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第494章 十四出頭(5)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還不算完,到了第二年十一月,康熙因為足疾未愈,在去天壇祭天的時候,讓三阿哥代為行禮。這一回又讓三阿哥大為得意了一把,趁機拉攏了不少官員。
至此,形成了以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十四阿哥為中心的新的皇子奪嫡勢力集團。
十四阿哥的日子不大好過。
剛出征的時候,十四阿哥雄心勃勃,自認為憑他的能耐,此次大軍出征,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能把準格爾兵擊退,解西藏之圍,大勝而歸。
然而準格爾兵彪悍異常,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是吃素的,清軍和準格爾兵幾次戰鬥互有勝負,十四阿哥想要快速解決西藏爭端的計劃流產了。
康熙五十九年正月,羞怒之下的胤禎想要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借口,便說保泰之子廣善、雅爾江阿之子永謙、貝子魯賓等人不服調遣,戰場上延誤戰機,致使多場戰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將他們遣送回京。
事實上,十四阿哥是借此機會排除異己。
保泰和胤祐交好,在政治上也是支持胤祐奪嫡的,他將兒子廣善派去軍中,一是為了鍛煉他,讓他撈點軍功,另一個原因就是想幫著胤祐監督胤禎。胤禎看得門兒清,自然是尋著機會就要把他弄走。
八阿哥和大部分宗室的關係都很不錯,雅爾江阿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廢太子之前,雅爾江阿是支持八阿哥的。一廢太子之後,雅爾江阿雖然察覺到康熙無意立八阿哥為太子,但是,看到有過半的朝臣支持八阿哥,雅爾江阿認為,八阿哥還是有機會的。
一直到死鷹事件前,雅爾江阿是支持八阿哥的。死鷹事件之後,雅爾江阿就知道,八阿哥這輩子除了使用武力,否則是不可能再有希望的。而在武力方麵,雅爾江阿認為八阿哥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遠遠比不上七阿哥。因此,雅爾江阿就開始疏遠了八阿哥。
十四阿哥當時也有向雅爾江阿伸出手,可是雅爾江阿不看好他,於是就借口八阿哥推遲了。故而,十四阿哥認為雅爾江阿至今還是老八的死忠鐵杆兒,別看他現在和八阿哥稱兄道弟的,事實上,對八阿哥他是很防備的。
十四阿哥身邊大部分勢力都是從八阿哥那裏繼承來的,他總是擔心這些人將來會再次反水,重新支持八阿哥,他太清楚老八有多擅長蠱惑人了。
因此,對於這些人,他既想利用,又帶著防備。
於是,雅爾江阿的兒子也是他驅逐的目標。貝子魯賓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十四阿哥在這邊借故大肆排除異己,這些人回京之後,對他也沒有一句好話。
魯賓說十四阿哥一意孤行,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打仗的時候經常意氣用事,好幾次戰事失利都是因為他負氣造成的。事後他又不承擔責任,反而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大力排除異己。
廣善說十四阿哥多次謊報軍功,許多戰鬥明明是大敗而歸,他說是小勝,明明是不分勝負,他說是大捷,使得軍中上下官兵都變得不踏實,浮誇風盛行。
永謙說軍中明文規定不允許攜帶女人,然而十四阿哥到了西寧之後,卻是喜歡上了西藏一個土司的女兒,還把她帶到軍營,隨身伺候他。
十四阿哥比較吃虧,人不在京城,這嘴仗打起來,廣善、永謙和魯賓天天都可以在康熙耳邊告狀,十四阿哥卻是過幾天才有一封辯駁的折子送到,自然隻有吃虧的份兒。
偏偏十四福晉一時腦子壞了,聽說十四阿哥癡戀上西藏土司的女兒,就醋勁上來了,每天都跑到宮裏去找德妃哭訴,也沒想著幫自家爺們兒辯駁一下。
最後的結果就是康熙寫信去將胤禎臭罵了一頓,說他沒有做大將軍的氣度和胸懷,不想著打敗策妄阿拉布坦,驅逐準格爾勢力,反而一味的排除異己,沒有大局觀。說他謊報軍功,讓朝廷無法掌握真實的戰報,太不應該。又說他性好女色,違背軍紀國法,讓他趕緊把那土司的女兒送出軍營!
康熙對胤禎確實很是失望,想要當皇帝,首先就要有容人之量,廣善、永謙都是小輩兒,胤禎居然都容不下。且又沒有戰略的眼光,在戰鬥中不思一鼓作氣消滅敵人,反而還搞內訌。
他也率軍親征過兩次,兩次親征,都嚴格遵守軍紀,沒有帶女人上戰場。十四阿哥此番作為,不僅讓康熙覺得他意誌不堅,管不住自己的褲腰帶,又讓康熙察覺到他目無法紀的一麵,心想,若是以後把大清交到他的手上,是不是會變成一個貪好美色的昏君?
一邊又慶幸他從來沒有想過讓老十四繼位。
隨著康熙斥責胤禎的聖旨而去還有卓奇和他所率領的前鋒營。十四阿哥這回真的是沒有討到半點便宜,才送走了幾個混軍功的小子,又來了一個老狐狸。要是早知道皇阿瑪會把卓奇派來,他還寧願把那幾個小家夥留下,他們幾個怎麽也不及卓奇老奸巨猾啊。
然而現在一切都悔之晚矣。
卓奇過去之後,憑著他多年立下的戰功,很快就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且暗中影響了許多原本忠於十四阿哥的官兵,讓胤禎恨得不行。
到了康熙六十年,十四阿哥考慮到皇阿瑪年事已高,萬一有個好歹,他領軍在外,皇位恐怕是要被別人摘了桃子。因此,十月份的時候,十四阿哥就以明年戰事事關重大為由,請旨回京。康熙同意了,十一月二十六,十四阿哥回到了京城。
康熙在南苑接見了他。
經過三年戰火洗禮的胤禎比之出征前更英武了,雖然脫下了戎裝,卻還是顯露出一股肅殺之氣來。隻見他大踏步的走進屋內,雙膝跪地,朗聲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三年不見,兒臣日夜思念皇阿瑪,今日見到皇阿瑪聖顏,觀之比三年前兒臣離京時還要精神,兒臣心裏高興。”
至此,形成了以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十四阿哥為中心的新的皇子奪嫡勢力集團。
十四阿哥的日子不大好過。
剛出征的時候,十四阿哥雄心勃勃,自認為憑他的能耐,此次大軍出征,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能把準格爾兵擊退,解西藏之圍,大勝而歸。
然而準格爾兵彪悍異常,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是吃素的,清軍和準格爾兵幾次戰鬥互有勝負,十四阿哥想要快速解決西藏爭端的計劃流產了。
康熙五十九年正月,羞怒之下的胤禎想要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借口,便說保泰之子廣善、雅爾江阿之子永謙、貝子魯賓等人不服調遣,戰場上延誤戰機,致使多場戰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將他們遣送回京。
事實上,十四阿哥是借此機會排除異己。
保泰和胤祐交好,在政治上也是支持胤祐奪嫡的,他將兒子廣善派去軍中,一是為了鍛煉他,讓他撈點軍功,另一個原因就是想幫著胤祐監督胤禎。胤禎看得門兒清,自然是尋著機會就要把他弄走。
八阿哥和大部分宗室的關係都很不錯,雅爾江阿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廢太子之前,雅爾江阿是支持八阿哥的。一廢太子之後,雅爾江阿雖然察覺到康熙無意立八阿哥為太子,但是,看到有過半的朝臣支持八阿哥,雅爾江阿認為,八阿哥還是有機會的。
一直到死鷹事件前,雅爾江阿是支持八阿哥的。死鷹事件之後,雅爾江阿就知道,八阿哥這輩子除了使用武力,否則是不可能再有希望的。而在武力方麵,雅爾江阿認為八阿哥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遠遠比不上七阿哥。因此,雅爾江阿就開始疏遠了八阿哥。
十四阿哥當時也有向雅爾江阿伸出手,可是雅爾江阿不看好他,於是就借口八阿哥推遲了。故而,十四阿哥認為雅爾江阿至今還是老八的死忠鐵杆兒,別看他現在和八阿哥稱兄道弟的,事實上,對八阿哥他是很防備的。
十四阿哥身邊大部分勢力都是從八阿哥那裏繼承來的,他總是擔心這些人將來會再次反水,重新支持八阿哥,他太清楚老八有多擅長蠱惑人了。
因此,對於這些人,他既想利用,又帶著防備。
於是,雅爾江阿的兒子也是他驅逐的目標。貝子魯賓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十四阿哥在這邊借故大肆排除異己,這些人回京之後,對他也沒有一句好話。
魯賓說十四阿哥一意孤行,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打仗的時候經常意氣用事,好幾次戰事失利都是因為他負氣造成的。事後他又不承擔責任,反而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大力排除異己。
廣善說十四阿哥多次謊報軍功,許多戰鬥明明是大敗而歸,他說是小勝,明明是不分勝負,他說是大捷,使得軍中上下官兵都變得不踏實,浮誇風盛行。
永謙說軍中明文規定不允許攜帶女人,然而十四阿哥到了西寧之後,卻是喜歡上了西藏一個土司的女兒,還把她帶到軍營,隨身伺候他。
十四阿哥比較吃虧,人不在京城,這嘴仗打起來,廣善、永謙和魯賓天天都可以在康熙耳邊告狀,十四阿哥卻是過幾天才有一封辯駁的折子送到,自然隻有吃虧的份兒。
偏偏十四福晉一時腦子壞了,聽說十四阿哥癡戀上西藏土司的女兒,就醋勁上來了,每天都跑到宮裏去找德妃哭訴,也沒想著幫自家爺們兒辯駁一下。
最後的結果就是康熙寫信去將胤禎臭罵了一頓,說他沒有做大將軍的氣度和胸懷,不想著打敗策妄阿拉布坦,驅逐準格爾勢力,反而一味的排除異己,沒有大局觀。說他謊報軍功,讓朝廷無法掌握真實的戰報,太不應該。又說他性好女色,違背軍紀國法,讓他趕緊把那土司的女兒送出軍營!
康熙對胤禎確實很是失望,想要當皇帝,首先就要有容人之量,廣善、永謙都是小輩兒,胤禎居然都容不下。且又沒有戰略的眼光,在戰鬥中不思一鼓作氣消滅敵人,反而還搞內訌。
他也率軍親征過兩次,兩次親征,都嚴格遵守軍紀,沒有帶女人上戰場。十四阿哥此番作為,不僅讓康熙覺得他意誌不堅,管不住自己的褲腰帶,又讓康熙察覺到他目無法紀的一麵,心想,若是以後把大清交到他的手上,是不是會變成一個貪好美色的昏君?
一邊又慶幸他從來沒有想過讓老十四繼位。
隨著康熙斥責胤禎的聖旨而去還有卓奇和他所率領的前鋒營。十四阿哥這回真的是沒有討到半點便宜,才送走了幾個混軍功的小子,又來了一個老狐狸。要是早知道皇阿瑪會把卓奇派來,他還寧願把那幾個小家夥留下,他們幾個怎麽也不及卓奇老奸巨猾啊。
然而現在一切都悔之晚矣。
卓奇過去之後,憑著他多年立下的戰功,很快就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且暗中影響了許多原本忠於十四阿哥的官兵,讓胤禎恨得不行。
到了康熙六十年,十四阿哥考慮到皇阿瑪年事已高,萬一有個好歹,他領軍在外,皇位恐怕是要被別人摘了桃子。因此,十月份的時候,十四阿哥就以明年戰事事關重大為由,請旨回京。康熙同意了,十一月二十六,十四阿哥回到了京城。
康熙在南苑接見了他。
經過三年戰火洗禮的胤禎比之出征前更英武了,雖然脫下了戎裝,卻還是顯露出一股肅殺之氣來。隻見他大踏步的走進屋內,雙膝跪地,朗聲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三年不見,兒臣日夜思念皇阿瑪,今日見到皇阿瑪聖顏,觀之比三年前兒臣離京時還要精神,兒臣心裏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