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謙派前禮部尚書蘇循到行台,蘇循到了魏州,進入牙城,看到官府就拱手彎腰行禮,這叫做拜殿。見了晉王他一邊哭,一邊三拜叩道:“臣下覲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二天,蘇循又獻給晉王三十支大筆,叫做“畫日筆”。晉王十分高興,馬上就恢複蘇循的原職,任命他為河東節度副使。


    李存勖見時機已到,命先行部隊押運糧草,準備進攻東都。


    張處瑾派出一千多士卒到城外。奪取晉軍的糧食,李嗣昭在軍營設下伏兵,阻擊迎糧的士卒,差不多把梁軍全都殺或捕獲。剩下五人隱藏在牆壘的廢墟間,李嗣昭騎著馬圍著用箭射他們。鎮州的士卒也射箭還周,擊了李嗣昭的腦部,李嗣昭箭袋裏的箭用完了,從腦袋上拔下那根箭來繼續射殺鎮州人,一箭就射一個。


    這時太陽正好落山,李嗣昭回到了軍營裏,他頭上被射傷的地方流血不止,當天晚上李嗣昭陣亡。


    晉王聞之,數日不進飲食。


    李存進駐紮河,當天過了黃河。後梁軍平時很輕視河兵,每次戰鬥都要窮追不舍。\\/*\李存進挑選了二百名精兵,其又攙雜了一些河兵,一直逼近梁軍軍營。梁軍一千騎兵出去追逐,發現晉軍已經來到,十分吃驚,從此以後,梁軍不敢輕易出動,晉軍駐紮在朝邑。


    河事奉後梁時間已經很長,將士們都是腳踩兩隻船。各路軍隊都集在河,糧草價格昂貴無比。


    朱友謙的兒們勸說朱友謙道:“我們本來是梁朝臣,一時失措,歸附晉王。如今梁朝大軍前來。望父親誠心歸服後梁,以此讓後梁軍撤兵。保河平安。”


    朱友謙道:“從前晉王親自率兵解救我的危急,手持火把連夜作戰。現在正和後梁軍相持,晉王又命令將帥披星戴月趕來援救,還給我們物資糧食。我們怎麽能辜負他呢?何況汝等見識短淺,不見梁朝疆土已失近半,晉王陳兵,離東都指日可待乎!”


    趙王王熔依仗世代鎮守成德,頗得趙地人心,生活富裕。地位顯貴,容儀溫,然自得。他治理的府第園池,在當時是最好的。他經常遊玩,不問政事,一切政事都依靠僚佐來處理。\*\\


    當初,劉仁恭派牙將張禮隨他的兒劉守去鎮守滄州,劉守到幽州去看望父親,張禮隨後占據了滄州城發動叛亂。滄州人討伐他。他逃到了鎮州。張禮喜歡吹大話,自稱會打仗。趙王王熔認為他很奇特,於是收為養。並改名為德明,把全部地軍事委托給他。


    王熔晚年好事佛及求仙。專講佛經,受符,廣齋醮,合煉仙丹,盛飾館宇於西山,每往遊之,登山臨水,數月方歸,將佐士卒陪從者常不下萬人,往來供頓,軍民皆苦之。


    此時,王熔從西山回返,住在鶻營莊,石希蒙勸王熔再到別的地方去玩。李弘規對王熔道:“晉王在黃河兩岸和梁軍血戰,櫛風沐雨,親自冒著箭石率兵前進。而大王專門把供給軍隊用地物質挪用於一些不急的事情,況且時下正處在困難時期,人心難測,大王如果長期離開府第,遠出遊玩,萬一有奸人叛變,關起關門,把我們隔在外麵,該怎麽辦呢?”


    趙王準備回去,石希蒙又偷偷地和趙王說:“李弘規胡亂猜想,口出不遜之言來威脅大王,專門對外誇示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威福。\*\/\”


    於是趙王又留了下來,李弘規於是讓內牙都將蘇漢衡率領親軍穿甲持刀,到帳篷前麵對趙王說:“士卒們離家在外已經很長時間了,都希望跟從大王回去。”


    李弘規因此也勸趙王道:“石希蒙勸大王沒完沒了地遊玩,而且還聽說他準備謀害大王,請把他殺掉來向大家認錯。”


    趙王不聽,於是衛隊士卒大聲喧嘩起來,殺了石希蒙,拿著他的頭到趙王麵前訴說。趙王十分生氣也很害怕,於是趕快回到了府第。當天晚上趙王就派他地長副大使王昭祚和王德明率兵包圍了李弘規和李藹的住宅,把他的全家全部殺掉,受牽連的有幾十家。又將蘇漢衡殺掉,拘捕了他的黨羽,徹底追究他們反叛的情況,趙王地親信部隊感到十分驚恐。


    蜀主、吳主屢以書勸晉王稱帝,晉王以書示僚左曰:“昔王太師亦嚐遺先王書,勸以唐室已亡,宜自帝一方。先王語餘雲:昔天幸石門,吾發兵誅賊臣,當是之時,威振天下,吾若挾天據關,自作錫禪,誰能禁我!顧吾家世忠孝,立功帝室,誓死不為耳。\/*/\汝他日當務以複唐社稷為心,慎勿效此曹所為!言猶在耳,此議非所敢聞也。”說完李存勖大哭。


    晉王的左右將佐以及藩鎮官吏們,不斷地勸李存勖稱帝,於是李存勖讓有關部門購買玉石製作傳國寶物。以前黃巢攻破長安的時候,魏州僧人傳真的師父得到過傳國之寶,珍藏了四十年,這時,傳真以為是一塊普通的玉石,就準備把它賣掉。


    有人認出這塊寶玉來,對傳真說:“這是傳國之寶。”


    於是傳真就到魏州行台獻上寶玉,晉王的左右將佐們都舉懷祝賀道:“此乃天意讓大王君臨天下,不可違也!願大王早日登位,名正言順,封賜功臣,安黎民,社稷之福也!”


    張承業在晉陽聽說這件事後,到魏州勸晉王道:“大王世世代代效忠唐朝王室,解救了唐朝的不少患難,所以老奴我三十多年來為大王收集財賦,招兵買馬,誓死消滅叛逆之人,恢複唐朝的宗廟社稷。現在黃河以北剛剛安定下來,朱氏還存在,大王就急急忙忙登帝位,和你當初奮力作戰的意思大不一樣,這樣天下地人心怎麽能不離散呢?大王何不先滅掉朱氏,報了各位先王地深仇,然後尋到唐王室的後人擁立為帝,向南奪取吳國,向西奪取蜀國,橫掃天下,合為一家,到那時候,即使高祖、太宗起死回生,又有誰敢位於你地上麵呢?謙讓的時間越長,所得到地就越牢固。\*\老奴我沒有別的想法,隻是因為接受了先王地大恩,願為大王創建萬年大業的基礎。”


    晉王道:“此非我意,隻是眾大臣的意見,我亦無可奈何。”


    張承業知道阻止不了,痛哭道:“諸侯們浴血奮戰,本來是為了恢複唐朝大業,現在大王自己取得帝位,欺騙了老奴我啊。”馬上把自己的封地交還給晉王,一病不起。


    趙王王熔把李弘規、李藹殺掉後,讓他的兒王昭祚掌管政權。王昭祚性情驕傲,剛愎自用,掌握大權以後,把從前依附李弘規的人們都全家斬殺。


    李弘規部隊的五百士卒打算逃跑,他們聚集在一起一邊哭一邊小聲私語,不知道該往哪裏去。正好這時趙王賞賜部隊,趙王恨太保王德明的親軍殺死石希蒙,便沒有分給他們,


    於是大家深感恐懼,王德明平素就懷有異心,現在利用他們心裏恐懼道:“趙王命令我把你們這些人全部坑殺,我覺得你們沒有罪,豈能殺死,想服從趙王的命令但又不忍心殺你們,不殺你們我又得罪了趙王,怎麽辦呢?”


    大家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於是聽從王德明的蠱惑。


    是夜,趙王的親軍有人住在潭城的西門,他們在一起喝酒,相與謀劃。喝得高興的時候,有人道:“我們很明白王太保的意思,今晚上就能讓大家富貴了。”


    眾人一起響應,翻過城牆進入城內,此時趙王正在燒香,接受道主天尊授符,眾人殺死王熔,焚燒了趙王的住宅。軍校張友順率領士卒來到王德明的住地,請他作留後官,王德明恢複了自己的姓名張禮,把王氏的家族全部殺掉,隻留下趙王的女兒,玉寧郡主,托身於李。


    張禮因為盡滅趙王,怕玉寧郡主蠱惑李加害自己,而李因為他反覆無常,諂媚無能,而又經常吹牛,大言不慚,並未重用於他。張禮因此疑心,暗寫信給晉王勸晉王稱帝,請求晉王授予他符節和斧鉞。


    李早已暗派人時刻監視,知道此事以後,暗派人毒殺了張禮,把趙王之地,掌握在自己手。


    李注視著玉寧郡主道:“寧兒,讓我們重溫過去吧,以後我不會再讓你受苦了”


    趙王之女,就是寧兒,此刻孤單的她,楚楚動人被李擁在懷:“我,以前……”


    灼熱的嘴唇堵住了寧兒的話語,良久,寧兒嬌軀無力,慵懶的靠在李的懷:“寧兒,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那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後我不會讓你離開我。”


    又一個熱吻,覆蓋了寧兒的櫻唇,李把寧兒抱起來,向床上走去,這一天,他等待了很久。


    “夫君,我會幫助你治理趙地……”寧兒沒有說完,口忍不住輕輕的**……


    李因此盡得趙王之地,聲勢愈發浩大。


    此時,梁朝紛亂不已,陳州刺史,惠王朱友能反叛,率軍直趨大梁城。後梁帝下詔書命令陝州留後霍彥威、宣義節度使王彥章、控鶴指揮使張漢傑率兵討伐朱友能。


    晉王李存勖,野心勃勃,同意了藩鎮官吏們的請求,準備稱帝,訪求唐韓舊臣,打算準備朝廷百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五代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壁銅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壁銅牆並收藏混在五代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