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祜祿氏見太皇太後麵有倦色,開口道:“皇上一時半會兒怕是過不來,老祖宗連日勞累,要不先傳膳,用了膳再休息一會兒吧。”


    昭聖點點頭,皇帝中午肯定是要宴請大臣們的,不會和她們一起用膳。她起身說道:“叫人擺飯吧,翊坤宮妃,一會兒你代哀家去陪陪福晉們。”


    康熙這會兒後宮也是有幾個女人的,不過,除了皇後,鈕祜祿氏是唯一一個被封妃的,其他那些女人全部都是沒有封號的庶妃。以鈕祜祿氏的身份,出去接待女眷是足夠的,這也是康熙為何在赫舍裏氏拒絕之後會點名讓鈕祜祿氏隨行的原因。第一次到盛京巡視、謁陵,總不能隨便帶一個沒有封號的庶妃,平白讓底下的奴才們看低了。


    鈕祜祿氏起身應是。


    出得門去,她臉上就帶上了幾分喜色。皇後沒來,倒是便宜她了。額娘給她帶了阿瑪的話,說盛京這邊的幾位老福晉和赫舍裏一族沒什麽交情,這正是她的機會來了!


    鈕祜祿氏此次隨扈東巡,心中抱著兩個目標,一個就是趁著這兩個來月的獨寵懷上龍子,一個就是和盛京這邊的世家大族增進感情,為他們鈕祜祿氏一族增添更多的人脈。因此,對於昭聖的安排,她欣然接受。


    ……


    下午的時候,盛京城的氣氛突然變得凝滯起來。以卓奇的官職,是不可能了解到盛京皇宮中發生的事情的,不過托了成記果鋪和輝和氏夫人外交的福,卓奇在戶部的人緣很是不錯,於是他得到一個小道消息,說是聖上原定於下午的召見全部取消了!


    卓奇半是緊張,半是好奇的問:“這是怎麽回事?”


    “聽宮裏傳來消息,說是萬歲爺長途跋涉,身體有些疲憊。大人們都進宮問安去了,不過聽說聖上一個都沒讓進……”


    對於這話,卓奇很是嗤之以鼻。早晨的時候,他可是偷偷的往皇上臉上看了好幾眼的,雖然隔得遠,卻也能隱約感受到皇上的氣色還是不錯的,怎麽可能這麽一會兒就累倒了?恐怕不是疲憊,而是被氣著了吧!


    卓奇雖然官職不高,不過也正是下層的小官吏才是消息最為靈通的,四部侍郎應付皇帝的法子他們這些卒子知道得一清二楚,自古以來欺上不瞞下就是慣例了。但凡是皇帝腦子靈活一點,就該知道其中有大問題了。十多年的監管空白可不是說著好玩的!


    於是卓奇道:“皇上在盛京這段時間哥幾個都注意著點,別自己撞到槍口上去了。”


    “放心吧,兄弟們也不是沒長腦子,要胡鬧也不會在這當口。再說了,皇上就算真的發現了什麽,也不會明刀明槍的幹,再怎麽說咱們盛京也是大清龍興之地,皇上第一次巡視就舉起大刀的話,豈不是讓天下人看笑話?你且看著吧,到時候皇上肯定會發明旨嘉獎的。”


    看著同僚得意的樣子,卓奇心裏卻是有些隱憂。要是皇上這次發起火來,心中的火氣能夠有機會宣泄,還不會多嚴重。可這次皇上為了臉麵隱忍不發,怒火堆積,過段時間再發泄出來絕對會更加的嚴重!到時候恐怕整個盛京的官員都要吃掛落。


    卓奇猜得不錯,康熙這時候確實是挺生氣的。


    他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人,之前為了親政,就敢在羽翼未豐之時對鼇拜出手。這會兒看到盛京的這些文武官員一個個的用表麵的恭敬來掩蓋他們內心的敷衍,這讓他不由得又回想起了當初四大臣輔政時,他名為皇帝實為傀儡的局麵來。


    因此,康熙心裏非常的惱火。


    偏偏他還不能發火。


    在康熙初年,滿漢之間的敵對情緒還很嚴重,他要是發了火,保證全天下的漢人都會樂嗬嗬的看笑話。你一個滿人皇帝,竟然連自家龍興之地的滿人官員都對你陽奉陰違,你還怎麽期待全天下的漢人聽話?


    於是康熙就隻能假稱勞累不見人了,一臉鬱悶的跑去了永福宮。


    昭聖早就猜到了前朝的形勢,此時見孫子悶悶不樂的過來,也不覺得驚訝,隻說:“蘇麻,把廚房燉的甜湯給皇帝端上來。”


    早就有宮女在得知皇上駕臨永福宮時,就把在爐火上熱著的甜湯放到涼水裏鎮著端了過來,蘇麻出得門去,甜湯就已經送到了門口,溫度剛剛好。


    在太皇太後身邊伺候的人,沒點眼力見兒可不行。


    蘇麻喇姑將甜湯從涼水裏端出來,拿幹淨的細布將瓷盅外麵的水漬擦幹,這才小心的端了進去,輕輕放在康熙身旁的小幾上,柔聲說道:“盛京氣候幹燥,老祖宗擔心皇上上火,特意讓奴才們給皇上燉的川貝雪梨銀耳羹,已經不燙了,皇上喝了去去燥氣吧。”


    蘇麻喇姑可以說是看著康熙長大的,甚至於康熙的啟蒙也是由她負責的,可以說,在康熙的心目中,她扮演的是一個亦師亦母的角色,康熙對蘇麻很是敬重,而蘇麻對康熙也是盡職盡責。


    康熙悶悶不樂的喝著甜湯,昭聖淡淡開口道:“為了這起子奴才氣壞了自個兒的身子不是聰明人所為,皇帝應該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曆史上流傳下來的清官賢臣那樣將朝廷的事情放在首位的,有自己的小心思實屬正常。隻要這點小心思不會影響到大清的江山社稷,該睜隻眼閉隻眼的時候,就不要太清明。”


    康熙如何能不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道理?隻是心中有些憤懣罷了,他鬱悶的道:“孫兒隻是不喜他們將孫兒當做傻瓜一般對待。”


    “他們將皇帝當做傻瓜,皇帝就真的變成傻瓜了?都說難得糊塗,可以糊塗的時候不妨糊塗著,不能糊塗的時候再讓他們好生領教一下皇權就是了。作為一個帝王,就應該要有這樣的心胸和氣度!”


    昭聖出身蒙古,蒙古大草原培養出她一身大氣的風采,非如此,也不可能教養出康熙這位千古一帝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陌筱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陌筱白並收藏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