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宣在鋪子裏轉了一圈,發現除了字畫外就隻有幾本手抄本的《千字文》和《弟子規》,都是蒙學的書,呃,“老板還有別的書賣嗎?”
老板正在打瞌睡,聞言睜開雙眼,看了童宣一眼,伸著懶腰道,“要考秀才啊?有幾本手抄本的《大學》、《中庸》明天才能到,再等一天吧。”說完嘿嘿一笑,“秀才不是一天考成的,你要真是有心考,也不會在乎這一天兩天不是。”
誰要考秀才了。
考秀才有何用。
必須考到進士才能混個飯碗。
可一旦中了進士,就會被丟進官場的大染缸,染的失去本色,若是被卷入萬惡的皇權爭鬥,更是連死都不知怎麽死的。
才不要考學呢。哼。
我來買書,是給我家媛媛打發時間用的,說了你也不懂。
童宣扁著小嘴走出字畫鋪。
看來到字畫鋪買書是走錯地方了,該去書鋪才對。
可是沒聽說附近哪裏有書鋪呢……
到街上找個人問問吧。嗯。
童宣一邊想一邊沿著石板路往回走,走出巷子,便是三分明月樓所在的大街了,大街的一側臨著西宵河,河上一座青石橋,寬暢的橋麵上,中間行人如織,兩邊擠滿擺攤的小販,以賣河產的居多,也有賣陶器和竹器的,吆喝聲不絕於耳。
哎呀,是不是買兩條魚回去?
看著地攤上鮮活亂跳的魚兒,小廚子把買書的事忘到了一邊,從袖子裏取出一指長的一串銅錢,拎在手裏,各個攤子瞅瞅,貨比三家,最後選了兩條鯽魚,準備回去給一家人燉魚湯。
“這不是宣哥兒嗎?”一位挑著擔子的賣油郎笑著跟童宣打招呼,“是不是要回村?一起走。”
是小寒。
負責保護龍隱民間的景元帝安全的暗衛組織——“啟”的二十四名成員之一,其真實姓名在接受大行皇帝征召之後便即隱去,轉而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命名。
經過易容,表麵上看起來與一般的賣油郎無異,但修長挺拔的身材和下巴上堅硬的青色胡茬依舊勾勒出了一個俊朗的男子的輪廓,加上難以遮掩的脫俗氣質,令每位經過其身邊的姑娘都忍不住回頭看一眼。
回村?
被小寒一問,小廚子低頭看了看手裏提著的兩條魚,才想起來還要去書鋪給媛媛買書,提著魚進書鋪會不會太不和諧了?但是就這樣回家的話,明天早上媛媛起來沒事做,又隻能在院子裏吹冷風了,雖然院角的幾株山茶花不顧積雪和嚴寒勇敢地綻放了,數竿翠竹也是院中一道賞心悅目的存在,但是光靠著這點風景如何消磨一個早上的時光呢?所以必須有書。
想象著媛媛在清晨的窗前,展書而閱之餘,看幾眼窗外的風景的情形,童宣自顧自地彎起嘴角笑眯了眼睛,麵前來來往往的人群都虛化了,連小寒也變成了透明一般的存在。
真是可愛啊。
一抹笑意從小寒眸中逸出。
前幾日驚蟄統領回信中寫道,為景元帝擇偶的標準是大行皇帝定下的,首先要“相貌清秀”,這是基本條件;二是“高不過旻”,即個子不能比景元帝高;三是“膚如玉琢”,皮膚一定要好;四是“善烹飪”,做一手好菜。
驚蟄統領正是在嚴格執行了這四條標準的前提下選中了小廚子。
雖然小廚子是女兒身,但這並不是我的錯,怪就怪大行皇帝定下的標準太奇葩了。
是驚蟄統領在信中一番長篇大論所要表達的最終意思。
可是小寒並不打算在這件事上輕易相信驚蟄統領。
為皇帝陛下選擇了一位女子做配偶,這其中一定有私心。
身為男子兼守護者的私心。
不想把風華絕代的皇帝陛下許配給任何男子。
是女子的話就完全可以放心,彼此最多成為難舍難分的好朋友而已。
陛下永遠冰清玉潔纖塵不染。
驚蟄統領啊,雖然你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但這份心情卻令人動容,因為小寒我也有這樣的私心啊。
“哪裏有書鋪?問我算問對人了。我整日走街串巷,青月城裏就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離這不遠就有一家書局,書的種類比一般的小書鋪齊全多了,要不要我帶路?”
聽小廚子說要去買書後,小寒立即自薦做向導。
“那就麻煩你了。”童宣開心地道,“一會回去,跟我去碼頭上吃兩個燒餅,不收你錢。”
“說起你家的缸爐燒餅,”小寒一邊接過童宣手裏的魚掛在扁擔上一邊道,“可是出了名了”,正說著不經意間看到橋下經過的一艘商船的甲板上,兩個孩童正一邊吃著燒餅一邊嬉戲,便拿手一指道,“你看。”
兩個娃娃手裏拿的正是我家的燒餅欸。
童宣眼睛裏立時亮晶晶的,連兩頰的小梨渦也亮晶晶的。
小寒接著道,“上午我挑著擔子從碼頭上經過,看到買燒餅的人都排起了長隊,你家那個重大娘和水生媳婦根本忙不過來,叫了水生的弟弟海生去幫忙,這才勉強夠人手。”
看來廣告沒白做,擺喜宴的錢很快就能掙回來。
童宣在心裏劈裏啪啦拔著算盤珠,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一時到了書局,童宣走進去往書架上一看,不禁大失所望,都是四書五經和注解之類,還有往年各省院試習題集,呃,清一色的高考參考書和學習資料。
懷著不甘,向裏一直走,走到盡頭處,才看到一些名人詩詞,幾本傳奇小說,和兩本輿國方誌,全部都是手抄本,翻開看了看,蠅頭小楷寫的比印刷體還工整,墨香撲鼻,倒也令人欣慰。
童宣揀厚的選了一本詩詞和一本傳奇小說,到櫃上付錢,一聽價格,心肝兒不禁一顫,兩本書要一兩銀子,呃,剛擺了喜宴的現在正是囊中羞澀的時候,錢袋也還給了蓮淨,但是為了媛媛……
“客官不是嫌貴吧?”童宣正準備咬牙動用小金庫的時候,掌櫃笑著道,“看你買的書,分明是為了打發時間用,既是如此,大可不必太講究,我這裏有一套書,既不貴又可怡心怡情,不知客官可有興趣?”說著從櫃下的書箱裏搬出一套書來。
夠厚,比手裏的兩本書加在一起還厚兩倍,夠媛媛看一陣子了呢。
童宣對書的厚度頗為動心,往封皮上一看,寫著“江旬遊記”四個大字。
“這本書是江秀才的手稿,所寫全是其遊曆各地的見聞,之所以放在我這裏寄賣,乃是因其病重急等藥費,書價隻有三百文,客官若是買了這本書,不但可以坐在家裏捧一杯香茗遊曆天下,還做了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可謂一舉兩得。”
童宣翻開看了看,字寫的極飄逸,文筆亦可圈可點,當下不假思索地道,“就要這套了。”
掌櫃收了錢,將書用牛皮紙包了,遞給童宣。
“小寒,回了。”
童宣寶貝地抱著書,招呼等在門外的小寒回村。
小寒一笑,挑起油擔,“要不要把書掛在我的扁擔上?”
“不用了,你幫我擔著魚就好,書我自己拿著。”
其實是怕沾了油漬,牛皮紙雖然有一定的防水能力,若是沾上油,仍有可能浸髒了書,還怎麽給媛媛看。
回到家,童宣拿了魚,跟小寒道別後便走進了院子,及至將魚放在庖房的木盆裏,往裏舀水時,才想起許諾給小寒的兩個燒餅,跑出院門一看,賣油郎早已不見了蹤影。
“改日再請你吃好了。”
童宣對著空氣說道。
回庖房擦了手,便抱著書到西廂找林媛。
一進門,看到林媛坐在窗前桌旁,正執筆而書。
“是蔣大戶家的太君要抄的佛經。”
見童宣歪著腦袋盯著佛經看,林媛笑著解釋道。
才正月初六就給媛媛找事做,大小姐你也太苛刻了吧。
童宣將《江旬遊記》放到桌上,拉起林媛雙手放在嘴邊哈了哈,“瞧,手都凍紅了。”
林媛莞爾,“照你這麽說,那學童冬天便不要讀書寫字了?”
童宣扁著嘴不說話。無從反駁,但還是心疼。
林媛看透小廚子的心思,笑道,“咱們尋常的百姓人家,必須勤於經營,才得衣食溫飽,不管我先前家世如何,如今既然嫁到你家來,怎可看著你為生計奔走操勞,自己卻手腳不伸閑在家中?”
“也是。”童宣心不甘情不願地點了點頭,隨後打開牛皮紙包,取出《江旬遊記》獻寶,“我知道你在閨中時喜愛讀書,我們這樣的寒門,原是沒書的,今天放工早,去書局轉了轉,也沒看到什麽好書,這是一個叫江旬的秀才寫的遊記,若是抄佛經抄的乏了,便翻來看幾頁,全當打發時間吧。”
感動於小廚子的體貼,林媛並沒有去看案上的遊記,而是握緊小廚子手,點頭笑了笑,柔聲道,“好。”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童宣給林媛點起燈,又到堂屋給蓮淨點燈。
蓮淨正擁被靠在床頭小睡,聽到腳步聲,睜開朦朧的雙眼,打了個哈欠,“小童你回來了,碼頭上燒餅的香味已經飄到家裏來了,你別急著做晚飯,去碼頭上拿幾個燒餅回來給我解解饞先。”
童宣應道,“好。”
看到桌上放著抄了半頁的佛經,童宣搖了搖頭。
這抄的是哪門子佛經,根本就是做個樣子,十幾刀竹紙,根本就是拿回來給媛媛抄的。
真是腹黑的大小姐。
到碼頭上一看,買燒餅的人依然排著長隊,喝牛雜湯的人也比往日多了許多,重玲、雪遼、水生媳婦、海生一個個忙的滿頭大汗。
童宣本意是不打算讓雪遼到碼頭上做事的,蓮淨也同意了,但今天忙成這樣,都請了外援了,雪遼不來也不行。
“小雪,你送幾個燒餅回去,大小姐要吃。”
童宣一邊卷起袖子一邊對蹲在地上洗碗的雪遼道。
老板正在打瞌睡,聞言睜開雙眼,看了童宣一眼,伸著懶腰道,“要考秀才啊?有幾本手抄本的《大學》、《中庸》明天才能到,再等一天吧。”說完嘿嘿一笑,“秀才不是一天考成的,你要真是有心考,也不會在乎這一天兩天不是。”
誰要考秀才了。
考秀才有何用。
必須考到進士才能混個飯碗。
可一旦中了進士,就會被丟進官場的大染缸,染的失去本色,若是被卷入萬惡的皇權爭鬥,更是連死都不知怎麽死的。
才不要考學呢。哼。
我來買書,是給我家媛媛打發時間用的,說了你也不懂。
童宣扁著小嘴走出字畫鋪。
看來到字畫鋪買書是走錯地方了,該去書鋪才對。
可是沒聽說附近哪裏有書鋪呢……
到街上找個人問問吧。嗯。
童宣一邊想一邊沿著石板路往回走,走出巷子,便是三分明月樓所在的大街了,大街的一側臨著西宵河,河上一座青石橋,寬暢的橋麵上,中間行人如織,兩邊擠滿擺攤的小販,以賣河產的居多,也有賣陶器和竹器的,吆喝聲不絕於耳。
哎呀,是不是買兩條魚回去?
看著地攤上鮮活亂跳的魚兒,小廚子把買書的事忘到了一邊,從袖子裏取出一指長的一串銅錢,拎在手裏,各個攤子瞅瞅,貨比三家,最後選了兩條鯽魚,準備回去給一家人燉魚湯。
“這不是宣哥兒嗎?”一位挑著擔子的賣油郎笑著跟童宣打招呼,“是不是要回村?一起走。”
是小寒。
負責保護龍隱民間的景元帝安全的暗衛組織——“啟”的二十四名成員之一,其真實姓名在接受大行皇帝征召之後便即隱去,轉而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命名。
經過易容,表麵上看起來與一般的賣油郎無異,但修長挺拔的身材和下巴上堅硬的青色胡茬依舊勾勒出了一個俊朗的男子的輪廓,加上難以遮掩的脫俗氣質,令每位經過其身邊的姑娘都忍不住回頭看一眼。
回村?
被小寒一問,小廚子低頭看了看手裏提著的兩條魚,才想起來還要去書鋪給媛媛買書,提著魚進書鋪會不會太不和諧了?但是就這樣回家的話,明天早上媛媛起來沒事做,又隻能在院子裏吹冷風了,雖然院角的幾株山茶花不顧積雪和嚴寒勇敢地綻放了,數竿翠竹也是院中一道賞心悅目的存在,但是光靠著這點風景如何消磨一個早上的時光呢?所以必須有書。
想象著媛媛在清晨的窗前,展書而閱之餘,看幾眼窗外的風景的情形,童宣自顧自地彎起嘴角笑眯了眼睛,麵前來來往往的人群都虛化了,連小寒也變成了透明一般的存在。
真是可愛啊。
一抹笑意從小寒眸中逸出。
前幾日驚蟄統領回信中寫道,為景元帝擇偶的標準是大行皇帝定下的,首先要“相貌清秀”,這是基本條件;二是“高不過旻”,即個子不能比景元帝高;三是“膚如玉琢”,皮膚一定要好;四是“善烹飪”,做一手好菜。
驚蟄統領正是在嚴格執行了這四條標準的前提下選中了小廚子。
雖然小廚子是女兒身,但這並不是我的錯,怪就怪大行皇帝定下的標準太奇葩了。
是驚蟄統領在信中一番長篇大論所要表達的最終意思。
可是小寒並不打算在這件事上輕易相信驚蟄統領。
為皇帝陛下選擇了一位女子做配偶,這其中一定有私心。
身為男子兼守護者的私心。
不想把風華絕代的皇帝陛下許配給任何男子。
是女子的話就完全可以放心,彼此最多成為難舍難分的好朋友而已。
陛下永遠冰清玉潔纖塵不染。
驚蟄統領啊,雖然你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但這份心情卻令人動容,因為小寒我也有這樣的私心啊。
“哪裏有書鋪?問我算問對人了。我整日走街串巷,青月城裏就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離這不遠就有一家書局,書的種類比一般的小書鋪齊全多了,要不要我帶路?”
聽小廚子說要去買書後,小寒立即自薦做向導。
“那就麻煩你了。”童宣開心地道,“一會回去,跟我去碼頭上吃兩個燒餅,不收你錢。”
“說起你家的缸爐燒餅,”小寒一邊接過童宣手裏的魚掛在扁擔上一邊道,“可是出了名了”,正說著不經意間看到橋下經過的一艘商船的甲板上,兩個孩童正一邊吃著燒餅一邊嬉戲,便拿手一指道,“你看。”
兩個娃娃手裏拿的正是我家的燒餅欸。
童宣眼睛裏立時亮晶晶的,連兩頰的小梨渦也亮晶晶的。
小寒接著道,“上午我挑著擔子從碼頭上經過,看到買燒餅的人都排起了長隊,你家那個重大娘和水生媳婦根本忙不過來,叫了水生的弟弟海生去幫忙,這才勉強夠人手。”
看來廣告沒白做,擺喜宴的錢很快就能掙回來。
童宣在心裏劈裏啪啦拔著算盤珠,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一時到了書局,童宣走進去往書架上一看,不禁大失所望,都是四書五經和注解之類,還有往年各省院試習題集,呃,清一色的高考參考書和學習資料。
懷著不甘,向裏一直走,走到盡頭處,才看到一些名人詩詞,幾本傳奇小說,和兩本輿國方誌,全部都是手抄本,翻開看了看,蠅頭小楷寫的比印刷體還工整,墨香撲鼻,倒也令人欣慰。
童宣揀厚的選了一本詩詞和一本傳奇小說,到櫃上付錢,一聽價格,心肝兒不禁一顫,兩本書要一兩銀子,呃,剛擺了喜宴的現在正是囊中羞澀的時候,錢袋也還給了蓮淨,但是為了媛媛……
“客官不是嫌貴吧?”童宣正準備咬牙動用小金庫的時候,掌櫃笑著道,“看你買的書,分明是為了打發時間用,既是如此,大可不必太講究,我這裏有一套書,既不貴又可怡心怡情,不知客官可有興趣?”說著從櫃下的書箱裏搬出一套書來。
夠厚,比手裏的兩本書加在一起還厚兩倍,夠媛媛看一陣子了呢。
童宣對書的厚度頗為動心,往封皮上一看,寫著“江旬遊記”四個大字。
“這本書是江秀才的手稿,所寫全是其遊曆各地的見聞,之所以放在我這裏寄賣,乃是因其病重急等藥費,書價隻有三百文,客官若是買了這本書,不但可以坐在家裏捧一杯香茗遊曆天下,還做了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可謂一舉兩得。”
童宣翻開看了看,字寫的極飄逸,文筆亦可圈可點,當下不假思索地道,“就要這套了。”
掌櫃收了錢,將書用牛皮紙包了,遞給童宣。
“小寒,回了。”
童宣寶貝地抱著書,招呼等在門外的小寒回村。
小寒一笑,挑起油擔,“要不要把書掛在我的扁擔上?”
“不用了,你幫我擔著魚就好,書我自己拿著。”
其實是怕沾了油漬,牛皮紙雖然有一定的防水能力,若是沾上油,仍有可能浸髒了書,還怎麽給媛媛看。
回到家,童宣拿了魚,跟小寒道別後便走進了院子,及至將魚放在庖房的木盆裏,往裏舀水時,才想起許諾給小寒的兩個燒餅,跑出院門一看,賣油郎早已不見了蹤影。
“改日再請你吃好了。”
童宣對著空氣說道。
回庖房擦了手,便抱著書到西廂找林媛。
一進門,看到林媛坐在窗前桌旁,正執筆而書。
“是蔣大戶家的太君要抄的佛經。”
見童宣歪著腦袋盯著佛經看,林媛笑著解釋道。
才正月初六就給媛媛找事做,大小姐你也太苛刻了吧。
童宣將《江旬遊記》放到桌上,拉起林媛雙手放在嘴邊哈了哈,“瞧,手都凍紅了。”
林媛莞爾,“照你這麽說,那學童冬天便不要讀書寫字了?”
童宣扁著嘴不說話。無從反駁,但還是心疼。
林媛看透小廚子的心思,笑道,“咱們尋常的百姓人家,必須勤於經營,才得衣食溫飽,不管我先前家世如何,如今既然嫁到你家來,怎可看著你為生計奔走操勞,自己卻手腳不伸閑在家中?”
“也是。”童宣心不甘情不願地點了點頭,隨後打開牛皮紙包,取出《江旬遊記》獻寶,“我知道你在閨中時喜愛讀書,我們這樣的寒門,原是沒書的,今天放工早,去書局轉了轉,也沒看到什麽好書,這是一個叫江旬的秀才寫的遊記,若是抄佛經抄的乏了,便翻來看幾頁,全當打發時間吧。”
感動於小廚子的體貼,林媛並沒有去看案上的遊記,而是握緊小廚子手,點頭笑了笑,柔聲道,“好。”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童宣給林媛點起燈,又到堂屋給蓮淨點燈。
蓮淨正擁被靠在床頭小睡,聽到腳步聲,睜開朦朧的雙眼,打了個哈欠,“小童你回來了,碼頭上燒餅的香味已經飄到家裏來了,你別急著做晚飯,去碼頭上拿幾個燒餅回來給我解解饞先。”
童宣應道,“好。”
看到桌上放著抄了半頁的佛經,童宣搖了搖頭。
這抄的是哪門子佛經,根本就是做個樣子,十幾刀竹紙,根本就是拿回來給媛媛抄的。
真是腹黑的大小姐。
到碼頭上一看,買燒餅的人依然排著長隊,喝牛雜湯的人也比往日多了許多,重玲、雪遼、水生媳婦、海生一個個忙的滿頭大汗。
童宣本意是不打算讓雪遼到碼頭上做事的,蓮淨也同意了,但今天忙成這樣,都請了外援了,雪遼不來也不行。
“小雪,你送幾個燒餅回去,大小姐要吃。”
童宣一邊卷起袖子一邊對蹲在地上洗碗的雪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