪國聯軍果然潰不成軍,雖然悲憤交加的四太子第二日便下達了誓死奪下涼城的軍命,但將士們驍勇有餘而陣勢不足。而涼城的將士聽聞敵軍既無糧又無軍師坐鎮,加之幹下這一切壯舉的鐵騎軍加入陣營,不免士氣大振。此消彼長,兩軍交戰的便顛倒了攻受。雙方在城門外相持了兩日之久,天朝西部的援軍在最關鍵的時刻趕到駐紮涼城,殺得雪國聯軍措手不及,即使雪王心有不甘,再次增兵兩萬前來支援,也是於事無補。天朝的西北兩方軍隊,以夏辰燁的鐵騎軍為先鋒營,一鼓作氣將敵軍擊退至邊疆線以北。眼見天朝大有越過北疆界線進犯廣漠草原之勢,眾部落首領深感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紛紛送來了投降書。此後雪國處於孤立無援之地,前方損兵折將,後方補給不足,雪王打碎了銀牙和血吞,終究是派來使者投誠議和。
玄寅二年十月,天朝北部強國雪國糾集十餘部落兵力,大舉進犯北疆,涼城被困,與之相持月餘。同年十一月底,我朝將士突出重圍,擊潰雪國聯軍,各部落先後投誠,十二月初,雪王遣使者議和。五日後,天朝立下招降書,雪國允許天朝派遣小隊士兵進入北部雪山開采礦產,並且每年進貢萬匹良駒,以換取天朝萬擔糧食解救饑困的雪國百姓。
就在夏辰燁尚在邊疆參與議和之時,凱旋的捷報已經率先傳來了京城,緊攥著戰報的玉允軒不禁大鬆了一口氣,初登帝位便爆發戰事,若是不能取得大捷,不僅這即將來臨的新年會蒙上陰影,怕是自己這張龍椅也坐得不得安生了。似乎是一夜之間,北方戰事取得大勝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的各個角落,市井百姓自然沒有皇上那般關心遠在千裏之外的戰事,不過天朝大軍不負天威旗開得勝,也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正逢新年臨近,他們倒是提前慶賀了。
卻說臨近年底,冬日的酷寒一日勝過一日,本就身處深閨的雲曦愈加大門不出二門不入,日日待在屋裏逗弄小七,身邊的丫鬟一個個也都守在她身邊不曾出門,自然是未曾聽說外邊傳得沸沸揚揚的好消息。
這日午後,小睡醒來的雲曦剛剛起身,便見桃舒抱著小七進屋,她也顧不上打理頭發,隨意披了件袍子便接過撲向自己的兒子,咿咿呀呀地和小家夥交談。是時,一陣急切而淩亂的腳步身逼近,不多時杏雨的半個身子趴在門上,雙手抱著門框子直喘粗氣,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見狀,桃舒無奈地直搖頭,忽而想到她正是從外麵回來,也顧不上責怪,連忙問道:“杏雨,你回來得正好,我抱著小少爺在西廂房那邊散步的時候,似乎聽到街上很是喧嘩熱鬧,你剛從錦繡莊回來,不知外麵發生了什麽事了?”
杏雨咽下一口氣,跨進門檻回道:“我匆匆忙忙跑回來……正要同少奶奶說呢,就被你打岔了。對了……正事要緊,少奶奶,少爺回來了,少爺打了勝仗了!”
聞言,和小七玩得正酣的雲曦身子一震,如夢似夢地確認道:“你說得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那雪國都派使者來議和了,可恨慎言慎行一個去了江南服侍老國公,一個又在知味樓脫不開身,咱們又都待在院裏不知外邊的事情,這消息都已經傳來京城兩日了,聽說城裏的酒館茶肆都已經編好了戲本,準備開始繪聲繪色地講這場戰事呢!”聽聞這等大喜事,杏雨也是興奮得手舞足蹈。
雲曦喜不自禁,激動地將懷裏的小七摟緊,喃喃自語道:“既然打了勝仗,他應該就快回來了。”
“呃……奴婢倒把最重要的給落了,少爺已經回來了。”杏雨急著回來報信跑得幹渴不已,兀自倒了一杯茶,也顧不得喝上一口,連忙解釋道:“方才奴婢回來的時候,就聽街邊圍觀的人說少爺率領鐵騎軍回朝了,方才那般喧鬧就是他們夾道迎接少爺班師回朝,據說少爺已經過了玄臨門,正準備去麵聖呢!”
說起來這雪國此番進犯天朝,除了國主狼子野心之外,其導火索便是草原上百年難遇的大災害。雪國的士兵如此驍勇善戰,恨不得豁出命來搏鬥,大多源於生計所迫,若是不能在此次戰事中有所斬獲,他們的家人將難以熬到明年放牧時節。理所當然,雪國給養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就憑本國的力量也是難以做到的。他們後方的糧草早就吃緊,即使在邊疆各鎮掠奪了大量糧食財物,也無法長期供給軍隊的消耗。因而,他們才會孤注一擲攻陷涼城,一旦城門被打開,那涼城之後便是萬畝良田,恰逢當時正是收割的季節,若是能趁勢掠奪這些收成,既保障了北方各國國內的口糧,又能維持軍隊繼續戰鬥。直至打進京師。
這番前因後果,行軍大半輩子的寇如海自然也想到了,隻要敵軍的切斷糧草,就可解決如今的燃眉之急。(.好看的小說)然而先皇獨信雌黃之術,昏庸無能,戍邊的士兵已有十餘年未曾換過,一小部分因為思家而數次大逃亡,誠心留下來的也逐漸垂垂老矣,其戰鬥力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自然無法選出一隊精銳士兵能夠保證一擊即中。成功燒毀敵營的糧草。再者,雪國軍隊的軍事狡猾如狐狸,若是寇如海從其他地方增兵援救涼城。一旦被敵軍察覺異動,便很可能轉而攻打別的城池,到時可就得不償失了。
與之相反,夏辰燁的鐵騎軍都是培養暗衛的方式訓練的,也許在兩軍光明正大的交戰中尚不能展現出明顯的優勢。但在突擊這種任務上卻是十拿九穩。況且,他所挑選都是曾經做過暗衛,如今才轉明的精兵,盡管雪軍派了重兵把守糧草,但還是無聲無息地潛入了他們的營帳。這雪國軍事果真是隻老狐狸,不僅將糧草分批存放。還在較顯眼的位置擺了一個空架子,把大批的兵力調過來看守這個“空糧草”,仿佛早就料到寇如海會打糧草的注意。可惜。他千算萬算卻算漏了一個夏辰燁。他們潛入軍營後並沒有貿然行動,暗中探查後發現,看守糧草的士兵雖多,但瞧他們直打哈欠的模樣卻不像是雪軍的精兵良將。而整個營地尚有五六處地方還有小隊士兵把守,且每隔一個時辰便會換一班人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如此一來。夏辰燁自然猜到了雪軍所玩的把戲,簡單一個手勢。默契十足的鐵騎軍便分頭行動。幾乎在同一時間,雪軍營帳各處火頭四起,迅速躥燒,整個營地人仰馬翻。待軍師回過神來,糾集了兵力搜捕前來突襲的人之時,夏辰燁早就帶著鐵騎軍離開了軍營。
然而,就在黎明前天色最為黑暗的時刻,雪國軍營終於撲滅了大火,但糧草已是所剩無幾,將士們疲憊之餘更是擔憂不已。而本該回涼城的夏辰燁卻去而複返,隻身一人再次潛進了營地。頭先早已摸清了各個營帳的位置,他徑直闖進了軍師所在的帳篷,一劍便解決了看守的士兵,手起刀落間,那不可一世的軍師結束了他的精彩人生。沒過多久,天漸漸放亮,軍師的營帳門口橫七豎八地躺著幾個士兵,撩開帳簾,隻見正對麵的案上擺放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聞訊趕來的四太子望著身首異處的軍師麵如土色,糧草被燒,軍師被刺,他仿佛已經聽到了天朝軍隊凱旋而歸的號角。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此番雪國聯軍的統帥雖然是四太子,但全軍的主心骨卻是軍師,一旦他驟然慘死,那全軍就失去了真正的指揮,立馬便會分崩瓦解。更何況四太子是雪國國主最看重的兒子,若是夏辰燁刺殺了他,難保雪王不會理智盡失,不惜傾盡一切以報喪子之痛,到時於兩國百姓都是一場浩劫。
連受兩次打擊的雪國聯軍果然潰不成軍,雖然悲憤交加的四太子第二日便下達了誓死奪下涼城的軍命,但將士們驍勇有餘而陣勢不足。而涼城的將士聽聞敵軍既無糧又無軍師坐鎮,加之幹下這一切壯舉的鐵騎軍加入陣營,不免士氣大振。此消彼長,兩軍交戰的便顛倒了攻受。雙方在城門外相持了兩日之久,天朝西部的援軍在最關鍵的時刻趕到駐紮涼城,殺得雪國聯軍措手不及,即使雪王心有不甘,再次增兵兩萬前來支援,也是於事無補。天朝的西北兩方軍隊,以夏辰燁的鐵騎軍為先鋒營,一鼓作氣將敵軍擊退至邊疆線以北。眼見天朝大有越過北疆界線進犯廣漠草原之勢,眾部落首領深感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紛紛送來了投降書。此後雪國處於孤立無援之地,前方損兵折將,後方補給不足,雪王打碎了銀牙和血吞,終究是派來使者投誠議和。
玄寅二年十月,天朝北部強國雪國糾集十餘部落兵力,大舉進犯北疆,涼城被困,與之相持月餘。同年十一月底,我朝將士突出重圍,擊潰雪國聯軍,各部落先後投誠,十二月初,雪王遣使者議和。五日後,天朝立下招降書,雪國允許天朝派遣小隊士兵進入北部雪山開采礦產,並且每年進貢萬匹良駒,以換取天朝萬擔糧食解救饑困的雪國百姓。
就在夏辰燁尚在邊疆參與議和之時,凱旋的捷報已經率先傳來了京城,緊攥著戰報的玉允軒不禁大鬆了一口氣,初登帝位便爆發戰事,若是不能取得大捷,不僅這即將來臨的新年會蒙上陰影,怕是自己這張龍椅也坐得不得安生了。似乎是一夜之間,北方戰事取得大勝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的各個角落,市井百姓自然沒有皇上那般關心遠在千裏之外的戰事,不過天朝大軍不負天威旗開得勝,也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正逢新年臨近,他們倒是提前慶賀了。
卻說臨近年底,冬日的酷寒一日勝過一日,本就身處深閨的雲曦愈加大門不出二門不入,日日待在屋裏逗弄小七,身邊的丫鬟一個個也都守在她身邊不曾出門,自然是未曾聽說外邊傳得沸沸揚揚的好消息。
這日午後,小睡醒來的雲曦剛剛起身,便見桃舒抱著小七進屋,她也顧不上打理頭發,隨意披了件袍子便接過撲向自己的兒子,咿咿呀呀地和小家夥交談。是時,一陣急切而淩亂的腳步身逼近,不多時杏雨的半個身子趴在門上,雙手抱著門框子直喘粗氣,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見狀,桃舒無奈地直搖頭,忽而想到她正是從外麵回來,也顧不上責怪,連忙問道:“杏雨,你回來得正好,我抱著小少爺在西廂房那邊散步的時候,似乎聽到街上很是喧嘩熱鬧,你剛從錦繡莊回來,不知外麵發生了什麽事了?”
杏雨咽下一口氣,跨進門檻回道:“我匆匆忙忙跑回來……正要同少奶奶說呢,就被你打岔了。對了……正事要緊,少奶奶,少爺回來了,少爺打了勝仗了!”
聞言,和小七玩得正酣的雲曦身子一震,如夢似夢地確認道:“你說得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那雪國都派使者來議和了,可恨慎言慎行一個去了江南服侍老國公,一個又在知味樓脫不開身,咱們又都待在院裏不知外邊的事情,這消息都已經傳來京城兩日了,聽說城裏的酒館茶肆都已經編好了戲本,準備開始繪聲繪色地講這場戰事呢!”聽聞這等大喜事,杏雨也是興奮得手舞足蹈。
雲曦喜不自禁,激動地將懷裏的小七摟緊,喃喃自語道:“既然打了勝仗,他應該就快回來了。”
“呃……奴婢倒把最重要的給落了,少爺已經回來了。”杏雨急著回來報信跑得幹渴不已,兀自倒了一杯茶,也顧不得喝上一口,連忙解釋道:“方才奴婢回來的時候,就聽街邊圍觀的人說少爺率領鐵騎軍回朝了,方才那般喧鬧就是他們夾道迎接少爺班師回朝,據說少爺已經過了玄臨門,正準備去麵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