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說完李向的事情,大臣們都知道李向是個聰明的孩子,也並沒有怎麽重視。楊廣又接著說:“今天朕就要聽聽李侍中對當下的局勢有什麽好的建議,另外想知道他還有哪些好的想法,都當著諸位臣工的麵說一說,你們有什麽意見也可以提出來。”楊廣的話音剛落,臣工中便有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不應把國家大事當做兒戲。”


    李向回頭一看,好像是叫裴虔通,畢竟人很多,李向也記不全。楊廣微微皺眉問道:“裴愛卿何出此言?”


    裴虔通說道:“陛下,李侍中年不及弱冠,官不至四品,況且入朝不久,怎會對朝政有所了解,沒有了解又怎能給出合理的意見,沒有合理的意見,如果陛下一味被蠱惑,後果將不堪設想,難道這不是把國家大事當做兒戲嗎?”裴虔通一陣慷慨陳詞,一時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當下便有八九人出班說道:“臣附議。”


    本來楊廣今天就是為了讓李向露露臉,也好為以後提拔李向做做鋪墊,而且李向昨日也擔心怕被朝臣們小看,楊廣還打了保證。今日還沒有開始說呢,李向就已經被攻訐,楊廣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隨即咳嗽一聲,陰沉的道:“難道你們就是這樣判斷一個臣子是不是可以提出合理建議的嗎?”楊廣又看了下李向,發現李向根本沒有理會這些話,心想李向還是能沉住氣的,是個可造之材。接著又說:“按照你們的說法,朕就應該選一些七老八十的人出來為官了,他們有了豐富經驗,就不會提出不合理的建議了,對嗎?”楊廣龍睛一瞪廳內的大臣們,所有人便都低下了頭,不敢再說話了。


    楊廣又看了一下宇文化及和蘇威道:“宇文仆射和蘇納言也是這樣想的?”


    宇文化及本來也沒把它當回事,可楊廣生氣讓宇文化及發現,李向在楊廣心中很有地位,於是馬上出班奏到:“臣以為李侍中年紀雖小,但能被陛下封為五品侍中,那一定是有其過人之處的,不如就讓李侍中說說他自己的想法吧。”蘇威是老好人一個,每次朝堂說什麽事情,他都是誰也不得罪,於是也說道:“陛下,李侍中有想法本身就說明他對朝政的關心,臣也以為可以讓李侍中說說他的看法。”


    這時大夥兒也都看出來楊廣的意思了,便紛紛出班附議。


    楊廣點點頭對李向說:“李愛卿,你就把你要說的想法,盡情的說出來吧,讓大家都聽聽。”


    李向一直在暗暗研究朝堂上的風向。宇文化及和蘇威無疑就是整個朝堂的兩個領頭人,下麵的官員大多數會附議他們的說法。至於裴虔通估計也就是一枚棋子,是他們用來試探皇帝想法用的。其他人倒沒有什麽特別的,隻是自己該怎樣說才能被大多數人同意呢?李向盤算著。


    聽到楊廣喊他說話,他便一抖衣袖出班說道:“微臣一些淺薄的見識,在這裏獻醜了,還望各位大人不吝賜教。”說完便從袖中拿出一張紙,上麵寫了幾條內容,都是昨晚在高府自己羅列的要說的東西。


    李向清清嗓子開始說:“陛下一心希望天下一統,萬眾歸心,可各地的民變時有發生,這是什麽原因呢?下官歸結了幾點。首先就是民智問題,百姓們為什麽一有人造反就會不分好壞的去支持呢,他們喜歡造反嗎?不是的,他們是被蠱惑的。造反的那些領頭人,都會把‘隻有造反才能過上好日子,隻有造反才能吃得飽穿得暖’的想法灌輸給百姓。而百姓並不清楚造反會付出什麽樣的代價。”說著看看楊廣,又看看重臣繼續道。


    “百姓不清楚陛下每次發到各地的旨意到底是什麽意思,再被有心人一蠱惑,自然就會成為造反大軍中的一員,歸根結底就是他們沒有辨識真偽的能力。因此微臣的第一條建議就是,開啟明智。”李向對著楊廣施了一禮。


    李向話音剛落,裴虔通又出班奏到:“陛下,萬萬不可啊。”


    楊廣正聽的來了興趣,他也想知道人們造他的反,為什麽屢禁不止,相反越剿越多。裴虔通又出來打擾,便生氣的說道:“怎麽,裴監門又有什麽要說的。”


    李向也有點兒生氣,一開始反對是為了試探楊廣的態度,他可以理解,現在才說了一點,又是他出來反對,就有些對著幹的意思了。李向回頭盯了裴虔通一眼。


    裴虔通“噗通”跪倒在地,大聲說道:“陛下,微臣是為了大隋江山考慮啊,李侍中的辦法是在毀掉大隋啊。”說著盡然用頭在地上重重的撞擊起來。一個五十隊歲的老人就這樣在地上不停的磕頭,看的李向都有些心驚。


    楊廣看到裴虔通這樣磕頭便道:“裴監門先起來,有話好好說。”


    裴虔通停止磕頭,對楊廣說:“陛下,從古道今,都隻聽說有愚民的措施,何時聽過有開啟民智的做法。一旦民智開啟,到時候不是會有更多的人要起來造反嗎?孔夫子都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啊,望陛下三思。”說著又磕了一個頭。


    眾臣聽聽大多數覺得是有道理的,便在一邊暗暗點頭。楊廣也是聽他一說,有些愣神兒,好像說的有一些道理。李向一看大家的反應就知道,事情要壞。如果自己的第一點就沒有得到楊廣的認可,那後麵的事情幹脆就不用提了。於是也撩衣跪下,說道:“陛下,裴監門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請陛下容微臣解釋。”


    楊廣正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看李向自己要辯解,便點點頭說道:“愛卿有話盡管說吧。”


    李向謝恩便說道:“各位大人都是飽讀詩書,相信孔夫子的話一定也記得,可是大家真的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嗎?”


    話音未落,又站出一人喝問道:“黃口小子,你有什麽資格質問眾臣,難道我們還沒有你理解的透徹嗎?”李向回頭一看,居然是內史舍人元敏。便笑笑說道:“元大人可否給小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呢?”


    元敏本來就和裴虔通是要好的朋友,看到裴虔通出班反對,本來就要支援的,可聽楊廣的意思還有點兒拿不定主意,便等等看,誰知李向居然用孔子的話來質問眾人,他作為內史舍人,是皇帝身邊負責起草詔書的,本身就要知識淵博。被一個黃口小兒質問,他便忍不住出來對答。


    “孔夫子的話,我想每位臣工都知道是什麽意思。”元敏看看大臣們又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說‘百姓們隻要按照官府說的去做就好了,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麽。’這麽簡單的意思李侍中不理解嗎?”說著還得意的捋了捋胡須,看著李向笑了笑。


    李向就知道他會這麽解釋,於是也是對著他笑了笑,然後對著楊廣說道:“陛下,這就是微臣為什麽要說開啟民智的原因了。”


    楊廣楞了一下問道:“愛卿說清楚些。”


    李向說道:“陛下,就連堂堂內史舍人,飽讀詩書都理解不了孔夫子的話,那麽普通百姓該如何理解陛下說的話呢?”李向的話比較繞口,其實意思就是說,這麽有學問的人都理解不了孔子的話,那那些沒有學問的百姓怎麽理解陛下說的話呢。


    楊廣還沒有說話,元敏急了,大聲說道:“李向,你個黃口小兒,如何如此汙蔑老夫。”李向沒想到這個元敏還真是個急脾氣,便說道:“元大人,你當真是那樣理解的嗎?”


    元敏好像已經失去了理智,對著李向大聲說道:“來來來,當著陛下和列為臣工的麵前,你來解釋一下,要是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老夫必不饒你!”


    李向沒有再看元敏,他覺得這個人已經瘋了,直接對楊廣說:“陛下,微臣來解釋一下這句話,陛下還是先讓元大人息怒。”


    楊廣也是看到元敏接近癲狂的樣子,便說道“元敏,你先到一旁站立吧。”然後又對李向說“你快解釋吧,不然眾人都會給你好看的。”楊廣也是擔心李向會引起眾怒。


    李向笑笑說道:“是,陛下。”然後對著眾人道:“其實孔夫子他老人家在說這句話時,是希望當政者要重視百姓,這句話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思是如果百姓遵守國家的政策,道德和禮儀都符合要求時,就隨他去,不要管他;如果出了這個範圍,那麽我們官府就應該去告訴他,引導他,讓他知道怎麽樣去做。這便是開啟民智最早的說法。”


    說完一抱拳對元敏說:“元大人倒是應該好好的理解下孔老夫子的話了。”


    眾人一聽李向的解釋都大眼瞪小眼,不敢相信,這是孔夫子的話,都這樣傳了幾百年了,今天又有這種解釋出來,實在是駭人聽聞啊,而且說出這句話的是個十歲的孩童,並且人家說的頗有道理。


    楊廣聽完琢磨了半天,終於說道:“李愛卿,朕受教了。”


    李向便謙虛的道:“不敢。”心裏卻在感謝X芯片給他提供的資料。


    PS:求收藏花花!又是周末,大家幫忙,支持菜花衝榜!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主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愛吃菜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愛吃菜花並收藏隋唐大主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