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致趙黛莉第六封信,信封上留下三枚完好郵票,內容相對較短。此信距上信隔了數月已經跨入了197年。信紙同前,豎寫兩頁,全錄於茲——


    黛莉:


    信收到,知道你過得還好,甚慰。關於《春》是一封短信,被一個朋友抄去發表的。你若為它訂口口年的《青年界》,你就上當了。《春》今年六月可在開明書店出版。


    《文季》被禁,你的訂報費不知良友公司退還你沒有?三月中口口文化生活社將出《文叢》月刊,由靳以口口編輯,輯成你可以訂聞,每期字數大概和“作家”差不多。第一期有我關於《家》的長文,怛以後幾個月內,我想不會在那上麵發表文章了。因為寫完《春》後我就要到南方去旅行。


    你要的書不久可寄上。


    有位名蟲蝕君,是你的朋友,他寫信給我,但我找不著他的地址了,所以沒法回信。請你代我問候他,並說:關於寫文章的事情我知道得太少。各書店都有怎樣作文及小說文章作法一類的書出版。我沒有看過,我想對於他也許是有用的。關於我寫文章,沒有秘訣,我隻知道多體驗生活,多讀歐洲大家的作品,多寫。


    祝好


    二月十五日


    讀過此信,我想起文學評論家王暉先生的一個觀點,即在我們的曆史書寫中,要同時重視時代更迭的“大曆史”之下~民間百姓日常生活的“小曆史”,也就是微觀個人“毛茸茸”的具體曆史生活。據此反觀這封信,也就增添了趣味。你看,一個朋友抄去巴金關於《春》的短信,發表於《青年界》,山西趙黛莉便可能誤訂此刊,也就“上當”了;信中“《文季》被禁”一語,應指巴、靳主編的《文季月刊》在出版七期之後,於197年初被當局查封之事,於是又會涉及著名的良友公司是否退還訂報費等問題;一個名叫蟲蝕的人,寫信向巴金討教作文法,卻因為巴金“找不著他的地址了,所以沒法回信”,故請黛莉轉告出一番話語,使我們再一次得知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有了“多體驗生活”這一說法。在前述第三封信中,亦有相同的話語。我一向以為這個詞匯應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後才“專項”使用的,至於巴金先生“多讀歐洲大家的作品”一語,倒可以認作他長期以來的一大傾向。在此前的第二封信中,巴金也曾強調:“我有好些朋友就沒讀過舊書”之類的話。史載195年秋冬,巴金曾經發表過《一陣春風》等文,對中國教授學者們熱衷於整理古籍,翻印古書,猛烈抨擊。


    那時的巴金,對待中國傳統古書的態度,與魯迅所主張的青年“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的觀點相一致。“五四”運動以來,“打倒孔家店”,口號震天響,知識界普遍主張拋棄和再造中國文化傳統,巴金亦不例外。他在《一陣春風》中寫道:“難道我們的奴隸性還不夠深嗎?我們的血還不夠涼嗎?必得讓他們再把我們帶到古代墳墓裏去被活埋一次嗎?”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巴金比別人更認真。”他讚譽巴金“是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在這裏,我想說的是,盡管魯迅、馮雪峰、胡風、巴金等人與另一批左翼作家有分歧、有爭端、有矛盾,進而在當年上海文壇形成兩大陣營,但是,他們在“批孔”運動中的基本立場,在傳統文化需要“破壞”且必須與之斷裂這一點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性。他們共同引進多種西方革命學說,助推反傳統潮流強勁於域內,漸成大勢。而一個有趣現象是,魯迅也好,巴金也罷,他們自身的寫作卻處處包含著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人們使用漢語做文章,傳統印記是根本無法擺脫的。盡管他們自己並不樂意這樣看。


    如今,稍做分析即知,一個偌大古國那深厚悠久的文化傳統,如何可以人為割裂?幾十年後,種種暴虐運動,將中國古老封建主義之黑暗,重新推演到極致,怎麽不見割裂開?再看中國人的故土裙帶及家族觀念,至今根深蒂固,又如何背叛割裂而大革其命?中國人不讀中國書,到底行不行?中國文化之精髓乃世界公認之人類文明瑰寶,全世界漢語熱正在升溫,外國人學漢語已經超過四千萬人,難道我們自己卻要拋棄它嗎?想一想,一場暴風雨般的巨大革命,拚死破壞中國傳統社會一切秩序,究竟給後人帶來了什麽?


    誰也想不到,當代中國,儒家複盛,忽然又冒出不少“國學大師”來。孰真孰假,凡人莫辨。曆史怪圈一轉,令人頭暈目眩。


    此信之後不久,即197年月,巴金與靳以創辦的新刊《文叢》果然問世。巴金先生在這份刊物上發表《死》、《夢》、《醉》、***等一係列散文,表明自己“是一個在矛盾中掙紮的弱者”,“讓我們把這一生作為一個試驗,看一個弱者怎樣在重重矛盾中苦鬥罷!也許有一天我會克服了種種矛盾,成為一個強者而達到生之完成的”。在那風雷滾滾的年代,無數知識分子自覺地做了大革命的“試驗品”。我在想,那個時代皇權既倒幽靈在,先進分子們倡科學,求民主,反封建,反傳統,做叛逆,爭自由,實是大勢所趨。不如此,不知光明何在。然而太徹底、太革命、太猛烈時,封建傳統的糟粕不僅反不掉,卻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理由。這是多麽可悲的事,德先生和賽先生,在中國全然變了味兒。啟蒙,是不能跨越的,而曆史,亦無法假設……


    信中顯見《春》還沒有寫完。巴金所說此著“今年六月可在開明書店出版”亦未實現。《春》的出版和要到南方旅行的計劃,都是第二年春季以後才得以實施的。由於有著《文季月刊》被禁和月將出《文叢》等語,因而判斷這些信隻能寫在兩事確曾發生的197年。信寫在月底,巴金住在上海拉都路一處寓所中,為前往廣西任教的馬宗融、羅淑夫婦照看著空蕩蕩的房子。


    說到“毛茸茸的小曆史”,卻有意味。巴金先生這七封信,從始至終使用鋼筆書寫。仔細辨析筆痕,可認作同一支鋼筆書寫。於是,又引出另一段故事來。


    199年間,巴金大哥李堯枚在上海時,聽四弟巴金談,要以故鄉大家庭為背景,做一部書,也就是後來的《家》。大哥務枚深表支持,臨行買來一支“價值不菲”的鋼筆,送給四弟,以示鼓勵。翌年春,大哥從老家致信巴金說:“你要寫,我很讚成,並且以我家人物為主人翁,尤其讚成……我自從得到《新青年》等書報讀過以後,我就想起一部書,但我實在寫不出來。現在你想寫,我簡直歡喜得不得了。我現在向(你)鞠躬致敬,希望你有餘暇把(它)寫成吧,怕什麽!”


    巴金沒有辜負大哥的期待。兩年以後,即191年4月19日,一部用這支筆完成的嶄新小說《家》,開始在上海《時報》連載。此刻,巴金剛剛寫完該書第六章《做大哥的人》,一個著名文學形象“覺新”,正是以大哥堯枚為原型的。萬萬想不到,就在此著連載於《時報》的次日,大哥堯枚竟在老家吞服了自己親手調製的毒藥,滿懷一腔苦痛,自殺身亡了。悲傷之中,巴金繼續用這支鋼筆書寫《家》的後記,緬懷亡兄,他寫道:“這管筆,你來,複活起來看我怎樣踏過那一切骸骨前進!”


    這是191年發生的事。到196年,巴金致黛莉七封信,是否仍然使用了這支鋼筆呢?可惜我未曾見過巴金先生留存下來的同時期手稿,倘有那時筆跡在,稍加比對,即可辨識。


    故事還沒有完。半個世紀以後,1988年,成都修成了一座“慧園”,專題紀念巴金及其作品。當時,巴老尚且健在,特此整理出三百多件相關實物、手稿、著作等,相贈慧園布展。這其中,就有這支珍貴鋼筆。巴金先生還專門將上述懷念大哥那段話,同時贈出。


    及至005年,巴金與世長辭,新華社配圖發布通稿,其中一圖即有此筆。下注:“這是一支巴金早期使用過的鋼筆,從這筆下流瀉出的文學精神,如今誰能傳承?”這鋼筆,分量足夠重矣。


    我注意到,在同期作家中,巴金比之魯迅、茅盾、郭沫若等人,更多地使用鋼筆寫作。有文物手跡表明,早在194年,巴金尚在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即使用鋼筆而未用毛筆。這可能與他學習外語專業有關吧。


    今日域內,學者文人,早已多用電腦碼字,不僅毛筆遠離吾輩,即說鋼筆也遠離案頭了。電腦敲字,方便至極,換筆革命,大勢所趨,隻是換筆之後,行雲流水,卻不知能否流出好文章來。


    好筆與好作品之間,沒有必然聯係。


    這第六封信,還是不曾涉及任何人的婚事。那麽,目前查到一個襄汾縣趙文英,她在抗戰前已經成婚,到底能不能與“趙黛莉”對上號呢?


    襄汾縣作家楊誌剛,確如《黃河》主編張發所說,“老楊辦事沒問題”。他在去冬提供了晉軍兵工專家趙逢冬之子趙少嶸的線索後,009年元月14日,他進而查清了“堂姐趙文英”的曆史狀況,並再一次通過長途電話,向我陳述詳情。我一看襄汾來電,自然興奮。


    萬萬沒有想到,誌剛兄在襄汾認真調研,用心甚專,言之鑿鑿,成績斐然,卻一舉顛覆了我和誌強奔忙於太原的調査成果,無情地粉碎了我們關於趙文英女士的全部期待。


    作家楊誌剛作出調研報告,趙女士人生履曆斑斑可考,毋庸置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找巴金的黛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瑜並收藏尋找巴金的黛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