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取新州失利,反為契丹所敗,周德威僅以身免,消息瞬間傳遍了各大勢力,其中也包括正在易州主持大局的晉王李存勖的耳中,隨之而來的消息更是讓眾人惶惶,耶律阿保機親率數十萬鐵騎南下中原,號百萬,車輜、犛幕遍布山澤,大軍過處如烏雲般遮天蔽日,幽雲數州已陷於契丹鐵騎之下,中原大地一片慘淡;


    此時錦州卻是一片欣欣向榮之象,帥守府中李正召集眾人議事,周德威大戰失利的消息同樣傳到了眾人的耳中,麾下一幹官吏頓時有分成兩派,以武官為主的一種麾下極力讚同出兵南下,認為此時是爭奪幽州主導權的最佳時刻,憑錦州如今的兵力足夠取得幾座城池了;而以文官為主的保守派認為此時正是大力鞏固展之時,此時錦州人力物力俱齊,缺的隻是時間,隻要安定展個一兩年必定能成為一座數一數二的大城、堅城,而如果貿然出兵的話搞不好就會得罪那一方,結下仇怨反倒不妙;


    李一振身形,朗聲道:“諸位,此次契丹大軍南下,號百萬,眾位認為晉王此次可有勝率,眾位可分析分析。”


    韓延徽歎氣道:“契丹主實力雄厚,雖無百萬,但最少也有十萬鐵騎,此次大舉南下,其勢不可擋,中原必又遭一番擄掠。”


    另一員從韓氏家族官吏韓延卿顯然也是數年來深受契丹之害,心中戚戚。隨聲附和道:“是啊,契丹鐵騎如雲,此番晉王怕是難抵此劫了。”


    王處存一捋胡須,出聲道:“吾倒以為不然,契丹遠來疲憊。且俱是騎兵,此時牧草豐盛倒是不怕,一旦過秋牧草戚戚之際,契丹人必不能久待;其二。晉王據城池,有地利之依,行堅壁清野之法,契丹無之奈何;其三契丹非我族類,侵入我中原必遭我族之民極力反抗,所謂失人和,如此天時、地利、人和俱失,契丹必敗;”


    李讚賞的點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吾意亦是如此依軍師之見,我等當如何處之,如此坐山觀虎鬥是不是太浪費了。”李說完臉上露出一絲陰險地笑容,王處存心領神會,道:


    “正是,燕幽之地於我之重要性不在滄、錦二州之下,隻有將幽州納入囊中方可放心經營,諸位同僚認為如何。”


    藥元福道:“吾曾於幽州廝混過多年,深知燕幽之地的重要性。燕幽之地曆來為良馬產地,中原無馬,隻要控製此地後苦心經營數年便可得一支彪悍騎軍,屆時南下北上可任我馳騁。”


    張藏英亦出聲應和;


    韓延徽立即出聲反駁道:“不可,此時契丹兵勢正盛,戰局尚不明朗,如貿然介入的話恐兩邊不討好,反而引得兩方怨恨的話就不妙了。”


    底下頓時嘩聲大起,討論的嘈雜聲如蚊蠅般充斥了整個議事廳中;


    而對此時李有著自己地看法。出兵是絕對要出的,至於說得罪那一方這純粹是扯淡,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敵人,在這個君不君臣不臣地時代沒人會在乎這個,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實力,如果自身實力不強就算你不得罪任何一方。他們也會將自己視為眼中釘。大加征伐;


    不過出兵的的時機要選擇的十分巧妙,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維持平衡。即不能讓李存勖不勝,而又不能讓李存勖大勝,兩敗俱傷的結果對他來說是最為有利的,但李內心也不願幽州被破壞的過分嚴重,在心中他早已將幽州看作了自身地家當;


    回過神來現底下眾人已停止了討論,眾人的目光齊齊盯向了他的臉,畢竟最終下決定的還是他,李一正身形,輕咳一聲掩飾尷尬,道:“此時不宜操之過急,需從長計議,諸位再去想想該如何從中布置。一路看”


    李暗想今後這種軍事戰略之事還是不要放到這種龐雜的會議上來討論,今後隨著戰爭的越來越大僅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可能考慮到各個方麵周全,要提拔一些專門的人才來組建一個專門的組織,是時候專門成立一個類似參謀部的時候了。


    “報!”


    正當眾人散去之時,門前校尉求見;


    “進來。”


    “將軍,滄州來人,東都(開封大梁)有旨意到,令使就在門外。”


    自海路暢通,滄、錦來往已是方便許多,各方麵物質不斷從海上互相運達,錦州地皮毛、馬匹等特產,滄州的糧食工具、工匠等,通信也方便許多,暇兒、紫兒兩女每次出海都讓人帶封信給李,這讓李很是感動,最重要的是眼下中原無人知道塞外錦州建城,李對外宣稱在滄州,除了幾個重要下屬外無人得知一股新興勢力在遼西興起;


    “快把人帶進來。”李喝道;


    一個小黃門打扮的令使被帶了進來,拜倒在地,高呼:“我主千歲!”


    李不由眉頭一皺,這定是那幫吃飽了撐著的滄州士族搞的玩意,此時滄州方一安定就搞這一套虛的,看來自己不在滄州的這段日子滄州的展出現了一點偏差,冷聲道:“起來,快將令信呈上來。”


    “是,大人。”小黃門倒也識趣,見李臉色不善忙改回了稱呼;


    李一掃信劄,臉色陰晴不定,隨手遞給了王處存,王處存接過仔細一敲,卻不是黃帛詔書,而是一普通書信,下有朱有貞落款,上寫道:“自大梁一別,頗為思念,今時今日將軍已是一方鎮守,不知何日可複來大梁,也好把酒言歡送信之人乃我心腹,腹中國家機密,靜候”


    王處存疑惑道:“通篇聯誼之詞,不知所謂,隻是最後那句倒有些”


    李眼中精光一閃,緊盯著小黃門道:“東都來人何時到地滄州?”


    “回大人,十日前到的滄州。”


    “十日前到的滄州為何此刻才到此地?”李臉色頓時一沉


    小黃門臉色慘白,忙跪倒在地,“東都使令到達之日,刺史大人(孫鶴)便令我出,隻因海船遇上風暴,耽擱了幾日,不關小人的事啊!”


    李臉色稍緩,道:“東都來人沒見到我如何應對的?”


    “刺史大人對使令說節帥大人於前沿練兵,所以不在滄州!”


    “那送信之人現在何處?”


    “此刻還在滄州。”小黃門巍巍顫顫的說道;


    李揮了揮手,語氣一緩道:“你先退下,好生歇息,稍後再召你。”


    “是,大人!”


    小黃門拜退而下,李屏退左右,目光逐漸變得深邃起來,問王處存道:“朱有貞這是什麽意思?”


    王處存捋了捋三寸胡須凝聲道:“如不出我所料,此是均王(朱有貞)欲借此番李存勖無力東顧之際行一統之事“一統之事?”李頗為疑惑,王處存指了指西方,李大懾道:“你說楊師厚?朱有貞不會這麽蠢吧!”李實在不能理解,楊師厚此時是支持他大梁地北方地支柱,河北地區正是靠著楊師厚的獨當一麵才能讓李存勖不得寸進,一旦沒了楊師厚,整個河北還有誰能是李存勖之敵?曆史上正是因為兩年後楊師厚病死,朱有貞欲分拆藩鎮,導致叛變,從而為李存勖所乘,河北盡喪,梁朝再無爭雄之力;


    王處存微笑道:“其實不然,自主公與鄴王(楊師厚)上次齊聚西都,鄴王獨據魏、博、邢河北三大重鎮,領北麵招討使,權勢滔天,均王掣肘已久,不堪忍受久矣;此番借李存勖無力東顧之際如能迅將魏、博收入囊中地話是再好不過了。”


    李眉頭微皺,道:“他就這麽有把握?”


    “均王獨自一人當然沒有把握,但如果加上主公的話就不同了”王處存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你是說均王欲以我為


    “如不出意外的話,應當不錯。”


    “那我當如何應對?那信使此刻尚在滄州,看來不等到我他是不會走了,不去理會他如何?”


    “不妥。”王處存搖了搖頭;


    “哈哈”李長身而起,朗聲道:“如此就去會會他又如何。”


    明天起開始爆,連續衝一個月,精盡人亡,我說大夥的沒去看盜版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五代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壁銅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壁銅牆並收藏混在五代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