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講話以後,袁世凱、張謇、史克納分別進行了簡短講話。每個人講話的時間不過兩分鍾,純屬形式主義,不過卻是有必要的。全軍的第一個大會,如果軍隊領導不出來露個麵,隻怕威信會有所降低。


    成軍儀式進入第二階段,奏唱軍歌。張謇命令:“唱《定武軍進行曲》!”


    張謇開始在主席台上打起節拍,士兵顯然都是受過訓練的,在張謇的指揮下,嘹亮的歌聲彌漫在操場上,響徹在天空中!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人民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幹淨,


    定武軍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戰士歌聲多嘹亮!


    戰士們整齊步伐奔向浴血的戰場,


    戰士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向祖國的富強!”


    豪邁、威武、奔放的歌聲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李鴻章感到熱血沸騰,有一種興奮得要窒息的感覺,他激動地對盛宣懷:“這歌詞曲渾然一體,如大江洪流,磅礴大氣,盡顯我大清軍隊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戰鬥精神,塑造了我大清男兒的英雄形象。這是一好歌啊!”


    盛宣懷連忙:“是啊,每一次聽到這歌,宣懷都難以抑製心中的激動。”


    李鴻章問:“這歌是何人譜寫?”


    盛宣懷回答:“是徐誌摩所作。”


    “又是他?”李鴻章的目光不覺看向了站在主席台一側的林海,這個年輕的商人穿上軍服以後,儼然有一種萬軍統帥的氣魄,這種氣魄他隻在自己的老師曾國藩身上看到過,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


    “這個徐誌摩能文能武,是個難得的人才。杏蓀,當初你把他推到湖廣那邊去,是看走眼了啊。”


    “是。是宣懷之過。”盛宣懷虛心承認,道:“不過據我所知,徐誌摩在湖廣的幾個企業運轉得都很好,並不需要由他親自統管,他這幾個月也很少去湖廣。而在天津,他已有一家報紙,又籌備辦學堂,現在還成了定武軍統領,短期內不會離開這裏。宣懷願意想辦法讓他長駐天津,為中堂所用。”


    李鴻章:“荒唐,徐誌摩是皇上器重的人,我還能和皇上爭搶人才?”


    盛宣懷笑道:“中堂,為皇上所用和為中堂所用,其實並不矛盾。徐誌摩在天津辦洋務,是為天津出力,為中堂出力,又豈非是為國家,為皇上出力?隻要用這個人時,不與皇上的意願相衝突,那就沒有問題。”


    “嗯,這樣也得通……”李鴻章撫了撫胡須:“杏蓀,你有什麽辦法令徐誌摩長留於天津?”


    “辦法總是有的,目前隻想到一個,隻是不知道當不當。”盛宣懷看起來有些猶豫。


    李鴻章瞪了他一眼:“你還和我來這一套?吧。”


    盛宣懷忐忑地:“中堂,宣懷與徐誌摩接觸頗多,對此人頗有了解。此人不缺錢,對權勢也看的很淡,用常規手段是無法籠絡的。但此人是家欣姐的知己,所以宣懷就想,若是家欣姐能回到天津來,並且親自請他……”


    盛宣懷到為止,涉及到皇家的事情他可不敢往深裏。李鴻章端起茶杯,緩緩遞到口邊,在這個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著盛宣懷的話。


    “緩一緩,還是緩一緩吧……”


    盛宣懷心中微微歎了一口氣,心想:中堂大人老了。如今中日已是劍拔弩張,一旦開戰,正是徐誌摩這樣的帶兵之人飛黃騰達之時,雖然以中堂的實力,到那時未必就不能拉攏此人,但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李鴻章盛宣懷正在聲談論時,《定武軍進行曲》已經演唱完畢,成軍儀式進入第三個階段:宣讀命令。


    林海走到李鴻章身前:“中堂,可以宣讀聖旨了。”


    李鴻章了頭,從懷中取出一個巧的長方形錦盒,那錦盒是蓋的,有兩個象牙製成的插扣。李鴻章取下插扣,打開錦盒,隻見紅綢製成的內盒中靜靜躺著一卷綢冊。


    取出綢冊,李鴻章走到主席台前端。雙手將綢冊牽開,這是一卷五彩龍邊綢冊,是一種規格很高的聖旨。”


    李鴻章朗聲宣讀了聖旨。


    很多電視劇裏,聖旨都是由太監宣讀的,其實根本不是那麽回事,聖旨就是一份文書,誰都能宣讀。


    封建社會由皇帝下達的文書主要由兩種,一是聖旨,二是詔書。詔書就相當於公告,是讓老百姓看的,而聖旨一般是正對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下達的命令。一般情況下,詔書通常是半文半白的,而聖旨就是之乎者也,要很高的文化才能看懂。


    林海當然聽不懂聖旨的每一句話,不過大致還是能了解其中的涵義,大意是我國要顯示一下武力,所以要成立新軍,你們要好好訓練,多拿紅花。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令林海比較驚奇的是:李鴻章年齡不,中氣卻很足。


    李鴻章讀完聖旨以後,對林海:“徐將軍,接旨吧。”


    林海、袁世凱、張謇三人一起上前,三人一起作了一個單膝跪倒的姿勢,隻不過林海耍了一個滑頭,他那條腿根本就沒跪在地上。林海代表定武軍雙手接過聖旨,三個人站起來,林海將聖旨轉遞給身後的張謇。


    “徐將軍,授旗吧?”李鴻章。


    “好。”


    李鴻章向三個穿著舊式軍服的清兵招了招手,三個清兵走了過來。李鴻章打開位於中間的清兵捧的錦盒,從其中取出一麵折疊得整整齊齊的旗幟,並將這巨大的麵旗幟展開。


    李鴻章和林海各牽著軍旗的一角,向全軍展示了軍旗的全貌。這是一麵紅色的軍旗,紅旗中心有一個黃圈,黃泉中是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


    隨後,袁世凱走上前,替代李鴻章牽住了旗角,李鴻章回到了座位上。


    位於右上角的方陣中走出八名士兵,這八個人高矮胖瘦幾乎一般無二。八個人走上主席台,從林海和袁世凱的手中接過軍旗,回到操場上,八人牽著旗的四角和兩條邊沿,邁著正步走向主席台左側的旗杆。


    隨著升降繩的拉動,定武軍的軍旗緩緩升起,旗幟在風中飄動,那巨龍隨著旗幟舞動起來,好像活了一般。


    莊重、嚴肅的氛圍籠罩著整個操場。在五千餘人的矚目中,軍旗終於升到了旗杆的端。


    由李鴻章開始,主席台上,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


    至此,定武軍才算是真正成立了。


    此後,李鴻章、林海等人又觀看了定遠軍的隊列訓練。定遠軍的狀態非常好,每一個士兵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李鴻章林海等人趕到非常滿意。


    11左右,李鴻章與北洋的一群官員離開了站練兵場。林海即令軍中主要軍官召開一個簡短的軍事會議。


    定武軍會議廳很寬敞,二十幾個高級軍官文職分成兩派坐在長方形會議桌兩側,左位第一個是袁世凱,第二個是史克納,右位第一個是張謇,其他人沒有固定的位置。


    林海走進會議廳時,刷的一聲,所有人起立。林海麵無表情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相當於電視劇裏國m黨開會時蔣委員長坐的位置。


    林海將軍帽取下來放在桌麵上,對眾人:“今天開這個會,是想談一談我軍的訓練日程安排。幾天前我和參謀長談過這個事情,參謀長的計劃是用半年進行身體訓練和軍紀訓練,然後才能接觸槍械,最後是戰術訓練,從成軍到初步具備戰鬥力需要兩年的時間,諸位對這個計劃有什麽看法,請暢所欲言。”


    這些軍官都是很能察言觀色的,聽了林海的口氣,就知道他可能對史克納的計劃不是百分百的滿意,可是如果自己反對史克納的計劃,也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都緘默不語。


    林海看向袁世凱,道:“副統領是什麽意見?”


    袁世凱:“參謀長的訓練計劃是按照德國陸軍的新軍訓練計劃安排的,對德國士兵來,2年是很科學的訓練周期,但我們大清的士兵更能吃苦耐勞,所以我認為訓練周期可以適當縮短一。”


    眾人心中讚歎:副統領果然了得,兩邊不得罪。


    林海問:“副統領認為訓練周期應該定為多久才合適?”


    袁世凱感到頭大,道:“這個……大約一年半吧。”


    “一年半?”林海笑了一下,又問:“諸位還有什麽看法,都。”


    其他人紛紛表示副統領所言極是。


    林海:“我的意見也是周期要縮短,但不是一年半,要更短。我的計劃可能很不科學,但我有我的理由。”


    “諸位知道,日本垂涎於朝鮮,其狼子野心非一年半載,今又逢朝鮮‘東學黨’作亂,日本一定會借平亂為理由,進軍朝鮮,中日必然開戰。到那個時候,無論我們定武軍是否已經練好,作為一支現代化的新式軍隊,不被遣往前線作戰是絕無可能的。如果我們的士兵連槍都沒摸過,則作戰失利的可能性很大,那麽在座的諸位全部難逃責任。”


    “我徐誌摩打開天窗亮話吧,大家當兵,除了報效國家,也希望光宗耀祖,把官當得大大的。打贏了日本人,於公於私都是好事一樁,如果打不贏,諸位這輩子的前途就算玩完了,所以我要求定武軍要在最短的期限內具備戰鬥力,這個戰鬥力不需要像德國陸軍那麽強大,但一定要能夠打敗日本人。”


    辜鴻銘一直在對史克納作翻譯,史克納明白了林海的話,向辜鴻銘了幾句。辜鴻銘了頭,對林海:“統領,參謀長問你,最短的期限是多長的時間?”


    “半年。”林海回答:“今年9月15日以前,定武軍必須訓練出來。”


    1894年9月15日,在曆史上是平壤之戰爆的時間,也是中日甲午戰爭全麵爆的標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煮清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潘驢鄧曉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潘驢鄧曉閑並收藏海煮清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