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凜寒風吹不盡男兒滿腔血氣;史弘肇粗壯的手臂緊緊的抓住李存漳,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眼睛緊盯著圍攏來的李存漳侍衛,景延廣持強弓拉成滿月,隻要有人稍有異動他會毫不猶豫的射出去。李存漳麵無血色,架在脖子上的利刃緊緊的貼著皮膚,隻要稍一動彈,脖子就會被割成兩半,左肩傷口已經迸裂開來,鮮血在不斷的滲了出來。李昪傲然屹立在晉軍陣前,抬頭望向已被史弘肇挾持的李存漳,冷冷一笑:“李存漳將軍,不如我們做個交易如何?”“你待如何?”李存漳雙目圓睜。李昪眼角掃了下穀中近萬晉兵道“將軍令麾下拋下兵刃,盡數撤出穀中。”“休想!你殺了我吧!今日某與你玉石俱焚!”李昪大喝一聲:“李存漳!你我同是帶兵之人,你我生死不重要,可你我生死之後,這些跟隨你多年的弟兄怎麽辦?”李存漳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下應聲道:“你是何意?”李昪道:“你還不明白嗎?一旦你我身死,麾下士卒等待的隻能是被屠戮的命運!”李存漳怒道:“休要胡言!隻要將你等殘兵悉數滅於穀內,晉王必定會賞賜我部下兵將,何來屠戮?”李昪微微一笑:“真會如此麽,主將身亡,罪及士卒,更何況以萬餘兵力滅吾數百並不見得是什麽光彩的事,我料晉王必定大怒,將軍以為然否?”李存漳臉上露出了憂慮之色,緩緩道:“汝待如何?”李昪挺了挺胸膛朗聲道:“將軍下令全軍退出三原穀,稍後便送將軍出穀,不過馬匹要留下。”“所言當真?”“當真!”“好,姑且就信你一回!”朝對侍衛喊道:“傳令下去,諸軍退出三原穀,於穀外兩裏處候命,如半個時辰尚不見某回,便奮力攻之。”片刻間,晉軍依次輪番排陣退出三原穀,穀中頓時空蕩了起來,隻留下近萬梁軍俘虜,望著晉軍逐步消失在視線之外,這近萬俘虜爆出震天的歡呼聲,許多人抱頭痛哭,這麽多天的苦難終於熬過去了。“李昪,你可要守信!”“那是自然,化元、航川,快把李將軍‘請’下來。”……近距離的麵對著’死敵’,兩人沉默了,瀟瀟冷風撲麵,‘死敵’在互相的打量著,似乎想從眼睛裏看出這個人的不同之處。“將軍實乃豪傑也!”李存漳出感慨,李昇抱拳道:“過獎,將軍亦豪傑也!隻希望以後不要再相會。”李存漳眯起細眼,抱拳道:“希望如此,告辭!”“且慢!”“嗯…你可要反悔?”李昪微微一笑沒有作答,朝身後喊道:“來人,給將軍牽匹馬來。”李存漳也不作答翻身上馬飛馳而去。景延廣湊近前來不解問道:“將軍,為何放他歸去,萬一他反悔再次圍困咱們,可不都全完了麽?”李昇望了一眼藍色的天空,意味深長的說道:“不會的,李存漳不會拿他的全副家當來賭的。”景延廣追問道:“這是為何?”李昇望了一眼史弘肇,笑了笑對他說道:“化元似已明了,可與航川解釋一番。”史弘肇老臉微紅,朗聲到:“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我方士氣大振人員增數十倍,如強行攻擊的話必定傷亡慘重,並且李存漳騎兵盡失,他再沒有把握能夠全殲我等;二是如果我們不管這近萬俘虜,強行突圍去在伺機反擊,突襲火燒他的老營,斷他糧草,晉軍將心大亂,不攻自破。”李昇搖搖頭微笑道:“火燒其老營倒沒那麽容易,李存漳留有數千兵馬在老營,我們去必定討不到好;一是其沒有把握能夠留得住我們,另外一個李存漳不敢全力來攻的重要原因是南岸王景仁大都督已預備渡河,他如果再不走的話就要真的走不了。”“真的麽,大哥?大都督就要渡河了麽?這麽說我們快要勝了!”小乙在一旁聽到這個消息高興的跳了起來。李昪翻身上馬,拽動韁繩,在這近萬梁俘麵前傲然而立,鷹一般的眼神掃過這群曆經磨難的俘虜。在李昇的眼裏,這群梁俘明顯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充滿了生氣和鬥誌;“你們是好樣的!”李昇的這句開場白引起了底下梁兵的注意,因為從來沒有人對著俘虜說一句讚揚的話。“在晉營中這麽久沒有投降就說明你們是真正的好男兒!有男兒的骨氣!”底下的俘虜有人開始熱淚盈眶,這麽高的評價對於一個俘虜說是不可想象的,底下有人喊道:“將軍,你真的這樣認為麽?”“對,打了敗仗不是你們的錯,是為上的無能,丟下士兵獨自逃跑的將軍不配當將軍,我李昪誓從今以後再不會丟下一兵一卒獨自逃生!”底下梁軍開始沸騰起來,景延廣趁機上前喊道:“將軍威武!誓死追隨將軍!”史弘肇上前一步亦大聲喊道:“將軍仁義,誓死追隨將軍!”身後剩下的三百‘獠牙’精兵跟著齊聲大喊:“誓死追隨將軍!”“誓死追隨將軍!誓死追隨將軍!”穀內頓時爆出雷鳴般的呐喊聲。李昇跨立馬上遙望那碧藍的天空,傲然而視,疾風刮的衣袍獵獵作響;此刻,李昇在這個亂世才真正的踏出了第一步…-----------------------------------------------------唐末王仙芝和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和國力,導致了自公元9o7年到公元96o年唐宋兩朝之間53年之久的分裂割據。黃巢農民起義軍的叛將朱溫,見唐朝衰朽,便趁機滅了唐朝建立了後梁。但他時運不濟,遭到了‘忠心’事唐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堅決反對,雙方在北中國廝殺拚鬥了3o多年,中原陷入一片血海之中,江山凋敝,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形象地描述了唐末五代時的亂象。李存勖按其父李克用的遺願收複幽州,北逐契丹,攻滅後梁,終於在923年建立了後唐,以示延續唐之命阼。其立馬中原的英雄傳奇、風雲際會的時代豪歌、硝煙中崛起的係列壯劇和迅演化的個人悲劇,亙古之未有。《資治通鑒》因此把他和後周世宗郭榮並列,譽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雙璧。***也盛讚李存勖為天縱之才,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可就是這樣一位蓋世英雄,勵精圖治的賢明君主,卻因為自己的戲劇愛好而死於非命,令人扼腕痛惜,讀史不可不思之再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五代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壁銅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壁銅牆並收藏混在五代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