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第457章 心神亂(5)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九功最後有沒有審問出來,又審問出來了多少,就不是別人可以得知的了,就是成茹也不清楚,因為據鬼仆傳來的消息,梁九功當天晚上沒審問出來什麽,等第二天晚上鬼仆再去看時,那刺客已經死了。
初三,康熙宣布身體已經恢複健康,為了證實這一點,還親往祈穀壇行禮,一路來回不見半點疲態。
而乾清宮進刺客的事情也在康熙沒有繼續追究的情況下慢慢的淡出了眾人的視線,然而知道這事的人卻絕對不敢當做什麽也沒發生過,而是更加的提高了警惕。
太子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驚慌失措之後,也平靜了下來,隻是在那平靜麵容的掩飾下,心中的戾氣也更加深重了。
直到四月份,太子才重展笑顏。
納蘭明珠死了!
四月十五,納蘭明珠在家中去世。他是在睡夢中去世的,早晨值守的奴才發現老太爺沒有動靜,小心的進去探看,結果就發現納蘭明珠已經沒有了呼吸。
臨死之前,納蘭明珠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對於大阿哥和揆敘來說,這真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
明珠的葬禮極盡哀榮,康熙也親臨悼念。然而這一切也無法改變大阿哥一黨實力大損的局麵!失去一個納蘭明珠,對於大阿哥來說,不單單是失去一個臂膀,幾乎可以說是失去了大半個腦袋!
太子自然是極其高興的,沒有了明珠那個老賊在背後指點,他倒是要看看,老大還能拿什麽來和他爭!
五月十一,康熙再次巡幸塞外,這一次的安排比較有意思。
成年的阿哥中,太子、大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隨駕前往。
太子和大阿哥相爭多年,八阿哥曾經依附大阿哥,十三阿哥曾經支持太子,而在後來,他們二人卻一明一暗的表現出了自立門戶的意向。
除了他們四人外,還有幾個未成年的小阿哥同往: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
而京裏的安排是,由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三人共同監國。
康熙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是住在永壽宮的,成茹一看到康熙,眼皮就跳得厲害,尋了機會給他用魔法陣測了一下未來。然而結果非常的不好,有眾叛親離之相!
成茹就知道,此行,那幾位阿哥肯定會弄出點什麽事來,深深的傷害到康熙的心。
成茹想了想,對康熙說:“我也好久沒有出宮了,之前還沒什麽想法,明兒三爺就要走了,忽然有些舍不得。三爺,要不我明兒跟著一起去吧?”
康熙聞言,心裏頓時就軟得一塌糊塗,摟著成茹笑道:“朕還沒走呢,茹兒就開始想念朕了?”雖然心裏高興,康熙還是拒絕了:“你就好好的待在宮裏吧,朕有派人暗中守著永壽宮,你少出去串門子。”
成茹心裏一驚,難道康熙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三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是不是會出什麽事?”
康熙柔聲道:“朕每次出巡都有安排人守著永壽宮,隻是不曾告訴你罷了。不會有什麽事的,朕隻是白囑咐你一句。”
成茹心中清楚,康熙這句話絕對不是隨便說的!然而康熙不說,她也拿他沒辦法。
想了想,成茹起身到櫃子裏拿出許多瓶瓶罐罐來:“這些都是我平時收集的好藥,用途箋子上都有寫,三爺明兒帶上,要是有用得著的一定要記得用。我知道三爺胸中自有丘壑,我也幫不上什麽,隻能盡我之能,讓三爺後顧無憂。”
第二天送走了康熙,成茹問兒子:“你們說,這回在塞外,究竟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胤祦想的簡單,直接說:“還能發生什麽?最有可能的就是太子要造反唄!”
成茹眼神放空,恐怕不會這麽簡單,如果隻是太子造反的話,魔法陣不會顯示出眾叛親離之相,必定是好幾位阿哥都參與進去,並且都傷了康熙的心,才會有這樣的結果。那麽,大阿哥、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又將做出些什麽事情來呢?
春節那天,派出刺客前往乾清宮打探消息的就是太子。當他聽說四個刺客被當場誅殺的時候,他是鬆了口氣的。春節那天,除了那四個刺客外,宮裏一共有五個奴才失蹤,究其身份,他們背後的主人是老大、老三、老八、佟貴妃、德妃。當時他還在幸災樂禍,損失的不是他一個,遭受懷疑的也不是他一個,有他們分擔,他也可以更好的撇清自己的關係。
然而前些日子,他卻無意中聽當日處理那幾具屍體的奴才說,春節那天拖出去的四具刺客的屍體,有一具的臉仿佛是摔倒了炭盆裏,被燒得麵目全非。而初一那天拖出去的五具奴才的屍體,其中一具的臉上被烙鐵燙出了好幾個疤,也是分辨不出模樣了。
當時他心裏就是一個激靈!
兩具屍體怎麽會這麽巧合的都毀了容?除非是有人故意想要遮掩他們的身份!
為什麽要遮掩他們的身份呢?
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那兩具屍體的臉有問題,不能讓別人看見!說直白一點,那兩具屍體被掉了包!
春節那天被拖出去的四具刺客屍體,其中有一具並不是刺客!也就是說,那具刺客屍體是假的!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有一個刺客被抓了活口!
皇阿瑪知道了!
皇阿瑪肯定知道了!
那四個刺客是他派出去的!
太子當時就出了一身冷汗,怎麽回到自己的營帳都不清楚。
一整晚,太子都沒睡到一個安穩覺,他做了一個夢,夢中的他派人窺探帝躬的事情暴露了,皇阿瑪將他拿下,高高在上的看著跪伏在地的他,說他意圖謀反,論罪當誅!說他沒有他這樣的兒子!說當初若不是三藩叛亂,要穩定軍心民心,他根本就不會立他為太子!說他心中早就已經有了屬意的儲君人選,讓他占著太子之位,不過是為了給他看重的儲君擋刀擋槍!如今他沒用了,可以將太子之位交出來了!
初三,康熙宣布身體已經恢複健康,為了證實這一點,還親往祈穀壇行禮,一路來回不見半點疲態。
而乾清宮進刺客的事情也在康熙沒有繼續追究的情況下慢慢的淡出了眾人的視線,然而知道這事的人卻絕對不敢當做什麽也沒發生過,而是更加的提高了警惕。
太子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驚慌失措之後,也平靜了下來,隻是在那平靜麵容的掩飾下,心中的戾氣也更加深重了。
直到四月份,太子才重展笑顏。
納蘭明珠死了!
四月十五,納蘭明珠在家中去世。他是在睡夢中去世的,早晨值守的奴才發現老太爺沒有動靜,小心的進去探看,結果就發現納蘭明珠已經沒有了呼吸。
臨死之前,納蘭明珠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對於大阿哥和揆敘來說,這真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
明珠的葬禮極盡哀榮,康熙也親臨悼念。然而這一切也無法改變大阿哥一黨實力大損的局麵!失去一個納蘭明珠,對於大阿哥來說,不單單是失去一個臂膀,幾乎可以說是失去了大半個腦袋!
太子自然是極其高興的,沒有了明珠那個老賊在背後指點,他倒是要看看,老大還能拿什麽來和他爭!
五月十一,康熙再次巡幸塞外,這一次的安排比較有意思。
成年的阿哥中,太子、大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隨駕前往。
太子和大阿哥相爭多年,八阿哥曾經依附大阿哥,十三阿哥曾經支持太子,而在後來,他們二人卻一明一暗的表現出了自立門戶的意向。
除了他們四人外,還有幾個未成年的小阿哥同往: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
而京裏的安排是,由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三人共同監國。
康熙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是住在永壽宮的,成茹一看到康熙,眼皮就跳得厲害,尋了機會給他用魔法陣測了一下未來。然而結果非常的不好,有眾叛親離之相!
成茹就知道,此行,那幾位阿哥肯定會弄出點什麽事來,深深的傷害到康熙的心。
成茹想了想,對康熙說:“我也好久沒有出宮了,之前還沒什麽想法,明兒三爺就要走了,忽然有些舍不得。三爺,要不我明兒跟著一起去吧?”
康熙聞言,心裏頓時就軟得一塌糊塗,摟著成茹笑道:“朕還沒走呢,茹兒就開始想念朕了?”雖然心裏高興,康熙還是拒絕了:“你就好好的待在宮裏吧,朕有派人暗中守著永壽宮,你少出去串門子。”
成茹心裏一驚,難道康熙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三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是不是會出什麽事?”
康熙柔聲道:“朕每次出巡都有安排人守著永壽宮,隻是不曾告訴你罷了。不會有什麽事的,朕隻是白囑咐你一句。”
成茹心中清楚,康熙這句話絕對不是隨便說的!然而康熙不說,她也拿他沒辦法。
想了想,成茹起身到櫃子裏拿出許多瓶瓶罐罐來:“這些都是我平時收集的好藥,用途箋子上都有寫,三爺明兒帶上,要是有用得著的一定要記得用。我知道三爺胸中自有丘壑,我也幫不上什麽,隻能盡我之能,讓三爺後顧無憂。”
第二天送走了康熙,成茹問兒子:“你們說,這回在塞外,究竟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胤祦想的簡單,直接說:“還能發生什麽?最有可能的就是太子要造反唄!”
成茹眼神放空,恐怕不會這麽簡單,如果隻是太子造反的話,魔法陣不會顯示出眾叛親離之相,必定是好幾位阿哥都參與進去,並且都傷了康熙的心,才會有這樣的結果。那麽,大阿哥、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又將做出些什麽事情來呢?
春節那天,派出刺客前往乾清宮打探消息的就是太子。當他聽說四個刺客被當場誅殺的時候,他是鬆了口氣的。春節那天,除了那四個刺客外,宮裏一共有五個奴才失蹤,究其身份,他們背後的主人是老大、老三、老八、佟貴妃、德妃。當時他還在幸災樂禍,損失的不是他一個,遭受懷疑的也不是他一個,有他們分擔,他也可以更好的撇清自己的關係。
然而前些日子,他卻無意中聽當日處理那幾具屍體的奴才說,春節那天拖出去的四具刺客的屍體,有一具的臉仿佛是摔倒了炭盆裏,被燒得麵目全非。而初一那天拖出去的五具奴才的屍體,其中一具的臉上被烙鐵燙出了好幾個疤,也是分辨不出模樣了。
當時他心裏就是一個激靈!
兩具屍體怎麽會這麽巧合的都毀了容?除非是有人故意想要遮掩他們的身份!
為什麽要遮掩他們的身份呢?
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那兩具屍體的臉有問題,不能讓別人看見!說直白一點,那兩具屍體被掉了包!
春節那天被拖出去的四具刺客屍體,其中有一具並不是刺客!也就是說,那具刺客屍體是假的!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有一個刺客被抓了活口!
皇阿瑪知道了!
皇阿瑪肯定知道了!
那四個刺客是他派出去的!
太子當時就出了一身冷汗,怎麽回到自己的營帳都不清楚。
一整晚,太子都沒睡到一個安穩覺,他做了一個夢,夢中的他派人窺探帝躬的事情暴露了,皇阿瑪將他拿下,高高在上的看著跪伏在地的他,說他意圖謀反,論罪當誅!說他沒有他這樣的兒子!說當初若不是三藩叛亂,要穩定軍心民心,他根本就不會立他為太子!說他心中早就已經有了屬意的儲君人選,讓他占著太子之位,不過是為了給他看重的儲君擋刀擋槍!如今他沒用了,可以將太子之位交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