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早已亮透,冬日裏晚起的太陽也已經升上了三竿。(.無彈窗廣告)雲曦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掀背起身。其實身體還有些疲憊,但精神卻顯得特別清爽。簡單地洗漱完來看小七,小家夥昨晚睡得太遲,這會兒依然吐著泡泡做著美夢。雲曦若有所思地在小院裏轉了一圈,直到丫鬟們擺好早飯都未見夏辰燁的身影,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桃舒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忙解釋道:“少奶奶,少爺一早就上朝去了,您先用膳吧。”
聞言,雲曦微微一愣,腹中疑竇叢生。夏辰燁如今雖然在朝為官,以前卻甚少上朝。一來他自己無意周旋於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二來他身為新生力量鐵騎軍的首領,緊鑼密鼓地在郊外訓練新兵,正好給了玉允軒免去他上朝的借口。加之群臣清楚夏辰燁是借著玉允軒的裙帶關係才走上仕途的,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觸了新皇的逆鱗。可如今的情況卻實在匪夷所思,夏辰燁昨日才趕回京城,今兒一早竟破天荒地去上早朝,也不知朝堂裏又發生了什麽大事。雲曦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雖然北疆的戰事已經結束了,但似乎所有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然事實正如雲曦所預感的那般,北疆戰事的結束恰恰揭開了玉允軒整頓朝政、軍務的序幕。曆時僅三個月的北疆戰爭,竟然暴露出很多埋藏在太平表象下的隱患。先皇迷信雌黃,貪圖安逸,先不論朝堂之上如何勾心鬥角,結黨私營,且說那戍邊的軍隊就存在著致命的危機。近十年以來,天朝未曾征兵補給軍力,戍邊的戰士因為這些年零散的防禦性戰鬥而死傷不少。加之十年不曾調換戍邊軍隊,邊疆逐漸形成了一股股自稱一家的勢力,為了替自己的陣營爭取更好的利益,將士們時常在軍中公然鬥毆,不僅折損了不少兵力,還在邊境地區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無彈窗廣告)餘下還有一大批士兵因為常年離鄉戍邊而思親情切,眼見朝廷遲遲不發調兵令便鋌而走險逃離了軍營。先帝在朝為政三十餘年,卻將幾代人辛苦打下的老底子都快揮霍殆盡了。邊疆兵力短缺、士兵戰鬥力衰竭、指揮將領才能不足……這些棘手的問題在這次雪國之戰中顯露無疑。或許這次能僥幸取得大獲全勝,全靠先祖庇佑,若是鄰國再次集結軍力大舉進犯。天朝的這些老弱殘兵怕是難以抵擋,泱泱大國麵臨亡國也並非是癡人說夢。
在回京之前,夏辰燁早已將這些隱患一一梳理。整理成密函,先於報捷的折子交到了玉允軒的手裏,以期他早日作出應對之策。如今邊境各國虎視眈眈,形勢十分嚴峻,而要給死氣沉沉的軍隊注入新的力量又是一件不得不從長計議的事情。養兵之事不能急於一時。然目前亟待解決的便是清理各地的將領,萬不可再出現當日四皇子一聲令下軍壓京師的場麵。縱觀天朝西、北、南三方邊境,南部最為混亂,整頓一事勢在必行;西邊的軍隊曾是老國公所管轄,盡管他已退隱多年,但仍有幾分餘威。促使那邊形成了新舊兩派對峙;北部一直由大將軍寇如海鎮守,情況比其他兩方稍好。但寇將軍畢竟年老,此番負傷又傷勢嚴重。即使不解甲歸田也不可能長久鎮守北疆。如今朝中多是文士,沒有幾人有良將之才,不足以調去邊疆進行徹底的換血。(.)為今之計,隻有先從鐵騎軍和玉允軒的黑暗勢力中挑選適當的人,去製衡邊疆各自獨大的勢力。以暫解燃眉之急。等他日征兵訓練有成,再行選拔將才。
因而這日的早朝。大殿之上掀起了一陣巨浪。不僅鐵騎軍有數人被派去邊疆戍邊,更有好幾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以各種名義滲透進軍營中。明眼人都明白,這是新帝進行大清洗的第一步,在這臨近新年的喜慶日子裏,大殿上的每一個前朝舊臣卻是冷汗涔涔。果不其然,沒過幾日,玉允軒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采取了第二波措施。他下了一道聖旨特令第二年的春闈加設武舉,並增加武狀元的名目。此後每隔三年的春闈,文武共舉,互不偏頗。此外,他還頒下詔令,待來年二月,全國各地征兵數萬,凡家有三名以以上壯丁者,必出其一。所有征兵相關事宜,全權交由夏辰燁主持,兵部眾臣予以輔佐之。
此詔令一經下達,朝堂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朝臣庶民皆議論紛紛。天朝大國十年未曾征兵,此番廣納壯丁增強軍備,本來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此事本該由兵部負責,如今卻隻能退居次位。經此二事,鐵騎軍從上至下都受到新皇的重用,漸漸呈現出力壓群臣和禦林軍,一支獨大的趨勢。朝堂上不乏見風使舵之人,大臣們得到這樣的信號,或討好,或拉攏,或打壓,或旁觀……這些底下的暗潮湧動,皇位上的玉允軒了如指掌。這一次他不僅要大肆整頓軍務,增強軍力,更要借著夏辰燁將朝堂上那些專司結黨私營的毒瘤一一剔除。
因著玉允軒的重用,夏辰燁成了年底最忙碌的人,每日不是在鐵騎軍的營帳裏安排各種訓練方案,就是在書房研究來年的征兵之事,雲曦日日都是睡眼惺忪地看著他起身,又在睡意朦朧中感覺到他回房歇息,其餘時候幾乎看不見他的身影。
終於到新年那幾日,天朝舉國歡慶,夏辰燁也暫且將一切事宜擱在一邊,安安靜靜地陪著雲曦母子兩過節。豈料才不過大年初五,他便突然說要離京辦事,讓沉浸在甜蜜中的雲曦一時間措手不及。
一清早乍聽這個消息,雲曦的笑容凝固在嘴角,連懷中的小七也似乎感受到母親的情緒,紋絲不動地坐著,不再“指手畫腳”。雲曦勉強勾起嘴角,問道:“這次……你要出門多久?我去幫你整理行囊。”話音剛落,她便將小七交到桃舒手裏,起身準備去裏間。
“不必了。”夏辰燁連忙走去阻止她,大掌裹住略帶冰涼的柔荑,像是許下諾言般鄭重地說道:“若是順利兩三天便回來了。”
聞言,雲曦淺笑著點點頭,可眉眼間卻是掩蓋不住的輕愁和不虞。和夏辰燁成婚三年,兩人始終是聚少離多,日子仿佛都是在等待中無聲劃過,每次的重逢最初的喜悅,剩下地便是惶恐地數著相聚的日子還剩下多少。起先,分離還不至於讓雲曦這般難受,但隨著她逐漸認清自己的心,與夏辰燁日篤情深,分別就變成了一種難耐的煎熬,讓她真正體會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真諦。
雲曦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逃不過夏辰燁的眼睛,此刻她柳眉微蹙,一雙翦水秋瞳泛著淡淡的愁怨,夏辰燁自然明白她心底的難受和不舍。然而,如今的他還無法拋下一切,他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天下的,家族的,唯有將這些包袱一一卸下,他才能心無旁騖地陪著她過她所期盼的平平淡淡的日子。雙手情不自禁地攬過雲曦的身子,靜靜地擁著她好半晌,夏辰燁才嘶啞地說道:“等這次回來,我陪你回蕭府去看看母親。”他隱約察覺到近來雲曦正為雲氏的一些事所煩心,或許唯有自己親自去一趟蕭府才能暗中想法子化去她臉上的輕愁。
如此這般的難舍難分讓雲曦自慚形穢,她主動推開夏辰燁,抬手幫他整了整微皺的衣襟,綻開笑容答應道:“嗯,你早去早回吧。”
自夏辰燁走後,雲曦便想方設法的尋找事情轉移自己注意力,以免自己因為思念而暗自神傷。恰巧過兩日,閉門多日的錦繡莊將在新年重新開張,她怕管事們一時不慎有所紕漏,便親自過去督辦一切。自從兩年前錦繡莊重磅退出了雙麵異色繡的繡品後,京城的貴婦圈內立馬掀起了一場競相購買的熱潮,鋪子裏長期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麵。但這樣的狂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弭,加上各大繡坊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新鮮繡品,吸引的一大批小門小戶的夫人和姑娘。致使錦繡莊雖然壟斷了名門貴族的生意,但同時也流失了大量平民階層的散客。雲曦從玉允軒手裏接過錦繡莊後,並不急著推陳出新,而是重新規劃了店鋪的定位。盡管貴族生意利潤豐厚,但圈子較為狹窄,少數貴族的脾氣也相對難以伺候,因而還需要其他寬廣客源作為後盾。於是,她決定在開年之際推出雙麵三異繡之外,更增加了布偶等新奇的小玩意兒,用以吸引更多的客源。
細細地確認了翌日開張所需要的貨品和其他物件,雲曦覺得甚是疲累,想著小七離了自己半日之久,便決定回碧落院了。哪知才走到店鋪門口,便覺得眼前突然一黑,身子猶如風中的樹葉搖晃了幾下。
桃舒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忙解釋道:“少奶奶,少爺一早就上朝去了,您先用膳吧。”
聞言,雲曦微微一愣,腹中疑竇叢生。夏辰燁如今雖然在朝為官,以前卻甚少上朝。一來他自己無意周旋於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二來他身為新生力量鐵騎軍的首領,緊鑼密鼓地在郊外訓練新兵,正好給了玉允軒免去他上朝的借口。加之群臣清楚夏辰燁是借著玉允軒的裙帶關係才走上仕途的,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觸了新皇的逆鱗。可如今的情況卻實在匪夷所思,夏辰燁昨日才趕回京城,今兒一早竟破天荒地去上早朝,也不知朝堂裏又發生了什麽大事。雲曦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雖然北疆的戰事已經結束了,但似乎所有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然事實正如雲曦所預感的那般,北疆戰事的結束恰恰揭開了玉允軒整頓朝政、軍務的序幕。曆時僅三個月的北疆戰爭,竟然暴露出很多埋藏在太平表象下的隱患。先皇迷信雌黃,貪圖安逸,先不論朝堂之上如何勾心鬥角,結黨私營,且說那戍邊的軍隊就存在著致命的危機。近十年以來,天朝未曾征兵補給軍力,戍邊的戰士因為這些年零散的防禦性戰鬥而死傷不少。加之十年不曾調換戍邊軍隊,邊疆逐漸形成了一股股自稱一家的勢力,為了替自己的陣營爭取更好的利益,將士們時常在軍中公然鬥毆,不僅折損了不少兵力,還在邊境地區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無彈窗廣告)餘下還有一大批士兵因為常年離鄉戍邊而思親情切,眼見朝廷遲遲不發調兵令便鋌而走險逃離了軍營。先帝在朝為政三十餘年,卻將幾代人辛苦打下的老底子都快揮霍殆盡了。邊疆兵力短缺、士兵戰鬥力衰竭、指揮將領才能不足……這些棘手的問題在這次雪國之戰中顯露無疑。或許這次能僥幸取得大獲全勝,全靠先祖庇佑,若是鄰國再次集結軍力大舉進犯。天朝的這些老弱殘兵怕是難以抵擋,泱泱大國麵臨亡國也並非是癡人說夢。
在回京之前,夏辰燁早已將這些隱患一一梳理。整理成密函,先於報捷的折子交到了玉允軒的手裏,以期他早日作出應對之策。如今邊境各國虎視眈眈,形勢十分嚴峻,而要給死氣沉沉的軍隊注入新的力量又是一件不得不從長計議的事情。養兵之事不能急於一時。然目前亟待解決的便是清理各地的將領,萬不可再出現當日四皇子一聲令下軍壓京師的場麵。縱觀天朝西、北、南三方邊境,南部最為混亂,整頓一事勢在必行;西邊的軍隊曾是老國公所管轄,盡管他已退隱多年,但仍有幾分餘威。促使那邊形成了新舊兩派對峙;北部一直由大將軍寇如海鎮守,情況比其他兩方稍好。但寇將軍畢竟年老,此番負傷又傷勢嚴重。即使不解甲歸田也不可能長久鎮守北疆。如今朝中多是文士,沒有幾人有良將之才,不足以調去邊疆進行徹底的換血。(.)為今之計,隻有先從鐵騎軍和玉允軒的黑暗勢力中挑選適當的人,去製衡邊疆各自獨大的勢力。以暫解燃眉之急。等他日征兵訓練有成,再行選拔將才。
因而這日的早朝。大殿之上掀起了一陣巨浪。不僅鐵騎軍有數人被派去邊疆戍邊,更有好幾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以各種名義滲透進軍營中。明眼人都明白,這是新帝進行大清洗的第一步,在這臨近新年的喜慶日子裏,大殿上的每一個前朝舊臣卻是冷汗涔涔。果不其然,沒過幾日,玉允軒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采取了第二波措施。他下了一道聖旨特令第二年的春闈加設武舉,並增加武狀元的名目。此後每隔三年的春闈,文武共舉,互不偏頗。此外,他還頒下詔令,待來年二月,全國各地征兵數萬,凡家有三名以以上壯丁者,必出其一。所有征兵相關事宜,全權交由夏辰燁主持,兵部眾臣予以輔佐之。
此詔令一經下達,朝堂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朝臣庶民皆議論紛紛。天朝大國十年未曾征兵,此番廣納壯丁增強軍備,本來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此事本該由兵部負責,如今卻隻能退居次位。經此二事,鐵騎軍從上至下都受到新皇的重用,漸漸呈現出力壓群臣和禦林軍,一支獨大的趨勢。朝堂上不乏見風使舵之人,大臣們得到這樣的信號,或討好,或拉攏,或打壓,或旁觀……這些底下的暗潮湧動,皇位上的玉允軒了如指掌。這一次他不僅要大肆整頓軍務,增強軍力,更要借著夏辰燁將朝堂上那些專司結黨私營的毒瘤一一剔除。
因著玉允軒的重用,夏辰燁成了年底最忙碌的人,每日不是在鐵騎軍的營帳裏安排各種訓練方案,就是在書房研究來年的征兵之事,雲曦日日都是睡眼惺忪地看著他起身,又在睡意朦朧中感覺到他回房歇息,其餘時候幾乎看不見他的身影。
終於到新年那幾日,天朝舉國歡慶,夏辰燁也暫且將一切事宜擱在一邊,安安靜靜地陪著雲曦母子兩過節。豈料才不過大年初五,他便突然說要離京辦事,讓沉浸在甜蜜中的雲曦一時間措手不及。
一清早乍聽這個消息,雲曦的笑容凝固在嘴角,連懷中的小七也似乎感受到母親的情緒,紋絲不動地坐著,不再“指手畫腳”。雲曦勉強勾起嘴角,問道:“這次……你要出門多久?我去幫你整理行囊。”話音剛落,她便將小七交到桃舒手裏,起身準備去裏間。
“不必了。”夏辰燁連忙走去阻止她,大掌裹住略帶冰涼的柔荑,像是許下諾言般鄭重地說道:“若是順利兩三天便回來了。”
聞言,雲曦淺笑著點點頭,可眉眼間卻是掩蓋不住的輕愁和不虞。和夏辰燁成婚三年,兩人始終是聚少離多,日子仿佛都是在等待中無聲劃過,每次的重逢最初的喜悅,剩下地便是惶恐地數著相聚的日子還剩下多少。起先,分離還不至於讓雲曦這般難受,但隨著她逐漸認清自己的心,與夏辰燁日篤情深,分別就變成了一種難耐的煎熬,讓她真正體會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真諦。
雲曦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逃不過夏辰燁的眼睛,此刻她柳眉微蹙,一雙翦水秋瞳泛著淡淡的愁怨,夏辰燁自然明白她心底的難受和不舍。然而,如今的他還無法拋下一切,他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天下的,家族的,唯有將這些包袱一一卸下,他才能心無旁騖地陪著她過她所期盼的平平淡淡的日子。雙手情不自禁地攬過雲曦的身子,靜靜地擁著她好半晌,夏辰燁才嘶啞地說道:“等這次回來,我陪你回蕭府去看看母親。”他隱約察覺到近來雲曦正為雲氏的一些事所煩心,或許唯有自己親自去一趟蕭府才能暗中想法子化去她臉上的輕愁。
如此這般的難舍難分讓雲曦自慚形穢,她主動推開夏辰燁,抬手幫他整了整微皺的衣襟,綻開笑容答應道:“嗯,你早去早回吧。”
自夏辰燁走後,雲曦便想方設法的尋找事情轉移自己注意力,以免自己因為思念而暗自神傷。恰巧過兩日,閉門多日的錦繡莊將在新年重新開張,她怕管事們一時不慎有所紕漏,便親自過去督辦一切。自從兩年前錦繡莊重磅退出了雙麵異色繡的繡品後,京城的貴婦圈內立馬掀起了一場競相購買的熱潮,鋪子裏長期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麵。但這樣的狂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弭,加上各大繡坊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新鮮繡品,吸引的一大批小門小戶的夫人和姑娘。致使錦繡莊雖然壟斷了名門貴族的生意,但同時也流失了大量平民階層的散客。雲曦從玉允軒手裏接過錦繡莊後,並不急著推陳出新,而是重新規劃了店鋪的定位。盡管貴族生意利潤豐厚,但圈子較為狹窄,少數貴族的脾氣也相對難以伺候,因而還需要其他寬廣客源作為後盾。於是,她決定在開年之際推出雙麵三異繡之外,更增加了布偶等新奇的小玩意兒,用以吸引更多的客源。
細細地確認了翌日開張所需要的貨品和其他物件,雲曦覺得甚是疲累,想著小七離了自己半日之久,便決定回碧落院了。哪知才走到店鋪門口,便覺得眼前突然一黑,身子猶如風中的樹葉搖晃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