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大哥,你看看小弟是誰?”正在秦瓊納悶兒的時候,城頭上那個將軍又驚喜的大叫著。


    秦瓊抬頭手搭涼棚眯著眼仔細看了過去,火把的亮光印在那人臉上,忽明忽暗,不過秦瓊還是清楚的認出了那個人。看清楚後秦瓊也激動的有些發抖了,他認識這個人,而且還是非常熟悉。


    “青山兄弟,是你嗎?你怎麽會在這裏?”秦瓊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是我,是啊,秦大哥,小弟早就來了,哎呀,看我這個糊塗了,來來來,快開城門!快開城門!”城牆上的將軍明顯有些語無倫次了。


    聽著城門咯吱吱的開了一個縫隙,秦瓊朝著後邊的義勇軍兵士們揮了一下手,自己當先便跑了進來。


    一進門就見到那個將軍已經從城牆上跑了下來,一見秦瓊納頭便拜,口中激動的叫著:“大哥,大哥,終於見到你了,哈哈哈。”


    秦瓊也是扶著他,激動的道:“好了,快起來,起來,跟哥哥說你怎麽會在這裏啊!”


    那人隨著秦瓊的手臂站起身臉上帶著笑容哈哈道:“自從上次在龍門分別後,我們兄弟四人回來將軍那裏,走到半路,我們就不想回去了,本來想著返回頭去找哥哥的,好歹哥哥也能在李向李都尉那裏給兄弟幾個安排個差事不是,可尉遲北卻死活不回去,說這樣回去給哥哥丟人,還不如找個近點兒的地方先安頓下來,等兄弟幾個立了功再去找哥哥。”


    這人正是當日來護兒派去跟著秦瓊護送皇杠的四兄弟之一的尚青山。那次在龍門城,秦瓊被李向留下了,四兄弟卻被秦瓊趕了回去,說是自己在李向那裏就好了,等將來要是真的有所作為的話,四兄弟再過來,這樣也保險些。


    就這樣,尚青山四人離開了秦瓊便往來護兒軍中趕去,可是走了沒幾日,四人就都不想走了。秦瓊的身上有一種魔力,隻要是和他接觸過的人,都會產生一種親近感,特別是出身綠林的人,隻要和秦瓊有過交往的,那一定會對秦瓊為人處世讚不絕口,尚青山四人也是如此。


    本來在來護兒軍中時,四人就多受秦瓊庇護,四人也樂意跟在秦瓊身邊,短短幾個月感情就深的很。這次本來是兄弟幾人一起出來的,可回的時候秦瓊卻已經不在這裏了,心裏都難受的很。


    還是傻傻的尉遲南直接說了出來,最後叫囂著不回軍中了,要返回去找秦瓊,好歹能留在秦瓊身邊就行,哪怕是做個馬夫也沒問題。


    這下就引起了幾人的共鳴,尉遲北還是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這樣回去秦瓊自然不會虧待他們,可他們四人說實話,對李向來說真的是可有可無的,憑什麽人家會收留幾人,那全都是秦瓊的麵子。


    灰溜溜的回去給秦瓊丟人是兄弟幾人無法接受的,最後尚青山一拍大腿就決定在離龍門近的地方找個縣城待著,幹幾件漂亮的事情當做功勞,到時候再去找秦瓊,那就不怕了。


    陰差陽錯的幾人來到了孟津,正好趕上李義聽從了李向的建議在大肆的招攬有本事的人,四人一出手就震住了這裏的人,李義親自見了四人,問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是軍中的悍將,雖說沒有李向手下的那些人厲害,但在這個小地方也是大大的人才了。


    李義也不猶豫,直接給了四人官職,兩人作為守城的將軍,負責城防事宜,兩人作為縣衙的帶刀護衛,跟在李義身邊,就這樣四人就在這裏安家了。後來李義又悄悄派人去見了來護兒,把四人的情況說了一遍,通過了來護兒的同意,又找人接了四人家眷護送到了孟津。


    李義非常清楚李向現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所以後勤工作做的是滴水不漏。等四人忽然見到自己家人出現在眼前時,心中對李義的感激便到了極點,紛紛發誓要好好在李義手下當差。


    在孟津待了差不多半年時間他們才從李義身邊的幾個書吏口中得知,原來李縣令居然是李向的老父親。這叫四人都有些吃驚,隨即便嗬嗬的笑了起來。四人躲了半天,最終也沒能逃開李向手中。


    不管怎麽說,他們現在算是和秦瓊真的在一起為官了。


    有人要問,隋朝的官職就這樣隨便由一個縣令都能授予了嗎?難道楊廣和朝廷都不管了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過這裏有很大的漏洞可以利用的。


    楊堅當時設立官員檢拔和晉升製度的時候,並沒有全部攬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吏部全麵掌控。吏部同樣沒有將天下所有官員的任命權都拿到手,也是選擇性的隻是負責七品以上的文官和六品以上的武官的任命。其他小官員則是由當地衙門酌情任命,最後隻是上報一下即可。


    當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洛口倉倉守這個七品文官就必須經過吏部,因為糧食是國家命脈,所以這個官職就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當然這樣的製度放在後世就有些不倫不類了,但隋朝時還真的沒有多少問題,原因就在於這時候很多低級官吏的任命不掌握在吏部,也不是隨便任由那些地方衙門可以左右的,因為還有一股看不到的勢力在控製,這股勢力叫做世家。


    對,就是世家,很多世家大族不但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在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郡縣中。世家的族長就像一個巨大的蜘蛛,家中那些重要的子弟就是一個個蛛網上的節點,通過這些節點,世家大族可以輕易的控製一郡甚至幾郡之地,包括人事任免。


    楊堅當時製定這樣的人事製度時也是給世家一點兒好處,算是一種妥協或者交換,讓他們不至於來全力對付皇帝。可是到了楊廣手中的時候,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


    因為楊廣非常痛恨世家大族,他通過三征高句麗來削弱北方世家在軍隊中的勢力,可惜三次都失敗了,世家也被他逼到了絕地,那麽反撲就是一定的了。


    所以楊廣後期很多郡縣的低級官吏根本就是各大世家自己任命的,後來連朝廷都不上報了,到了楊廣末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治下到底有多少個郡縣的縣令是他能夠控製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各地的起義風起雲湧,許多郡縣的官員不是被叛軍殺死了,就是在叛軍來的時候開城投降了,這樣一來,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那些縣令是自己人,那些是叛軍的人。後來索性隻要一郡一縣被叛軍攻打過,那這裏的縣令郡守就都被朝廷的人直接替換了,不管他是死了還是降了,甚至根本就沒有見過叛軍,反正當場就撤職了。


    弄來弄去,朝廷越來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低級官吏在管理著最基層的郡縣了。


    像李義這樣任免幾個守城的將軍,那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都不用往朝廷上報的。還有就是尚青山這四人說走就走,連軍隊長官都不用去見一麵的,在軍中也比比皆是。


    說了這麽多,尚青山還要繼續,秦瓊忽然想到自己這次的事情比較著忙,連忙止住了尚青山,直接道:“青山兄弟,這些話咱們以後再說,哥哥現在有要事要辦,趕緊帶我去見李大人吧。”


    尚青山一拍腦袋笑罵道:“你看我連哥哥的大事都忘記了,這就帶哥哥去見縣令。”


    然後吩咐自己手下趕緊照顧好秦瓊的幾個手下,他親自帶著秦瓊便往縣衙而去。


    李義坐在書房裏,手裏拿著一本農書看的津津有味。這本書是李向口頭述說,經過有經驗的老農講解,最後由龍門書院的先生們記錄下來,整理出來的最新版的農書,比起朝廷發下來的那些早已過時的農書要好上幾百倍。


    書中不但記錄了如何種地的方法,更是把如何選種,如何施肥,什麽時候莊稼什麽樣子,遇到天災時該如何預防和治理等等都一一列舉了出來。難能可貴的還有許多不傳之秘,比如溫室大棚這種神仙做法也記錄在了書中。


    李義對自己兒子的本事那是相當的信任,今年開春後,就是根據書中的方法開始播種的,整個孟津的農戶都被他強製執行了,甚至以他縣令的名義和農戶們簽訂了字據,如果按照他的方法秋收時達不到效果,那麽所有農戶的糧食都由官府來處,而且還不收任何費用。


    農戶們都是淳樸善良的人,李義在孟津做的事情有口皆碑,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看到縣太爺都立了字據了,也不再猶豫,按照衙門的意思種地吧。


    這不剛剛沒過幾天,農戶們就三三兩兩的來縣衙感謝他這個縣令來了,說自家地裏的莊稼長的多好多好,看著就比往年要好的多,幸虧聽了縣太爺的話,要不然今年不知要少收多少糧食呢。


    李義什麽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曆啊,望著絡繹不絕前來感謝他的百姓,他心中那股自豪之氣油然而生,忽然覺得前段時間受的那些苦那些累實在是太值了。


    坐在那裏看著書,不由的就想起這些場景,自己的嘴角還自然的翹了翹。正在這時就聽到門外一陣吵吵,聽聲音是自己新收的那兩個護衛頭領,正要發問,門就被敲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主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愛吃菜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愛吃菜花並收藏隋唐大主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