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天恩者強權的這個時期,隻要主君稍弱,就會有權臣的存在,當初想要扶植桓真上位的易國大臣當中,有幾個忠心,不過是看著桓真一貫文弱不爭的表現,以為這是一個可欺的君主,卻沒有想到,桓真會意外的強勢崛起,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戰勝耀國的威勢,讓桓真在易國的威望不可撼動,遺憾的是,桓真的強勢表現機會不多,很快就會有人忘記,自願或者被其他人利用,被推出來試探一下桓真對眾臣的底線。這是君臣之間的博弈之道,不管在什麽時代都免不了,就算是耀國那般強勢的宗縱麾下,也有些會挑刺的臣子跳出來,宗縱的解決方式最為簡單,殺了就是,以至於犯蠢的人很少,桓真的處置方式少有血腥,一步步試探之下,朝堂上之上敢說話挑刺的可比耀國多了。


    桓真想要推廣教育的事情,並沒有在朝議上提出,畢竟目前財政狀況不佳,沒辦法推行全國,他也要找個試點,看看情況,完善了之後,才能推行。國都內外,找了幾個試點,化了幾塊地,讓席森尋了幾個先生之後,桓真才開始宣布,這幾個地方是學校,在周圍居住的易國子弟,年齡在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都可以進入其中讀書習字。


    願意進校讀書的,是要交學費的,那筆費用,對國都周圍的大部分人家而言,都是能夠負擔的起,如果有特別苦難,隻要查實,還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資助,等以後再還。這是席森提出,他很了解人類的劣根性,如果不勞而獲給他們,不是幫助,而是害,還不如讓他們背負一點債務,好懂得努力。因為是官方的事情,倒也不怕賴賬,要知道,想要讀書習字的人,必定對未來有一定的期望,如果你敢欠官方的賬務,在記錄上就已經留下了不良記錄,這樣的人,官方怎麽會用。席森把這一點也明確進去了,等學生們入學之後,就會知道相關規定。


    至於夥食,有了桓真經營的易國,平民也少不了一口吃的,國都周圍又有桓真的陣法,保證了豐收,食物上是不會缺的,倒也不用管,又給桓真少了一筆費用。桓真卻不得不考慮,其他困難地區該怎麽辦,比起才並入的未國,那個地方能夠負擔學費的都不多,何況是溫飽問題。桓真想想以後要麵臨的問題,就忍不住揉揉額頭,讓席森都不得不出言提醒自己主君,那實在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無需向那麽多,操那麽多心,再說,那個時候,在國君的英明領導之下,那塊地方早就富裕起來了。桓真想想也對,首要問題,還是要讓百姓們生活好起來才對。


    消息傳開,最是歡騰的沒有讀書習字權利的老百姓們。在根深蒂固的觀念裏,能夠讀書習字的都是權貴,富豪,他們這些人一旦奮鬥出來,除了置辦產業之外,最要緊的就是讓自家後輩子孫能夠讀書習字。如今國君慈悲,願意讓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有資格讀書習字,百姓們心中如何不高興,那麽一點學費,不是問題,夥食自理,那是當然的,路途遙遠,沒關係,他們家的孩子哪有那麽嬌貴,多走點路而已,比他們外麵皮好太多了。


    家長們非常熱情的詢問著問題,把自己孩子拉過來,進行什麽入學報名,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他們這輩子是不指望了,但是自己孩子能夠讀書習字,未來也會有好的出路。哪個父母不為孩子著想,就算不被孩子理解,他們的出發點,也是為孩子好的。孩子有天真,還不懂讀書習字意味什麽,本能討厭它耽誤了他們玩耍時間的,也有被艱苦生活教導了早熟的孩子,他們很清楚讀書習字對他們未來的出路代表著什麽。


    民眾如此熱情,權貴階層意外的沉默著,他們在思考,他們的國君打算幹什麽。他們從來都把讀書習字當做自己的特權,沒想過有一天他們竟然要和那些低賤的一起享受這種特權,心裏不舒服,但是不少人並不以為這樣會對他們造成什麽影響,畢竟家世背景擺在那裏,就算是這些平民們會讀書習字了,未來依然要依托於他們之下。看看那些敗落的家族就知道了,光是會讀書習字,並不代表什麽。


    當然也有精明一點的,從中發現了平民讀書習字的隱患,是,最開始他們是會依托於他們這些權貴生存,可是到了後來,有能耐的爬起來了,占據了原本屬於他們的位置,將他們擁有的特權奪走,也並非不可能。看穿這一點的,不得不去反對,雖然那個未來還沒到來,可是苗頭,也必須遏製,為了他們世家的地位。


    某一□□會的時候,突然有人對為平民開放的學校提出意見,那就是被這些幕後給推出來,試探國君到底是什麽想法。桓真閉目聽著,他知道有些權貴意識到了地位的動搖,這是他們采取的行動,想要遏製平民們掌握權力的行為。讀書習字,那是掌握權柄需要的最基本能力,有了這個基礎能力,才能涉及更多,這是大勢所趨。


    這還隻是試行了一個地方,就惹來了關注和防備的目光,前路艱難早已預料,隻是桓真依然失望於臣下之中,那些隻在乎自己私利的。要求每個人都是聖人,為他人著想,桓真還沒那麽蠢,他隻是希望,在關注自己利益的時候,這些人能夠為國家,為百姓多想想,身為易國之民,身為易國之臣,難道不應該嗎?隻有這個國在,隻有這個國強,他們才能享受權利,才能擁有更多的利益,為什麽他們不往這想想呢?


    桓真其實並沒有和權貴敵對,取締權貴的意思,權貴們並非是完全腐朽和無能的,易國走到現在,這些權貴世家的助力不可或缺,他們國家的根基力量,在平民們沒有完全站起來之前,他們都將擔任這樣的位置。他們根深蒂固,掌握太多,亂了他們,也是亂了國家,桓真從未想過,起碼這個階段,不是動他們的時候。


    隻要有人崛起,世家就會不斷出現,曆史已經告訴了桓真這個事實,所以他從未選擇取締,世家腐朽,自然會被淘汰,隻要規範了貴族,就算是世家也隻會國家的助力,而不是負累。這個戰亂紛紛的時代,說什麽民主,非常的可笑,所謂的民主,在這時代,永遠比不上一個強勢而又英明的國君所能夠做到的價值。何況這是一個屬於天恩的世界,五十年的輪回,總會造就新的特權階層,哪怕未來變成民主社會,也無法改變屬於天恩世界的特殊性。天恩者永遠是特權階級們,永遠淩駕於大多數普通人之上。


    桓真聽著,撥動著手上的念珠,任由臣下們之間的爭吵聲變大,如今的朝堂上,死忠於桓真的也有不少,他們堅決維護著桓真一切的政策,當然也有溜須拍馬之輩,站在桓真這邊,完全是為了獲得桓真的好感,好加官升職,不一樣的觀念,讓朝議變得熱鬧。桓真在這場爭吵當中,分辨著臣下們的所屬,分辨著臣下們想要試探的東西,表露出來的東西。一個國君要有治國的能力,也要有統禦臣下的手段,或者寬容放縱,或者嚴酷殘忍,不管哪一種,都隻有一點不能越過,那就是君王的權柄高於臣下。


    成為一個上位者,不單是享受,更多的是耗費心力的統禦,桓真非常不喜歡,他更喜歡清閑一點,賞花泛舟的優雅日子,而不是汲汲於各種政務當中,彰顯自己的權威,可是他的性格,又讓他無法放開責任,讓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權柄,卻不去為百姓和國家著想,這麽累,隻能說自找的。


    吵鬧聲越來越大,爭議的事情也越來越偏離了主題,整個肅穆的朝堂,變成了街邊鬧世菜市場,桓真依然沉默,隻是心中已經開始煩了,他越發盼望自己侄兒快點長大,好讓他把這些事情丟出去了。桓真心裏的不渝,讓朝堂上感覺到,漸漸的,有人意識到了國君的沉默和朝堂的雜吵,安靜就像是疫病一樣,開始一一點點的蔓延。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國君沉默下的不渝。


    “說完了?”等朝議安靜下來之後,桓真停下了撥動念珠的手,睜開了眼睛,淡漠的眼神掃過了臣下,不管是死忠還是觀望的,此時此刻,全部都安靜的跪伏在地上。三年前桓真從中庭回來,給易國帶來的血腥味,似乎重現,是不是他們的國君每次從中庭回來,都會帶來一陣血雨腥風,讓人顫栗恐懼。


    “說完了,就我說。我意已決,無需再議,就這樣。”桓真起身,霸道的宣布了他的旨意,他是國君,有獨斷專行的權利。民主,對隻為自己著想的臣下,沒有必要給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措倉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措倉惶並收藏異界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