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第548章 宸星篇(13)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氏道:“陽子說這段時間來家裏的人多,他讀書也不清淨,還有兩年就是鄉試,他想去府城安心讀書。”
柳陽張了張嘴,想說他已經不準備這麽早走了,可是卻怎麽也說不出來,他怕自己一說出口,就會暴露自己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心思,不由得黯然的避開了宸星的眼神。
宸星抿了抿嘴,說:“去府城也好,那裏有更好的書院,書院中的夫子學識更高。府城形形色色的人也更多,我一直認為修行不能閉門造車,多接觸社會,多接觸人群,才能有更多的感悟。你是以儒家入道,儒家講究入世,若是能四處遊學,接觸最真實的人生,或許對你的修行會有更多的幫助。”
柳陽的心慢慢的變冷了,整個世界仿佛都變成了黑白二色。就在他要陷入心魔之中的刹那,忽然一道亮光闖入這個逼仄的世界,隻聽得那個悅耳的聲音說:“正好我現在也不想回天庭,就陪你走一遭吧,以前一直忙著修行,大清好多地方我都沒有去過,正好和你一起四處走走看看。”
柳陽的眼中迸發出強烈的光彩來,目光爍爍的盯著宸星看,心跳如雷,呼吸聲也粗重起來。把宸星看得臉頰泛紅,不由得別過臉去,避開了他的眼神,又不自主的咬著下唇,露出一個淺淺的笑來。
霎時間,柳陽心裏的那片天空染上了絢爛的五彩之色,他壓抑不住內心歡快的跳動,笑著對娘親說:“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才過年呢,在家裏也無心讀書,耽誤了就太浪費了,兒子還是決定三日後就啟程。”
左右公主會跟著他一起走,那他也不用擔心離家之後就見不到公主了。再說,離家之後,路上就隻有他和公主結伴而行……想想就讓人高興。
崔氏自然是不願意的,兒子才清醒不多久,她怎麽舍得現在就讓兒子離家?再說了,兒子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村裏的同齡人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她可是想早點抱到孫子的。
崔氏說:“再急也得先把婚事辦了!”
早些年兒子讀書讀傻了,主薄那邊退了婚不說,她想給兒子娶個媳婦,也沒人家願意把閨女嫁給一個傻子。她隻想著和老伴兒再辛苦幾年,賺幾個錢,到時候到外麵給兒子買個媳婦回來,怎麽的也要給兒子留個後,要不然等他們兩口子老了,死了,誰來照顧兒子?
如今兒子好了,還有了大本事大造化,她是恨不得馬上就給兒子把親結了,等兒媳懷上了,再讓兒子去外麵讀書。
正好,兒子現在名聲在外,這段時間不僅是官老爺把家裏的門檻踩爛了,就是上門的媒婆也是絡繹不絕。介紹的人家有周邊鄉村上的富戶千金,有縣城府城的官家小姐,都讓她挑花了眼。不過再怎麽挑花眼崔氏也是甘之如飴,總比沒人給她挑來得好啊!
崔氏是打定了主意,兒子不成親,不給她生個孫子抱,她就不放人!
她現在也算是想清楚了,高官厚祿什麽的都不頂用,要是家中絕了後,那高官厚祿拿著又有什麽意思?百年後還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沒個後人繼承。
所以,崔氏對兒子去考科舉支持歸支持,但前提是得給她先生個孫子!
聽崔氏提起柳陽的婚事,宸星心中不由得有些煩躁,臉上的淺笑也收了起來,淡淡的看向柳陽。這一眼可是把柳陽看得心驚肉跳的,當下就跳了起來:“娘,兒子什麽時候說要成親了?兒子現在就一個秀才的功名,能值什麽?兒子早就已經決定了,不中進士絕不成家!”
清初,男女虛歲十三就可成親,這些年,隨著大清各類學科的發展,尤其是醫學學科的發展,眾人也意識到,過早成親在各方麵都是弊大於利的。
對於男子來說,少年之時正是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候,也是記憶裏最好的時候,最適合讀書學習。如果這時候就沾染了女色,難免會讓人分心。而且過早沾染女色,也會影響身體發育,有礙壽數。
對於女子來說,少年之時身體還未長成,過早接觸****不僅影響身體發育,有礙壽數,而且還容易滋生多種婦科疾病。若是不小心懷上了孩子,還容易在生產時難產,直接危及生命。
再一個,少年少女自己身體都未成熟,所孕育出來的孩子也大多先天不足,流產、早產、難產、早夭、體弱多病……這些情況比比皆是。
所有,後來朝廷就修改了相關的律令,男子年滿十八,女子年滿十五之後,方可成婚。這裏說的是實歲而不是虛歲。
柳陽考上秀才的時候年僅十四,“癡傻”了六年,如今正是弱冠之齡,對於成親之事自然不是很著急。
然而崔氏卻不是這樣算的,她數落道:“進士可不是那麽好考的,整個大清,文進士三年也就那麽幾百人,要是兩年後你還未考中,那就二十二三了,難道還要再等三年不曾?俗話說的好,成家立業,那是先成家再立業,你先把婚結了,我和你爹在家也有人照顧,你在外求學也不用牽掛家中,不是能更專心的學習嗎?”
宸星似笑非笑的看著柳陽,看得柳陽心裏莫名的著急,他梗著脖子說:“當日我癡迷於書本之時,誰願意和咱家結親?如今得知公主殿下駕臨咱家,就一個個的熱心起來,這樣勢力的人我看不上眼!娘,我現在已經一腳踏入修行,若是順利的話,也能擁有幾百年的壽元,如果我未來的妻子隻是一個平凡的人,將來她垂垂老矣之時,我還如今日這般年輕,又讓她如何自處?”
崔氏聞言大驚失色:“我的兒,你是說你能長生不老?”
柳陽笑道:“說是長生不老太誇張了,不過活上個兩三百歲兒子還是有信心的,甚至更長也說不定。娘你忘了麽?公主殿下說過,兒子走的是以儒家入道之路,隻要修煉有成,延年益壽是不成問題的。”
崔氏心中有些惶惑,她之前隻沉浸於兒子清醒的驚喜之中,對於一些細節的事情並沒有多思多想。可是如今兒子告訴她,他能夠擁有幾百年的壽元,所以並不急著娶妻,她就不知該怎麽辦了。兒子的本事大大超過了她的想象,她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跟兒子相處了……
柳陽張了張嘴,想說他已經不準備這麽早走了,可是卻怎麽也說不出來,他怕自己一說出口,就會暴露自己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心思,不由得黯然的避開了宸星的眼神。
宸星抿了抿嘴,說:“去府城也好,那裏有更好的書院,書院中的夫子學識更高。府城形形色色的人也更多,我一直認為修行不能閉門造車,多接觸社會,多接觸人群,才能有更多的感悟。你是以儒家入道,儒家講究入世,若是能四處遊學,接觸最真實的人生,或許對你的修行會有更多的幫助。”
柳陽的心慢慢的變冷了,整個世界仿佛都變成了黑白二色。就在他要陷入心魔之中的刹那,忽然一道亮光闖入這個逼仄的世界,隻聽得那個悅耳的聲音說:“正好我現在也不想回天庭,就陪你走一遭吧,以前一直忙著修行,大清好多地方我都沒有去過,正好和你一起四處走走看看。”
柳陽的眼中迸發出強烈的光彩來,目光爍爍的盯著宸星看,心跳如雷,呼吸聲也粗重起來。把宸星看得臉頰泛紅,不由得別過臉去,避開了他的眼神,又不自主的咬著下唇,露出一個淺淺的笑來。
霎時間,柳陽心裏的那片天空染上了絢爛的五彩之色,他壓抑不住內心歡快的跳動,笑著對娘親說:“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才過年呢,在家裏也無心讀書,耽誤了就太浪費了,兒子還是決定三日後就啟程。”
左右公主會跟著他一起走,那他也不用擔心離家之後就見不到公主了。再說,離家之後,路上就隻有他和公主結伴而行……想想就讓人高興。
崔氏自然是不願意的,兒子才清醒不多久,她怎麽舍得現在就讓兒子離家?再說了,兒子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村裏的同齡人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她可是想早點抱到孫子的。
崔氏說:“再急也得先把婚事辦了!”
早些年兒子讀書讀傻了,主薄那邊退了婚不說,她想給兒子娶個媳婦,也沒人家願意把閨女嫁給一個傻子。她隻想著和老伴兒再辛苦幾年,賺幾個錢,到時候到外麵給兒子買個媳婦回來,怎麽的也要給兒子留個後,要不然等他們兩口子老了,死了,誰來照顧兒子?
如今兒子好了,還有了大本事大造化,她是恨不得馬上就給兒子把親結了,等兒媳懷上了,再讓兒子去外麵讀書。
正好,兒子現在名聲在外,這段時間不僅是官老爺把家裏的門檻踩爛了,就是上門的媒婆也是絡繹不絕。介紹的人家有周邊鄉村上的富戶千金,有縣城府城的官家小姐,都讓她挑花了眼。不過再怎麽挑花眼崔氏也是甘之如飴,總比沒人給她挑來得好啊!
崔氏是打定了主意,兒子不成親,不給她生個孫子抱,她就不放人!
她現在也算是想清楚了,高官厚祿什麽的都不頂用,要是家中絕了後,那高官厚祿拿著又有什麽意思?百年後還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沒個後人繼承。
所以,崔氏對兒子去考科舉支持歸支持,但前提是得給她先生個孫子!
聽崔氏提起柳陽的婚事,宸星心中不由得有些煩躁,臉上的淺笑也收了起來,淡淡的看向柳陽。這一眼可是把柳陽看得心驚肉跳的,當下就跳了起來:“娘,兒子什麽時候說要成親了?兒子現在就一個秀才的功名,能值什麽?兒子早就已經決定了,不中進士絕不成家!”
清初,男女虛歲十三就可成親,這些年,隨著大清各類學科的發展,尤其是醫學學科的發展,眾人也意識到,過早成親在各方麵都是弊大於利的。
對於男子來說,少年之時正是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候,也是記憶裏最好的時候,最適合讀書學習。如果這時候就沾染了女色,難免會讓人分心。而且過早沾染女色,也會影響身體發育,有礙壽數。
對於女子來說,少年之時身體還未長成,過早接觸****不僅影響身體發育,有礙壽數,而且還容易滋生多種婦科疾病。若是不小心懷上了孩子,還容易在生產時難產,直接危及生命。
再一個,少年少女自己身體都未成熟,所孕育出來的孩子也大多先天不足,流產、早產、難產、早夭、體弱多病……這些情況比比皆是。
所有,後來朝廷就修改了相關的律令,男子年滿十八,女子年滿十五之後,方可成婚。這裏說的是實歲而不是虛歲。
柳陽考上秀才的時候年僅十四,“癡傻”了六年,如今正是弱冠之齡,對於成親之事自然不是很著急。
然而崔氏卻不是這樣算的,她數落道:“進士可不是那麽好考的,整個大清,文進士三年也就那麽幾百人,要是兩年後你還未考中,那就二十二三了,難道還要再等三年不曾?俗話說的好,成家立業,那是先成家再立業,你先把婚結了,我和你爹在家也有人照顧,你在外求學也不用牽掛家中,不是能更專心的學習嗎?”
宸星似笑非笑的看著柳陽,看得柳陽心裏莫名的著急,他梗著脖子說:“當日我癡迷於書本之時,誰願意和咱家結親?如今得知公主殿下駕臨咱家,就一個個的熱心起來,這樣勢力的人我看不上眼!娘,我現在已經一腳踏入修行,若是順利的話,也能擁有幾百年的壽元,如果我未來的妻子隻是一個平凡的人,將來她垂垂老矣之時,我還如今日這般年輕,又讓她如何自處?”
崔氏聞言大驚失色:“我的兒,你是說你能長生不老?”
柳陽笑道:“說是長生不老太誇張了,不過活上個兩三百歲兒子還是有信心的,甚至更長也說不定。娘你忘了麽?公主殿下說過,兒子走的是以儒家入道之路,隻要修煉有成,延年益壽是不成問題的。”
崔氏心中有些惶惑,她之前隻沉浸於兒子清醒的驚喜之中,對於一些細節的事情並沒有多思多想。可是如今兒子告訴她,他能夠擁有幾百年的壽元,所以並不急著娶妻,她就不知該怎麽辦了。兒子的本事大大超過了她的想象,她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跟兒子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