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第453章 心神亂(1)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幾位年長的皇子陸陸續續的大婚,然後參與到政務之中,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爭鬥就更凶了,而在他們兩人爭鬥的暗潮之下,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也開始嶄露頭角。
這些皇子們或是文治出眾,或是武略拔尖,或是辦事老練,各有各的優點,讓一眾想要將身家性命和幾代人的榮華富貴押在從龍之功上的朝臣們看得眼花繚亂,舉棋不定。
一晃又是三年過去,康熙四十六年入冬之後,康熙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尤其是頭部,時常頭暈目眩,批閱奏折時也不那麽自如了。
自打康熙歲數上了五十之後,各方麵對他的身體狀況就非常的關注,他這邊剛召了一回太醫,想知道的就都知道了。不過更一進步的病情情況就不清楚的,康熙從來都是由孫禦醫一人看診,脈案保存得非常的嚴密,至今還無人能看到康熙的脈案。
於是,有些人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毓慶宮中,太子的書房內,淩普稟報說:“奴才派人悄悄的將孫禦醫在太醫院的房間仔細的搜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任何疑似萬歲爺脈案的東西,奴才懷疑脈案恐怕是保存在乾清宮。”
太子冷著臉道:“孤在乾清宮的太監宮女身上投資了那麽多銀兩,難道還找不出一本脈案嗎?那這些年孤花在他們身上的銀兩豈不都打了水漂?”
淩普說:“太子爺還不清楚乾清宮那幫人麽?收銀子的時候收得高興,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倒是能透點出來,可一旦涉及到一些重大的關鍵的東西,乾清宮那幫人就一個個的嘴巴都閉得和蚌殼似得,怎麽撬也撬不開。奴才又不敢對乾清宮的人用強,就怕不小心被萬歲爺知道了,壞了太子爺的大事。”
太子將手中的茶盞砸了出去,憤怒的道:“這樣的借口孤聽得多了!孤不管你怎樣做,是去找脈案還是去翻藥渣,再給你三天時間,孤一定要看到結果!”
淩普咬咬牙:“奴才一定盡力!”
太子又說:“這事辦了之後你去托合齊那裏走一趟。”
等了一會兒沒聽到太子的下文,淩普問道:“奴才見到托合齊大人,要對他說什麽?”
太子淡淡的道:“你什麽也不用說,隻和他喝兩杯茶就回來,他心裏明白。”
淩普按下心中的疑惑,退了出去。
而大阿哥此時剛到納蘭明珠的府上。
揆敘出來迎接:“直郡王來了,阿瑪知道你今天會過來,正在書房等你。”
胤禔感慨的道:“叔公果然是算無遺策。”
揆敘矜持的笑了笑,他平生最敬佩的就是阿瑪。能夠在家族被打壓,日漸式微,走向衰落的時候,一步步的走進當今聖上的眼裏,最後被世人尊為“明相”,執掌大清行政中樞逾十載,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進入書房,胤禔不敢托大,在明珠準備起身的時候,疾走兩步上前按住他的肩:“屋裏都是自己人,叔公和我還見外什麽?”
明珠就順勢躺了下去,嗬嗬笑道:“那奴才就稽越了。”
明珠現在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明珠年過七十後,也是老態畢現,眼睛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聽不明白了,前兩年還好些,今年入冬之後,腦子也是時而清楚時而糊塗。
房間裏沒有藥奴才伺候,揆敘親自坐在一旁煮茶。
普洱的香味越見香濃,揆敘將茶盞放在大阿哥麵前,說:“直郡王請用。”
胤禔端起茶盞輕輕嗅一下,又淺淺的啄了一口,讚歎道:“二叔的茶藝似乎比上次更好了些。”
明珠笑道:“難為他能靜下心來,這也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胤禔卻想起了那個已經不在世上的人,他才是真正值得人看重的!
那時候他年紀還不大,卻已經時常聽說他的大名,不管是文采還是武略,就連人品也讓人很是敬佩。可惜人品高潔之人不是不容於世就是不融於世,最後的結局大多都是悲慘的。那個連阿瑪也讚歎不已的人,卻是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
可惜了,那人如果還在,現在的局麵肯定又不同。他無論是在漢人之中還是在滿人之中,都有著很高的地位,如果他還在,那麽叔公就後繼有人了。
揆敘雖然也是個好的,可是和他比起來卻是差遠了!若是在平常人家,揆敘這樣的守成還是勉強足夠的,可是他還遠遠達不到能夠支撐起納蘭府的地步,更不用說達到叔公那樣的高度了。
心中輕歎一聲,將已經過去的事情拋開,胤禔說:“叔公可也知道了皇阿瑪生病的事情?”
明珠淡淡的道:“皇家的事情說秘密也秘密,說不秘密也不秘密,皇上臨時召見孫禦醫這樣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的。”
“那叔公怎麽看?”胤禔著急的問道。
老二說自己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心裏憋屈,那他當了三十多年的長子,卻連個太子也沒撈到,豈不是更憋屈?
尤其是前幾年老八脫離他自立門戶,給予了他沉重一擊,原本一些支持他的人都被老八挖過去了,讓他損失頗大。若不是顧忌著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太子,他恐怕早就和老八幹起來了!
此番皇阿瑪突然生病,說實話,他心中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既害怕皇阿瑪一病去了,太子順勢登基,又希望能夠在這一場動亂中趁勢崛起,把太子拉下馬。
明珠眯著眼睛說:“此時宜靜不宜動。”
“為何?”
“太子肯定比咱們更著急,他現在儲君的地位並不穩固。自從索額圖死後,太子就相當於被砍了一條臂膀,並且在朝臣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而且最近幾年,你有沒有注意到,皇上出巡的時候,已經不讓太子留京監國了,而是讓幾位年長的皇子輪流監國,這是在考察幾位皇子的為政能力啊!也就說明了,皇上對太子已經起了廢除的心思!”
這些皇子們或是文治出眾,或是武略拔尖,或是辦事老練,各有各的優點,讓一眾想要將身家性命和幾代人的榮華富貴押在從龍之功上的朝臣們看得眼花繚亂,舉棋不定。
一晃又是三年過去,康熙四十六年入冬之後,康熙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尤其是頭部,時常頭暈目眩,批閱奏折時也不那麽自如了。
自打康熙歲數上了五十之後,各方麵對他的身體狀況就非常的關注,他這邊剛召了一回太醫,想知道的就都知道了。不過更一進步的病情情況就不清楚的,康熙從來都是由孫禦醫一人看診,脈案保存得非常的嚴密,至今還無人能看到康熙的脈案。
於是,有些人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毓慶宮中,太子的書房內,淩普稟報說:“奴才派人悄悄的將孫禦醫在太醫院的房間仔細的搜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任何疑似萬歲爺脈案的東西,奴才懷疑脈案恐怕是保存在乾清宮。”
太子冷著臉道:“孤在乾清宮的太監宮女身上投資了那麽多銀兩,難道還找不出一本脈案嗎?那這些年孤花在他們身上的銀兩豈不都打了水漂?”
淩普說:“太子爺還不清楚乾清宮那幫人麽?收銀子的時候收得高興,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倒是能透點出來,可一旦涉及到一些重大的關鍵的東西,乾清宮那幫人就一個個的嘴巴都閉得和蚌殼似得,怎麽撬也撬不開。奴才又不敢對乾清宮的人用強,就怕不小心被萬歲爺知道了,壞了太子爺的大事。”
太子將手中的茶盞砸了出去,憤怒的道:“這樣的借口孤聽得多了!孤不管你怎樣做,是去找脈案還是去翻藥渣,再給你三天時間,孤一定要看到結果!”
淩普咬咬牙:“奴才一定盡力!”
太子又說:“這事辦了之後你去托合齊那裏走一趟。”
等了一會兒沒聽到太子的下文,淩普問道:“奴才見到托合齊大人,要對他說什麽?”
太子淡淡的道:“你什麽也不用說,隻和他喝兩杯茶就回來,他心裏明白。”
淩普按下心中的疑惑,退了出去。
而大阿哥此時剛到納蘭明珠的府上。
揆敘出來迎接:“直郡王來了,阿瑪知道你今天會過來,正在書房等你。”
胤禔感慨的道:“叔公果然是算無遺策。”
揆敘矜持的笑了笑,他平生最敬佩的就是阿瑪。能夠在家族被打壓,日漸式微,走向衰落的時候,一步步的走進當今聖上的眼裏,最後被世人尊為“明相”,執掌大清行政中樞逾十載,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進入書房,胤禔不敢托大,在明珠準備起身的時候,疾走兩步上前按住他的肩:“屋裏都是自己人,叔公和我還見外什麽?”
明珠就順勢躺了下去,嗬嗬笑道:“那奴才就稽越了。”
明珠現在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明珠年過七十後,也是老態畢現,眼睛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聽不明白了,前兩年還好些,今年入冬之後,腦子也是時而清楚時而糊塗。
房間裏沒有藥奴才伺候,揆敘親自坐在一旁煮茶。
普洱的香味越見香濃,揆敘將茶盞放在大阿哥麵前,說:“直郡王請用。”
胤禔端起茶盞輕輕嗅一下,又淺淺的啄了一口,讚歎道:“二叔的茶藝似乎比上次更好了些。”
明珠笑道:“難為他能靜下心來,這也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胤禔卻想起了那個已經不在世上的人,他才是真正值得人看重的!
那時候他年紀還不大,卻已經時常聽說他的大名,不管是文采還是武略,就連人品也讓人很是敬佩。可惜人品高潔之人不是不容於世就是不融於世,最後的結局大多都是悲慘的。那個連阿瑪也讚歎不已的人,卻是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
可惜了,那人如果還在,現在的局麵肯定又不同。他無論是在漢人之中還是在滿人之中,都有著很高的地位,如果他還在,那麽叔公就後繼有人了。
揆敘雖然也是個好的,可是和他比起來卻是差遠了!若是在平常人家,揆敘這樣的守成還是勉強足夠的,可是他還遠遠達不到能夠支撐起納蘭府的地步,更不用說達到叔公那樣的高度了。
心中輕歎一聲,將已經過去的事情拋開,胤禔說:“叔公可也知道了皇阿瑪生病的事情?”
明珠淡淡的道:“皇家的事情說秘密也秘密,說不秘密也不秘密,皇上臨時召見孫禦醫這樣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的。”
“那叔公怎麽看?”胤禔著急的問道。
老二說自己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心裏憋屈,那他當了三十多年的長子,卻連個太子也沒撈到,豈不是更憋屈?
尤其是前幾年老八脫離他自立門戶,給予了他沉重一擊,原本一些支持他的人都被老八挖過去了,讓他損失頗大。若不是顧忌著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太子,他恐怕早就和老八幹起來了!
此番皇阿瑪突然生病,說實話,他心中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既害怕皇阿瑪一病去了,太子順勢登基,又希望能夠在這一場動亂中趁勢崛起,把太子拉下馬。
明珠眯著眼睛說:“此時宜靜不宜動。”
“為何?”
“太子肯定比咱們更著急,他現在儲君的地位並不穩固。自從索額圖死後,太子就相當於被砍了一條臂膀,並且在朝臣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而且最近幾年,你有沒有注意到,皇上出巡的時候,已經不讓太子留京監國了,而是讓幾位年長的皇子輪流監國,這是在考察幾位皇子的為政能力啊!也就說明了,皇上對太子已經起了廢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