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植今年十八歲,長得也是一表人才,看起來也是一副溫文儒雅的模樣,上次沈寄就見過了。。m~*不過可能是因為他有那樣的生父生母,她怎麽看他都不能順眼。尤其現在頂著個小叔子的名義,要讓她出錢出力,還得把剛重新裝好不久的梨香院分一進給他做新房,她心頭就更加的不爽了。
如果是魏楹的親弟弟,甚至說不是二房三房,是其他任何一房,哪怕是旁支族人過繼來的兒子,沈寄自問都可以以一個長嫂的心來對待,財產分出去一份也沒有關係,操勞一些也沒事。可這個人是二房的兒子,是仇人之後,而且從她過門二夫人就不遺餘力的給她添堵,她實在是沒有那麽聖母。
不過不管怎麽說,魏植也算是這個家裏和魏楹關係最親近的人,她不能表露出半點不滿來。拜過祠堂的過繼是非常嚴肅的,不是兒戲,不可能抱過來了再還回去。族譜上他就是魏楹的親兄弟。
所以魏植進來,向魏楹沈寄行禮,他們二人也不能有失禮的表現。魏楹微微點了點頭,“三弟來了。”沈寄則指指凳子,“三弟,坐,來人,給三爺上茶。”
魏植是過來道謝的,“這才要麻煩大嫂了。”
沈寄心頭在滴血,並非她摳門,可是把自己辛苦賺回來的錢拿出來給魏植幫喜事她真的是不甘願啊。麵上卻隻能笑道:“我跟你大哥剛才也在商量這件事呢,這是長房的事,按理說我該一肩挑起來,可是我實在沒有經辦過這樣的大事,而且淮陽這邊我也不熟。所以,我們決定把操辦的事委托給二嬸還有二弟妹,當然,大嫂也會在一邊幫襯的。你的意思呢?”
魏植想了想,說道:“都聽大哥大嫂的。”
“好,那我們現在就去見見二嬸,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嘴巴甜一點,這可要讓二嬸跟二弟妹受累了。回頭大嫂一定要好好的謝她們才行。”
魏植站了起來,“是。”
於是三人一道往二房那邊去,走到第一件屋子,沈寄指點著說道:“三弟,方才我和你大哥商量了一下,這屋子都是新裝好的,這第一進就給你做新房,怎麽樣?”
第一進有五個寬敞的房間,還有一排下人房。這樣子一來,二夫人又名正言順的把她的人安插到了梨香院。
“小弟都聽大哥大嫂的。”
“嗯,那等我們商量好,便請三弟妹家的人過來量尺寸打家具。”至於這第一進原本的家具,沈寄準備全部收進庫房鎖起來。好討厭,自己家裏住進這麽些人,回頭依然是說個話都不方便。而且到時候魏楹不在,自己肯定不想在淮陽長住。這整棟房子全歸了老三了。還得負擔他們小兩口的開銷。
不過,如果老太爺的大事就在近期,那麽自己是無法離開了。就連魏楹都得回家來丁憂。毫無^h疑問,身為族長的二老爺會讓魏楹守足三年孝期。不當官也就罷了,可是要他們分居三年,這真的是很不人道啊。
而這個時候,二老爺和二夫人也正在談論他們這對小夫妻。
二夫人有些忿然道:“這小子怎麽這麽好命,原本聽說他被貶到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做縣丞,而且那個地方匪盜橫行。結果不到半年,他居然就揭發了知縣勾結匪盜殺害前任知縣縣丞的事,還讓他直接接替了知縣的位置。現如今又升了知府。哼,知府,那可是五品官兒。老七兩口子那麽得瑟,不就是因為苦熬了十多年熬成了個五品麽。我麽當年布置下的兩樁事,一件因為那個什麽侯爺世子不得力付之東流,另一件也因為那小子突然離京成空。氣死我了!”
二老爺端著茶道:“難道真的讓那些老頭子說著了,他就是能振興魏氏的人?”
“哼,他越是有出息,我們的日子就越難過。”
“他官當得再大,還能借朝廷的勢還欺壓親叔叔不成。這是長幼之道,他敢違了那就是他的大不是,你看禦史會不會彈劾。”
“都是你無能,如果你也能考中進士,我如今不也是誥命夫人了。所有的事都怪你,如今是騎虎難下了。”
二老爺把茶盞往案上一放,“你以為你就沒有過錯,這些年你從家裏撈了那麽多,至於如今那麽多兄弟對我有怨言麽。”
“我們是嫡出,他們是庶出,本來就該有區別。”
二老爺蹙眉,“那也不是……唉,算了,我不說了。總之那些事該收手的收手,不要留了把柄給人。我們手裏有那麽多,日後爹走了,分到手裏那份也不薄。足夠了!”
“哼,足夠了,如果沒有魏楹冒出來還差不多,生生要分走一個大頭。”
二老爺忍耐的道:“這麽多年,我也沒有短過你的吃穿,你怎麽就那麽貪財呢?”
“你沒短過我的吃穿,哼,如果不是我動手腳,就靠一點分紅,我們一家子現在還跟那些人一樣苦哈哈的。這個家是我們在打理,他們憑什麽坐享其成。你要是有本事,倒是給我弄個誥命夫人回來當當啊。我如今就連做誥命太夫人的指望都沒了。還是那個女人命好啊,如今還得得到誥贈。我爹當初要不是想著你父親和兄長都是飽學之士,怎麽會把我嫁給你。誰知道你竟是個文不成武不就……”
二老爺一巴掌拍在桌上,“那又怎樣,我是魏氏的族長,你這麽多年能在族中作威作福呼風喚雨還不是靠了我。”
“族長夫人,那也隻能在魏氏威風一二。你不知道我回娘家,我嫂子和兩個做了誥命夫人的妹子是如何奚落我的,可是我連嘴都還不上。不就是因為你沒出息麽。”
二老爺皺眉,他就隻是個秀才,很多人因為他是爹的兒子,大哥的親弟弟都對他報以很大的期望,可是他的確不是那塊料。這些年他操持族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在那些老頭子眼底,他還比不過才認祖歸宗三四年的魏楹。就因為他中了進士做了官,就比其他人都生生高出了一截。
魏家有鋪子有地,可是這兩代就隻出了老七跟魏楹兩個做官的,而且老七在仕途熬了那麽多年才熬到五品,能給家族的助力也有限。如果朝中無人,一個家族總是要慢慢敗落。之前魏氏在淮陽名聲赫赫,可是就因為這兩代沒有後起之秀名聲就落了下來,竟被旁邊的韓家、竇家比了下去。而且官場中沒有助力,魏氏的生意都大受影響。這也是這些年家中財源慢慢入不敷出的緣由。
收入逐年在減少,如果再分給那麽多光是等著分紅卻什麽力氣都不出的各房族人,分到他們頭上的就更少了。所以,妻子做了假賬,先扣留一部分然後才拿出來分的做法二老爺其實是很讚同的。他們本來就應該多拿一些。隻是因此造成了幾個兄弟對他的不滿,他就有些不接受了。
“老爺,夫人,大爺大奶奶還有三爺過來了。”
兩夫妻停下了相互埋怨,二夫人道:“叫二奶奶也過來拜見長兄長嫂。”她嫁過來的時候,長房因為老大的病已經勢微,而二老爺剛考中秀才看著如初升的朝陽,父親覺得魏氏書香傳家所以把她嫁過來。實指望她能夫榮妻貴,封妻蔭子,就像魏家前代那些老封君一般。可誰知道,他就隻到秀才就止步了,後來無論如何都考不上去了。無奈隻能回來管理族務,讓她在娘家抬不起頭來。兩個兒子,老二一門心思在做生意上,老三到現在連個生員都沒考上,竟連四房那個兒子都不如。現在也鬧著不想再繼續考了,要回來和他二哥一樣管理生意。真真是氣死她了。
沈寄和魏楹進來,先送上蜀地土產,然後再坐下敘話。二夫人便叫了兒媳宋氏過來見禮。
沈寄知道二房添了個媳婦,而且媳婦肚子爭氣過門一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於是便準備了兩份見麵禮,一份給宋氏,一份給抱出來的胖娃娃。至於老二魏楓在外麵打點魏家所有的生意,並不在家。
沈寄笑著從奶娘手裏接過了胖娃娃,“他叫什麽?”
宋氏笑道:“大嫂,他小名叫力哥,大名還沒有起呢,剛滿了十個月。”
力哥也不認生,就坐在沈寄腿上,兩隻圓溜溜的眼睛把她望著,沈寄握著他的兩個小拳頭,“力哥,我是大伯母哦。”宋氏比沈寄大三歲,今年十九了,一直微笑著在旁邊看著。
魏楹和二老爺說了幾句話,如今他登門倒也不會擺出一副冷麵孔來了。幾年的官當下來,他是越來越喜怒不形於色了。二老爺覺得越來越看不透這個侄子了,心頭很是沒底。他跟三年前在祠堂大鬧那個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沈寄逗了力哥一會兒,逗得他哈哈大笑,見牙不見眼的,這才慢慢把來意說了,“二叔二嬸,我們這次是為了三弟的喜事要來麻煩你們。”說著不好意思的笑笑,“本來這是我們長房的事,母親不在了,長嫂如母應該我出麵張羅,可是我年紀輕又沒經過這樣的大事,所以想請二嬸來操辦這事。”反正她攬了這事最後出問題是她無能,需要二夫人來善後。索性這個時候交給她來辦,就算她膽小不敢承辦吧。而且老三是二夫人生的,她這麽做也是為了不落埋怨。
二夫人自然推托了幾句,說沈寄當家也三年了,正是該鍛煉一下的時候。怕出事情她從旁協助一二也就是了。
沈寄笑道:“祖父在病中,父親母親又不在,侄媳婦也隻有來找二叔二嬸了。你們就是我們夫妻和三弟的至親,我們長房同二房,比別的房頭關係又不同。侄媳婦膽小,從前所謂管家不過是日常一些小事罷了。還請二嬸不要推辭了。來人!”
外頭抬進來一口大箱子,沈寄道:“二嬸,這是祖父那裏知道三弟要辦喜事讓拿過來的三千兩銀子,還有這裏的兩千兩銀票是我們長房的,您就應承下來吧。”這兩千兩是沈寄手頭絕大部分的現銀了,她也想通了,就當花錢消災。這個事情絕對不能攬過來。錢沒了可以再掙,她反正在魏家就是個出手大方收買人心的形象,自己的小叔子幫喜事當然得拿出這麽多來。
二夫人作勢想了想,這五千兩肯定是用不完的,有個兩千喜事就可以辦得很好了,而且還可以收到不少隨禮的銀子。收到的隨禮和剩下的三千兩都給老三攢起來。到時候去還禮卻又是沈寄的事情,何樂而不為。而且她如今表明了膽小不敢攬事,日後也不好出頭跟自己爭中饋之權。算她聰明知道這事情攬過去就是一身的虱子。
“既然侄媳婦你說到這份上了,那我就應承下來。到時候一應開支我會給你一份明細的。”
沈寄擺手,“不用不用,我們還信不過二嬸麽。就是要給明細,回頭你給三弟妹就好了。這些銀子都是三弟和三弟妹的。”
這話說得很清楚了,隨禮的錢還有剩下的錢都歸老三,而還禮是用長房宮中的錢,算沈寄懂事。不過這小丫頭一向是個人小鬼大的主,花樣多著呢。四房的老六進京趕考回來對人說起沈寄把家裏的桃樹林大池塘等等都包租給下人,家裏的人都好說她會理財當家,尤其是三嬸娘那個老不死的。可是三嬸娘身上有誥命,身份就比旁的妯娌高出了一截。這些話是說自己不如沈寄會當家呢,說她每年繳到公中的銀子少了。一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閑著領銀子還那麽多話。就是沈寄來管這個家,她一定也是要為自己的小家撈銀子的。
二夫人看了一眼宋氏和沈寄,“這樣,我經曆的事是比你們小輩多謝,這事我就來把總,你們兩個做嫂子的也不能躲清閑。”
沈寄和宋氏對望一眼道:“都聽嬸娘(母親)吩咐。”
老三則站了起來,先朝二夫人一揖,“為了侄兒的事,讓嬸娘受累了。”又朝沈寄和宋氏一揖,“讓兩位嫂子受累了。”
沈寄笑道:“誰讓你是弟弟呢。好了,準備好當新郎官就是了。”剛說完聽到力哥在自己腿上放了個屁,奶娘道:“哥兒是要方便了,大奶奶把人給奴婢吧。”
沈寄道:“好。”兩手托起力哥遞過去,心道幸好你小子還知道通知一下,不然我這身衣裳就毀了。
兩人就勢告辭出來,至於老三,他本來就住在二房這邊。成親了才會搬過去。從今天起,沈寄就要開始日日到二房報到商量婚事的安排了。
出去的路上,她小聲對魏楹說:“你厲害啊,居然真的一副把二老爺當叔父尊敬的樣子。”
“彼此彼此,你也不差。”
沈寄歎口氣,“唉,我實在不想和他們虛以委蛇了。”
魏楹滯了一下,“我也不想,可是至少得送祖父上山之後才能撕破臉。而且,如今也還有所欠缺。”
“我還真有些喜歡力哥。”
“我看你是喜歡小娃娃,這樣吧,我們去十五叔那裏看他的兒子去。”
“好。”沈寄已經吩咐下人把送各個房頭的禮送去了,十五叔這裏自然沒有落下。十五嬸是個溫柔如水的女子,聞說他們上門來,便抱著兒子迎了出來。
魏楹和沈寄行禮道:“見過十五嬸。”
“免禮免禮,快進來坐。你們十五叔到祖父那邊去了,來,權兒,見過大哥大嫂。”
權兒由十五嬸抱著向他們二人合拳揖了揖。
魏楹想了一下,“他行二十八吧?”
“沒錯。”
沈寄心道,真是人丁興旺。看十五叔十五嬸這麽年輕,生到三十弟沒問題的。幸好女孩子有自己的序齒排行,不然就更多了。
“二十八弟,有點拗口啊。來,這是你大哥哥,我是你大嫂子。以後我們就叫你小弟弟了。等你有了自個的小弟弟,我們再改口。”沈寄幫小魏權正了正虎頭帽,後者歪著頭盯著她看。
“權兒,叫人啊。”十五嬸頗有些不好意思,權兒的小弟弟自然隻有她來生了。居然被小輩這麽拐彎抹角的打趣了。便笑著說:“倒是你們,幾時給權兒添個大侄子啊?”
沈寄嘿嘿一笑,然後勸哄道:“叫吧,叫了給你糖糖吃。或者,大嫂子抱你上街買糖人去。”
魏楹一聽就知道是沈寄想上街了,於是道:“要是十五嬸放心,就把人交給我們夫妻帶出去玩。”
“放心,有什麽不放心的。”
沈寄便成功的用兩塊糖把小叔子哄了出來。至於見麵禮則交給了母親,是她親手做的一雙小棉鞋,用黃黑相間的布做的,鞋子前麵要繡了個王字,還各有六根纏了黃黑絨布的極細的鐵絲做的虎須。十五嬸一個勁兒的誇她手工好。這可比送給力哥的花錢買的東西上心多了。
!(.html)
如果是魏楹的親弟弟,甚至說不是二房三房,是其他任何一房,哪怕是旁支族人過繼來的兒子,沈寄自問都可以以一個長嫂的心來對待,財產分出去一份也沒有關係,操勞一些也沒事。可這個人是二房的兒子,是仇人之後,而且從她過門二夫人就不遺餘力的給她添堵,她實在是沒有那麽聖母。
不過不管怎麽說,魏植也算是這個家裏和魏楹關係最親近的人,她不能表露出半點不滿來。拜過祠堂的過繼是非常嚴肅的,不是兒戲,不可能抱過來了再還回去。族譜上他就是魏楹的親兄弟。
所以魏植進來,向魏楹沈寄行禮,他們二人也不能有失禮的表現。魏楹微微點了點頭,“三弟來了。”沈寄則指指凳子,“三弟,坐,來人,給三爺上茶。”
魏植是過來道謝的,“這才要麻煩大嫂了。”
沈寄心頭在滴血,並非她摳門,可是把自己辛苦賺回來的錢拿出來給魏植幫喜事她真的是不甘願啊。麵上卻隻能笑道:“我跟你大哥剛才也在商量這件事呢,這是長房的事,按理說我該一肩挑起來,可是我實在沒有經辦過這樣的大事,而且淮陽這邊我也不熟。所以,我們決定把操辦的事委托給二嬸還有二弟妹,當然,大嫂也會在一邊幫襯的。你的意思呢?”
魏植想了想,說道:“都聽大哥大嫂的。”
“好,那我們現在就去見見二嬸,到時候你可一定要嘴巴甜一點,這可要讓二嬸跟二弟妹受累了。回頭大嫂一定要好好的謝她們才行。”
魏植站了起來,“是。”
於是三人一道往二房那邊去,走到第一件屋子,沈寄指點著說道:“三弟,方才我和你大哥商量了一下,這屋子都是新裝好的,這第一進就給你做新房,怎麽樣?”
第一進有五個寬敞的房間,還有一排下人房。這樣子一來,二夫人又名正言順的把她的人安插到了梨香院。
“小弟都聽大哥大嫂的。”
“嗯,那等我們商量好,便請三弟妹家的人過來量尺寸打家具。”至於這第一進原本的家具,沈寄準備全部收進庫房鎖起來。好討厭,自己家裏住進這麽些人,回頭依然是說個話都不方便。而且到時候魏楹不在,自己肯定不想在淮陽長住。這整棟房子全歸了老三了。還得負擔他們小兩口的開銷。
不過,如果老太爺的大事就在近期,那麽自己是無法離開了。就連魏楹都得回家來丁憂。毫無^h疑問,身為族長的二老爺會讓魏楹守足三年孝期。不當官也就罷了,可是要他們分居三年,這真的是很不人道啊。
而這個時候,二老爺和二夫人也正在談論他們這對小夫妻。
二夫人有些忿然道:“這小子怎麽這麽好命,原本聽說他被貶到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做縣丞,而且那個地方匪盜橫行。結果不到半年,他居然就揭發了知縣勾結匪盜殺害前任知縣縣丞的事,還讓他直接接替了知縣的位置。現如今又升了知府。哼,知府,那可是五品官兒。老七兩口子那麽得瑟,不就是因為苦熬了十多年熬成了個五品麽。我麽當年布置下的兩樁事,一件因為那個什麽侯爺世子不得力付之東流,另一件也因為那小子突然離京成空。氣死我了!”
二老爺端著茶道:“難道真的讓那些老頭子說著了,他就是能振興魏氏的人?”
“哼,他越是有出息,我們的日子就越難過。”
“他官當得再大,還能借朝廷的勢還欺壓親叔叔不成。這是長幼之道,他敢違了那就是他的大不是,你看禦史會不會彈劾。”
“都是你無能,如果你也能考中進士,我如今不也是誥命夫人了。所有的事都怪你,如今是騎虎難下了。”
二老爺把茶盞往案上一放,“你以為你就沒有過錯,這些年你從家裏撈了那麽多,至於如今那麽多兄弟對我有怨言麽。”
“我們是嫡出,他們是庶出,本來就該有區別。”
二老爺蹙眉,“那也不是……唉,算了,我不說了。總之那些事該收手的收手,不要留了把柄給人。我們手裏有那麽多,日後爹走了,分到手裏那份也不薄。足夠了!”
“哼,足夠了,如果沒有魏楹冒出來還差不多,生生要分走一個大頭。”
二老爺忍耐的道:“這麽多年,我也沒有短過你的吃穿,你怎麽就那麽貪財呢?”
“你沒短過我的吃穿,哼,如果不是我動手腳,就靠一點分紅,我們一家子現在還跟那些人一樣苦哈哈的。這個家是我們在打理,他們憑什麽坐享其成。你要是有本事,倒是給我弄個誥命夫人回來當當啊。我如今就連做誥命太夫人的指望都沒了。還是那個女人命好啊,如今還得得到誥贈。我爹當初要不是想著你父親和兄長都是飽學之士,怎麽會把我嫁給你。誰知道你竟是個文不成武不就……”
二老爺一巴掌拍在桌上,“那又怎樣,我是魏氏的族長,你這麽多年能在族中作威作福呼風喚雨還不是靠了我。”
“族長夫人,那也隻能在魏氏威風一二。你不知道我回娘家,我嫂子和兩個做了誥命夫人的妹子是如何奚落我的,可是我連嘴都還不上。不就是因為你沒出息麽。”
二老爺皺眉,他就隻是個秀才,很多人因為他是爹的兒子,大哥的親弟弟都對他報以很大的期望,可是他的確不是那塊料。這些年他操持族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在那些老頭子眼底,他還比不過才認祖歸宗三四年的魏楹。就因為他中了進士做了官,就比其他人都生生高出了一截。
魏家有鋪子有地,可是這兩代就隻出了老七跟魏楹兩個做官的,而且老七在仕途熬了那麽多年才熬到五品,能給家族的助力也有限。如果朝中無人,一個家族總是要慢慢敗落。之前魏氏在淮陽名聲赫赫,可是就因為這兩代沒有後起之秀名聲就落了下來,竟被旁邊的韓家、竇家比了下去。而且官場中沒有助力,魏氏的生意都大受影響。這也是這些年家中財源慢慢入不敷出的緣由。
收入逐年在減少,如果再分給那麽多光是等著分紅卻什麽力氣都不出的各房族人,分到他們頭上的就更少了。所以,妻子做了假賬,先扣留一部分然後才拿出來分的做法二老爺其實是很讚同的。他們本來就應該多拿一些。隻是因此造成了幾個兄弟對他的不滿,他就有些不接受了。
“老爺,夫人,大爺大奶奶還有三爺過來了。”
兩夫妻停下了相互埋怨,二夫人道:“叫二奶奶也過來拜見長兄長嫂。”她嫁過來的時候,長房因為老大的病已經勢微,而二老爺剛考中秀才看著如初升的朝陽,父親覺得魏氏書香傳家所以把她嫁過來。實指望她能夫榮妻貴,封妻蔭子,就像魏家前代那些老封君一般。可誰知道,他就隻到秀才就止步了,後來無論如何都考不上去了。無奈隻能回來管理族務,讓她在娘家抬不起頭來。兩個兒子,老二一門心思在做生意上,老三到現在連個生員都沒考上,竟連四房那個兒子都不如。現在也鬧著不想再繼續考了,要回來和他二哥一樣管理生意。真真是氣死她了。
沈寄和魏楹進來,先送上蜀地土產,然後再坐下敘話。二夫人便叫了兒媳宋氏過來見禮。
沈寄知道二房添了個媳婦,而且媳婦肚子爭氣過門一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於是便準備了兩份見麵禮,一份給宋氏,一份給抱出來的胖娃娃。至於老二魏楓在外麵打點魏家所有的生意,並不在家。
沈寄笑著從奶娘手裏接過了胖娃娃,“他叫什麽?”
宋氏笑道:“大嫂,他小名叫力哥,大名還沒有起呢,剛滿了十個月。”
力哥也不認生,就坐在沈寄腿上,兩隻圓溜溜的眼睛把她望著,沈寄握著他的兩個小拳頭,“力哥,我是大伯母哦。”宋氏比沈寄大三歲,今年十九了,一直微笑著在旁邊看著。
魏楹和二老爺說了幾句話,如今他登門倒也不會擺出一副冷麵孔來了。幾年的官當下來,他是越來越喜怒不形於色了。二老爺覺得越來越看不透這個侄子了,心頭很是沒底。他跟三年前在祠堂大鬧那個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沈寄逗了力哥一會兒,逗得他哈哈大笑,見牙不見眼的,這才慢慢把來意說了,“二叔二嬸,我們這次是為了三弟的喜事要來麻煩你們。”說著不好意思的笑笑,“本來這是我們長房的事,母親不在了,長嫂如母應該我出麵張羅,可是我年紀輕又沒經過這樣的大事,所以想請二嬸來操辦這事。”反正她攬了這事最後出問題是她無能,需要二夫人來善後。索性這個時候交給她來辦,就算她膽小不敢承辦吧。而且老三是二夫人生的,她這麽做也是為了不落埋怨。
二夫人自然推托了幾句,說沈寄當家也三年了,正是該鍛煉一下的時候。怕出事情她從旁協助一二也就是了。
沈寄笑道:“祖父在病中,父親母親又不在,侄媳婦也隻有來找二叔二嬸了。你們就是我們夫妻和三弟的至親,我們長房同二房,比別的房頭關係又不同。侄媳婦膽小,從前所謂管家不過是日常一些小事罷了。還請二嬸不要推辭了。來人!”
外頭抬進來一口大箱子,沈寄道:“二嬸,這是祖父那裏知道三弟要辦喜事讓拿過來的三千兩銀子,還有這裏的兩千兩銀票是我們長房的,您就應承下來吧。”這兩千兩是沈寄手頭絕大部分的現銀了,她也想通了,就當花錢消災。這個事情絕對不能攬過來。錢沒了可以再掙,她反正在魏家就是個出手大方收買人心的形象,自己的小叔子幫喜事當然得拿出這麽多來。
二夫人作勢想了想,這五千兩肯定是用不完的,有個兩千喜事就可以辦得很好了,而且還可以收到不少隨禮的銀子。收到的隨禮和剩下的三千兩都給老三攢起來。到時候去還禮卻又是沈寄的事情,何樂而不為。而且她如今表明了膽小不敢攬事,日後也不好出頭跟自己爭中饋之權。算她聰明知道這事情攬過去就是一身的虱子。
“既然侄媳婦你說到這份上了,那我就應承下來。到時候一應開支我會給你一份明細的。”
沈寄擺手,“不用不用,我們還信不過二嬸麽。就是要給明細,回頭你給三弟妹就好了。這些銀子都是三弟和三弟妹的。”
這話說得很清楚了,隨禮的錢還有剩下的錢都歸老三,而還禮是用長房宮中的錢,算沈寄懂事。不過這小丫頭一向是個人小鬼大的主,花樣多著呢。四房的老六進京趕考回來對人說起沈寄把家裏的桃樹林大池塘等等都包租給下人,家裏的人都好說她會理財當家,尤其是三嬸娘那個老不死的。可是三嬸娘身上有誥命,身份就比旁的妯娌高出了一截。這些話是說自己不如沈寄會當家呢,說她每年繳到公中的銀子少了。一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閑著領銀子還那麽多話。就是沈寄來管這個家,她一定也是要為自己的小家撈銀子的。
二夫人看了一眼宋氏和沈寄,“這樣,我經曆的事是比你們小輩多謝,這事我就來把總,你們兩個做嫂子的也不能躲清閑。”
沈寄和宋氏對望一眼道:“都聽嬸娘(母親)吩咐。”
老三則站了起來,先朝二夫人一揖,“為了侄兒的事,讓嬸娘受累了。”又朝沈寄和宋氏一揖,“讓兩位嫂子受累了。”
沈寄笑道:“誰讓你是弟弟呢。好了,準備好當新郎官就是了。”剛說完聽到力哥在自己腿上放了個屁,奶娘道:“哥兒是要方便了,大奶奶把人給奴婢吧。”
沈寄道:“好。”兩手托起力哥遞過去,心道幸好你小子還知道通知一下,不然我這身衣裳就毀了。
兩人就勢告辭出來,至於老三,他本來就住在二房這邊。成親了才會搬過去。從今天起,沈寄就要開始日日到二房報到商量婚事的安排了。
出去的路上,她小聲對魏楹說:“你厲害啊,居然真的一副把二老爺當叔父尊敬的樣子。”
“彼此彼此,你也不差。”
沈寄歎口氣,“唉,我實在不想和他們虛以委蛇了。”
魏楹滯了一下,“我也不想,可是至少得送祖父上山之後才能撕破臉。而且,如今也還有所欠缺。”
“我還真有些喜歡力哥。”
“我看你是喜歡小娃娃,這樣吧,我們去十五叔那裏看他的兒子去。”
“好。”沈寄已經吩咐下人把送各個房頭的禮送去了,十五叔這裏自然沒有落下。十五嬸是個溫柔如水的女子,聞說他們上門來,便抱著兒子迎了出來。
魏楹和沈寄行禮道:“見過十五嬸。”
“免禮免禮,快進來坐。你們十五叔到祖父那邊去了,來,權兒,見過大哥大嫂。”
權兒由十五嬸抱著向他們二人合拳揖了揖。
魏楹想了一下,“他行二十八吧?”
“沒錯。”
沈寄心道,真是人丁興旺。看十五叔十五嬸這麽年輕,生到三十弟沒問題的。幸好女孩子有自己的序齒排行,不然就更多了。
“二十八弟,有點拗口啊。來,這是你大哥哥,我是你大嫂子。以後我們就叫你小弟弟了。等你有了自個的小弟弟,我們再改口。”沈寄幫小魏權正了正虎頭帽,後者歪著頭盯著她看。
“權兒,叫人啊。”十五嬸頗有些不好意思,權兒的小弟弟自然隻有她來生了。居然被小輩這麽拐彎抹角的打趣了。便笑著說:“倒是你們,幾時給權兒添個大侄子啊?”
沈寄嘿嘿一笑,然後勸哄道:“叫吧,叫了給你糖糖吃。或者,大嫂子抱你上街買糖人去。”
魏楹一聽就知道是沈寄想上街了,於是道:“要是十五嬸放心,就把人交給我們夫妻帶出去玩。”
“放心,有什麽不放心的。”
沈寄便成功的用兩塊糖把小叔子哄了出來。至於見麵禮則交給了母親,是她親手做的一雙小棉鞋,用黃黑相間的布做的,鞋子前麵要繡了個王字,還各有六根纏了黃黑絨布的極細的鐵絲做的虎須。十五嬸一個勁兒的誇她手工好。這可比送給力哥的花錢買的東西上心多了。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