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嗣源的軍隊到達東都,發起進攻,王瓚開門出來投降,李嗣源進入城內,安撫城內軍民。


    翌日,大梁開封,李存勖親軍入,身後跟著大隊黑衣黑甲的輕騎軍,李存勖金甲博冠,意氣風發,心情大好,一眼掃望前方跪迎馬前的後梁百官們,忍不住放聲大笑,“哈哈哈...”


    “原正統、原正統啊!”遠方的朝霞豔漫天,李存勖臉上放著異樣的紅光,從多少年了,多少年了,這是自父親踏入原以來的第一次,終於坐上了這原正統的位置之上。


    “臣率百官恭迎晉王大軍入城,請晉王責罰臣等不明時事之罪!”以趙岩為首的眾官匍匐在地,不敢抬頭,戰戰兢兢的等待著李存勖的處置,要是李存勖一個發怒,不要說官位,他們的腦袋也要全部落地。


    李存勖微眯眼睛一掃馬上跪著的黑壓壓近百個官員,嘴角浮現出一絲異樣的笑容,揮了揮手道:“諸公無需多慮,汝等乃國之棟梁,本王不會加罪於汝等,不過……”


    李存勖的聲音頓了頓,讓趙岩等一眾官吏的心頓時又懸了起來,問道:“朱有貞現在何處!”


    趙岩一聽頓時心的石頭又放了下來,忙答道:“皇...梁帝已自縊於寢宮之,此為其首級,特獻於晉王!”趙岩從身後的侍從手一個檀木箱,雙手敬奉於半空之。


    朱有貞臉上一喜,一揮手,令侍衛接過檀木箱,道:“打開!”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存勖再次禁不住仰天大笑,笑聲帶著一絲眼淚,心喃喃自語道:“父親,三箭之誓我不但完成了,而且還斷了朱溫老賊的根了。你可還滿意否?”


    “主公,請入城!”趙岩匍匐在地高聲呼道。


    隨之身後百官齊聲高呼,“恭迎主公入城!”


    自此。李存勖入主東都。梁亡。


    一年之後。


    李矗立於鎮州城樓之上。眺望著南方天空那血紅一片。喃喃細語道:“此時。李存勖在東都做皇帝應該還做得應該很舒坦吧!”


    矗立在一旁地敬翔搖了搖不知從哪兒搞來地羽扇。微笑道:“此時李存勖已為原正統。重用伶官。已不似當初那個雄姿英發地晉王矣!”


    “唉!”李長歎一聲。“自古就是這個權字害人那。想當初李存勖是何等地意氣風發。就連朱溫也不能望其鋒芒。可如今卻墮落了!”


    “這不正好遂了我們地意麽!”王郜順著兩人地話接著說道:“原統治愈是淩亂。對我們愈是有利。隻要李存勖一直就這樣放縱下去。我們可以將今年地進貢再提升一倍可李點了點頭。年前他就已經在名義上向李存勖稱臣。商定每年進貢大批地財務。並主動提出戍衛邊疆。李存勖忙於處置大批歸降地原各地事務。樂見其成。嗬嗬一笑。道:“就是不知道萬一那一天李存勖突然醒過來。找我們地麻煩可就真麻煩了!”


    敬翔搖了搖頭道:“主公何需擔慮,我軍已盡占鎮趙之地,盡收河北,已立於不敗之地矣。就算李存勖占了東都,與我也隻是對峙之勢也!”


    李笑了笑。語意帶著些許惆悵,“振不知我心矣!àp.16”


    “主公可是在擔心契丹人?”在另外一旁的王郜上前關切的問道。


    李搖了搖頭,深吸了那略帶著濕潤的空氣,“有快要入冬了呢,今年的糧草儲備的如何了。能夠撐的過年


    王郜上前一步,“主公放心。今年糧食還算豐收,加上奪了鎮定魏三鎮。平白多了許多糧草,過冬是沒有問題的。且謝銘如今已打通了海路,已經可以直接從南方買糧保機那邊可有契丹人來騷擾!”李想起了這顆很久之前就布置地棋,這是他作為今後遠征契丹四樓(契丹王庭)的踏板。


    “城築安康,百姓安居樂建三倍餘,足容納一百餘艘百丈巨舟,進可攻,退可守,穩若泰山。”王郜的眼睛顯示出了從前未有的強大自信。


    李禁不住心一聲感歎,至今為止這麽多年來也總算是有了一個稍微滿意的局麵,接下來就是和李存勖劃江而治,隻要苦心經營幾年由北而南一統國也不是難事,而且最主要的是有他這個穿越者的絕對優勢存在,就算當年的曹孟德也不過如此吧,想到這裏他不禁放聲大笑起來。


    笑聲頓止,李抬頭仰望天空,眼顯現出那道熟悉的精芒,凝聲道:“告訴史弘肇與景延廣,加緊訓練新兵,明年我要將整個北方納入大燕地控製之下。”


    “遵令!”王郜止不住心的一陣激動,連聲答應了下去!”畢,李令史弘肇、高行周分率五萬大軍進攻晉地太原府,而自身親率二十萬大軍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了向四周的侵吞之勢,太原府留後李嗣昭亡,定難節度使李彝超降,原晉地、定難,河北地區相繼落入燕軍的控製當。


    李存勖聞之大慌,令李嗣源傾國之兵迎戰李主力大軍,雙方在黃河展開一場曠世大戰...


    李在強勢的水軍、以及超出後唐軍意料的犀利弓弩、唐軍主力,不過由於李存勖的親自出征,穩定了士氣,借黃河之力,以慘重的代價將燕軍水軍破壞殆盡,這一仗以燕軍慘勝,然而黃河以北盡數為燕軍所控製。


    這一仗重新劃分了原大地的勢力範圍,燕水軍雖勝卻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水軍盡沒,大將李山海站亡、元行欽斷一臂,二萬水軍以及五萬精銳步軍損耗殆盡,近萬艘大小戰船僅餘數艘;而後唐軍更加損失慘重,號稱四十萬大軍連精銳黑鴉軍僅率二萬餘殘兵,大將戰死無數,國庫損耗殆盡,此戰稱為滑州轉折戰。


    滑州轉折戰之後,後唐實力大損,再無力封鎖黃河防線,至此,原已經完全洞燕。


    燕太祖開元二年十月,歧王李茂貞上表請附大燕,帝允。


    同年,燕太祖立太李。


    翌年,太祖李親率五十萬騎步大軍跨河南下。


    十二月,後唐國北部重鎮滑州陷落,大將周德威戰死,三萬後唐精銳全軍覆滅。


    燕太祖開元三年三月,李存勖率眾倉惶出逃東都,被大將高行周率輕騎追上困於許昌,李存勖走投無路之下,遂將劉皇後等後宮妃嬪趕入別館、舉火**,是夜許昌城唐軍嘩變,後唐大將郭崇韜、之,後唐正式滅亡。


    五月,李遷韓延徽為開封刺史,然後班師回朝。


    李盡收原之地,全國各地稱臣,然各地依舊各自為政,不遵號令,燕太祖開元四年正月,李令大將史弘肇,征南將軍高行周各率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征討江東吳、蜀。


    月,元行欽攻陷廬州,吳大將戰死。


    月,史弘肇攻陷廣陵,楊行密投降,吳國滅亡,江南歸於一統。


    同年十二月,高行周攻陷成都,王建全族抄斬,蜀亡。


    自此,全國尚有楚、越、閩、漢,四國未附,已然淒淒矣!


    開元五年,楚、越降,願獻出兵權,第二年,閩、漢降,自此全國一統。


    自開元十年至升平五十年,燕太祖李在位地五十年間,收兵權,改府製,武並重,將全國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央政權。


    在經濟上采取與民休養地政策,鼓勵農耕,鼓勵工商,同時減免稅賦,精簡政府機構,減少財政支出,在李的勵精圖治之下,大燕帝國一改建國初期千瘡百孔的淒涼景象,漸漸有了盛世氣象,史稱升平盛世!


    燕太祖升平十年,太祖崩,皇太孫李熠繼位,改元宏武,史稱武帝。


    武帝繼位之後,一改升平策略,對周邊地區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侵略擴張,自宏武元年至宏武二十八年,武帝在位地數年間,大燕帝國對周邊地區發動了三千多場血腥的掠奪戰爭,先後擄掠奴隸近千餘萬,屠滅大小部族近兩千餘,吐蕃、契丹等各族支離破碎,再無對原形成威脅地能力。


    此後武帝又再采取了強有力的民族融合政策,鼓勵生育,推行以央向四周擴撒地政策,不斷向外掠奪人口,強製性通婚,消除各族特有的習俗,將各少數民族完全融入進華夏民族地血統之。


    自此數十年之後,大燕人口增至數倍,逐步由原向外拓展,泱泱華夏大地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


    全書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五代當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壁銅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壁銅牆並收藏混在五代當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