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回家的時候,兩個小木桶也都快裝不下了。[]蘇青黛看了一下,好家夥,足有四五斤,這收獲還真不錯。後世去菜市場買活泥鰍鱔魚都是幾十塊錢一斤,而且還是人工養殖的,可比不得這野生的新鮮。
回去當然是要做飯的,蘇父已經把田裏的稻草都碼成草垛了,早早就回來準備晚飯,看到三兄妹提著兩桶泥鰍黃鱔回來,也樂嗬得不行。晚上可以加餐了。
“爸,瞧我們挖了好多!看,這都是我挖的,厲害吧?!”蘇青葉將她手中提著的木桶遞過去獻寶,自然是得了蘇父好一頓誇獎。
蘇青城在一旁撇撇嘴,輕哼了一聲,也不說話。蘇青黛覺得好笑,自己那妹妹光會搶別人的功勞,那筒子裏有一半泥鰍是從蘇青城那裏偷來的,還有不少是蘇青黛挖的,算到她頭上,有十條就不錯了。
蘇青葉也覺得理虧,訕訕地笑了笑說道:“當然,哥哥比我還厲害!哥哥抓得最多!”
“都厲害都厲害!”蘇父在一旁當和事佬,將那桶裏的泥鰍和黃鱔分開,有把那大個的黃鱔挑到另外的桶裏養著。
蘇青葉捉了黃鱔泥鰍,晚上自然是吵著要吃的。蘇青黛卻是知道蘇父的廚藝,做出來的菜可以吃,但是絕對稱不上美味。蘇青黛雖然身子乏力,卻還是接過了掌廚的任務。畢竟家裏有羅老太太在,也不好太過怠慢了老人。
農村裏吃黃鱔一般就幾種做法,小黃鱔一般做成油爆黃鱔圈,也不用殺,活黃鱔直接放到窩裏油炸。那些黃鱔進了熱油鍋。都蜷縮著保護肚子,最後就被炸成了一個圈圈。再放上大蒜葉和辣椒沫。加上點料酒和其他佐料,一盤香噴噴的油爆黃鱔圈就出鍋了。
大黃鱔吃起來就麻煩些,得將黃鱔殺了切片才能做。殺黃鱔比較血腥,農村裏大多是準備上一條長板凳,一個帶釘子的木戳子。
殺鱔魚的時候,抓住一條鱔魚的尾巴,將頭朝著板凳上狠狠一甩,直接甩暈了,趁它不再掙紮的時候拿著木戳子直接將腦袋釘穿在木板凳子上。再拿薄刀片直接沿著黃鱔的身子剖開,將那鱔魚的內髒和骨頭都剔除幹淨,切成一段段地扔到碗裏。
鱔魚身體裏血分足,所以在處理鱔魚的時候。那長板凳上都滿是鮮血。但是鱔魚血卻是大補之物。所以殺完鱔魚通常是不會再清洗的。
蘇青黛在後世就見過一些白領在菜市場買鱔魚,覺得那殺好的鱔魚渾身血淋淋的看著惡心,就要清洗幹淨。事實上鱔魚血洗幹淨之後。鱔魚就失去了原本爽滑的口感,那洗掉的可都是精華啊!
切成段狀的鱔魚肉,一般清燉或者紅燒。
清燉鱔魚裏一般會放冬瓜或者黃瓜,清燉鱔魚美味營養,屬於藥膳佳品,尤其適合體虛的女性食用。鱔魚血中含有各種補氣精華。能補充女性體內缺少的鐵元素,補腎養脾。增強體質。但是燉鱔魚湯卻是比較費時的,武火煮熟之後,要用文火一直熬,等鱔魚燉爛了之後才能吃。
紅燒鱔魚在飯店多數是要加入芹菜的,但是在清河村卻是不這麽做的。
在清河村的河邊上長著一種非常鮮美的野菜,當地人稱之為“富菜”。這種菜長得有些像西芹,但是沒有西芹粗壯,香味也和西芹不同,卻是卻是搭配紅燒鱔魚的絕佳素材。當地人吃紅燒鱔魚的時候,多數都是要到清河邊去采富菜的。
因為時間不早,蘇青黛隻能選擇最簡單的菜色。蘇青城自告奮勇地去河邊采富菜去了,蘇父選了幾條大鱔魚在院子裏殺了。蘇青黛則收拾廚房準備要炒菜的佐料,隻等著材料備齊就能下鍋。[]
又吩咐蘇青葉去通知叔叔一家人晚上來家裏吃飯,蘇青葉有些不樂意,被蘇青黛瞪了一眼,才起身磨磨蹭蹭地去了。
聽蘇父說起,叔叔的病已經全好了,說是準備年後就和蘇嬸子到廣州去打工。蘇父也不好攔著,他是從廣州回來的,自然也知道工作不好找。
這幾年廣州那片最不愁的就是農民工,價賤又沒有保障。很多包工頭拿了錢就跑,而工廠業績不好倒閉,那些工人就都拿不到錢。在外地累死累活大半年,最後身無分文地回來了。
但是蘇叔叔意已決,蘇父也隻能同意。兩家自從分開後,蘇父和蘇叔叔也生分了很多。尤其是張琴過世後,蘇嬸子明裏暗裏欺負三個小孩子,也弄得蘇父心裏有了意見。雖然明麵上說不了什麽,卻也多了一分私心。畢竟如今蘇家已經成為了兩個家庭,不再是當初他和蘇叔叔共穿一條褲子的時候了。
蘇青黛手腳麻利,炒菜速度很快。在蘇父和蘇青城把材料準備好的時候,她已經炒了幾個菜了。一個豆角炒肉,一個木耳肉絲,再一個油淋茄子,一條紅燒鰱魚,一盤螃蟹,還拍了兩條黃瓜涼拌,一旁的小圓鍋裏還煮了幾個新醃的鹹鴨蛋。這時候鱔魚也準備好了,蘇青黛就有做了一個紅燒鱔魚和油爆黃鱔圈。
菜色上桌,大家都樂嗬嗬地圍坐了過來。羅老太太看到蘇青黛這麽一會兒功夫就做了這麽多菜,而且一看就色香味俱全,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大誇了她一通。
蘇叔叔和蘇嬸子也來吃飯了,隻是不見蘇旺。蘇青黛覺得奇怪,就隨意地問了一句。蘇嬸子神色一暗,含含糊糊地說蘇旺去外麵玩去了。
蘇青黛見她眼神閃爍著,就知道肯定是蘇旺又出去鬼混去了。但是她也不是聖母,連蘇嬸子蘇叔叔都管不了蘇旺,她多嘴也沒有用。
有了鱔魚,螃蟹也沒有人瞧得上眼了。一桌子菜裏最受人歡迎的就是中間擺著的那盤油爆黃鱔圈了,那個藍瓷海碗看上去大,實際上一大碗鱔魚卻是沒有多少條。一人夾了一個鱔魚圈,就去了五分之一。
吃黃鱔圈是個技術活,得手嘴相互協調。用牙齒咬住鱔魚頸部一側,手捏著鱔魚的脊骨撕開,一撕就能到底,那鱔魚的肚皮肉就和脊背分開了。
因為油爆鱔魚圈選的都是小黃鱔,一油炸,鱔魚的脊骨就都炸脆了,咬上去嘎嘣嘎嘣,又香又脆又鮮美,很有嚼頭。但是撕開的鱔魚裏頭有一根黃色的鱔魚腸要剔掉,不然吃到嘴裏會有一股苦味。
黃鱔圈一人夾了幾筷子就見底了,沒辦法,僧多肉少啊。羅老太太最是厲害,居然吃了七八條,比其他人都快,速度快得驚人,直把蘇青黛三兄妹看得目瞪口呆。這小老太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吃鱔魚居然比他們這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還厲害!
老太太一點也不覺得不好意思,吃了鱔魚打著飽嗝,筷子卻還是朝著紅燒鱔魚裏頭戳,吃到了那富菜,眼前一亮,詢問道:“這是什麽菜,這味道真不錯!”
蘇青黛於是給她解釋那富菜的來由,弄得老太太一下子喜歡上了,嚷嚷著等回去的時候要帶上一把回去。蘇青黛自然是應承著,現在清河裏別的沒有,富菜卻是大把大把有的采。
吃完飯,蘇青黛又詢問了蘇叔叔去廣州打工的事。
蘇叔叔的氣色確實好了不少,提起要去工作的事,微微笑道:“這是早些日子就決定好了的,你嬸子娘家那邊有人幫著介紹工作,我們隻要跟著去就好。”
“那蘇旺怎麽辦?”蘇青黛有些擔憂,兩夫妻都出去打工,蘇旺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如何照顧得了自己?而且那家夥又是個不學好的,沒個大人看著,估計過不了幾年就要成了流子混混。
“這事也考慮了,你不用擔心,你嬸子準備將蘇旺寄放到外婆家住呢。叔叔如今身體好了,也不能一直閑在家裏,等過了年,我們就出去賺錢去。我們比不得你爹爹這魄力,花這麽多錢大手筆地承包大青山,你叔叔我想著賺點錢將來會村裏建個樓房,日子能過得去就成。”
蘇青黛聽了也笑起來:“這樣也好,先去瞧瞧,實在不行就回來在鎮上開了小南雜貨鋪子。”
畢竟是叔叔,蘇青黛早就想好了的,將來自己家發展起來了,總不能一點也不顧著叔叔家。她想著等過個一兩年就給叔叔在鎮上弄個鋪子,賣點雜貨或者其他東西,也讓叔叔家有個正經營生。不過如今聽說叔叔要去廣州,她也不好再插手,隻等著叔叔他們去外頭看看情況再說。
這事自然也就揭過不說,羅老太太吃撐了,非要到村裏去散步。蘇青黛沒法,隻能陪著她去村裏逛。老太太在村子裏轉悠了一大圈,走到河邊的時候眼睛裏突然放出亮光,指著河邊那一塊平地問道:“那塊地是誰家的?”
蘇青黛愣了愣,順著她的手指看去。老太太指著的正是前陣子被那造紙廠看上的那片空地。蘇青黛有些不解,說道:“那是村裏的,不屬於哪一家。前陣子來了幾個政委的人要在那裏建什麽造紙廠,被村長給拒絕了。現在那塊地應該還屬於村裏。”
老太太頓時笑了,一拍掌笑道:“那就太好了!”
她在那塊地轉悠了好幾圈,四處瞧了個遍。蘇青黛不知道這老太太打的什麽啞謎,看她那樣子,莫不是打上這塊地的主意了?
蘇青黛唬了一跳,這老太太要這麽大一塊地做什麽?!(未完待續)
回去當然是要做飯的,蘇父已經把田裏的稻草都碼成草垛了,早早就回來準備晚飯,看到三兄妹提著兩桶泥鰍黃鱔回來,也樂嗬得不行。晚上可以加餐了。
“爸,瞧我們挖了好多!看,這都是我挖的,厲害吧?!”蘇青葉將她手中提著的木桶遞過去獻寶,自然是得了蘇父好一頓誇獎。
蘇青城在一旁撇撇嘴,輕哼了一聲,也不說話。蘇青黛覺得好笑,自己那妹妹光會搶別人的功勞,那筒子裏有一半泥鰍是從蘇青城那裏偷來的,還有不少是蘇青黛挖的,算到她頭上,有十條就不錯了。
蘇青葉也覺得理虧,訕訕地笑了笑說道:“當然,哥哥比我還厲害!哥哥抓得最多!”
“都厲害都厲害!”蘇父在一旁當和事佬,將那桶裏的泥鰍和黃鱔分開,有把那大個的黃鱔挑到另外的桶裏養著。
蘇青葉捉了黃鱔泥鰍,晚上自然是吵著要吃的。蘇青黛卻是知道蘇父的廚藝,做出來的菜可以吃,但是絕對稱不上美味。蘇青黛雖然身子乏力,卻還是接過了掌廚的任務。畢竟家裏有羅老太太在,也不好太過怠慢了老人。
農村裏吃黃鱔一般就幾種做法,小黃鱔一般做成油爆黃鱔圈,也不用殺,活黃鱔直接放到窩裏油炸。那些黃鱔進了熱油鍋。都蜷縮著保護肚子,最後就被炸成了一個圈圈。再放上大蒜葉和辣椒沫。加上點料酒和其他佐料,一盤香噴噴的油爆黃鱔圈就出鍋了。
大黃鱔吃起來就麻煩些,得將黃鱔殺了切片才能做。殺黃鱔比較血腥,農村裏大多是準備上一條長板凳,一個帶釘子的木戳子。
殺鱔魚的時候,抓住一條鱔魚的尾巴,將頭朝著板凳上狠狠一甩,直接甩暈了,趁它不再掙紮的時候拿著木戳子直接將腦袋釘穿在木板凳子上。再拿薄刀片直接沿著黃鱔的身子剖開,將那鱔魚的內髒和骨頭都剔除幹淨,切成一段段地扔到碗裏。
鱔魚身體裏血分足,所以在處理鱔魚的時候。那長板凳上都滿是鮮血。但是鱔魚血卻是大補之物。所以殺完鱔魚通常是不會再清洗的。
蘇青黛在後世就見過一些白領在菜市場買鱔魚,覺得那殺好的鱔魚渾身血淋淋的看著惡心,就要清洗幹淨。事實上鱔魚血洗幹淨之後。鱔魚就失去了原本爽滑的口感,那洗掉的可都是精華啊!
切成段狀的鱔魚肉,一般清燉或者紅燒。
清燉鱔魚裏一般會放冬瓜或者黃瓜,清燉鱔魚美味營養,屬於藥膳佳品,尤其適合體虛的女性食用。鱔魚血中含有各種補氣精華。能補充女性體內缺少的鐵元素,補腎養脾。增強體質。但是燉鱔魚湯卻是比較費時的,武火煮熟之後,要用文火一直熬,等鱔魚燉爛了之後才能吃。
紅燒鱔魚在飯店多數是要加入芹菜的,但是在清河村卻是不這麽做的。
在清河村的河邊上長著一種非常鮮美的野菜,當地人稱之為“富菜”。這種菜長得有些像西芹,但是沒有西芹粗壯,香味也和西芹不同,卻是卻是搭配紅燒鱔魚的絕佳素材。當地人吃紅燒鱔魚的時候,多數都是要到清河邊去采富菜的。
因為時間不早,蘇青黛隻能選擇最簡單的菜色。蘇青城自告奮勇地去河邊采富菜去了,蘇父選了幾條大鱔魚在院子裏殺了。蘇青黛則收拾廚房準備要炒菜的佐料,隻等著材料備齊就能下鍋。[]
又吩咐蘇青葉去通知叔叔一家人晚上來家裏吃飯,蘇青葉有些不樂意,被蘇青黛瞪了一眼,才起身磨磨蹭蹭地去了。
聽蘇父說起,叔叔的病已經全好了,說是準備年後就和蘇嬸子到廣州去打工。蘇父也不好攔著,他是從廣州回來的,自然也知道工作不好找。
這幾年廣州那片最不愁的就是農民工,價賤又沒有保障。很多包工頭拿了錢就跑,而工廠業績不好倒閉,那些工人就都拿不到錢。在外地累死累活大半年,最後身無分文地回來了。
但是蘇叔叔意已決,蘇父也隻能同意。兩家自從分開後,蘇父和蘇叔叔也生分了很多。尤其是張琴過世後,蘇嬸子明裏暗裏欺負三個小孩子,也弄得蘇父心裏有了意見。雖然明麵上說不了什麽,卻也多了一分私心。畢竟如今蘇家已經成為了兩個家庭,不再是當初他和蘇叔叔共穿一條褲子的時候了。
蘇青黛手腳麻利,炒菜速度很快。在蘇父和蘇青城把材料準備好的時候,她已經炒了幾個菜了。一個豆角炒肉,一個木耳肉絲,再一個油淋茄子,一條紅燒鰱魚,一盤螃蟹,還拍了兩條黃瓜涼拌,一旁的小圓鍋裏還煮了幾個新醃的鹹鴨蛋。這時候鱔魚也準備好了,蘇青黛就有做了一個紅燒鱔魚和油爆黃鱔圈。
菜色上桌,大家都樂嗬嗬地圍坐了過來。羅老太太看到蘇青黛這麽一會兒功夫就做了這麽多菜,而且一看就色香味俱全,毫不吝嗇讚美之詞,大誇了她一通。
蘇叔叔和蘇嬸子也來吃飯了,隻是不見蘇旺。蘇青黛覺得奇怪,就隨意地問了一句。蘇嬸子神色一暗,含含糊糊地說蘇旺去外麵玩去了。
蘇青黛見她眼神閃爍著,就知道肯定是蘇旺又出去鬼混去了。但是她也不是聖母,連蘇嬸子蘇叔叔都管不了蘇旺,她多嘴也沒有用。
有了鱔魚,螃蟹也沒有人瞧得上眼了。一桌子菜裏最受人歡迎的就是中間擺著的那盤油爆黃鱔圈了,那個藍瓷海碗看上去大,實際上一大碗鱔魚卻是沒有多少條。一人夾了一個鱔魚圈,就去了五分之一。
吃黃鱔圈是個技術活,得手嘴相互協調。用牙齒咬住鱔魚頸部一側,手捏著鱔魚的脊骨撕開,一撕就能到底,那鱔魚的肚皮肉就和脊背分開了。
因為油爆鱔魚圈選的都是小黃鱔,一油炸,鱔魚的脊骨就都炸脆了,咬上去嘎嘣嘎嘣,又香又脆又鮮美,很有嚼頭。但是撕開的鱔魚裏頭有一根黃色的鱔魚腸要剔掉,不然吃到嘴裏會有一股苦味。
黃鱔圈一人夾了幾筷子就見底了,沒辦法,僧多肉少啊。羅老太太最是厲害,居然吃了七八條,比其他人都快,速度快得驚人,直把蘇青黛三兄妹看得目瞪口呆。這小老太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吃鱔魚居然比他們這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還厲害!
老太太一點也不覺得不好意思,吃了鱔魚打著飽嗝,筷子卻還是朝著紅燒鱔魚裏頭戳,吃到了那富菜,眼前一亮,詢問道:“這是什麽菜,這味道真不錯!”
蘇青黛於是給她解釋那富菜的來由,弄得老太太一下子喜歡上了,嚷嚷著等回去的時候要帶上一把回去。蘇青黛自然是應承著,現在清河裏別的沒有,富菜卻是大把大把有的采。
吃完飯,蘇青黛又詢問了蘇叔叔去廣州打工的事。
蘇叔叔的氣色確實好了不少,提起要去工作的事,微微笑道:“這是早些日子就決定好了的,你嬸子娘家那邊有人幫著介紹工作,我們隻要跟著去就好。”
“那蘇旺怎麽辦?”蘇青黛有些擔憂,兩夫妻都出去打工,蘇旺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如何照顧得了自己?而且那家夥又是個不學好的,沒個大人看著,估計過不了幾年就要成了流子混混。
“這事也考慮了,你不用擔心,你嬸子準備將蘇旺寄放到外婆家住呢。叔叔如今身體好了,也不能一直閑在家裏,等過了年,我們就出去賺錢去。我們比不得你爹爹這魄力,花這麽多錢大手筆地承包大青山,你叔叔我想著賺點錢將來會村裏建個樓房,日子能過得去就成。”
蘇青黛聽了也笑起來:“這樣也好,先去瞧瞧,實在不行就回來在鎮上開了小南雜貨鋪子。”
畢竟是叔叔,蘇青黛早就想好了的,將來自己家發展起來了,總不能一點也不顧著叔叔家。她想著等過個一兩年就給叔叔在鎮上弄個鋪子,賣點雜貨或者其他東西,也讓叔叔家有個正經營生。不過如今聽說叔叔要去廣州,她也不好再插手,隻等著叔叔他們去外頭看看情況再說。
這事自然也就揭過不說,羅老太太吃撐了,非要到村裏去散步。蘇青黛沒法,隻能陪著她去村裏逛。老太太在村子裏轉悠了一大圈,走到河邊的時候眼睛裏突然放出亮光,指著河邊那一塊平地問道:“那塊地是誰家的?”
蘇青黛愣了愣,順著她的手指看去。老太太指著的正是前陣子被那造紙廠看上的那片空地。蘇青黛有些不解,說道:“那是村裏的,不屬於哪一家。前陣子來了幾個政委的人要在那裏建什麽造紙廠,被村長給拒絕了。現在那塊地應該還屬於村裏。”
老太太頓時笑了,一拍掌笑道:“那就太好了!”
她在那塊地轉悠了好幾圈,四處瞧了個遍。蘇青黛不知道這老太太打的什麽啞謎,看她那樣子,莫不是打上這塊地的主意了?
蘇青黛唬了一跳,這老太太要這麽大一塊地做什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