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先生一番說法,讓無憂聽得火冒三丈。這個虞養正為了自己往上爬,還真是無所不用其及啊,連這些孩子們都不放過。
這時羅成安排出去買飯的人回來了,帶給大家許多吃食。學生們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飽餐一頓了,見到吃的,眼睛都冒光,無憂便先叫他們趕緊吃飯。
曲先生示意學生們謝過無憂後,便叫他們大口吃起來。無憂見曲先生自己並沒有吃,便問道:“先生為何不吃一些,我見先生像似身染重病啊。”
曲先生點點頭道:“自從學院出來後,我就將這些孩子們帶了過來,他們都是從晉陽來的,在這邊沒有家,這一出來連吃飯都是問題了。我看不下去,便將我隨身帶著的一些盤纏都給他們當做了飯錢。”
說著歎口氣道:“也怪我自己沒有多少家當,實在是對不住這些孩子們,這幾日他們跟著我受苦了。”
無憂對曲先生早就沒有起初的那點兒惡感了,這才是真正的好人啊。曲先生繼續道:“把他們帶在身邊,一來可以照顧他們,二來還能順便繼續教授他們學問,挺好的。”說著用手摸摸最近那個小男孩兒的腦袋,自豪的說道:“他們可是聰明的很呢,李都尉教材中很多東西,都是我和他們一起琢磨出來的。”
無憂看看這些狼吞虎咽的孩子們,心中有了一些計較。隨即便說道:“曲先生,小女子有個打算,跟先生說說,不知先生會不會同意。”
曲先生微笑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了,也罷,隻要是能為了孩子們好,那就隨你吧。”
無憂再次驚訝,曲先生哪裏像他外表那樣木訥笨拙,他可是有顆七巧玲瓏心啊。無憂嗬嗬一笑道:“現在李都尉正在學院中處理先生剛剛說道的事情,要不這樣吧,先生和這些孩子們跟著我先回書院去,見見李都尉,叫他來安排如何?”
她說完後,孩子們一下子都不吃飯了,眼神看向她,那種渴望,那種期待真的是她從未見過的。曲先生想了一下道:“也好,我來到龍門本就是要見見李都尉的,誰知道陰差陽錯的發生了這麽多事情,那等他們吃完飯了,就和你一起走吧。”說完他突然間又劇烈的咳嗽起來。
無憂的眉頭忽然皺了起來,曲先生的病狀怎麽這麽熟悉啊,她忽然想到自己前幾個月也是這樣咳嗽的,要不是李向請來了神醫孫思邈,慢慢將自己的病情控製住,估計自己現在也是這幅德行。
她回身低聲吩咐了一個親衛幾句話,那人便匆匆出去了。
孩子們知道一會兒又能會學院學習了,心早就飛走了,三下五除二將飯吃完,便眼巴巴的看著無憂,等著回學院去。曲先生也很欣慰,這些學生真的很愛學習,也很聰明,用心教授,假以時日,說不定就是未來朝堂上的一員。
無憂見大家都吃完了,也沒有多說,叫羅成派人又去找了兩輛馬車,接上曲先生與孩子們,往學院趕去。
王通三人被李向說的驚住了,他們怎麽都不敢想象,眼前這個看似還在求學年齡的孩子,怎麽會是河南郡都尉使呢?這不可能啊!
李向微微點頭道:“不怪老先生們詫異,實在是在下年紀太小,叫眾位見笑了。”伸手拉著王通的胳膊,讓到沙發上,親自給他沏好茶,又道:“我這也是剛剛從塞外回來,正好今日有空,就過來看看書院的情況。”又看看院正道:“沒想到今日卻有許多事情,叫在下實在難以明了,因此想要請教一下幾位老先生。”
王通見李向年紀雖小,但為人處世倒是有自己的一套,而且也沒有官老爺身上那種拒人三尺之外的牛氣,心裏倒是平靜了下來。
他本來就是大儒,又在外遊曆多年,冷靜下來後,就開始用他的眼光審視李向,慢慢發現這個年輕人身上還真有一些他看不明白的東西。
倒是另外兩人有些猶豫了,他們隻是跟著王通一起來找虞養正來理論的,憑什麽進了書院就沒有了行動自由,連大門都出不去。誰知一進來就被虞養正說的話氣著了,這下倒好,現在更是見到了人家的父母官,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的。
李向也沒有厚此薄彼,又給兩人沏好茶,回身坐到王通身邊,歪著頭等著王通說話。
王通沉吟半天這才說道:“李都尉,老朽真的沒想到大人卻是這般年紀便身居高位了,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先要問一下都尉,不知都尉……”,他沒有說完,李向便道:“請問吧,在下知無不言。”
“那好!”王通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李都尉,老朽來龍門也是被他請來的。”一指虞養正又道:“他給老朽的信中說書院是陛下親自督建,好像還是聽從都尉的建議才答應下來的。”
李向點點頭,王通又道:“那老朽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都尉能夠說服陛下在民間建立書院,為什麽還要在書院中教授那些難等大雅之堂的東西呢?難道都尉就不覺得這是在侮辱先賢嗎?”
李向一愣,隨即明白了王通的意思,還是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祟啊。當然李向很清楚要想徹底改變人們的思想那不是他自己能辦到的,也不可能因為一個龍門書院就能解決的,隻能是慢慢來,潛移默化,滴水穿石才好。
他想了一下道:“老先生,在下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可在下也有一問,先生是否能告訴我,先生口中的這些侮辱先賢的學問有沒有用呢?”
王通也愣了,他本來已經準備好了一堆說辭,等李向一反駁的話,他便引經據典,將李向駁的體無完膚,最後讓李向放棄那些所謂的教材,到時候他還想要收下李向這個孩子作為他的關門弟子。
可李向這一問,還真不是他想到的那些東西能夠回答的。
王通張張嘴,一時間沒有說話,後邊那位一直沒說話的先生給他解圍了,直接道:“都尉,不管這些東西有沒有用,都不能在書院中教授,這是在誤人子弟啊!”
李向眼觀落在他身上,叫這位先生有些不自在,不過還是梗著脖子硬扛著。李向搖搖頭歎息道:“老先生,你也這麽認為嗎?”
王通想要點頭,可又想知道李向到底要說什麽,便沒有表示,李向沒有等他說話接著道:“看幾位老先生氣度不凡,舉手投足間有種自然而然的氣勢,我想幾位應該也是舊居高位之人,或者是常能接觸到朝中大人物吧!”
“那我就不明白了,幾位見過百姓們幹農活兒沒有,見過商人們如何進貨售賣沒有,見過鐵匠如何打鐵,木匠如何蓋房沒有?”李向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叫三人一下子不知道他這是要說什麽。
李向微笑道:“老先生們的學問一定是最好的,應該是博古通今,無所不知了,可你們不知道百姓們是如何生活的。”他起身走到窗邊,用手指指遠處的青山農田道:“這片土地上有我們的百姓,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的就是能有口飽飯吃,有間屋子住。”
“但要是遇到了天災,地裏的莊稼沒有好的收成的話,他們的生活就沒有了著落,那時候他們會幹什麽?”李向說著說著眼睛便慢慢的露出了滲人的精光,轉身對三人道:“沒有吃的,沒有住的,他們要活下去,就得去搶別人的,就得讓更多的沒有飯吃,沒有屋住。”
“這樣一來,窮人越來越多,他們沒有了東西,商人用什麽來做生意,慢慢的,商人沒有了錢,他們也會變成窮人。這麽多的窮人聚在一起,國家要麽花錢來養活他們,要麽就隻能靠他們自給自足。老先生們,你們知道他們最後會幹什麽嗎?”李向淩厲的眼光掃過三人迷茫的臉上,一字一句的道:“他們,會,造反!”
三人身子同時顫抖了一下,眼神躲閃著李向,雖然還是不清楚李向說這些和書院有什麽關係,但他們知道李向說的還真的有些道理的。
李向繼續道:“也許幾位覺得我有些危言聳聽了,可事實就是這樣,大隋有多大?有多少這樣的人?我想你們也應該大體上有些了解吧。不說遠的,就咱們河南郡,今年農民就有七十多萬啊。他們要是沒有了吃的住的,造起反來,朝廷能擋得住嗎?”
“李都尉,好了,我知道你說的情況,可這和書院有什麽關係?”王通身後的另一個先生有些不耐煩了,直接就問了出來。
李向哈哈笑道:“好,問的好,那我就說說和書院到底有什麽關係。”他回身坐到王通身邊道:“老先生,相比你來書院後也看過我編寫的那幾本教材了吧,應該也知道書中都說的是些什麽了,那我就要請問老先生,難道我書中寫的那些真的沒用嗎?”
王通回想一下自己剛剛看到教材時還有些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郡的都尉使自己撰寫的,雖說很多都看不懂,但作為大儒,還是有些眼光的,他識貨,這套教材確實不錯。可惜他是孔子傳人,怎麽能允許在書院中教授這樣的東西呢。
現在聽李向這麽一說,他忽然覺得書中有些東西還真的好像很有用處的。李向之前發明的拚音、阿拉伯數字都已經證明,這些東西確實能方便百姓,可就是這些東西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他有些猶豫,不知道怎麽回答李向的問題。
這時羅成安排出去買飯的人回來了,帶給大家許多吃食。學生們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飽餐一頓了,見到吃的,眼睛都冒光,無憂便先叫他們趕緊吃飯。
曲先生示意學生們謝過無憂後,便叫他們大口吃起來。無憂見曲先生自己並沒有吃,便問道:“先生為何不吃一些,我見先生像似身染重病啊。”
曲先生點點頭道:“自從學院出來後,我就將這些孩子們帶了過來,他們都是從晉陽來的,在這邊沒有家,這一出來連吃飯都是問題了。我看不下去,便將我隨身帶著的一些盤纏都給他們當做了飯錢。”
說著歎口氣道:“也怪我自己沒有多少家當,實在是對不住這些孩子們,這幾日他們跟著我受苦了。”
無憂對曲先生早就沒有起初的那點兒惡感了,這才是真正的好人啊。曲先生繼續道:“把他們帶在身邊,一來可以照顧他們,二來還能順便繼續教授他們學問,挺好的。”說著用手摸摸最近那個小男孩兒的腦袋,自豪的說道:“他們可是聰明的很呢,李都尉教材中很多東西,都是我和他們一起琢磨出來的。”
無憂看看這些狼吞虎咽的孩子們,心中有了一些計較。隨即便說道:“曲先生,小女子有個打算,跟先生說說,不知先生會不會同意。”
曲先生微笑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了,也罷,隻要是能為了孩子們好,那就隨你吧。”
無憂再次驚訝,曲先生哪裏像他外表那樣木訥笨拙,他可是有顆七巧玲瓏心啊。無憂嗬嗬一笑道:“現在李都尉正在學院中處理先生剛剛說道的事情,要不這樣吧,先生和這些孩子們跟著我先回書院去,見見李都尉,叫他來安排如何?”
她說完後,孩子們一下子都不吃飯了,眼神看向她,那種渴望,那種期待真的是她從未見過的。曲先生想了一下道:“也好,我來到龍門本就是要見見李都尉的,誰知道陰差陽錯的發生了這麽多事情,那等他們吃完飯了,就和你一起走吧。”說完他突然間又劇烈的咳嗽起來。
無憂的眉頭忽然皺了起來,曲先生的病狀怎麽這麽熟悉啊,她忽然想到自己前幾個月也是這樣咳嗽的,要不是李向請來了神醫孫思邈,慢慢將自己的病情控製住,估計自己現在也是這幅德行。
她回身低聲吩咐了一個親衛幾句話,那人便匆匆出去了。
孩子們知道一會兒又能會學院學習了,心早就飛走了,三下五除二將飯吃完,便眼巴巴的看著無憂,等著回學院去。曲先生也很欣慰,這些學生真的很愛學習,也很聰明,用心教授,假以時日,說不定就是未來朝堂上的一員。
無憂見大家都吃完了,也沒有多說,叫羅成派人又去找了兩輛馬車,接上曲先生與孩子們,往學院趕去。
王通三人被李向說的驚住了,他們怎麽都不敢想象,眼前這個看似還在求學年齡的孩子,怎麽會是河南郡都尉使呢?這不可能啊!
李向微微點頭道:“不怪老先生們詫異,實在是在下年紀太小,叫眾位見笑了。”伸手拉著王通的胳膊,讓到沙發上,親自給他沏好茶,又道:“我這也是剛剛從塞外回來,正好今日有空,就過來看看書院的情況。”又看看院正道:“沒想到今日卻有許多事情,叫在下實在難以明了,因此想要請教一下幾位老先生。”
王通見李向年紀雖小,但為人處世倒是有自己的一套,而且也沒有官老爺身上那種拒人三尺之外的牛氣,心裏倒是平靜了下來。
他本來就是大儒,又在外遊曆多年,冷靜下來後,就開始用他的眼光審視李向,慢慢發現這個年輕人身上還真有一些他看不明白的東西。
倒是另外兩人有些猶豫了,他們隻是跟著王通一起來找虞養正來理論的,憑什麽進了書院就沒有了行動自由,連大門都出不去。誰知一進來就被虞養正說的話氣著了,這下倒好,現在更是見到了人家的父母官,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的。
李向也沒有厚此薄彼,又給兩人沏好茶,回身坐到王通身邊,歪著頭等著王通說話。
王通沉吟半天這才說道:“李都尉,老朽真的沒想到大人卻是這般年紀便身居高位了,不過還是有幾個問題先要問一下都尉,不知都尉……”,他沒有說完,李向便道:“請問吧,在下知無不言。”
“那好!”王通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李都尉,老朽來龍門也是被他請來的。”一指虞養正又道:“他給老朽的信中說書院是陛下親自督建,好像還是聽從都尉的建議才答應下來的。”
李向點點頭,王通又道:“那老朽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都尉能夠說服陛下在民間建立書院,為什麽還要在書院中教授那些難等大雅之堂的東西呢?難道都尉就不覺得這是在侮辱先賢嗎?”
李向一愣,隨即明白了王通的意思,還是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祟啊。當然李向很清楚要想徹底改變人們的思想那不是他自己能辦到的,也不可能因為一個龍門書院就能解決的,隻能是慢慢來,潛移默化,滴水穿石才好。
他想了一下道:“老先生,在下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可在下也有一問,先生是否能告訴我,先生口中的這些侮辱先賢的學問有沒有用呢?”
王通也愣了,他本來已經準備好了一堆說辭,等李向一反駁的話,他便引經據典,將李向駁的體無完膚,最後讓李向放棄那些所謂的教材,到時候他還想要收下李向這個孩子作為他的關門弟子。
可李向這一問,還真不是他想到的那些東西能夠回答的。
王通張張嘴,一時間沒有說話,後邊那位一直沒說話的先生給他解圍了,直接道:“都尉,不管這些東西有沒有用,都不能在書院中教授,這是在誤人子弟啊!”
李向眼觀落在他身上,叫這位先生有些不自在,不過還是梗著脖子硬扛著。李向搖搖頭歎息道:“老先生,你也這麽認為嗎?”
王通想要點頭,可又想知道李向到底要說什麽,便沒有表示,李向沒有等他說話接著道:“看幾位老先生氣度不凡,舉手投足間有種自然而然的氣勢,我想幾位應該也是舊居高位之人,或者是常能接觸到朝中大人物吧!”
“那我就不明白了,幾位見過百姓們幹農活兒沒有,見過商人們如何進貨售賣沒有,見過鐵匠如何打鐵,木匠如何蓋房沒有?”李向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叫三人一下子不知道他這是要說什麽。
李向微笑道:“老先生們的學問一定是最好的,應該是博古通今,無所不知了,可你們不知道百姓們是如何生活的。”他起身走到窗邊,用手指指遠處的青山農田道:“這片土地上有我們的百姓,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的就是能有口飽飯吃,有間屋子住。”
“但要是遇到了天災,地裏的莊稼沒有好的收成的話,他們的生活就沒有了著落,那時候他們會幹什麽?”李向說著說著眼睛便慢慢的露出了滲人的精光,轉身對三人道:“沒有吃的,沒有住的,他們要活下去,就得去搶別人的,就得讓更多的沒有飯吃,沒有屋住。”
“這樣一來,窮人越來越多,他們沒有了東西,商人用什麽來做生意,慢慢的,商人沒有了錢,他們也會變成窮人。這麽多的窮人聚在一起,國家要麽花錢來養活他們,要麽就隻能靠他們自給自足。老先生們,你們知道他們最後會幹什麽嗎?”李向淩厲的眼光掃過三人迷茫的臉上,一字一句的道:“他們,會,造反!”
三人身子同時顫抖了一下,眼神躲閃著李向,雖然還是不清楚李向說這些和書院有什麽關係,但他們知道李向說的還真的有些道理的。
李向繼續道:“也許幾位覺得我有些危言聳聽了,可事實就是這樣,大隋有多大?有多少這樣的人?我想你們也應該大體上有些了解吧。不說遠的,就咱們河南郡,今年農民就有七十多萬啊。他們要是沒有了吃的住的,造起反來,朝廷能擋得住嗎?”
“李都尉,好了,我知道你說的情況,可這和書院有什麽關係?”王通身後的另一個先生有些不耐煩了,直接就問了出來。
李向哈哈笑道:“好,問的好,那我就說說和書院到底有什麽關係。”他回身坐到王通身邊道:“老先生,相比你來書院後也看過我編寫的那幾本教材了吧,應該也知道書中都說的是些什麽了,那我就要請問老先生,難道我書中寫的那些真的沒用嗎?”
王通回想一下自己剛剛看到教材時還有些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郡的都尉使自己撰寫的,雖說很多都看不懂,但作為大儒,還是有些眼光的,他識貨,這套教材確實不錯。可惜他是孔子傳人,怎麽能允許在書院中教授這樣的東西呢。
現在聽李向這麽一說,他忽然覺得書中有些東西還真的好像很有用處的。李向之前發明的拚音、阿拉伯數字都已經證明,這些東西確實能方便百姓,可就是這些東西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他有些猶豫,不知道怎麽回答李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