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誰都不知道乾隆與和親王密談了些什麽,隻有一直在書房外守著的吳書來察覺到和親王肅穆而來,臨走時眼中卻多了一絲戲謔和輕鬆。吳書來心中微歎:素來荒唐的和親王這一次不知道又要去折騰誰了!


    第二日早朝,除了從來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和親王,其他大臣們都到了,他們昨日就隱隱聽說了皇上今日將會有大舉動,人人都想第一時間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大舉動,會不會牽連到自己,誰會這時候沒事請假?


    乾隆看著下麵黑壓壓一片人頭,不等有人啟奏,衝宣旨太監點點頭後,便狀似隨意地往龍椅背上一靠,雙眼卻緊盯著下麵人群的一舉一動。


    宣旨太監昂首上前,輕聲一咳,下麵立刻變得安靜無比,太監似乎很滿意自己的威懾力,隨即高聲宣讀起乾隆昨夜擬好的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清晰響亮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眾人心中亦隨著那高亢起伏的嗓音掀起滔天巨浪:皇上這次隻怕是動真格了,五阿哥、還珠格格、明珠格格和福爾康這次終於自個兒把自個兒作死了?難怪平日裏總是趾高氣揚的福倫今天早上垂頭喪氣,如喪考妣,原來,他早就知道自己家裏會倒黴了!該!


    乾隆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冷眼觀察著眾人因聖旨內容而形色各異的表情,有震驚的,有深思的,有疑惑的,有幸災樂禍的也有表麵上波瀾不驚的,可是,唯獨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他們求情!


    乾隆心知他們都在彼此觀望,他們見傅恒、紀曉嵐和鄂敏等幾個平日裏最為受寵的近臣都沒有輕舉妄動,所以誰也不敢貿貿然出列替五阿哥等人求情;再說,五阿哥直接被皇上宣布暴斃,這可怎麽求情啊?質疑皇上的說辭?懷疑五阿哥的死因?這得是活得多膩的人才做得出來啊?


    眾人心中一動,難道皇上就是為了杜絕有人替五阿哥求情,才狠心直接宣布他暴斃身亡,徹底斷了五阿哥的活路?這麽一想,更是沒有人敢出列為還珠格格一行人求情了。


    如此更是讓乾隆心中對五阿哥等人的人緣算是有了直觀的認識:兩位格格也就罷了,畢竟是女子,大清朝不允許女子幹政;可五阿哥卻是如今唯一一個跟在皇帝身邊辦事的成年阿哥,這麽久了,居然一個大臣都沒籠絡到。


    需知暴斃這種說法,騙騙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還可以,大殿上這些無事都要多想幾遍的人精怎麽可能相信。就算他們不敢站出來質疑五阿哥的生死,至少也應該做做樣子,聯合起來要求禦醫覲見,當場擺出病曆證明啊!哪怕明知道病曆也可以造假,但該走的程序還是得走一趟!如今到好,什麽程序都沒走,五阿哥就暴斃身亡,還珠格格就恢複了平民身份,以後一切事宜與皇家無關;明珠格格亦然,隻不過她與爾康的婚事照舊;爾康也正式貶為庶民。這,不是典型的專政獨裁嗎?


    此時的乾隆皇帝並不知道,他的前身本就是個極端**獨裁君王,而且還有愛新覺羅家獨有的特質“愛欲令其生,恨欲令其死”,早就摸清了他性格的大臣們誰敢跳出來和他對著幹?除非是活膩了!


    至於蕭劍,乾隆早因前身的記憶懷疑他的身份:化裝成薩滿法師時那恨意衝天的眼神、若有所指的言語以及無緣無故就願意冒著砍頭的危險幫助小燕子和紫薇她們。“粘杆處”可不是吃素的,乾隆宣旨前的這幾天,他們就將蕭劍的身份查得清清楚楚,甚至還懷疑蕭劍幼年失散的妹妹就是小燕子。乾隆略一思量,就決定除掉盡早除掉蕭劍這個隱患。如今小燕子和紫薇他們一行人疲於逃命,蕭劍應該還來不及挑明他的真實身份,乾隆也不打算讓他有機會開口,直接下令“粘杆處”高手全力追殺蕭劍,這些高手可不是皇後臨時找的那些偽高手可比,從乾隆下令的那一刻起,蕭劍就注定是一個短命鬼了。


    這時,正在北京郊外老歐的農莊裏感歎“他可以對我們不好,我們卻不可以對他不敬!”的紫薇他們一行人還不知道,他們口中所謂對他們不好的“瞌睡龍”乾隆已經徹底沉睡不醒,而老天對他們的不好,才剛剛開始。沒有了追兵,沒有了惡毒皇後的迫害;但同時也失去了尊貴的身份,失去了乾隆對他們的容忍和關愛,他們這樣愛情至上,無事都能掀起三分浪的性子注定了他們今後的人生坎坷艱難。


    處理了前朝的一幹事宜,乾隆才將重心放到了後宮。後宮關係的複雜度可以說一點都不遜於前朝,乾隆也不想浪費時間在這些陰私的事情上,直接吩咐“粘杆處”徹查後宮眾人的一言一行,包括當今太後。


    “粘杆處”如今的負責人叫“如影”,乾隆的前身從雍正帝胤禛那裏接手“粘杆處”後,不但沒有善加利用雍正帝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資源,反而覺得這是他父親留下的不良遺跡,在位幾十年想盡辦法“毀屍滅跡”,想要將“粘杆處”的存在平毀無痕。如今新月的傀儡接替了乾隆的肉身和記憶後,覺得前身的做法簡直是在暴殄天物,立刻秘密召見“粘杆處”僅存的幾十名成員,重啟了這一替雍正帝立下汗馬功勞的組織。


    “如影”對乾隆要求徹查後宮一事雖然震驚,但還是恭敬地領命而下。他希望“粘杆處”在自己手中重現昔日輝煌,就必須獲得乾隆帝的認同。追殺蕭劍和徹查後宮,這就是他“如影”和“粘杆處”將要提交給乾隆帝的投名狀。


    延禧宮最近安靜得很,乾隆宣旨之前,令妃憑著她執掌“鳳印”時在宮中建立起來的人脈和一貫的手段,早就讓人在乾隆麵前多次提到她,可惜,如今的乾隆對她完全沒有那份“憐惜”的心思,令妃的作為反而讓乾隆對她更加反感,所以令妃的計劃並沒有和以前一樣起到如期的效果;宣旨之後,令妃在宮外的依靠——福倫大學士府算是徹底垮了,皇後收回的“鳳印”如今還穩穩地擺放在坤寧宮,而延禧宮的禁令卻似無限期地執行著。素有眼色的宮人們自然知道風向變了,誰還會出力不討好地去替令妃做事?


    令妃似乎也聽說了福倫被罷官,福爾康被變為庶民的消息,三番四次想辦法偷偷見福倫福晉一麵失敗後,她才徹底老實了,安安心心地待在延禧宮養胎。無論乾隆的心思如何難猜,她肚子裏懷的可是正兒八經的龍種,而且看這次的懷相,多半會是個阿哥。隻要她膝下兒女環繞,乾隆就肯定不會下狠心對付她。


    至於永琪暴斃身亡?令妃心裏其實是暗喜在心的。她如今已經誕下十五阿哥永璐,肚子裏這個多半還是個阿哥,這樣她膝下就有了兩位阿哥,像五阿哥這樣文才兼備又成年了的阿哥,對她的兒子們定是個大大的威脅。就算皇上不動手,她以後也會動手對付他。如今這樣,永琪他保住了一條命,心甘情願地跟著心上人小燕子去浪跡天涯,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隻是令妃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乾隆會派了廢除已久的“粘杆處”來查她,暫且不論她在乾隆錯認小燕子為女兒的事件中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自她進宮後所走的每一步路,幾乎可以說都是一步一個血腳印。雖說宮裏得勢的貴人們沒有哪一個手裏是幹淨的,可像令妃這樣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婦人還是少見的。


    像孝賢皇後和七阿哥永琮,慧嫻皇貴妃,以及五格格和十三阿哥永璟,這些人的死都和令妃脫不了幹係。令妃認為以前的事時日久遠,如今死的又是易夭折的孩童,根本不可能有人會懷疑到她頭上來。所以乾隆對延禧宮的禁令不解,她心裏雖然焦急,卻也隻認為自己是受了福爾康和永琪等人的牽連,等過段時間這事淡了,皇上自然會與她和好如初!到了那時,她兒子也生了,與她爭寵的香妃也沒了,對兒子們威脅最大的五阿哥也暴斃了,未來簡直是一片光明啊!


    所以被軟禁在延禧宮的令妃非但沒有自亂陣腳,反而心態極好地開始憧憬未來了。當然,這一切乾隆暫時是不知道的,他正神色複雜地看著和親王剛呈上來的一份奏折,他原以為和親王真的如他在民間的綽號“荒唐王爺”那樣,隻會做些荒唐無稽的事,如今看來,他還是有幾分本事的,以前的荒唐行徑說不定是為了“避嫌”!


    案桌上攤開的奏折無比清楚明白地向乾隆陳訴著一件事:富察皓禎就是個典型的馬屎皮麵光的紈絝。和親王在奏折上鏗鏘有力地痛斥了富察皓禎心係一名白姓歌女,有一段時間曾整日整夜地與白姓歌女在大庭廣眾之下眉來眼去,可是後來,白姓歌女因故失去蹤影,富察皓禎遍尋不到後曾立誓非卿不娶,可是最後還是抵不過“尚公主”的誘惑,參加了皇上對八旗子弟的一些列考查,險些被欽點為額駙。最後,和親王特意用朱砂筆標注:此子性好女色又貪心富貴權勢,非良配也!


    乾隆見此會心一笑:在宮裏晴兒有老佛爺的庇護,出嫁之後,老佛爺總不能還護著她了吧?她如此積極地幫著小燕子和紫薇她們給自己戴綠帽,相信她一定會理解和尊重自己丈夫愛好女色這個優點的吧!不過,這些消息一定不能讓老佛爺知道,否則定會再生波折。


    殊不知老佛爺對晴兒也是厭惡不已,恨不得她立刻嫁出宮去自生自滅。這對偽母子難得地在晴兒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高手被瓊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閑桂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閑桂花落並收藏修真高手被瓊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