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新手經常出現的偏差(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完整的題目應該叫《我在讀了N千部小說稿後體會到的新手經常出現的偏差》。目前這樣取其簡潔。所謂“偏差”,當然是就我的“偏好”而言的。


    正如一位作者引述另一位令人尊敬的編輯的話,這些道理編輯都知道。但根據我個人的有限經驗,很多作者確實似乎還不知道,或者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些問題。


    肯定會有編輯跟我觀點不同甚至相反,我認為這是好事。


    胡適先生講課的時候,說到張先生的看法,就說是“張說”,王先生的看法是“王說”,講到他自己的觀點,他名之曰“胡說”。下麵說的,有些是常識,有些就是我的一家之言。凡是諸位看著不順眼的,就是我的“胡說”。


    新手在投稿、構思寫作兩個方麵最容易出現偏差,下麵分別匯報一下我的心得。


    特別說明:在任何一方麵有極為突出的天才表現的,其他方麵的缺點都可能被讀者忽視。


    投稿方麵容易出現的偏差:


    1.          投“裸稿”


    2.          設想編輯會花費2-3天讀完陌生投稿


    3.          “編輯隻認名家和熟人”


    投裸稿


    “裸稿”指的是隻有小說正文的稿件。


    編輯首先是個讀者,也有普通讀者的壞習慣。我在書店裏看陌生作者的小說,先看書名和封麵,引起我的興趣了,才會拿起來翻一翻,看看開頭。如果不能勾起我進一步的興趣,立即放回書架。


    我看到很多讀者也是這樣的。


    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出版者想了一些辦法:


    1.     把最刺激的(感官的,心智的)語言挑幾句印在封麵上;


    2.     把故事梗概的前三分之二印在封底;


    3.     把讀者可能認可的評論者的佳評印在封麵或者封底。


    我對陌生投稿者的建議是,千萬不要投裸稿。除非編輯看到你的電子信的時候極為無聊,裸稿一般不會有被閱讀的機會。


    你的投稿,除了小說正文之外,還至少應該有以下要素:


    1.     標題和章節無誤。


    2.     作者署名和通聯方式。


    3.     200-800字的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怎麽寫,見本文附錄)


    4.     把你寫的最好的幾句(段)摘出來,放在前麵。(很多人跟我說,全篇都好。嗬嗬,一聽到這話,我就會感覺這作者沒有鑒賞力。《莎劇》和《紅樓夢》尚不能稱“全篇都好”呢)


    5.     開篇一定要奪目。這個有一些技巧,可以向成功的開篇學習。參看附錄“開篇如何立即打動讀者”。


    設想編輯會花費2-3天讀完陌生投稿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接到作者投來若幹萬字的小說稿,過2-3天,就來詢問是否讀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小說極為吸引我,恰好我這幾天又有空。99%的投稿,我都是隻看了內容梗概和開頭,不對自己的口味,就放棄了。


    即便是有興趣的稿件,要想在2-3天內讀完,也是幾乎不可能的。謂予不信,請您試試看。所以,我在這裏要請求諒解。


    如果你的陌生投稿居然被編輯讀完了,我建議你一定要去買彩票。


    “編輯隻認名家和熟人”


    在優質稿源方麵,幾乎所有的編輯在任何時刻都處於饑渴狀態。


    我不會因為不認識作者就不看投稿。


    也不會因為作者沒出版過小說就不看投稿。密切爾在《飄》出版之前,羅林在《哈裏.波特》出版之前,都不曾出版過小說。


    也不會因為作者沒有學曆就輕看TA。瓊瑤根本就沒上過大學;亦舒高中畢業後也沒考上香港本地的大學,工作十年後才到英國學了個酒店食物管理。說實話,學曆跟寫作關係不很大。


    如果不認識編輯,投稿者可以到書店去,找5本跟你的小說類似的書,記下出版社和編輯的名字,直接聯係他即可。


    “沒有類似的。”


    “把類放大。”


    “還是沒有類似的。”


    “太好了,你找我吧!”


    特別說明:作者要找欣賞TA的編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不喜歡的作品,有很多是非常優秀的作品。我隻做趣味判斷,不做價值判斷。


    構思寫作方麵的常見偏差


    1.        “這個題材沒人寫過”


    2.        構思不成熟就動筆


    3.        “後麵寫得好”


    4.        人物基本是“無事忙”


    5.        試圖“平地起高樓”


    “這個題材沒人寫過”


    這個題材沒人寫過,一般說是個壞消息:要麽是題材不重要,要麽是這個題材比較難於讓讀者感興趣。


    有個南寧的作者,我跟她談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比如要在南寧開個飯館吧,“瑞典菜館”沒人開過,我們開一個,行嗎?


    要我開的話,還是開一個“粵菜館”,把基本菜做好了,隻要在口味上和菜式上有一定的創新,保準能吸引食客。


    當然,有天才作家,處女作就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並且還取得了偉大的成功。不過,編輯都知道,這樣幸運的事情,一輩子未必能碰得到一次。


    構思不成熟就動筆


    故事與人物關係、人物命運沒有考慮清楚就開始動筆寫下去,試圖在寫作過程中尋找靈感——天才如金庸者,也不敢采取這個辦法。


    如果不怕白寫,這樣也未嚐不可——隻當是練筆。


    如果小說稿被出版機構看中,但又需要大力修改,豈不是很麻煩?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寫一個3000字的故事大綱,把基本的核心故事情節寫定,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也能有所表現,然後跟出版機構的編輯協商修改——改3000字的大綱總比改十幾、幾十萬字的小說容易多了。


    當然,編輯審讀起來也容易。:)


    “我畫了一個圖表,先將金庸筆下所有女主角的外貌及性格都詳細列出來,非常的費勁,但異常的有趣。”——這是亦舒做過的研究。


    多進行一些這樣的研究訓練,寫作者就對自己要寫的人物有了更多的把握。


    “後麵寫得好”


    投稿者問我閱讀感受的時候,我有時候會說:“開頭不夠吸引人。”有些投稿者會說:“後麵寫得好。”


    我們都不能在書店裏拉著丟棄書的讀者告訴他:“後麵寫得好。”


    開頭不好怎麽辦?很簡單,重寫。


    柏拉圖寫《理想國》,據說開頭改了90次;密切爾寫《飄》,開頭改了十幾次;《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托爾斯泰也是數易其稿。


    還有人跟我說:“我這麽著已經很不錯了啊!”我回答他的是:“一個人長得1.90米的個頭,確實挺高的啊,但要去NBA打球,似乎還不夠。”


    要想讓陌生讀者讀下去,一定要在開頭就牢牢抓住他。否則,後麵寫得再好,讀者也沒有機會看到了。


    參看附錄3“開篇如何立即打動讀者”。


    人物基本是“無事忙”


    事件對於人物的意義,每個人評價不同。有些人看來十分刺激、百分新奇、千分複雜、萬分重要的事情,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卻寡淡、尋常、簡單、無謂。在這樣的讀者看來,很多小說的主人公基本就是“無事忙”。


    比這稍好一點,是主人公在忙活若幹件小事,比如做生意吧,今天簽了個一萬塊的單子,明天簽了個八千塊的單子,後天又找了兩個助手……


    有人跟我說:這就是生活啊!《紅樓夢》不就是這麽寫的麽?


    是,這就是生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花錢費時去了解這種生活。


    《紅樓夢》MS是這麽寫的,曹公“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幾乎每一個句子都耐得住咂摸,時見曹公自創的句法。不看故事,就單為其文字,我也願意買一本經常看看。


    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的小說,對語言和人物的要求要高得多。作者用一支魔術師一般的筆,化平凡為神奇,吸引讀者一直追著看下去……這樣的小說,對作者和讀者來說,都是奇妙的體驗。


    試圖“平地起高樓”


    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做論文,第一重要的是,要查閱文獻資料,看看你做的這個題目,前人已經取得了什麽成就。如果前人已經把這個題目做盡了,那就換個題目;如果前人還有未曾盡善盡美的地方,我們就在前人的基礎上提高一點,或者補充一點。


    我覺得,構思小說時,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大部分的故事模式和主題,都已經有作者寫得很精彩了。一個新手,沒有去認真了解,寫出來的故事,在新鮮度和深度方麵都不夠。在我看來,這就是試圖“平地起高樓”,要想獲得成功,基本靠運氣。


    有的時候,我們會想,別人造“寶馬”,我們造“寶來”,不是也有市場嗎?但文藝的規律,似乎和一般商品有很大的區別。用唐德剛先生的話說,就是“贏家通吃”:第一名拿走所有的獎品。


    霍金在上大學前,決定要學習物理學的時候,他的父親建議他學醫。老霍金說,物理係畢業生,如果不能成為一流的科學家,隻好去做中學教師。而醫生呢,即使是三流的醫生,也有很好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當一類題材的小說流行時,我們往往看到,即使是不很高明的作品,也獲得了較好的市場。事情似乎是這樣,但還要看到,就好比給《紅樓夢》寫續書一樣,有很多還算有才華的人在做這件事,最後勝出的是高鄂。高鄂雖然不如曹雪芹,但比其他寫續書的作者來說,到底是要高明很多了。


    模仿之作,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麽容易成功。


    文字粗糙


    我相信我能分辨“文字粗糙”與“文筆粗糲”的區別。一個相貌粗豪的劇中人,登上舞台之前,仍須極為細心地化裝,以達到那樣的效果。李後主的詞“粗頭亂服,不掩國色”。嗬嗬,作詞有李後主水平的又有幾人?


    特別要說明的是,有些作者文風細膩婉約,但文字仍然非常粗糙,讀起來有磣牙之感。


    這就好比是,一個姑娘沒有化妝就出去見人,還穿著睡衣!


    一般情況下,見要人之前,還是應該穿上正式衣服,精心化妝。


    除非你對結果無所謂。


    附錄1:常見的具體問題


    從“故事、人物、語言、結構”四個方麵來考察。


    故事:


    1.     看了很長一段還不知道主人公在忙活些啥,就是上麵說的無事忙。這是最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2.     主人公幹的不是好事。雖說好壞難言,我們也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請把自己代入故事,假定你要做這個事情,問一下你最尊敬或者最親密的五個人(從父母、配偶、姐妹、兄弟、師友中選),如果有三個人讚成,就算是好事。根據這個規則,小說《教父》中邁克做的,就算是好事了。


    3.     情節缺乏刺激的力度。——現代人心,要麽護著好幾層的甲,要麽長了好厚的繭子,用抓撓搔根本就沒感覺,要用利劍紮刺砍斫。


    4.     事件沒有意義或者意義不大。


    5.     故事老套。


    6.     故事零碎。


    人物:


    1.     人物平庸。


    2.     人物淺薄。


    3.     人物的道德不能被主流社會接受。


    4.     人物雷同:自我雷同;與他人雷同。


    5.     主要人物的境遇與感情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與同情。


    6.     一號主人公過於消極,次要人物過於積極,戲份與光芒蓋過主要人物。


    7.     人物關係太簡單。


    8.     人物關係說服力不夠。


    語言:


    1.     花拳繡腿。舞文弄墨實在是行文的大忌。


    2.     單純搞笑。除了搞笑之外沒啥說頭。


    3.     貌似高深,其實晦澀而空洞。


    4.     粗口、穢語與淫語顯多。


    5.     太過平淡、直白。


    6.     “新文藝腔”。


    7.     生造。


    結構:


    1.     開頭長篇大論,議論並不高明。


    2.     開頭長篇寫景,寫法並無創新。


    3.     故事線索不斷變向,前後脫節。


    4.     故事沒有*,沒有關鍵時刻或者焦點時刻。


    5.     虎頭蛇尾。


    6.     篇幅太短或者太長。單行本小說的字數,一般在12-25萬字之間。


    附錄2:關於故事梗概


    千萬不要指望編輯還不了解故事梗概就會閱讀全稿。如果沒有故事梗概都,我就會要求投稿者提供。我也算經常聽到有人說“我不會寫故事梗概”。我心裏會說:這都不會,那趁早別玩兒文字了。如果還想繼續玩,就必須學會寫故事梗概。


    如果投稿者能提供小說的“看點介紹”,那就更好了。


    故事梗概要達到如下目標:


    (1)說明人物的姓名、性別、身份、年齡、外貌、性格與氣質特點。


    (2)說清主人公要幹什麽事情(發財、升官、複仇、爭霸、結婚等)。


    (3)說清楚主人公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及困難所在。舉例:男一號要取得“校園歌手大賽”的冠軍,以獲得校花的愛情。困難在於,校花本人也參賽,不但實力超強,而且爭勝心超超強,仇視任何打敗她的人。


    (4)說明事件的結果。有“虎頭蛇尾”這個成語,估計世界上就有這樣的事情。


    舉個較短的故事梗概的例子:


    題名:《教父》作者:馬裏奧.普佐


    二戰結束後,美國黑手黨幾大家族開始新的競爭。維托.考利昂人稱“教父”,是最大的黑手黨頭目之一。他的小兒子邁克爾是長青藤盟校的優秀畢業生,戰鬥英雄,一直不願意參與家族事務。他父親遇刺受重傷後,由長兄桑尼代理家族事務。出於敵愾之心,在談判時,邁克爾暗殺了對方家族的老大以及跟黑社會勾結的警官。他遠走意大利西西裏躲避,仇家追蹤到這裏,炸死他的妻子。主持家族事務的長兄桑尼也被仇家設計殺死。老教父康複後跟對手談判求和,逃亡一年之後,邁克爾回到美國。老教父死後,邁克爾清除內奸,展開複仇計劃,成功後被尊為新的“教父”。


    時間:二戰剛結束,1946年。


    地點:美國、意大利。


    人物:老教父,邁克爾。


    特點:老教父,老謀深算;邁克爾,從白道精英候選人到黑道老大。


    主要事件:複仇,爭霸。


    困難:仇家的毒辣手段。


    意義:保存自己,消滅對手。


    結果:邁克爾成為新的教父。


    第一看點:第一次在小說中得到揭露的黑社會內幕。


    第二看點:老教父在小說中闡述的所謂的“生活的智慧”。


    故事梗概的常見偏差


    (1)流水賬。


    (2)說概念,談感覺,看不出故事。


    (3)情節線敘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為的邏輯。


    (4)文理不通。寫者要麽不夠認真,要麽文字功底不夠。我不認為一個不認真對待自己筆下文字的人能寫出10萬字的好書來。


    附錄3:開篇如何立即打動讀者


    開篇不能立即打動讀者,風險就是讀者丟棄小說不看下去了。要立即就打動讀者,我想,可以用下麵幾個辦法試試看。


    1.     點穴


    2.     亮劍


    3.     揮棒


    點穴:“點笑穴”,“點湧泉”,“掐人中”,“點膻中”。


    點笑穴。


    方法解說:


    開篇立即讓讀者笑。讀者會期待後麵還有更幽默的內容。


    注意:


    當然,不能低級趣味。要有一定的內涵。多年以前,我的一位老師告訴我說,咱們做出來的東西,不能讓比較有水平的人看不起。我一直記著這句話。


    我感覺還可以加上一句:我們寫出來的東西,不能不敢給我們尊敬的人看。


    點湧泉。


    方法解說:


    張無忌在綠柳山莊陷阱中點趙敏的足底湧泉穴,目的固然是想讓趙敏難受而說出脫困之門,但副作用卻是讓趙敏對無忌產生了愛情。這裏就用這個意思。小說開頭立即讓讀者對主人公產生愛情,或者喚起讀者心目中隱藏的愛意,讀者自然就會追著看。


    我感覺明曉溪的《烈火如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還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注意:


    這個方法尤其要杜絕低級趣味。


    掐人中。


    方法解說:


    掐人中的目的在於喚醒。用這個法子開頭,目的是喚起讀者心中隱藏的某種情感,在一片懵懂之中,這種情感立即生發、彌漫、凸顯,占據了讀者的心靈。也就是說,作者設想,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心中原本沉睡的情感立即激活。至於要喚起什麽樣的情感,我想,大致有這些:同情之心、敵愾之心、憤怒之心、好奇之心、仰慕之心……


    注意:如果喚起的是不很健康的情感,則要十分小心。


    點膻中。


    方法解說:


    在武俠小說中,點膻中其實就是點死穴。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找準穴位,摁住穴位而不用力,對方自然要聽從點穴人的安排。小說開頭點死穴,意思是:讀者最關心的人物或者事件,在開頭就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


    參看馬伯庸的《風起隴西》。


    注意:認穴要準。如果認穴不準,自以為點住了對手的膻中,放心地發號施令,結果必然十分危險:對手逃脫之後還會反過來發動攻擊。當然,小說的開頭如果沒有拿住讀者,危險隻是讀者跑掉。


    亮劍。


    如果寫作者不太知道讀者的穴位在哪裏,或者認穴不準,自然就不能點穴了。這時候,作者可以采取“亮劍”的辦法開頭。


    一把鋒利的劍,隻要招呼到對手身上,不論招呼到哪裏,都會流血疼痛。這就是“亮劍式開頭”要達到的目的:要讓讀者的心裏感到刺痛。


    注意:我在前麵也說過,現代人心,要麽護著好幾層的甲,要麽長了好厚的繭子,用抓撓搔根本就沒感覺,要用利劍紮刺砍斫。寫作者要對讀者心上的甲和繭的厚度和韌度有充分的估計。好不容易有個讀者看你的開頭了,定要“一劍見血”,刺痛他之後,讓他有報仇之心:)這樣,寫作者就成功地留住了讀者。


    跟“亮劍”相對的是“藏刀”。嗬嗬,這就是所謂的“後麵寫得好”。如果對手看你手裏沒家夥,掉頭不顧而去,你再追他,恐怕……失之交臂而成千古恨了!


    揮棒。


    方法解說:


    如果一個寫作者說:我既不會認穴,手裏也沒利劍,那怎麽辦?


    那你一定要找一根厚重結實的棒子,開頭立即揮出。即使沒有命中,也有呼呼風聲,足以動人心魄。像武鬆那樣,把哨棒用力揮出,雖然擊中的是樹枝,也把老虎嚇一跳。


    這也可以造成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局麵。


    注意:棒子一定要結實。像武鬆的哨棒,一碰就斷,那是不好的。:)


    以上所說,用了幾個比喻。我再次聲明:比喻是在一點上像,其他幾點不像。如果能對您有一點啟發,我就十分高興了。


    不止十個人問我:你吹得這麽溜,怎麽不自己寫呢?


    我的回答是:唉,我是“誌大才疏,眼高手低”。當然,“大誌”和“高眼”是相對於我的“疏才”和“低手”而言的。在真正的誌大眼高者看來,我的“誌”和“眼”都不值一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魔法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極品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極品石頭並收藏水滸之魔法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