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衛氏良玉(1)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惠嬪是康熙早年就進宮的女人,膝下撫育著康熙活著的年紀最大的一個兒子,因為這個原因,惠嬪也比較得康熙的看重。
隻是惠嬪到底是快要三十的人了,比起進宮不久的妙齡女子,自然是沒有那麽鮮活的。因此,近些年,她所得到的寵愛日漸減少。康熙為了大阿哥的體麵,每個月還是會去長春宮留宿一兩次,但是基本已經不讓惠嬪侍寢了。
皇上駕臨的次數,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女人們在後宮裏的地位和處境。
以前惠嬪還能用那貴人固寵,可是後來那貴人生了兒子後心思就被養大了,讓惠嬪不得不親自出手教訓她,將她又打壓了下去。如今接連失去兩個兒子的那貴人已經心如死灰,整個人蒼老了十歲,眼看著是不能用了,惠嬪就又琢磨著再找一個固寵的人選。
“娘娘,內管領阿布鼐的夫人碧魯氏攜女求見。”小宮女說完,就肅立在一旁,等候命令。
惠嬪疑惑道:“內管領阿布鼐?本宮和他家沒什麽往來吧?”
內管領也就是管理辛者庫的長官,有一種誤會,以為辛者庫內全是罪籍,其實辛者庫內除了罪籍之外也有包衣。阿布鼐的祖父覺禪瑚柱在天聰時就歸順了大清,因家族人少,被編入辛者庫,是辛者庫內的普通包衣奴才。
汪嬤嬤心裏一動:“娘娘,奴婢聽說阿布鼐大人家中的小女兒生得天姿國色,絕美非凡,一直養在深閨,從不出門見人。”
惠嬪笑道:“看來碧魯氏此行是為了她的女兒,既然嬤嬤說那女子絕美非凡,本宮就見見吧。”
絕美非凡?成嬪那樣的女子才稱得上是絕美非凡,這覺禪家的女兒居然敢對外宣稱絕美非凡,她倒是要看看,有成嬪的幾分美貌。
汪嬤嬤使了個顏色,小宮女就出去傳喚了。
門簾掀起,先走進來一個看似三十許的婦人,雖是有了些年紀,卻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可以想見,年輕時必也是個美人兒。
在她身後,跟著一個少女,看體態,大約是十五歲的樣子,已經有些婀娜的身段兒了,頭低垂著,看不出來容貌來,但就姿態來說,就足夠讓人心動了。
“奴婢碧魯氏攜小女衛氏(覺禪氏漢姓衛)給惠嬪娘娘請安,娘娘吉祥。”
“奴婢衛氏良玉給惠嬪娘娘請安,娘娘吉祥。”
聲音嬌柔,入耳有一種綿軟的感覺,很是動聽。不過比起成嬪的清澈來,多了一分刻意。惠嬪心裏想著,淡淡道:“衛氏是吧?抬起頭來本宮看看。”
“是,娘娘。”衛氏緩緩的抬起頭,眼瞼卻還是下垂著,沒有直視惠嬪。
即便如此,也已經吸引起了惠嬪的興趣。少女肌膚很細膩,看得出來是經過精心保養的,就是膚色稍稍有些蒼白,看上去不是很健康,不過卻增添了三分我見猶憐的風情。五官也很精致,看著就像是畫中的美人一般。
惠嬪身體前傾,聲音熱切了一點:“眼睛看著本宮。”
衛氏抬起眼瞼,很快的看了惠嬪一眼,又半垂下去。
這一眼卻讓惠嬪稍稍失落了一些,這個衛氏確實是個美人,認真說起來,也就比成嬪稍遜一籌,不過她身上我見猶憐的氣質很容易引起男人的保護欲,給她加分不少。
然而眼睛卻是被成嬪完全的比下去了。
成嬪的眼睛像星子一般,總是靈動著,讓人想要沉溺其中。而衛氏的眼睛卻似被蒙上了一層輕紗,並不那麽幹淨透徹。
總體說來,還是讓惠嬪很滿意的。
叫了起,又賜了座,讓人上了茶,惠嬪才道:“衛太太真是好福氣,有這麽漂亮的一個女兒。”
碧魯氏欠著身子謙卑的說:“娘娘過譽了,小女也就是長得齊整些,比起成嬪娘娘可是要差遠了。”姿態謙卑,可是碧魯氏語氣中卻有著隱隱的得意。
碧魯氏沒有看見過成嬪,總覺得旁人傳得太過了,她的女兒都已經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了,比她女兒還美?她不相信這世上有那樣的美人!
惠嬪淡淡道:“確實是差遠了。”
碧魯氏有些不服,她覺得這是惠嬪故意拿腔作勢,想要打壓良玉。她想,就算成嬪看上去比良玉美,最多也是因為氣質不同,而氣質方麵卻是各人有各人的愛好,做不得數的。不過現在有求於人,隻能呐呐附和。
惠嬪如何看不出來她是在敷衍,卻也不想多說,等以後衛氏見了成嬪,就該知道她和別人差距有多大了。
惠嬪說:“不知衛太太來長春宮,所謂何事?”
說起這個,碧魯氏來了精神:“奴婢知道後宮裏這麽些主子,就惠嬪娘娘對奴才們最是寬容大度,小女今春參加了小選,下個月就該分派任務了,如果小女能留在長春宮伺候娘娘,那就是她的福氣了。”
碧魯氏也是知道那貴人的,更加能夠猜測得到,那貴人的兩個孩子的死都和惠嬪有關。可是碧魯氏並不覺得這是惠嬪的錯。那貴人一家子人都被惠嬪的娘家捏在手上,偏她是個拎不清的,以為自己生了個兒子,以為皇上喜歡她的年輕,就生出了妄想,對惠嬪有些陽奉陰違的。
這些事情碧魯氏自然有她的消息渠道得知。
碧魯氏覺得,在那貴人生出二心的情況下,惠嬪對她出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碧魯氏深知自家身份,不過是包衣奴才罷了,雖說現在所有包衣都有一個標杆,那就是德嬪,可是碧魯氏很清楚,德嬪那是因為趕巧了,娘家父祖立了大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麽好的機緣的。
碧魯氏隻希望女兒能得到皇上的寵幸,生下一男半女,以後謀個貝勒郡王爵,到時候福蔭一下母族就足夠了,要是能僥幸得個親王,那就更是僥天之幸了。
至於大位之爭,碧魯氏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要是包衣奴才所出之子都能登上大位,那八旗貴胄們還不得鬧翻了天?
碧魯氏的思想怎麽說呢?還是比較保守而務實的。
隻是惠嬪到底是快要三十的人了,比起進宮不久的妙齡女子,自然是沒有那麽鮮活的。因此,近些年,她所得到的寵愛日漸減少。康熙為了大阿哥的體麵,每個月還是會去長春宮留宿一兩次,但是基本已經不讓惠嬪侍寢了。
皇上駕臨的次數,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女人們在後宮裏的地位和處境。
以前惠嬪還能用那貴人固寵,可是後來那貴人生了兒子後心思就被養大了,讓惠嬪不得不親自出手教訓她,將她又打壓了下去。如今接連失去兩個兒子的那貴人已經心如死灰,整個人蒼老了十歲,眼看著是不能用了,惠嬪就又琢磨著再找一個固寵的人選。
“娘娘,內管領阿布鼐的夫人碧魯氏攜女求見。”小宮女說完,就肅立在一旁,等候命令。
惠嬪疑惑道:“內管領阿布鼐?本宮和他家沒什麽往來吧?”
內管領也就是管理辛者庫的長官,有一種誤會,以為辛者庫內全是罪籍,其實辛者庫內除了罪籍之外也有包衣。阿布鼐的祖父覺禪瑚柱在天聰時就歸順了大清,因家族人少,被編入辛者庫,是辛者庫內的普通包衣奴才。
汪嬤嬤心裏一動:“娘娘,奴婢聽說阿布鼐大人家中的小女兒生得天姿國色,絕美非凡,一直養在深閨,從不出門見人。”
惠嬪笑道:“看來碧魯氏此行是為了她的女兒,既然嬤嬤說那女子絕美非凡,本宮就見見吧。”
絕美非凡?成嬪那樣的女子才稱得上是絕美非凡,這覺禪家的女兒居然敢對外宣稱絕美非凡,她倒是要看看,有成嬪的幾分美貌。
汪嬤嬤使了個顏色,小宮女就出去傳喚了。
門簾掀起,先走進來一個看似三十許的婦人,雖是有了些年紀,卻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可以想見,年輕時必也是個美人兒。
在她身後,跟著一個少女,看體態,大約是十五歲的樣子,已經有些婀娜的身段兒了,頭低垂著,看不出來容貌來,但就姿態來說,就足夠讓人心動了。
“奴婢碧魯氏攜小女衛氏(覺禪氏漢姓衛)給惠嬪娘娘請安,娘娘吉祥。”
“奴婢衛氏良玉給惠嬪娘娘請安,娘娘吉祥。”
聲音嬌柔,入耳有一種綿軟的感覺,很是動聽。不過比起成嬪的清澈來,多了一分刻意。惠嬪心裏想著,淡淡道:“衛氏是吧?抬起頭來本宮看看。”
“是,娘娘。”衛氏緩緩的抬起頭,眼瞼卻還是下垂著,沒有直視惠嬪。
即便如此,也已經吸引起了惠嬪的興趣。少女肌膚很細膩,看得出來是經過精心保養的,就是膚色稍稍有些蒼白,看上去不是很健康,不過卻增添了三分我見猶憐的風情。五官也很精致,看著就像是畫中的美人一般。
惠嬪身體前傾,聲音熱切了一點:“眼睛看著本宮。”
衛氏抬起眼瞼,很快的看了惠嬪一眼,又半垂下去。
這一眼卻讓惠嬪稍稍失落了一些,這個衛氏確實是個美人,認真說起來,也就比成嬪稍遜一籌,不過她身上我見猶憐的氣質很容易引起男人的保護欲,給她加分不少。
然而眼睛卻是被成嬪完全的比下去了。
成嬪的眼睛像星子一般,總是靈動著,讓人想要沉溺其中。而衛氏的眼睛卻似被蒙上了一層輕紗,並不那麽幹淨透徹。
總體說來,還是讓惠嬪很滿意的。
叫了起,又賜了座,讓人上了茶,惠嬪才道:“衛太太真是好福氣,有這麽漂亮的一個女兒。”
碧魯氏欠著身子謙卑的說:“娘娘過譽了,小女也就是長得齊整些,比起成嬪娘娘可是要差遠了。”姿態謙卑,可是碧魯氏語氣中卻有著隱隱的得意。
碧魯氏沒有看見過成嬪,總覺得旁人傳得太過了,她的女兒都已經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了,比她女兒還美?她不相信這世上有那樣的美人!
惠嬪淡淡道:“確實是差遠了。”
碧魯氏有些不服,她覺得這是惠嬪故意拿腔作勢,想要打壓良玉。她想,就算成嬪看上去比良玉美,最多也是因為氣質不同,而氣質方麵卻是各人有各人的愛好,做不得數的。不過現在有求於人,隻能呐呐附和。
惠嬪如何看不出來她是在敷衍,卻也不想多說,等以後衛氏見了成嬪,就該知道她和別人差距有多大了。
惠嬪說:“不知衛太太來長春宮,所謂何事?”
說起這個,碧魯氏來了精神:“奴婢知道後宮裏這麽些主子,就惠嬪娘娘對奴才們最是寬容大度,小女今春參加了小選,下個月就該分派任務了,如果小女能留在長春宮伺候娘娘,那就是她的福氣了。”
碧魯氏也是知道那貴人的,更加能夠猜測得到,那貴人的兩個孩子的死都和惠嬪有關。可是碧魯氏並不覺得這是惠嬪的錯。那貴人一家子人都被惠嬪的娘家捏在手上,偏她是個拎不清的,以為自己生了個兒子,以為皇上喜歡她的年輕,就生出了妄想,對惠嬪有些陽奉陰違的。
這些事情碧魯氏自然有她的消息渠道得知。
碧魯氏覺得,在那貴人生出二心的情況下,惠嬪對她出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碧魯氏深知自家身份,不過是包衣奴才罷了,雖說現在所有包衣都有一個標杆,那就是德嬪,可是碧魯氏很清楚,德嬪那是因為趕巧了,娘家父祖立了大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麽好的機緣的。
碧魯氏隻希望女兒能得到皇上的寵幸,生下一男半女,以後謀個貝勒郡王爵,到時候福蔭一下母族就足夠了,要是能僥幸得個親王,那就更是僥天之幸了。
至於大位之爭,碧魯氏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要是包衣奴才所出之子都能登上大位,那八旗貴胄們還不得鬧翻了天?
碧魯氏的思想怎麽說呢?還是比較保守而務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