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71章 別樣歸寧(8)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孩子是男女之間感情最好的維係,有了孩子,男女之間愛情消散的速度會變慢,並且當愛情轉化為親情的時候,也會格外的深厚。
一個容顏絕代,極得寵愛的女人,若是再有一個聰明的孩子,會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是昭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昭聖歎息道:“大清是容不下蒙古出身的皇後了,甚至連高階妃嬪皇帝也不願意給了,更何況是皇子。蒙古後妃不能有孩子,咱們隻能選一個皇子支持了,太子就是最好的人選!”
想當年,太宗皇帝在位時,後宮完全是她們蒙古女人的天下。可是,自從滿人入了關,奪得了明朝的江山,這一切就變了。
先是她兒子不願娶蒙古女人為後,為此,還不惜廢後!好在仁憲是個懂事的,安分隨時,沒有被福臨找到借口。有個太後的身份,以後有一天她去了,至少仁憲這孩子還能接著為蒙古謀取利益。
到了她孫子大婚的時候,為了分散瓦解四位輔政大臣,她不得已挑選了赫舍裏做皇後。本來想再安排幾個蒙古女人做妃子,未必不能後來居上。隻是沒想到她孫子也是個不受控製的,蒙妃雖然各方麵待遇不低,可是品級卻都不高。
去年大封後宮,就連漢軍旗也有幾個獲封高位,蒙古八旗出身的女人卻依然還是沒有品級的庶妃。不僅如此,皇帝根本就不願意給她們懷孕的機會,長此以往,等有朝一日仁憲也走了的時候,蒙古的地位和利益還能保證嗎?
為了日後著想,她不得不選出一個親近蒙古的下一任皇帝。
太子,就是最佳的人選!
赫舍裏一族起步比較晚,不及鈕祜祿、瓜爾佳、葉赫拉那等老牌大族有底蘊和實力,想要保住太子的地位,並且順利的將太子送上皇位,必須要尋找同盟,而蒙古,就是他們最好的同盟!
何況,皇後在生下太子後就因難產死亡了,太子雖然沒有接到慈寧宮和寧壽宮撫養,卻因每日過來請安,和她以及仁憲的關係都很好。再說了,沒有生母的太子想要在宮裏生活得更好,也隻能向她們兩個靠攏。尤其是在皇帝重立皇後之後,昭聖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太子對她和仁憲更加親昵了,就是赫舍裏一族也向她們靠得更攏了。
昭聖相信,經過她和仁憲的努力,一定能將太子影響得親近蒙古的。
所以,昭聖絕對不能允許有人來破壞太子的地位!
“蘇麻,皇後那裏安排好了嗎?”
“已經安排好了,昨天和前天都已經給皇後服用了一次,隻要今天晚上再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昭聖嫁給皇太極至今已有五十三年的時間,蘇麻喇姑作為昭聖的陪嫁丫頭,也在皇室生活了五十三年,這五十三年間,她見過了太多的陰謀詭計,就是她自己,也曾親自使用陰謀詭計,心腸已經鍛煉得很硬很硬,說起謀害皇後鈕祜祿氏的事來,聲音也是平穩的沒有一絲顫抖。
自從鈕祜祿桓瑛進宮,昭聖就沒打算再讓皇後活著!
鈕祜祿家的打算她很清楚,是想讓妹妹生下子嗣,抱養給姐姐,如此一來,這個孩子就成為了皇後之子,可視同為嫡子,也就有了資格和太子一爭高下了。
鈕祜祿家有了後位還不滿足,還想要有皇子,既然如此,她就把他們的希望全部打碎!
對於昭聖來說,皇後的存在會讓她對後宮的把控大大降低。畢竟皇後是名副其實的一國之母,後宮之主,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鳳印,掌管後宮的一切。但是,如果沒有皇後的話,她就可以從中調停,安排親慈寧宮的女人掌管鳳印。或者,要是掌管鳳印的女人和慈寧宮作對的話,她可以剝奪她的掌印權,交予旁人。
剝奪皇後掌管鳳印的權力,除非皇後犯下了極大的錯誤,否則,便是身為太皇太後的她,也不能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掌管鳳印的如果隻是貴妃,哪怕是皇貴妃,都沒有名正言順掌管鳳印的資格,如此一來,她運作的空間就變大了。
昭聖冷冷一笑:“既然咱們蒙古的女人不能當上皇後,那這大清後宮還是不要有皇後了!”
仁憲笑道:“說起來佟貴妃倒是幫了皇額娘一把,因為她,成嬪進宮第一天,就差點讓烏雅氏流產,等今天,在成嬪回門的這天皇後再一死,成嬪克皇帝妻與子之事就是確定無疑的了。從今往後,成嬪也唯有歸附皇額娘,才能在後宮裏擁有一席之地了。”
昭聖也笑了,她原本隻想找一個好的時機弄死皇後,又因為擔心成嬪成為第二個董鄂妃,所以才選在成嬪進宮之後,三朝回門的這一天。沒想到佟貴妃和她心有靈犀,用一個烏雅氏進行了預熱,如此一來,一旦皇後在今天死去,成嬪的名聲也就徹底的毀了。
就是皇帝,想要和成嬪親近恐怕也提著心。萬一成嬪不止是克他的女人和孩子,連他也克呢?
做皇帝的就沒有哪一個是不惜命的,就沒有哪一個是疑心病不重的,昭聖已經能夠預料到成嬪失寵的樣子了。
昭聖對仁憲說:“這後宮裏的女人你也看到了,都不是些什麽手上幹淨,心底良善之人,要是有一天我回歸了長生天的懷抱,你在宮裏也千萬不能手軟,該收拾的就得收拾!不管怎樣,想想咱們在草原上的血脈親人。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對蒙古是否有利來作為判斷的標準!”
仁憲鄭重的道:“皇額娘放心吧,我會守護好咱們的草原,守護好咱們的故鄉的!”
仁憲對蒙古的感情其實比昭聖還要深厚!昭聖至少兒子和孫子都是大清的皇帝。可是仁憲卻什麽也沒有!和丈夫之間沒有絲毫的情意,也沒有生育一男半女。
可以說,滿洲的皇宮於她來說是一個大大的牢籠,將她的青春,她的夢想全部都埋葬在了這裏。可以說,仁憲對大清沒有絲毫的好感!她所有的感情都留給了生她養她的故鄉,留給了和她一樣流著黃金血脈的族人!
一個容顏絕代,極得寵愛的女人,若是再有一個聰明的孩子,會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是昭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昭聖歎息道:“大清是容不下蒙古出身的皇後了,甚至連高階妃嬪皇帝也不願意給了,更何況是皇子。蒙古後妃不能有孩子,咱們隻能選一個皇子支持了,太子就是最好的人選!”
想當年,太宗皇帝在位時,後宮完全是她們蒙古女人的天下。可是,自從滿人入了關,奪得了明朝的江山,這一切就變了。
先是她兒子不願娶蒙古女人為後,為此,還不惜廢後!好在仁憲是個懂事的,安分隨時,沒有被福臨找到借口。有個太後的身份,以後有一天她去了,至少仁憲這孩子還能接著為蒙古謀取利益。
到了她孫子大婚的時候,為了分散瓦解四位輔政大臣,她不得已挑選了赫舍裏做皇後。本來想再安排幾個蒙古女人做妃子,未必不能後來居上。隻是沒想到她孫子也是個不受控製的,蒙妃雖然各方麵待遇不低,可是品級卻都不高。
去年大封後宮,就連漢軍旗也有幾個獲封高位,蒙古八旗出身的女人卻依然還是沒有品級的庶妃。不僅如此,皇帝根本就不願意給她們懷孕的機會,長此以往,等有朝一日仁憲也走了的時候,蒙古的地位和利益還能保證嗎?
為了日後著想,她不得不選出一個親近蒙古的下一任皇帝。
太子,就是最佳的人選!
赫舍裏一族起步比較晚,不及鈕祜祿、瓜爾佳、葉赫拉那等老牌大族有底蘊和實力,想要保住太子的地位,並且順利的將太子送上皇位,必須要尋找同盟,而蒙古,就是他們最好的同盟!
何況,皇後在生下太子後就因難產死亡了,太子雖然沒有接到慈寧宮和寧壽宮撫養,卻因每日過來請安,和她以及仁憲的關係都很好。再說了,沒有生母的太子想要在宮裏生活得更好,也隻能向她們兩個靠攏。尤其是在皇帝重立皇後之後,昭聖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太子對她和仁憲更加親昵了,就是赫舍裏一族也向她們靠得更攏了。
昭聖相信,經過她和仁憲的努力,一定能將太子影響得親近蒙古的。
所以,昭聖絕對不能允許有人來破壞太子的地位!
“蘇麻,皇後那裏安排好了嗎?”
“已經安排好了,昨天和前天都已經給皇後服用了一次,隻要今天晚上再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昭聖嫁給皇太極至今已有五十三年的時間,蘇麻喇姑作為昭聖的陪嫁丫頭,也在皇室生活了五十三年,這五十三年間,她見過了太多的陰謀詭計,就是她自己,也曾親自使用陰謀詭計,心腸已經鍛煉得很硬很硬,說起謀害皇後鈕祜祿氏的事來,聲音也是平穩的沒有一絲顫抖。
自從鈕祜祿桓瑛進宮,昭聖就沒打算再讓皇後活著!
鈕祜祿家的打算她很清楚,是想讓妹妹生下子嗣,抱養給姐姐,如此一來,這個孩子就成為了皇後之子,可視同為嫡子,也就有了資格和太子一爭高下了。
鈕祜祿家有了後位還不滿足,還想要有皇子,既然如此,她就把他們的希望全部打碎!
對於昭聖來說,皇後的存在會讓她對後宮的把控大大降低。畢竟皇後是名副其實的一國之母,後宮之主,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鳳印,掌管後宮的一切。但是,如果沒有皇後的話,她就可以從中調停,安排親慈寧宮的女人掌管鳳印。或者,要是掌管鳳印的女人和慈寧宮作對的話,她可以剝奪她的掌印權,交予旁人。
剝奪皇後掌管鳳印的權力,除非皇後犯下了極大的錯誤,否則,便是身為太皇太後的她,也不能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掌管鳳印的如果隻是貴妃,哪怕是皇貴妃,都沒有名正言順掌管鳳印的資格,如此一來,她運作的空間就變大了。
昭聖冷冷一笑:“既然咱們蒙古的女人不能當上皇後,那這大清後宮還是不要有皇後了!”
仁憲笑道:“說起來佟貴妃倒是幫了皇額娘一把,因為她,成嬪進宮第一天,就差點讓烏雅氏流產,等今天,在成嬪回門的這天皇後再一死,成嬪克皇帝妻與子之事就是確定無疑的了。從今往後,成嬪也唯有歸附皇額娘,才能在後宮裏擁有一席之地了。”
昭聖也笑了,她原本隻想找一個好的時機弄死皇後,又因為擔心成嬪成為第二個董鄂妃,所以才選在成嬪進宮之後,三朝回門的這一天。沒想到佟貴妃和她心有靈犀,用一個烏雅氏進行了預熱,如此一來,一旦皇後在今天死去,成嬪的名聲也就徹底的毀了。
就是皇帝,想要和成嬪親近恐怕也提著心。萬一成嬪不止是克他的女人和孩子,連他也克呢?
做皇帝的就沒有哪一個是不惜命的,就沒有哪一個是疑心病不重的,昭聖已經能夠預料到成嬪失寵的樣子了。
昭聖對仁憲說:“這後宮裏的女人你也看到了,都不是些什麽手上幹淨,心底良善之人,要是有一天我回歸了長生天的懷抱,你在宮裏也千萬不能手軟,該收拾的就得收拾!不管怎樣,想想咱們在草原上的血脈親人。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對蒙古是否有利來作為判斷的標準!”
仁憲鄭重的道:“皇額娘放心吧,我會守護好咱們的草原,守護好咱們的故鄉的!”
仁憲對蒙古的感情其實比昭聖還要深厚!昭聖至少兒子和孫子都是大清的皇帝。可是仁憲卻什麽也沒有!和丈夫之間沒有絲毫的情意,也沒有生育一男半女。
可以說,滿洲的皇宮於她來說是一個大大的牢籠,將她的青春,她的夢想全部都埋葬在了這裏。可以說,仁憲對大清沒有絲毫的好感!她所有的感情都留給了生她養她的故鄉,留給了和她一樣流著黃金血脈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