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半晌,葉恒才組織起語言,澀澀地道;“……子不言母過,娘縱然再有不是,也不是我可議論的。誰叫我們是做小輩的,媛媛,你也別往心裏去,我想娘也並非有意的,那時候,她並不知真相……一時糊塗,情急之下也沒能考慮太多,你就原諒她一回吧。”
葉恒盡量替自己的母親說好話,雖然陳氏在緊要關頭舍棄淩芸有失厚道,但葉恒卻不能指責什麽。一來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在緊要關頭,不說犧牲一個媳婦,就是犧牲一兩個了女也是有的。陳氏那樣做,也情有可原。但站在淩芸的立場,這就不是心寒二字可以解釋的了。所以葉恒隻能盡可能地開導淩芸。
淩芸看了葉恒一眼,心想這個丈夫,盡管知道自己的娘做法不對,卻一句“子不言母過”就揭過去了,反而還解釋陳氏不知道真相,豈不變相地指責她,今日這事兒她也要負一半的責。明知那個鳳釵有問題,還要戴出去,顯然是存心要把事情鬧大的。陳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丟車保帥也情有可原。
葉恒一邊替自己的娘說話,一邊又安撫自己,做得還算公允,可就是太過公允了,卻讓她感到一陣失望。
其實她也知道,今日貴妃發難,早在她意料之中。但陳氏的表現,太過失望。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而是整個葉家的表現。
“我累了,先休息一下。”淩芸一時間心灰意冷,閉了眼,不想再與葉恒說話。
葉恒沉默半響,忽然喟然長歎,隻覺全身一陣無力,他要怎麽做,才能讓妻子重新打開心扉呢?
……
陳氏的院子裏,葉泰神色凝重地對陳氏道:“這下可好了,徹底與貴妃撕破臉了。”葉泰一向主張兩不偏幫,兩不得罪的原則,奪嫡非同小可,一旦站錯隊,那便是全族覆沒。葉泰並不想太早就站在奪嫡隊險中,必須得等到事態徹底明朗後方能下手的。但現在,貴妃又來這麽一手,這讓他非常被動。
按理,自己的媳婦受了那麽大的委屈,身為婆家,肯定要討個說法的。但這樣一來,豈不徹底與貴妃撕破臉?
陳氏卻有著另外的想法,“那可不一定,剛才在正明宮,貴妃原本也是準備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還賞了那麽多名貴東西來,是淩氏,她不肯甘休……唉,這淩氏,氣性也太大了。”
葉恒雙拳緊握,忍不住道:“咱們葉家雖比不得楊家林家勢大根深,卻也不能這般任休宰割。貴妃這般明著陷害,顯然把我葉家看作是軟柿子捏了。娘居然就給忍了?”
陳氏老臉一紅,忍不住道:“你懂什麽?你不在當場,肯定不知道當時情況有多危急。貴妃來勢洶洶,一副要拿人問罪的架式,我也是沒辦法的,這才……”
“娘這才推淩芸出去頂缸,好換得葉家一世平安?”
陳氏惱怒成怒,怒道:“放肆,你這是什麽態度,那時我不這樣做,那我們葉家就真的完蛋了。你身為葉家人,胳膊怎麽往外拐了?我也是為了葉家的大局著想。在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不管如何選擇,都會有人被犧牲。但我並不後悔這樣做,你明白嗎?我是葉家的主母,其實才是淩氏的婆母。”
是的,事關家族存亡,母親這樣的選擇沒錯。可想著淩芸心灰意冷的模樣,葉恒心如刀絞。原本對陳氏一肚子火的他,這時候也發不出來,隻能垂頭喪氣地道:“芸兒她,剛才很失望,很難過。”
陳氏沉默了下,又強硬地道:“身為葉家的媳婦,就得替大局著想。也虧得那個釵子沒問題,否則,真出了事,難不成咱們還要因為她讓整個葉家替她陪葬?”看葉恒臉色不好看,陳氏又道:“娘承認,今兒的事讓你媳婦難過,可我也是沒辦法的。身為媳婦,哪有不受委屈的?你回去好好勸勸她,讓她不要鑽牛角尖了。日子總是還得過。”
葉恒一言不發,葉泰也是深深歎口氣,他多少也理解妻子的做法,如果換作是他,估計也會這麽做,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安撫好淩氏,想法子向淩家交代才是。
“明兒個,你我一道去淩家一趟,親自向親家母公親家母陪罪。”葉泰對陳氏吩咐。
陳氏百般不情願,剛才在宮中,她就讓武氏給奚落是下不了台。但她也知道的,若不取得淩家的諒解,否則,葉家將來的路會更難走。
……
葉泰與陳氏第二日一大早便去了淩家,所幸,淩家人還算講道理,很快就原諒了他們。葉氏夫婦帶著一身輕鬆回到葉家。
陳氏對葉泰說,“不愧為永昌伯,就是明事理。知道我們的難處。”
葉泰點頭,一臉的欣慰,“有這樣明事理的親家,倒也省事多了。”又想到梁家,葉泰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對整個梁家是真的失望了。前陣子有關淩氏的流言,就是從梁家散發出來的。實在是過分。
葉泰捋著胡須:“據說淩家小子在山東已控製住了局麵,暫殺匪首,剿滅匪窩,看來,這淩家小子又要升官了。”
陳氏又羨又妒的,“聽說還捉了一大堆與盜匪勾結的官員。”如果是消息確鑿,那兒淩家小子升官那是遲早的。小小年紀,居然就有如此成就,將來更是不可限量呀。
葉泰歎口氣,“這人比人,得氣死人。貨比貨,得丟。”
陳氏感同深受。她兒子葉恒能力也是不差的,可比起淩家小子來,總差了那麽一籌,比如膽識,比如,運氣。
“如果恒兒也像淩家小子一樣,當年也拍聖上的馬屁,拜為天子門生,那就今非昔比了。”
當年淩峰也才十四五歲,因武藝出眾,人又生得好看,活潑中又帶著一股機伶勁兒,皇帝也頗為喜歡。在一次皇家狩獵中,也下了特旨讓他破例參加。這小子倒也不含糊,大開奇勝,皇帝高興,賞賜了不少好東西。誰知這小子卻不要賞賜,要拜皇帝為師。皇帝大奇,問其原由。
這小子便說,“我皇文治武功,堪稱不世之帥才。去年琉璃國主攜王子叩拜我皇,小子見我邊軍皇氣吞山河,威不可攀,琉璃國主深葡於我皇腳下,畏為天神。琉璃王子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矣,數度挑釁太子殿下,小子氣忿難平,上前挑戰。此人卻辱小子為膏梁之輩,不配與他一戰。小子一怒之下,矯稱天子門生,把琉璃無知小兒打得落花流水。”然後淩峰跪下來,又說,“小子一時氣憤,憤懣無知小兒挑釁我皇天威,雖重懲此人,然矯稱天子門生,冒昧大膽,甚為僭越。懇請皇上降罪,饒小子這一次。”
皇帝聽了後,不但不怪罪,反而還讚賞淩峰有勇有謀,力揚大慶國威,他有這樣的門生,也是幸事一件,於是當場就認了淩峰為其門生,授四品武顯將軍銜,雖隻是虛稱,卻也是極大地長了臉。至此,淩峰便以天子門生自居,皇帝寵幸有加,並準許宮中縱馬資格,後來又得了太子賞識,以至平步青雲。每每朝堂上有爭議之事,皇帝總會交給淩峰去辦。可以說,淩峰不但是太子派的人,還得皇帝賞識,這才有了今日成就。
葉泰沉默不語,最後說,“恒兒能力是不錯,卻苦無機緣。唉,也該怪我,當年若與方知義交好,何至於讓淩家小子出這個風頭?”
一路說著,便回到葉家。葉泰陳氏下了馬車,卻瞧到門口停了數十輛一溜排的蔽開式的大馬車,一些身強力壯的人正從裏頭搬東西放到馬車上,不由奇怪,納悶,“這是怎麽回事?是誰要搬家的?”陳氏一臉的不高興,家中有人搬家,自己卻不知道。眼裏還有沒有她這個主母?
陳氏身邊的丫頭上前去質問,卻無人理會,正要發火,這時候葉恒從裏頭出來,滿臉的焦急驚惶,他飛快地奔到葉泰麵前,“爹,娘,淩家來了人,要把芸兒領回淩家去。不管我如何懇求阻攔,嶽母就是不為所動,爹娘快想個法子呀。”
葉恒盡量替自己的母親說好話,雖然陳氏在緊要關頭舍棄淩芸有失厚道,但葉恒卻不能指責什麽。一來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在緊要關頭,不說犧牲一個媳婦,就是犧牲一兩個了女也是有的。陳氏那樣做,也情有可原。但站在淩芸的立場,這就不是心寒二字可以解釋的了。所以葉恒隻能盡可能地開導淩芸。
淩芸看了葉恒一眼,心想這個丈夫,盡管知道自己的娘做法不對,卻一句“子不言母過”就揭過去了,反而還解釋陳氏不知道真相,豈不變相地指責她,今日這事兒她也要負一半的責。明知那個鳳釵有問題,還要戴出去,顯然是存心要把事情鬧大的。陳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丟車保帥也情有可原。
葉恒一邊替自己的娘說話,一邊又安撫自己,做得還算公允,可就是太過公允了,卻讓她感到一陣失望。
其實她也知道,今日貴妃發難,早在她意料之中。但陳氏的表現,太過失望。但這些都不是重點,而是整個葉家的表現。
“我累了,先休息一下。”淩芸一時間心灰意冷,閉了眼,不想再與葉恒說話。
葉恒沉默半響,忽然喟然長歎,隻覺全身一陣無力,他要怎麽做,才能讓妻子重新打開心扉呢?
……
陳氏的院子裏,葉泰神色凝重地對陳氏道:“這下可好了,徹底與貴妃撕破臉了。”葉泰一向主張兩不偏幫,兩不得罪的原則,奪嫡非同小可,一旦站錯隊,那便是全族覆沒。葉泰並不想太早就站在奪嫡隊險中,必須得等到事態徹底明朗後方能下手的。但現在,貴妃又來這麽一手,這讓他非常被動。
按理,自己的媳婦受了那麽大的委屈,身為婆家,肯定要討個說法的。但這樣一來,豈不徹底與貴妃撕破臉?
陳氏卻有著另外的想法,“那可不一定,剛才在正明宮,貴妃原本也是準備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還賞了那麽多名貴東西來,是淩氏,她不肯甘休……唉,這淩氏,氣性也太大了。”
葉恒雙拳緊握,忍不住道:“咱們葉家雖比不得楊家林家勢大根深,卻也不能這般任休宰割。貴妃這般明著陷害,顯然把我葉家看作是軟柿子捏了。娘居然就給忍了?”
陳氏老臉一紅,忍不住道:“你懂什麽?你不在當場,肯定不知道當時情況有多危急。貴妃來勢洶洶,一副要拿人問罪的架式,我也是沒辦法的,這才……”
“娘這才推淩芸出去頂缸,好換得葉家一世平安?”
陳氏惱怒成怒,怒道:“放肆,你這是什麽態度,那時我不這樣做,那我們葉家就真的完蛋了。你身為葉家人,胳膊怎麽往外拐了?我也是為了葉家的大局著想。在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不管如何選擇,都會有人被犧牲。但我並不後悔這樣做,你明白嗎?我是葉家的主母,其實才是淩氏的婆母。”
是的,事關家族存亡,母親這樣的選擇沒錯。可想著淩芸心灰意冷的模樣,葉恒心如刀絞。原本對陳氏一肚子火的他,這時候也發不出來,隻能垂頭喪氣地道:“芸兒她,剛才很失望,很難過。”
陳氏沉默了下,又強硬地道:“身為葉家的媳婦,就得替大局著想。也虧得那個釵子沒問題,否則,真出了事,難不成咱們還要因為她讓整個葉家替她陪葬?”看葉恒臉色不好看,陳氏又道:“娘承認,今兒的事讓你媳婦難過,可我也是沒辦法的。身為媳婦,哪有不受委屈的?你回去好好勸勸她,讓她不要鑽牛角尖了。日子總是還得過。”
葉恒一言不發,葉泰也是深深歎口氣,他多少也理解妻子的做法,如果換作是他,估計也會這麽做,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安撫好淩氏,想法子向淩家交代才是。
“明兒個,你我一道去淩家一趟,親自向親家母公親家母陪罪。”葉泰對陳氏吩咐。
陳氏百般不情願,剛才在宮中,她就讓武氏給奚落是下不了台。但她也知道的,若不取得淩家的諒解,否則,葉家將來的路會更難走。
……
葉泰與陳氏第二日一大早便去了淩家,所幸,淩家人還算講道理,很快就原諒了他們。葉氏夫婦帶著一身輕鬆回到葉家。
陳氏對葉泰說,“不愧為永昌伯,就是明事理。知道我們的難處。”
葉泰點頭,一臉的欣慰,“有這樣明事理的親家,倒也省事多了。”又想到梁家,葉泰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對整個梁家是真的失望了。前陣子有關淩氏的流言,就是從梁家散發出來的。實在是過分。
葉泰捋著胡須:“據說淩家小子在山東已控製住了局麵,暫殺匪首,剿滅匪窩,看來,這淩家小子又要升官了。”
陳氏又羨又妒的,“聽說還捉了一大堆與盜匪勾結的官員。”如果是消息確鑿,那兒淩家小子升官那是遲早的。小小年紀,居然就有如此成就,將來更是不可限量呀。
葉泰歎口氣,“這人比人,得氣死人。貨比貨,得丟。”
陳氏感同深受。她兒子葉恒能力也是不差的,可比起淩家小子來,總差了那麽一籌,比如膽識,比如,運氣。
“如果恒兒也像淩家小子一樣,當年也拍聖上的馬屁,拜為天子門生,那就今非昔比了。”
當年淩峰也才十四五歲,因武藝出眾,人又生得好看,活潑中又帶著一股機伶勁兒,皇帝也頗為喜歡。在一次皇家狩獵中,也下了特旨讓他破例參加。這小子倒也不含糊,大開奇勝,皇帝高興,賞賜了不少好東西。誰知這小子卻不要賞賜,要拜皇帝為師。皇帝大奇,問其原由。
這小子便說,“我皇文治武功,堪稱不世之帥才。去年琉璃國主攜王子叩拜我皇,小子見我邊軍皇氣吞山河,威不可攀,琉璃國主深葡於我皇腳下,畏為天神。琉璃王子卻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矣,數度挑釁太子殿下,小子氣忿難平,上前挑戰。此人卻辱小子為膏梁之輩,不配與他一戰。小子一怒之下,矯稱天子門生,把琉璃無知小兒打得落花流水。”然後淩峰跪下來,又說,“小子一時氣憤,憤懣無知小兒挑釁我皇天威,雖重懲此人,然矯稱天子門生,冒昧大膽,甚為僭越。懇請皇上降罪,饒小子這一次。”
皇帝聽了後,不但不怪罪,反而還讚賞淩峰有勇有謀,力揚大慶國威,他有這樣的門生,也是幸事一件,於是當場就認了淩峰為其門生,授四品武顯將軍銜,雖隻是虛稱,卻也是極大地長了臉。至此,淩峰便以天子門生自居,皇帝寵幸有加,並準許宮中縱馬資格,後來又得了太子賞識,以至平步青雲。每每朝堂上有爭議之事,皇帝總會交給淩峰去辦。可以說,淩峰不但是太子派的人,還得皇帝賞識,這才有了今日成就。
葉泰沉默不語,最後說,“恒兒能力是不錯,卻苦無機緣。唉,也該怪我,當年若與方知義交好,何至於讓淩家小子出這個風頭?”
一路說著,便回到葉家。葉泰陳氏下了馬車,卻瞧到門口停了數十輛一溜排的蔽開式的大馬車,一些身強力壯的人正從裏頭搬東西放到馬車上,不由奇怪,納悶,“這是怎麽回事?是誰要搬家的?”陳氏一臉的不高興,家中有人搬家,自己卻不知道。眼裏還有沒有她這個主母?
陳氏身邊的丫頭上前去質問,卻無人理會,正要發火,這時候葉恒從裏頭出來,滿臉的焦急驚惶,他飛快地奔到葉泰麵前,“爹,娘,淩家來了人,要把芸兒領回淩家去。不管我如何懇求阻攔,嶽母就是不為所動,爹娘快想個法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