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高府
自從李向和長孫無忌走了以後,無憂就變的忙碌起來,她每天早早的就到了書作坊去看印書的進度,吃過中飯後到李家的各個鋪麵巡視一遍,如果有什麽急事的話,可能連飯都沒有時間吃,就要去處理。所以這段時間,美麗的無憂變得更加骨幹。
當然變化的不隻是她的身材,還有她漸漸長大的心。
三天前收到李壽送回來的消息,得知李向去了龍門救李義,無憂心裏便開始了擔憂。起初隻是覺得心裏有些小小的緊張,隻要忙開了,也就忘記了。自從昨天在李府聽到嚴慕說起洛陽周邊很多地方都被毋端兒攻陷的消息後,她便坐立不安,甚至連巡視的時候都心不在焉。
她自己不知道為了什麽就這樣的焦躁,總是想用一些事情去排解。今天她自己給自己放了假,哪裏也沒去,把事情都安排給了各個鋪麵掌櫃的,便在後院的水榭中靜坐彈琴。
十指波動,琴音流淌,像流水從高處傾瀉下來一樣,無憂糟糕的心情仿佛隨著琴音也被排散了出去。她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從前,可以自由的笑,可以歡樂的奔跑。
她看到自己來到了一座大大的花園,遍地芬芳,各色的野花就像認識她一樣,不斷的往她麵前湊。她開心的跳著,叫著,衝進了花海,她喜歡這樣的味道。
突然眼前被一雙大手從背後蒙上了,她有些恐懼,但是偶爾能聽到身後之人的心跳,她很熟悉。漸漸的她不害怕了,甚至有一些欣喜。
慢慢轉過身,先看到了那人的鞋,然後是褲子,上衣,終於看到了臉,一張熟悉的臉。她開心的笑笑,又不好意思的扭轉頭。那人沒有說話,就是靜靜的看著她。
她覺得等了好久怎麽還沒有說話,便悄悄的用眼神去偷看。沒有了,那人不在了,她轉過身,四處張望,花叢裏沒有,整個花園裏也沒有。
她感到心裏很痛,她想大聲的喊出他的名字,可是又怕沒有人答應她,靜靜的站在花叢中,淚水打濕了她的臉頰,更打濕了她的心。
她是孤獨的,她想要釋放,可無法去呐喊,她很想他,是那種撕心裂肺的想。他在哪兒?
水榭不遠處,高老太太拄著拐杖站在那裏,丫鬟扶著老太太的胳膊。
高老太太能看到無憂的每一個動作,隻見無憂先是彈琴,後來對著琴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狀若癲狂。
老太太嘴裏默默的念叨著:“傻孩子,何苦呢?”轉過身又無聲無息的走了。
自從李向走後,楊廣也搬出李府回到了晉陽宮。三天前他收到了李向的來信,告訴他李義被綁了,要去龍門救父。楊廣對這樣的故事很是感動,他的皇位就是楊堅那裏得來,但是對父親的愛遠沒有李向這樣強烈。
當天他就派了胡德奇帶著一隊親衛去洛陽和龍門傳旨,要地方上無論如何都要幫李向救出李義。
這兩天書作坊又陸陸續續的給他送來印出的四書五經,每次一看到這些書便能想到李向那種既明朗又促狹的眼光,有時候還會想到李向荒誕不羈的說話方式。總之李向在楊廣心中已經占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自己正在想事情的時候,門外的內監稟告說李向身邊有兩人回來麵聖,楊廣慌忙叫人進來。
魏征和長孫無忌進了殿裏,朝著楊廣下拜。
楊廣在李府是見過這兩人的,也知道是李向身邊的親信,便叫站了起來,又賜了座。
見他們都坐下了,楊廣便問他們李向的情況。
魏征就把如何到的榆林,如何采買材料,後來李壽報信,李向去龍門的事情說了一遍。
楊廣點點頭問道:“李愛卿現在情況如何?”
魏征和長孫無忌都搖搖頭,魏征說道:“自從公子走後,我們就再沒有得到什麽消息,我們又聽說洛陽附近很不太平,所以我們懇求陛下幫幫公子。”說著兩人都磕下頭去。
楊廣讓他們平身說道:“朕已經派了胡德奇去宣旨了,洛陽和周邊的軍隊暫時都有李愛卿指揮。”
長孫無忌問道:“陛下是什麽時候下的旨意?”
“三天前就去了,怎麽,有什麽不妥?”楊廣有些吃驚,這兩個李向府中的先生怎麽敢質疑他的決定。
魏征察覺到了楊廣的情緒,便接著道:“陛下,不是我二人質疑陛下的聖意,隻是恐怕陛下的旨意下的有些遲了。”
楊廣又是一驚問道:“此話怎講?”
長孫無忌說道:“我們兩天前從榆次回的時候,便聽百姓說,除了洛陽城眼下還在官府控製之中,周邊其他的縣城都已經被毋端兒攻破了,包括龍門。”
“你說什麽?”楊廣大驚,直接站了起來。
“陛下,息怒。”魏征看到楊廣麵目開始猙獰,怕連累了長孫無忌,便說道:“毋端兒確實是占了孟津、新安和龍門,但洛陽城城高牆厚,一定可以守的住的,陛下還請安心。”
楊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沒有說話,但他眼中的怒火明顯就要爆發出來了。看了看魏征和長孫無忌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朕知道了,朕想靜靜。”
兩人磕頭謝恩,出宮回府了。
見到長孫無忌的一刹那,無憂覺得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了。長孫無忌看看明顯瘦了的妹妹說道:“無憂,要多多吃飯,看看你現在,都瘦成什麽樣子了,當心以後嫁不出去。”
無憂臉紅紅的說道:“你擔心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看著長孫無忌關心的眼神,無憂心裏很溫暖,又說道:“哥哥,可有李公子的消息?”
長孫無忌搖搖頭說道:“自從離開榆林,就再沒有消息了。最近洛陽很亂,也不知道公子怎麽樣了。”
無憂一聽便有些著急的問道:“你們不是一直跟在他身邊嗎?怎麽這回就沒跟著啊!”
長孫無忌被妹妹的反應嚇到了,再看看妹妹那擔心的眼神,長孫無忌可以肯定,妹妹動心了。
他點點頭問道:“無憂,和哥哥說,是不是心裏一直惦記著李公子啊!”
無憂本來有些生氣,可被哥哥這麽一問,馬上臉紅的像蘋果,嚶嚀一聲就轉過頭去,撅著嘴說道:“哥~哥,說什麽呢!”
長孫無忌更加肯定了,便說道:“無憂啊,要是真的喜歡李公子,和哥哥說,哥哥可以幫你的,你要是不說的話,等哪天李公子家裏給他定下親事了,到時候你就後悔去吧。”
無憂背對著長孫無忌,聽哥哥這麽一說,心裏也咯噔一下,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自己該怎麽選擇。
無憂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喜歡李向,隻是覺得每天看到李向很開心,見不到他時總覺得缺少些什麽,甚至有時候不自覺的就以為李向在身邊一樣。被哥哥一說,她才醒悟原來自己喜歡上李公子了。
這時又被哥哥的話嚇到了,更加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了。
長孫無忌看看妹妹在那裏沒有反應,也沒有繼續問下去,悄悄的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高老夫人知道自己的外孫回來了,便叫他過來問話。長孫無忌來到高老夫人的後院,進門請安。
老太太叫他起來,看看這個外孫幾日沒見,有些黑了,但好像又長高不少,心裏也是欣慰,問了問這段時間的事情後,老太太取出一封信交給長孫無忌說道:“孫兒看看,這是你舅舅寫來的信,時間還是去年的,哎,離得遠連封信都這麽難收啊!”
長孫無忌一聽是高士廉來的信,慌忙接到手裏,說道:“舅舅終於來信了,好啊!”
老太太也是笑笑說道:“就是報平安唄,也不說說那邊到底有多苦,害的咱們一家子替他擔心。”說著又指指信道:“裏麵說了一件無憂的事情,你先看看,咱們怎麽辦吧!”
長孫無忌正在看信,一聽提到了無憂,便先看後麵幾頁。
信中本來就說的是高士廉怎麽到的朱鳶縣,路上怎麽樣,到了以後在那邊又怎麽樣。反正就是一個思路,報喜不報憂。後麵兩頁是對家裏事情的安排。
高士廉擔心自己被貶到了嶺南,山高路遠的,家裏沒有人照顧,母親老了,孩子們還年幼,於是便托付了他的好友,當時還是衛尉少卿的李淵照顧一家老小,還讓高老太太把家搬到大興去,也方便一些。
信的最後說的便是無憂的事情,長孫無忌一看,心裏就有些擔憂了。信中說道李淵次子李世民少有才學,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把無憂許配給李世民,而且已經寫信給李淵,讓他上門提親了。
看完信,長孫無忌看看老太太說道:“不知外婆對結親一事怎麽看?”
高老太太說道:“你們也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要是以前我會說說,現在老了,你舅舅也不在身邊,你們的事情,你們自己做主吧。”
說著又看看門外道:“無憂那個孩子命也挺苦的,我看她最近好像有些心事,你去和她說說,看看她是怎麽想的,長兄如父啊,你的幾個兄長都沒有你有才華,將來這個家是要交到你手裏的。”
說完站起身朝著臥房走去,忽然又停下腳步道:“那個李侍郎倒也不錯!”便進了後屋。
長孫無忌這才知道,原來外婆早就發現無憂的心事了。
可憐無憂還在擔心李向的親事,沒想到自己卻先來了麻煩,無憂真的無憂嗎?
自從李向和長孫無忌走了以後,無憂就變的忙碌起來,她每天早早的就到了書作坊去看印書的進度,吃過中飯後到李家的各個鋪麵巡視一遍,如果有什麽急事的話,可能連飯都沒有時間吃,就要去處理。所以這段時間,美麗的無憂變得更加骨幹。
當然變化的不隻是她的身材,還有她漸漸長大的心。
三天前收到李壽送回來的消息,得知李向去了龍門救李義,無憂心裏便開始了擔憂。起初隻是覺得心裏有些小小的緊張,隻要忙開了,也就忘記了。自從昨天在李府聽到嚴慕說起洛陽周邊很多地方都被毋端兒攻陷的消息後,她便坐立不安,甚至連巡視的時候都心不在焉。
她自己不知道為了什麽就這樣的焦躁,總是想用一些事情去排解。今天她自己給自己放了假,哪裏也沒去,把事情都安排給了各個鋪麵掌櫃的,便在後院的水榭中靜坐彈琴。
十指波動,琴音流淌,像流水從高處傾瀉下來一樣,無憂糟糕的心情仿佛隨著琴音也被排散了出去。她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從前,可以自由的笑,可以歡樂的奔跑。
她看到自己來到了一座大大的花園,遍地芬芳,各色的野花就像認識她一樣,不斷的往她麵前湊。她開心的跳著,叫著,衝進了花海,她喜歡這樣的味道。
突然眼前被一雙大手從背後蒙上了,她有些恐懼,但是偶爾能聽到身後之人的心跳,她很熟悉。漸漸的她不害怕了,甚至有一些欣喜。
慢慢轉過身,先看到了那人的鞋,然後是褲子,上衣,終於看到了臉,一張熟悉的臉。她開心的笑笑,又不好意思的扭轉頭。那人沒有說話,就是靜靜的看著她。
她覺得等了好久怎麽還沒有說話,便悄悄的用眼神去偷看。沒有了,那人不在了,她轉過身,四處張望,花叢裏沒有,整個花園裏也沒有。
她感到心裏很痛,她想大聲的喊出他的名字,可是又怕沒有人答應她,靜靜的站在花叢中,淚水打濕了她的臉頰,更打濕了她的心。
她是孤獨的,她想要釋放,可無法去呐喊,她很想他,是那種撕心裂肺的想。他在哪兒?
水榭不遠處,高老太太拄著拐杖站在那裏,丫鬟扶著老太太的胳膊。
高老太太能看到無憂的每一個動作,隻見無憂先是彈琴,後來對著琴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狀若癲狂。
老太太嘴裏默默的念叨著:“傻孩子,何苦呢?”轉過身又無聲無息的走了。
自從李向走後,楊廣也搬出李府回到了晉陽宮。三天前他收到了李向的來信,告訴他李義被綁了,要去龍門救父。楊廣對這樣的故事很是感動,他的皇位就是楊堅那裏得來,但是對父親的愛遠沒有李向這樣強烈。
當天他就派了胡德奇帶著一隊親衛去洛陽和龍門傳旨,要地方上無論如何都要幫李向救出李義。
這兩天書作坊又陸陸續續的給他送來印出的四書五經,每次一看到這些書便能想到李向那種既明朗又促狹的眼光,有時候還會想到李向荒誕不羈的說話方式。總之李向在楊廣心中已經占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自己正在想事情的時候,門外的內監稟告說李向身邊有兩人回來麵聖,楊廣慌忙叫人進來。
魏征和長孫無忌進了殿裏,朝著楊廣下拜。
楊廣在李府是見過這兩人的,也知道是李向身邊的親信,便叫站了起來,又賜了座。
見他們都坐下了,楊廣便問他們李向的情況。
魏征就把如何到的榆林,如何采買材料,後來李壽報信,李向去龍門的事情說了一遍。
楊廣點點頭問道:“李愛卿現在情況如何?”
魏征和長孫無忌都搖搖頭,魏征說道:“自從公子走後,我們就再沒有得到什麽消息,我們又聽說洛陽附近很不太平,所以我們懇求陛下幫幫公子。”說著兩人都磕下頭去。
楊廣讓他們平身說道:“朕已經派了胡德奇去宣旨了,洛陽和周邊的軍隊暫時都有李愛卿指揮。”
長孫無忌問道:“陛下是什麽時候下的旨意?”
“三天前就去了,怎麽,有什麽不妥?”楊廣有些吃驚,這兩個李向府中的先生怎麽敢質疑他的決定。
魏征察覺到了楊廣的情緒,便接著道:“陛下,不是我二人質疑陛下的聖意,隻是恐怕陛下的旨意下的有些遲了。”
楊廣又是一驚問道:“此話怎講?”
長孫無忌說道:“我們兩天前從榆次回的時候,便聽百姓說,除了洛陽城眼下還在官府控製之中,周邊其他的縣城都已經被毋端兒攻破了,包括龍門。”
“你說什麽?”楊廣大驚,直接站了起來。
“陛下,息怒。”魏征看到楊廣麵目開始猙獰,怕連累了長孫無忌,便說道:“毋端兒確實是占了孟津、新安和龍門,但洛陽城城高牆厚,一定可以守的住的,陛下還請安心。”
楊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沒有說話,但他眼中的怒火明顯就要爆發出來了。看了看魏征和長孫無忌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朕知道了,朕想靜靜。”
兩人磕頭謝恩,出宮回府了。
見到長孫無忌的一刹那,無憂覺得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了。長孫無忌看看明顯瘦了的妹妹說道:“無憂,要多多吃飯,看看你現在,都瘦成什麽樣子了,當心以後嫁不出去。”
無憂臉紅紅的說道:“你擔心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看著長孫無忌關心的眼神,無憂心裏很溫暖,又說道:“哥哥,可有李公子的消息?”
長孫無忌搖搖頭說道:“自從離開榆林,就再沒有消息了。最近洛陽很亂,也不知道公子怎麽樣了。”
無憂一聽便有些著急的問道:“你們不是一直跟在他身邊嗎?怎麽這回就沒跟著啊!”
長孫無忌被妹妹的反應嚇到了,再看看妹妹那擔心的眼神,長孫無忌可以肯定,妹妹動心了。
他點點頭問道:“無憂,和哥哥說,是不是心裏一直惦記著李公子啊!”
無憂本來有些生氣,可被哥哥這麽一問,馬上臉紅的像蘋果,嚶嚀一聲就轉過頭去,撅著嘴說道:“哥~哥,說什麽呢!”
長孫無忌更加肯定了,便說道:“無憂啊,要是真的喜歡李公子,和哥哥說,哥哥可以幫你的,你要是不說的話,等哪天李公子家裏給他定下親事了,到時候你就後悔去吧。”
無憂背對著長孫無忌,聽哥哥這麽一說,心裏也咯噔一下,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自己該怎麽選擇。
無憂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喜歡李向,隻是覺得每天看到李向很開心,見不到他時總覺得缺少些什麽,甚至有時候不自覺的就以為李向在身邊一樣。被哥哥一說,她才醒悟原來自己喜歡上李公子了。
這時又被哥哥的話嚇到了,更加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了。
長孫無忌看看妹妹在那裏沒有反應,也沒有繼續問下去,悄悄的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高老夫人知道自己的外孫回來了,便叫他過來問話。長孫無忌來到高老夫人的後院,進門請安。
老太太叫他起來,看看這個外孫幾日沒見,有些黑了,但好像又長高不少,心裏也是欣慰,問了問這段時間的事情後,老太太取出一封信交給長孫無忌說道:“孫兒看看,這是你舅舅寫來的信,時間還是去年的,哎,離得遠連封信都這麽難收啊!”
長孫無忌一聽是高士廉來的信,慌忙接到手裏,說道:“舅舅終於來信了,好啊!”
老太太也是笑笑說道:“就是報平安唄,也不說說那邊到底有多苦,害的咱們一家子替他擔心。”說著又指指信道:“裏麵說了一件無憂的事情,你先看看,咱們怎麽辦吧!”
長孫無忌正在看信,一聽提到了無憂,便先看後麵幾頁。
信中本來就說的是高士廉怎麽到的朱鳶縣,路上怎麽樣,到了以後在那邊又怎麽樣。反正就是一個思路,報喜不報憂。後麵兩頁是對家裏事情的安排。
高士廉擔心自己被貶到了嶺南,山高路遠的,家裏沒有人照顧,母親老了,孩子們還年幼,於是便托付了他的好友,當時還是衛尉少卿的李淵照顧一家老小,還讓高老太太把家搬到大興去,也方便一些。
信的最後說的便是無憂的事情,長孫無忌一看,心裏就有些擔憂了。信中說道李淵次子李世民少有才學,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把無憂許配給李世民,而且已經寫信給李淵,讓他上門提親了。
看完信,長孫無忌看看老太太說道:“不知外婆對結親一事怎麽看?”
高老太太說道:“你們也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要是以前我會說說,現在老了,你舅舅也不在身邊,你們的事情,你們自己做主吧。”
說著又看看門外道:“無憂那個孩子命也挺苦的,我看她最近好像有些心事,你去和她說說,看看她是怎麽想的,長兄如父啊,你的幾個兄長都沒有你有才華,將來這個家是要交到你手裏的。”
說完站起身朝著臥房走去,忽然又停下腳步道:“那個李侍郎倒也不錯!”便進了後屋。
長孫無忌這才知道,原來外婆早就發現無憂的心事了。
可憐無憂還在擔心李向的親事,沒想到自己卻先來了麻煩,無憂真的無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