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蘇嬸子回娘家那幾日,被娘家人嘲笑,丟了不少臉,不由得對蘇叔叔,還有蘇家那三個孩子惱恨了起來。(.好看的小說)


    這一回她和蘇叔叔吵架,拖著孩子回娘家幾日,自己的丈夫卻不聞不問。她不免覺得蘇叔叔絕情,便把這筆帳也算在三兄妹頭上,對三兄妹的忿恨又加深了幾分。


    卻不料那日她正在院子裏曬被子,碰巧見到村裏一個婦人抱著一堆春聯回來了。蘇嬸子看那春聯好看,連忙問是在哪裏買的。


    那婦人說是清河村的蘇家,蘇嬸子就多了一分心眼。幾番打聽,才知道蘇父回家了,還弄了個賣春聯年畫的營生,據說生意很不錯,連臨近好幾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這一下蘇嬸子在娘家哪裏還呆得住,不能眼睜睜看著大伯賺錢她沒有份,於是急巴巴地就拉著兒子蘇旺要回去。她娘還奇怪,自家閨女前幾日還口氣強硬地說蘇滿江若是不親自來接她她就不回去,怎麽這會兒這麽急了,連飯也不吃就心急火燎地要回去?


    那些且不說,隻說蘇嬸子回家這幾日,倒是安分了不少,也不同江家嬸子嚼舌根了,每日裏伺候著蘇叔叔的飲食和中藥。隻是總是幾句話不離錢,經常明裏暗裏地朝蘇叔叔打聽哥哥做生意的事。


    她從蘇叔叔嘴裏得知蘇大江做春聯生意賺了好幾千塊錢,又得知當時自家還出了兩百的份子錢,雖然後來蘇青黛還了自家的本錢還多還了三百,但是蘇嬸子一點也不滿意。三百塊夠什麽,大哥自己賺了那麽多,如今拿三百塊是打發叫花子呢?


    她隻覺得自己出了份子錢,那就算半個老板。生意就該交給她做,也該由她拿主意,最好是賺的錢五五分才好。卻全然不想要不是蘇青黛,恐怕她那三百塊也沒得賺。


    可惜她在蘇叔叔那裏根本打聽不到什麽重要信息,蘇叔叔對那事也不是太清楚,就隻說是黛丫頭想靠小生意賺錢,就隨著哥哥去城裏進貨回來賣。蘇嬸子一聽是蘇青黛想出來的,有些奇怪,不免羨慕蘇父有個好女兒。


    她倒是還想要一個孩子,隻是這會兒計劃生育已經抓得很厲害了,加上蘇叔叔那病殼子身體,她自然知道要孩子的事情是不可能了。


    再一想她這次回來的目的,也就不在意那些,隻得含含糊糊地問蘇叔叔,那生意好不好做,要是可以的話可能他們也做。


    蘇叔叔一聽蘇嬸子話裏的意思,立刻拉下臉來。先不說那生意不好做,賺的都是毛利,那江嬸子家吃了暗虧;再說這是哥哥家想出來的生計法子,即便是賺大錢的玩意兒,他家婆娘要去插上一腳,這就是不道德的。


    蘇嬸子看蘇叔叔一臉不同意,頓時有些火了。但是想到她好不容易才拉下麵子回來,怎麽可以什麽都拿不到就又跑回娘家去?


    於是隻好陪著小心,又柔聲說:“我也不是非要做那生意,隻是你身體也不好,要花錢買藥不說,咱們蘇旺還這麽小,以後念書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不過若是你不同意就算了。”


    蘇叔叔聽蘇嬸子這麽說,心中不免幾分戚戚。他的身子他知道,這樣病著也不知道幾時會好,說不定哪天腿一直就走了,留下自家婆娘和那麽小的蘇旺,娘倆還不知道怎麽熬下去。


    又想著前幾日聽哥哥說起三孩子要去城裏念書的事,心中一動。到時候恐怕哥哥也是要隨著一起去的,到時候哥哥要是也去了城裏,那他再拿了這樁生意也是好的。隻是現在還早,他也就沒有同蘇嬸子提。


    很快就到了除夕,那日白天,蘇青黛就著急地叫蘇父去村長家送東西。春聯的買賣多虧了村長照拂,讓他們的春聯賣了個好價錢。


    蘇父是個男人,對於人情世故自然是有些白目,隻是蘇青黛不同,有些東西在小氣的村裏人看來是多餘的,蘇青黛卻是明白那些禮數的重要性。(.無彈窗廣告)也就不顧蘇父的反對,拉著蘇父提著禮品就到了村長家。


    周利民早就聽說蘇大江賣春聯賺了錢,心下很是高興。他知道蘇大江家窮,蘇大江和蘇二江兩兄弟是孤兒,兩兄弟相依為命,好不容易才成了家。卻料不到一個喪妻,一個染病。後來聽說蘇大江的工廠倒閉,沒了工作隻能回家。周利民不由得有些擔心,那一家三口以後如何過日子。


    直到那日蘇大江的女兒蘇青黛拿著春聯來祠堂,他才知道蘇大江也是個有想法的,當然也就幫襯一把。


    他倒料不到他的幫襯,確實是給蘇青黛幫了大忙。自然也就料不到,蘇青黛會因為這件事而趕著蘇父急巴巴地趕過來道謝。


    寒暄了幾句,蘇父才同村長說起在廣州工廠裏工作的事,又說自己沒有文化,被人看不起。工廠倒閉,他們那些員工都隻能收拾鋪蓋回家。說起這些,他不免心中感慨,還是念書好,如今他三個孩子,他一定要想法子讓他們多讀書,不能讓他們走自己的老路。又隱隱提及讓孩子去城裏上學的事情,想詢問村長的看法。周利民見蘇父居然有這樣的覺悟,哪裏還有不讚同的?他也是念過書的,隻是因為取消高考,讓他沒有了參加高考的機會。後來回複高考,他卻沒有了參加考試的機遇。


    對於村裏的孩子,周利民當然希望他們多讀點書,隻是他的那些想法,村裏的人並不一定都能理解。如今遇到蘇父這樣自己有覺悟的人,他自然是百分百地支持。


    這樣一番推心置腹,周利民也就對蘇父另眼相看。雖然蘇大江這人膽子小沒魄力,但是很多見識和想法還是比村裏其他人要長遠些。而且敢花那些錢將三個孩子送城裏去念書,這一點周利民就不得不佩服。當下滿口答應,說是一定幫忙,他雖然是個小小的村長,門路倒也不少。若是蘇大江解決不了戶籍問題,他一定出手幫忙。


    蘇青黛在一旁仔細聽著,也不插嘴。得知村長支持並且會幫助他們,心中感激,對於周利民也喜歡了幾分。雖然不少人說村長貪財勢力,但是如今在蘇青黛看來,這樣明理又有遠見的村長,也還不錯。


    正聊得起勁,就聽到門外傳來急切地呼喊聲:“村長,村長,後山燒著啦!起大火啦!”


    周利民大驚,慌慌張張地就朝著門外跑,已經顧不得家裏還坐著客人。蘇父也是吃驚,急急地跟著村長朝著起火的地方跑。


    蘇青黛無奈,隻能將提來的禮品和紅包塞到村長老婆的懷裏,也跑著跟了上去。


    這一看,把眾人都嚇呆了。整個後山的山腳已經都燒著了。又刮著北風,火勢順著風力朝著山上麵迅速爬去,不一會兒,火就燒著了一大片,那樣的火勢,估計用不了幾個小時就會直逼前麵的山林。


    村長嚇得臉色都白了,慌亂地招呼著那些村民快去撲火,不能讓火順著風吹到前山來,不然許多村民的房子都要燒著了。


    九四年的清河村,靠山而居。南方的房子多是貼著山建的,有山做阻擋,房子能結實許多。而且村民的井也都是在山底打下去的,這樣,山泉水就順著泥沙流到井底。


    不過,這樣的房子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山林起火。那個時候的房子,多是用木頭屋頂加上紅磚牆,沒有用鋼筋水泥,火勢一來,整個房子都會著火,所以必須非常注意安全。


    隻是,在南方偏偏有個不好的習俗,那就是土葬和祭拜。村裏的人過世,都是藏在山中,於是山也就成為了一整片的墓地。每到了除夕,都會去山中墓地去祭拜,自然免不了燒香點蠟。再加上冬天的山中草木枯損幹燥,遇到火星子就很容易著火。


    這樣一來,一到除夕,村子裏就要派人到山裏查探,務必保證各家祭拜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能引發火災。


    可惜這樣千防萬防,還是出了事。蘇青黛家就在前山的山腳,看到火勢那麽大,蘇青黛已經顧不得那麽多,跟著蘇父就跑。還沒到家,就看到不少附近的鄰居在搬東西,許多人都將自家的東西往院子外搬。整個村子裏已經雞飛狗跳,惶恐不安。


    蘇青黛哪裏見過這些場麵,這和地震時的慌亂躁動一般,她一時也沒有了主意,隻能聽著蘇父吩咐,和蘇青城蘇青葉三人開始搬家裏的東西。蘇父叮囑他們先搬貴重的東西,一些不必要的或者笨重的就舍了。叮囑完這些,蘇父就拿起砍刀在山腳附近砍了一棵大青鬆,拖著就朝山林裏走。


    蘇青黛一看蘇父朝山裏走,知道父親要隨著村裏那些年輕人一起去撲火,哪裏還穩得住。當下也不搬東西了,緊巴巴就隨著蘇父朝山裏走。


    蘇父不知道蘇青黛跟著,也根本顧不得蘇青黛,他揮舞著膀子,拽著青鬆就朝著火撲了過去。


    蘇青黛跟著那些撲火的人走到了後山,原本緊張的心情慢慢平複了下來。她想著自家的房子,想著該怎麽辦才能救火。沒有滅火器沒有噴水管,整個後山的大火,光靠著人力如何能撲滅?


    火勢很大,劈劈啪啪的聲音在後山響起,夾雜著那些撲火人的怒吼。蘇青黛想著年的來曆,想著除夕,隻覺得這個除夕真的過得特別。


    很快,火勢就從後山腳燃了上來,蘇青黛急急後退,退到前山的一大片茅草叢處時,看到自家的哥哥和妹妹也趕了上來。那些茂密的茅草比哥哥的肩膀還高,蘇青黛隻能看到他們的頭在茅草從中晃動。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嗎?


    風吹草地,蘇青黛看著那高高的茅草在風中晃動,忽然見想到了什麽,激動得臉色通紅。已經顧不上跑上來的哥哥妹妹,急急地就去找村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悠閑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雙並收藏重生悠閑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