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架後的第一章,求訂閱和月票,謝謝。另外寫了篇上架感言,放在作品相關裏,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今天至少三更。)


    另外,這一章之所以要把均線止盈法寫這麽係統,是因為我發現前麵第46章介紹的動態止盈法,很多書友很感興趣,並作為實踐中的操作方法。當時因為情節需要,介紹得比較簡單,但既然大家想使用這個方法,我覺得還是要詳細介紹一下為好。今天我的包鋼股份下跌,我也是按這種動態止盈法裏的比例及均線止盈法相結合的方法來執行,上午四個多點的跌幅,我一直在群裏表示情緒穩定,毫無壓力。)


    …………………………


    隻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打,這句話有些粗俗,但道理是樸素而深刻的――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奮鬥經曆,有痛苦有掙紮有奮鬥。想要不勞而獲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那些偷錢的小偷,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句話,放在股市裏,放到短線客和長線客的身上,同樣是適合的。


    那些熱衷於每天買賣股票的短線客們,或許並不知道長線投資者的種種付出和痛苦,不知道他們看似懶惰的表象背後,又隱藏著多少努力。


    長線投資者因為基本不動股票,也不怎麽做t,因此一旦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就要承受“坐過山車”式的折磨,眼睜睜地看著已經賺到的帳麵利潤大幅縮小,這是痛苦之一。


    另外,長線投資者仍然要經常關注市場信息,對每天的利好利空難免會有種種判斷,也知道這些利好利空會影響到自己股票的漲跌,但中長線操作紀律又要求他不能輕易動股票。這種動與靜的反差,是痛苦之二。


    此外。長線投資者每周甚至每天都要不自覺地預判行情走勢,並從中發現一些比較有把握的賺錢機會,比如新的市場熱點。但由於要堅持長線紀律和風格,要堅守那隻做長線的股票。所以一年裏也難得買賣幾次股票,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其它個股輪番漲停,看著身旁的親朋好友賺快錢。雖說多看少動一般是正確的,但這種誘惑與刺激,還是一種痛苦。


    而當上市公司出現利空,或者主力持續打壓的時候,長線客們還得承受虧損的打擊,卻又不願意因此而割肉,影響長線策略和投資紀律。這種痛苦,更是痛苦中的痛苦。


    當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股市也是一樣。


    雖然長線投資者經曆了不少痛苦,但隻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往往收獲也是非常驚人的。


    而且。有時候在股市裏,確實是越懶的人越賺錢,那些身在股市、心在鬧市的人,買了一隻合適的好股後就不聞不問,幾年後回頭一看,已經賺了很多倍。


    就如同燒烤店的老板娘,三年時間就是三十多倍。怎麽能不讓短線客們羨慕呢?


    “小夥,你怎麽把長線說得這麽好,你不是也喜歡做短線嗎?”聽到這裏,二蛋有些疑惑了。


    “糾正一下,我是做中短線,中線和短線結合。另外我喜歡的是在中線的過程中,不斷做t降低成本。當然,我承認,短線也有短線的樂趣,如果波段把握好的話。不斷地實現複利效應,資產的增值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就如同群主說過的,一萬元翻十次倍,就是1024萬元。”


    小夥解釋道,“做短線的好處還在於,在追逐市場熱點方麵很有優勢,對於不同階段出現的不同熱點,都可以及時地買進賣出,充分享受波段操作帶來的快樂和增值。”


    “小夥,聽你的意思,好像是長線也不錯,短線也挺好,那你到底想說什麽?”聽到這裏,二蛋真心有些迷糊了。


    “我的意思是,短線雖然好玩,刺激,但你必須不是我前麵說的那四種人,有短線技術的,才能玩,才能不虧錢。事實上,短線長線,各有優劣,關鍵在於尋找到適合你的方法。如果你適合做長線,就去做長線;如果你適合做短線,那就做短線。如果兩種都不適合,那就找個可靠的老師帶著你做。如果連老師也找不到,那就離開這個市場吧,以免受傷。”


    小夥笑了笑,說道,“總之,正因為短線投資和中長線投資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散戶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長和性格,選定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並嚴格按照選定的投資方法、原則去操作,不要短長不分,否則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嗯,這就是小夥最初對我說的那番話,現在我徹底聽懂了,謝謝小夥。”丁旭一直在認真思索,這時候才終於鬆了口氣,笑道,“好吧,對於包子今天沒做t,我徹底不遺憾了。(.無彈窗廣告)既然做長線,就要適當地忽略掉這些短期波動。偶爾做做t降低成本,也至少要有80%以上的把握才能做。”


    “小夥,奇跡,你們說得太複雜了,奇跡是聽懂了,我還是有些迷糊呢。我現在隻問你,我們到底什麽時候賣掉包子?”


    笨笨不放心地問道,“前幾天好不容易漲到八塊了,現在又掉到七塊了,我真怕它一個控製不住,又跌到五六塊去。畢竟大盤好像老是站不穩兩千點,很多人都說大盤還會探底。”


    丁旭笑了笑,答道:“笨笨,你多慮了。這是沒關係的,我們可以采取動態止盈法,這樣就等於有了一根保險絲。隻要嚴格執行動態止盈法,就不怕。”


    聽到丁旭的這句話,小空突然插了句話:“可我記得,你上次說的動態止盈法,一般是按照8%-10%的跌幅比例。11月17號,包子漲到了8.03元,後來我們做了t,在6.90元撿回來。可是從8.03元計算,6.9元已經下跌了14%,這已經符合動態止盈法的出貨標準了!為什麽還要買,而不是賣?”


    “很簡單,因為包子還沒有進入主升浪。不是快速拉升期,所以不適合8%的短線止盈比例。我們做中長線的,一般采取的是15%-20%的下跌比例,這樣一般和20日或30日均線的位置比較貼近。與均線止盈法有重合之處,算是雙保險,更不容易被莊家洗掉。”丁旭耐心地解釋道。


    “怎麽又跑出來一個均線止盈法了?”笨笨聽得頭都大了。


    “呃……均線止盈法也屬於動態止盈法,我以前沒說過嗎?”丁旭撓了撓頭。


    “沒有!”小空和笨笨異口同聲地說道。


    “那我就係統一點地說說吧。”丁旭汗了一下。


    動態止盈法,是相對於靜態止盈法來說的。


    所謂止盈,又叫止贏,是指在設定的目標價位掛單出貨,鎖定利潤。


    與止盈相對的是止損,指在能夠承受的風險損失的價位掛單割肉,清倉出貨。減少損失。


    止盈的意義在見好就收,不要求自己的盈利達到最高點,隻要賺到大部分利潤就好。


    止盈分為靜態止盈法和動態止盈法。


    靜態止盈是指設立具體的盈利目標位,比如5元買入股票,把盈利目標位定為50%。即7.5元。一旦到達這個盈利目標位時,要堅決克服貪心,止盈賣出,不能漲了50%又想著翻番,那樣的止盈就不叫靜態止盈了,往往會變成四不像,最後導致失敗。


    靜態止盈法一般適合於中長線投資者。要求投資者能對大勢和個股的長期走勢有較精準的理解。但事實上,這一點股民們往往是做不到的,所謂的盈利目標位,往往是股民自己隨意幻想的漲幅和價位,炒股實踐中很不靈活,也容易脫離實際。所以並不算很科學的方法。


    更科學的,是動態止盈法。


    動態止盈法是指當投資的股票已經有較大盈利時,由於股價上升形態完好或題材未盡等原因,投資者判斷股份將繼續上漲,於是繼續持股。一直等到股價出現回落。當達到某一標準時,投資者才獲利賣出。


    比起靜態止盈法,動態止盈是采取密切跟蹤股份最新走勢的方法,通常能吃到更多的利潤,甚至把魚身吃幹淨,在行情進入魚尾階段時才果斷逃頂。


    具體而言,動態止盈法分為三種方法:


    一是比例止盈法,即根據股價回落的比例幅度來決定。例如當股票開始主升浪,快速拉升時,可以定下8%的止盈比例,一旦股價與近期最高價相比下跌了8%以上,則堅決賣出。而當股票從底部開始爬升時,則可以根據中長線浪型的需要,適當把回調的比例定高一點,比如15%-20%。


    二是均線止盈法。在一波上升行情中,均線總是跟隨著股價不斷上升的。一旦股價掉頭擊穿中長期均線,且三日內無法站回均線之上,則意味著上升趨勢將轉弱,甚至轉為下跌。股民要立即選擇止盈,落袋為安,保住勝利果實。


    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20日均線為標準。一般的中線黑馬在拉升前夕都會形成一條平滑上升的通道,其間股價極少跌破20日均線,這被稱之為黑馬跑道,特征非常明顯。


    當然,也可以選擇30日均線為標準,因為30日均線又被稱為生命線,是短期強弱勢的分水嶺。很多強勢股會一直沿著30日均線不斷向上攀爬,極少跌破30日線,而一旦跌破,往往就是出貨的開始。


    三是技術形態止盈。這種止盈法要求有較高的短線技術,包括精確分析15分鍾、30分鍾和60分鍾k線圖並預測未來走勢的能力,它可以比均線止盈法和比例止盈法更早地發現頂部。當股價上升到一定階段,出現滯漲,並且構築各種頭部形態時,立刻堅決止盈。正所謂“悄悄地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總之,普通的股民,不需要太高的技術能力,隻需要把比例止盈法和均線止盈法有效結合起來,一般都能在股價見頂的初期順利逃頂。


    比如在2007年牛市見頂時,那些在大盤、個股跌破20日或30日均線後便及時出貨的股民,最終都保留了較豐厚的利潤,反之則可能虧損累累。


    當然,這些止盈法也不是絕對的,有些莊家操盤非常凶悍,經常在短期內采取連續跌停的方法,把股價打到20%以上的跌幅,或是連續跌破中長期均線,而等股民按上述方法止盈時,股價卻突然掉頭向上,開始一波更大的行情。


    比如2007年的530行情就是這樣,一些股票的主力借著印花稅的利空,連續幾個跌停出貨兼洗盤,等股民驚慌失措地交出手中的帶血籌碼後,主力又反手做多,幾個月內將股價再度拉升一倍甚至幾倍。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股民不是股神,隻能采取大部分時候比較靠譜的止盈方法。


    “雖然波浪理論更適合於大盤分析,很多個股都不適用,但仔細觀察一下,絕大部分個股還是分為波浪型上漲的,有的是三波,有的是五波,沒有定性。而包鋼稀土從11月7號見底5.66元以來,到11月17日最高漲到8.03元,僅僅隻用了七個交易日,顯然隻是第一波上漲,絕對不是主升浪。”


    說到這裏,丁旭總結道,“既然不是主升浪,而是剛開始上漲,自然要按中長線投資的方法,把比例定高一點。我目前是定下了20%的止盈比例,包鋼稀土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而且這段時間包鋼稀土雖然連續調整,但始終沒有有效跌破20日線,所以我做完t之後,不但不賣,還要繼續買入。”


    “原來是這樣。”笨笨頓時恍然大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散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漲停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漲停板並收藏超級散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