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行人離開揚州府之後,魏楹的公事輕鬆了許多,沈寄也是覺得渾身暢快。再加上小芝麻開口之後又開了步,更是讓他們歡喜不已。
小家夥現在能自己慢慢走,沈寄便每天抽時間彎著腰牽她在院子裏練走路。再有幾天就要滿周歲了,這可是件大事。
“娘,鳥鳥”小芝麻走累了,小手伸出去抹汗,看到天空飛過的小鳥便高興的叫起來。
“是啊,是鳥鳥。”沈寄現在時常抱了她認識新事物。或者說是教著她說出來,不過她能記住的也就是‘花花’‘魚魚’‘鳥鳥’這些了。
不過,皇帝一走,沈寄的重心並沒有全放在小芝麻身上。她一半的心放在夫婿和女兒身上,一半的心卻放在了窅然樓。自從皇帝在這裏用飯聽曲的消息傳了出去,窅然樓的生意陡然好了五成。沈寄看著銀子嘩啦啦的往腰包裏來,心頭真是美滋滋的。這就是名人效應啊!而且,平民百姓對皇權的崇拜是非常虔誠的。端看現代,每日裏故宮那個人流量就知道了啊。
沈寄想過了,她不想過林夫人那樣的生活,也不想追求王夫人那樣的譽滿閨閣。但這話不是光在嘴上說說就行了的。她必須要活得有底氣,不能一味的依附魏楹。不然活得其實也沒什麽太大的滋味。
魏楹將家中的財物都交給她保管,而且從不過問,要用大筆銀子的時候就同她說一聲。可是,那感覺還不如從前自己二兩銀子養家時暢快。其實酒樓每天賺的銀子相比他們的身家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可是帶給沈寄的喜悅卻是不小。
當然,她不會在魏楹麵前過分流露這份歡喜。隻是,漸漸覺得心頭除了夫婿與女兒,自己也有了重心。要說沈寄這輩子什麽時候最平安喜樂,現在回想起來,竟然是昔年辛苦勞作養家的時候。那個時候隻覺得辛苦,現在回想起來辛苦卻淡去了許多,更多是一份被人看重的尊重。
那個時候她實際上是魏家的經濟來源頂梁柱呢。先是給自己贖了身,後來又慢慢的攢下在當時看來不少的銀子。她原本以為自己會過上種田經商的小康生活,然後仗著和出人頭地了的魏楹的關係活得很好。沒想到魏楹會對她動男女之情,而且還有那麽離奇的身世。隨著魏楹中舉,得到母親的遺產,後來又分家,他們手頭的銀子和產業越來越多。按魏楹的說法是終於可以讓她過好日子了。可是,物質生活是越來越富足了,沈寄卻沒有感到幸福也因此成倍增加。
魏楹對她很大方,也許是因為從前心頭積累的愧疚,所以出人頭地之後一心對她好。她四季的衣料還有首飾匣子裏都是常添常新,銀子更是從來不曾短缺過。隻是,隨著他官越做越大,銀子越來越多,沈寄卻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兒。她對他的用處,似乎是越來越小了。而且因為她出身低,在官場上也什麽都幫不到他。這一回還因為她給他招來了不小的禍事。險些就觸怒了皇帝。
沈寄覺得,她是時候該做些什麽了。開酒樓並不隻是賺銀子這麽簡單,沈寄好好的打聽過,像王夫人還有從前講經的關夫人,她們都有很好的名聲。像王夫人那樣妻妾嫡庶一家歡沈寄是做不到了,可是像關夫人那樣領頭做善事卻是可以的。當然,關夫人名聲大,還有一個原因是她經講得好,而且還給太後講經。
這一次魏楹被逼著納妾,如果自己能有關夫人那樣的好名聲,想來不會就被逼成了這樣。可是做慈善,尤其是長期做慈善,那是需要銀子的。關夫人是號召了京城那麽多的高官夫人一起出銀子,揚州府可沒有那麽多家資豐厚的高官。就是有,最開始啟動的時候也隻有自己多出一點。魏家拿得出來這個銀子,可是沈寄是想長期做下去,魏楹如今的銀子,一多半是固定資產,而且他有各項人情往來,少不得要花費大宗銀子。甚至上一次修河堤,官麵上的銀子沒有及時到位,他們還墊付了三萬兩白銀,又到阮家等富戶去打了秋風。當時還一度削減內院開支。這筆銀子雖然上頭會撥來,但是有時候急用,也得留著。父母官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沈寄就想了,自己一直都是很喜歡做生意的,何妨一步一步把生意做大。手頭銀子多了,做事也就好辦了。這樣一邊賺銀子,一邊做慈善,到最後是件名利雙收的事。而且,她要做的並不是關夫人修金塔那等好看卻不是太實惠的。從她每年往華安送銀子,一則送貧家小兒讀書,二則資助無錢置辦妝奩的女子出嫁就可以看出她要做的是實事。她知道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管不過來,而且人當自助。可是像婦孺,又不能跟魏楹一樣埋頭苦讀以求改變命運,如果有人能幫襯一把也是好事。這七年,華安府不是就有不少貧家孩子因為他們送回去的銀子讀上了書。許多因為沒有妝奩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的女子因此得以嫁人生子。
手頭銀子多了,就能把惠及一鄉的事惠及一方。而且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不依附夫婿兒女的重心,更可以找回昔年在魏家不可或缺的底氣,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魏楹,這個時候可沒想到她有那麽深的打算,隻覺得她既然無聊,去弄些事做也是好的。左右家裏跟孩子她都照料得很好。
“爹爹”小芝麻窩在魏楹懷裏,撒嬌的扭來扭去。
魏楹做出皺眉的樣子,“又要騎馬馬?”
“嗯嗯。”
“那,先親爹爹一口。”
小芝麻站起來,毫不吝嗇的用口水幫魏楹洗臉。魏楹便把她舉到肩上坐著,“看,我的小芝麻好高。”
沈寄掀簾子進來,看沒人的時候魏楹又變身無所不應的慈父了,頗覺好笑。如今連小芝麻都知道,隻有在沒人的時候撒嬌才是百求百應的。
“畫師到了,走吧。”明日是小芝麻一周歲的生辰,沈寄想著前世自己每滿周歲都要去照相館照一張相記錄成長,便和魏楹說好了,今日找個畫師上門來給一家三口畫像。明天是正日子,揚州地麵上要來的人可不少,沒有這個功夫。
魏楹開始說你抱著她畫就好了嘛,或者我給你們畫,何必非要請個外人來。
沈寄知道他是對畫像留影這事還有些別扭。便說道:“行,你不畫就不畫吧。隻是以後兒孫問怎麽全家福上少了你,可別說是我不讓你上去的。”
魏楹想了想,這要是一年一年留下來,以後積少成多給兒孫看倒也挺有意思。而且,就衝全家福這個名字也不能少了他啊。於是便答應了。
沈寄看他一副被小芝麻揉皺了不少,便打開衣櫃重新找了一件出來給他換上,然後是小芝麻,當然也要換一件。小芝麻被沈寄養得可好動了,一天換幾身衣服是常事。這會兒便也合作的抬手抬腳,母親說要換了新衣服畫漂亮的小芝麻呢,還同意她將幾樣好看的首飾掛身上。小芝麻可是很喜歡那些紅紅黃黃白白綠綠的首飾的。
采藍按照她的要求把物件給她掛上,怎麽看怎麽不對。可是小芝麻就是不讓她取下來。沈寄打理好了魏楹過來,撲哧一聲笑出來,“小芝麻,你要當聖誕樹麽?還是說你掛的是軍功章?弄這麽多也不嫌累贅。”於是將小芝麻身上的諸如紅寶石項鏈羊脂白玉鐲子都取了下來。隻留下小孩兒該佩戴的項圈金鎖,手鐲腳鏈將她抱了出去。
一家三口以花園裏的荷花為背景坐在亭子裏,讓畫師畫。沈寄知道小芝麻隻是一時新鮮絕坐不了多久,而且魏楹也覺得長期一動不動任人畫有些不自在,便讓人出去找看了之後就能記在心頭畫出來的畫師。果然,沒坐半刻鍾,小芝麻就在沈寄腿上扭來扭去要求下地了。沈寄便放了她下去,她牽著采藍的手就看魚去了。隻不過,走步了幾步就伸手討抱。
魏楹早就覺得不自在了,也說了聲‘我回書房’就開溜。
沈寄見畫師示意無礙,便也笑著離去,一個時辰後,一家新鮮出爐的全家福擺在了她小書房的桌上。沈寄看了很滿意,連小芝麻手鐲上的紋樣,還有她頭上飾物都畫得纖毫畢現,人物也都生動可觀。難怪能在揚州闖出名堂來。
“取十兩銀子給畫師,好生答謝。再送去書畫鋪子,就說我要長久保存的,讓他們好好的裱。”
“是。”
“凝碧,你跟我去窅然樓看看明天的生辰宴準備得怎樣了。”
“是。”
府衙的官署並不寬敞,平時一家三口住著還好,要大肆宴請確有些局促了。這還是他們是知府家,住的最寬。其他的屬官,家裏有妻有妾,兒女成群的根本都不夠住。有銀子的便在外賃屋甚至是買屋居住,沒銀子的便隻有擠一擠了。而官員的俸祿明麵上是不高的,所以即便揚州的屬官富得很,也不會富在表麵上。所以,除了家裏原本就有錢的,基本還是住在提供的官署裏在。
而小芝麻的生辰宴,必定會成為各方人馬討好知府的機會,來的人必定不少。所以,沈寄就把宴請的場所定在了窅然了。當日二樓便辟出來,除了雅間,還另有二十張桌子,夠了。至於一樓,照常營業。
皇帝已經走了一個月,窅然樓的《十二金釵曲》也演了一個月。人人都知道這是連皇帝都聽得入耳,坐著從頭聽到尾的。於是,便不停有人蜂擁而來,要聽這些曲子。來了之後發現,窅然樓的酒菜的確是不俗,下了大工夫的。這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了。有些好的席位甚至需要預定才能坐到。而想在這裏辦席,卻隻有知府家自己能辦到了。
也不是沒人學了那些曲子去彈唱,可是人人都想聽皇帝聽過的原版。翻版的就不那麽受歡迎了。除非是窅然樓已經客滿了,才會去別處。沈寄不由慶幸那些琴師藝人都是她從供人院的嘴仆裏買的,賣身契在她手上,不能被別家高價挖走。當然,她也在重金尋覓其他新曲子,間隙的推出。這股熱潮總是要退去的,隻是現在看來還是火得很。
至於去哪求曲子,也有講究。揚州府多的是眠花宿柳的才子,隻是其間要找一個柳永那樣專好給歌女寫詞的卻不大容易。
平日裏沈寄是很少到窅然樓來的,來也是走後門,不會從前門而入。不然,就有拋頭露麵之嫌了。
流朱已經出閣嫁給了淩仕昀,目前就在窅然樓做賬。聞到沈寄來了,便趕緊親自泡了茶送來。
“還是奶奶有遠見,讓其他琴師舞女也都暗地裏學了《十二金釵曲》,誰練得好誰上。之前有個琴師那個耍、耍大牌,差點搞得晚上生意都砸了,幸好有替補。”
耍大牌這詞是流朱從沈寄這裏聽去的,沈寄說如今窅然樓最大的噱頭便是皇帝都喜歡的《十二金釵曲》,那些原本表演的人也都長了月例。但是怕人心不足,到時候反過來拿捏主家。更怕被人買通,砸了他們的招牌。便讓淩仕昀生意再忙也得把替補安排好。於是便有了在院子裏苦練的另一撥人。至於之前的一眾人等,如今都換到更好的地方住了,自然不知道這回事。於是,在一個琴師收了人二百兩銀子,‘不小心’燙傷之後,便有了替補露麵的機會。至於‘燙傷’的人也就自然是不用登台,揭露被收買的事實後被轉手賣出。
如今都知道還有人虎視眈眈等著自己出錯,甚至東家還說了,誰的技藝更嫻熟就誰上台,眾人都練得無比上心。這其中也不乏一心想在技藝上更進一步的人。他們本是罪奴,能有如今的生活全靠了窅然樓,酒樓生意好他們自然也好。而且東家有手段,有其他心思的人便也都收斂了。
沈寄輕道:“別什麽功勞都推到我身上,你家淩仕昀忙裏忙外也出了大力氣的。”她一心要把生意做大,當然方方麵麵都得考慮周全。之前這家店可就是被不良競爭擠垮的。而且,琴師燙傷,十數日不能演奏,生意跑了,這可什麽人都怪不得啊。她是知府夫人也沒法子仗勢欺人。
流朱想起淩仕昀在趕緊換人後說的,之前隻覺得夫人比一般閨閣女子不同,沒想到看事情還這麽深遠。
流朱笑著道:“已經告訴了客人,戌初(晚七點)二樓就不待客了,要布置場地。夫人吩咐的十二生肖燈籠縱橫三十六盞已經都做好,回頭會有妥當的人一一掛上。每個下頭都有個童趣的燈謎。還有廚房的十二生肖小點心也都做好了,明日上蒸籠一蒸就好。”
沈寄看了燈籠點心等,又看了屋裏剪好的各色童趣窗花。明天那些人要來巴結魏楹她管不著,可是她要辦的是小芝麻的生辰宴,不能讓主角被忽略了。這些小細節都能表明明兒的主角是小芝麻。當然,這些都是用來招待明日來做客的各家小朋友的,招待大人的另有安排。
末了,沈寄又在廚房門口看了看,廚房裏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隨著生意節節提升,從主廚到幫傭,每個人的月例都有提高,自然是人人都有幹勁。一樓六十桌,二樓八十桌,每天這樣客如流水,收益還是很喜人的。真是謝主隆恩,也算是皇帝將功補過給自己壓驚了。誰讓他險些亂點鴛鴦譜破壞自己的美好家庭。
“淩大管事,我囑咐你找人給酒樓寫曲子的事一定得當成頭等大事來辦。這《十二金釵曲》的熱潮總是要過的。一個多月,想聽的都來聽過了,想學的也都學去了。你找來的那些新曲子,不能和《十二金釵曲》比肩,不然讓人說我們的曲子良莠不齊的。記得,千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風塵氣,不然就把格調降低了。”要走高雅路線,不然豈不是讓人誤會成秦樓楚館了。
“是,小的一定上心。”
沈寄也想過把自己記得的柳永詞這些都搬了出來,想想還是作罷,還是得本土化。一開始靠穿越帶來的好處撐撐場子也就罷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她能記得的畢竟有限。還是要發掘本土人才。
“瞧這個生意,三個月後我打算著手準備開分店。這事你也放在心上。讓你調教的二掌櫃可不要藏私,否則日後撐不起場子我全找你。”
淩仕昀躬身道:“是,小的不敢陽奉陰違。”之前沈寄讓他好好培養二掌櫃,他心頭還有些疑慮難道也要給他找個替補?因此便是貓教老虎,還留了上樹這一手。如今既然知道了緣由,自然會盡心竭力。
“嗯,你好好做,日後我總是要跟著大人回京的。這揚州的生意也需要有人來統管。就像是寶月齋,如今都是崔大掌櫃的在把總一樣。”
淩仕昀喜出望外,“小的知道了。”果然如流朱所說,跟著夫人隻要實心任事就一定會有好結果。
〖啟^蒙~書^網∷.〗
小家夥現在能自己慢慢走,沈寄便每天抽時間彎著腰牽她在院子裏練走路。再有幾天就要滿周歲了,這可是件大事。
“娘,鳥鳥”小芝麻走累了,小手伸出去抹汗,看到天空飛過的小鳥便高興的叫起來。
“是啊,是鳥鳥。”沈寄現在時常抱了她認識新事物。或者說是教著她說出來,不過她能記住的也就是‘花花’‘魚魚’‘鳥鳥’這些了。
不過,皇帝一走,沈寄的重心並沒有全放在小芝麻身上。她一半的心放在夫婿和女兒身上,一半的心卻放在了窅然樓。自從皇帝在這裏用飯聽曲的消息傳了出去,窅然樓的生意陡然好了五成。沈寄看著銀子嘩啦啦的往腰包裏來,心頭真是美滋滋的。這就是名人效應啊!而且,平民百姓對皇權的崇拜是非常虔誠的。端看現代,每日裏故宮那個人流量就知道了啊。
沈寄想過了,她不想過林夫人那樣的生活,也不想追求王夫人那樣的譽滿閨閣。但這話不是光在嘴上說說就行了的。她必須要活得有底氣,不能一味的依附魏楹。不然活得其實也沒什麽太大的滋味。
魏楹將家中的財物都交給她保管,而且從不過問,要用大筆銀子的時候就同她說一聲。可是,那感覺還不如從前自己二兩銀子養家時暢快。其實酒樓每天賺的銀子相比他們的身家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可是帶給沈寄的喜悅卻是不小。
當然,她不會在魏楹麵前過分流露這份歡喜。隻是,漸漸覺得心頭除了夫婿與女兒,自己也有了重心。要說沈寄這輩子什麽時候最平安喜樂,現在回想起來,竟然是昔年辛苦勞作養家的時候。那個時候隻覺得辛苦,現在回想起來辛苦卻淡去了許多,更多是一份被人看重的尊重。
那個時候她實際上是魏家的經濟來源頂梁柱呢。先是給自己贖了身,後來又慢慢的攢下在當時看來不少的銀子。她原本以為自己會過上種田經商的小康生活,然後仗著和出人頭地了的魏楹的關係活得很好。沒想到魏楹會對她動男女之情,而且還有那麽離奇的身世。隨著魏楹中舉,得到母親的遺產,後來又分家,他們手頭的銀子和產業越來越多。按魏楹的說法是終於可以讓她過好日子了。可是,物質生活是越來越富足了,沈寄卻沒有感到幸福也因此成倍增加。
魏楹對她很大方,也許是因為從前心頭積累的愧疚,所以出人頭地之後一心對她好。她四季的衣料還有首飾匣子裏都是常添常新,銀子更是從來不曾短缺過。隻是,隨著他官越做越大,銀子越來越多,沈寄卻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兒。她對他的用處,似乎是越來越小了。而且因為她出身低,在官場上也什麽都幫不到他。這一回還因為她給他招來了不小的禍事。險些就觸怒了皇帝。
沈寄覺得,她是時候該做些什麽了。開酒樓並不隻是賺銀子這麽簡單,沈寄好好的打聽過,像王夫人還有從前講經的關夫人,她們都有很好的名聲。像王夫人那樣妻妾嫡庶一家歡沈寄是做不到了,可是像關夫人那樣領頭做善事卻是可以的。當然,關夫人名聲大,還有一個原因是她經講得好,而且還給太後講經。
這一次魏楹被逼著納妾,如果自己能有關夫人那樣的好名聲,想來不會就被逼成了這樣。可是做慈善,尤其是長期做慈善,那是需要銀子的。關夫人是號召了京城那麽多的高官夫人一起出銀子,揚州府可沒有那麽多家資豐厚的高官。就是有,最開始啟動的時候也隻有自己多出一點。魏家拿得出來這個銀子,可是沈寄是想長期做下去,魏楹如今的銀子,一多半是固定資產,而且他有各項人情往來,少不得要花費大宗銀子。甚至上一次修河堤,官麵上的銀子沒有及時到位,他們還墊付了三萬兩白銀,又到阮家等富戶去打了秋風。當時還一度削減內院開支。這筆銀子雖然上頭會撥來,但是有時候急用,也得留著。父母官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沈寄就想了,自己一直都是很喜歡做生意的,何妨一步一步把生意做大。手頭銀子多了,做事也就好辦了。這樣一邊賺銀子,一邊做慈善,到最後是件名利雙收的事。而且,她要做的並不是關夫人修金塔那等好看卻不是太實惠的。從她每年往華安送銀子,一則送貧家小兒讀書,二則資助無錢置辦妝奩的女子出嫁就可以看出她要做的是實事。她知道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管不過來,而且人當自助。可是像婦孺,又不能跟魏楹一樣埋頭苦讀以求改變命運,如果有人能幫襯一把也是好事。這七年,華安府不是就有不少貧家孩子因為他們送回去的銀子讀上了書。許多因為沒有妝奩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的女子因此得以嫁人生子。
手頭銀子多了,就能把惠及一鄉的事惠及一方。而且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不依附夫婿兒女的重心,更可以找回昔年在魏家不可或缺的底氣,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魏楹,這個時候可沒想到她有那麽深的打算,隻覺得她既然無聊,去弄些事做也是好的。左右家裏跟孩子她都照料得很好。
“爹爹”小芝麻窩在魏楹懷裏,撒嬌的扭來扭去。
魏楹做出皺眉的樣子,“又要騎馬馬?”
“嗯嗯。”
“那,先親爹爹一口。”
小芝麻站起來,毫不吝嗇的用口水幫魏楹洗臉。魏楹便把她舉到肩上坐著,“看,我的小芝麻好高。”
沈寄掀簾子進來,看沒人的時候魏楹又變身無所不應的慈父了,頗覺好笑。如今連小芝麻都知道,隻有在沒人的時候撒嬌才是百求百應的。
“畫師到了,走吧。”明日是小芝麻一周歲的生辰,沈寄想著前世自己每滿周歲都要去照相館照一張相記錄成長,便和魏楹說好了,今日找個畫師上門來給一家三口畫像。明天是正日子,揚州地麵上要來的人可不少,沒有這個功夫。
魏楹開始說你抱著她畫就好了嘛,或者我給你們畫,何必非要請個外人來。
沈寄知道他是對畫像留影這事還有些別扭。便說道:“行,你不畫就不畫吧。隻是以後兒孫問怎麽全家福上少了你,可別說是我不讓你上去的。”
魏楹想了想,這要是一年一年留下來,以後積少成多給兒孫看倒也挺有意思。而且,就衝全家福這個名字也不能少了他啊。於是便答應了。
沈寄看他一副被小芝麻揉皺了不少,便打開衣櫃重新找了一件出來給他換上,然後是小芝麻,當然也要換一件。小芝麻被沈寄養得可好動了,一天換幾身衣服是常事。這會兒便也合作的抬手抬腳,母親說要換了新衣服畫漂亮的小芝麻呢,還同意她將幾樣好看的首飾掛身上。小芝麻可是很喜歡那些紅紅黃黃白白綠綠的首飾的。
采藍按照她的要求把物件給她掛上,怎麽看怎麽不對。可是小芝麻就是不讓她取下來。沈寄打理好了魏楹過來,撲哧一聲笑出來,“小芝麻,你要當聖誕樹麽?還是說你掛的是軍功章?弄這麽多也不嫌累贅。”於是將小芝麻身上的諸如紅寶石項鏈羊脂白玉鐲子都取了下來。隻留下小孩兒該佩戴的項圈金鎖,手鐲腳鏈將她抱了出去。
一家三口以花園裏的荷花為背景坐在亭子裏,讓畫師畫。沈寄知道小芝麻隻是一時新鮮絕坐不了多久,而且魏楹也覺得長期一動不動任人畫有些不自在,便讓人出去找看了之後就能記在心頭畫出來的畫師。果然,沒坐半刻鍾,小芝麻就在沈寄腿上扭來扭去要求下地了。沈寄便放了她下去,她牽著采藍的手就看魚去了。隻不過,走步了幾步就伸手討抱。
魏楹早就覺得不自在了,也說了聲‘我回書房’就開溜。
沈寄見畫師示意無礙,便也笑著離去,一個時辰後,一家新鮮出爐的全家福擺在了她小書房的桌上。沈寄看了很滿意,連小芝麻手鐲上的紋樣,還有她頭上飾物都畫得纖毫畢現,人物也都生動可觀。難怪能在揚州闖出名堂來。
“取十兩銀子給畫師,好生答謝。再送去書畫鋪子,就說我要長久保存的,讓他們好好的裱。”
“是。”
“凝碧,你跟我去窅然樓看看明天的生辰宴準備得怎樣了。”
“是。”
府衙的官署並不寬敞,平時一家三口住著還好,要大肆宴請確有些局促了。這還是他們是知府家,住的最寬。其他的屬官,家裏有妻有妾,兒女成群的根本都不夠住。有銀子的便在外賃屋甚至是買屋居住,沒銀子的便隻有擠一擠了。而官員的俸祿明麵上是不高的,所以即便揚州的屬官富得很,也不會富在表麵上。所以,除了家裏原本就有錢的,基本還是住在提供的官署裏在。
而小芝麻的生辰宴,必定會成為各方人馬討好知府的機會,來的人必定不少。所以,沈寄就把宴請的場所定在了窅然了。當日二樓便辟出來,除了雅間,還另有二十張桌子,夠了。至於一樓,照常營業。
皇帝已經走了一個月,窅然樓的《十二金釵曲》也演了一個月。人人都知道這是連皇帝都聽得入耳,坐著從頭聽到尾的。於是,便不停有人蜂擁而來,要聽這些曲子。來了之後發現,窅然樓的酒菜的確是不俗,下了大工夫的。這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了。有些好的席位甚至需要預定才能坐到。而想在這裏辦席,卻隻有知府家自己能辦到了。
也不是沒人學了那些曲子去彈唱,可是人人都想聽皇帝聽過的原版。翻版的就不那麽受歡迎了。除非是窅然樓已經客滿了,才會去別處。沈寄不由慶幸那些琴師藝人都是她從供人院的嘴仆裏買的,賣身契在她手上,不能被別家高價挖走。當然,她也在重金尋覓其他新曲子,間隙的推出。這股熱潮總是要退去的,隻是現在看來還是火得很。
至於去哪求曲子,也有講究。揚州府多的是眠花宿柳的才子,隻是其間要找一個柳永那樣專好給歌女寫詞的卻不大容易。
平日裏沈寄是很少到窅然樓來的,來也是走後門,不會從前門而入。不然,就有拋頭露麵之嫌了。
流朱已經出閣嫁給了淩仕昀,目前就在窅然樓做賬。聞到沈寄來了,便趕緊親自泡了茶送來。
“還是奶奶有遠見,讓其他琴師舞女也都暗地裏學了《十二金釵曲》,誰練得好誰上。之前有個琴師那個耍、耍大牌,差點搞得晚上生意都砸了,幸好有替補。”
耍大牌這詞是流朱從沈寄這裏聽去的,沈寄說如今窅然樓最大的噱頭便是皇帝都喜歡的《十二金釵曲》,那些原本表演的人也都長了月例。但是怕人心不足,到時候反過來拿捏主家。更怕被人買通,砸了他們的招牌。便讓淩仕昀生意再忙也得把替補安排好。於是便有了在院子裏苦練的另一撥人。至於之前的一眾人等,如今都換到更好的地方住了,自然不知道這回事。於是,在一個琴師收了人二百兩銀子,‘不小心’燙傷之後,便有了替補露麵的機會。至於‘燙傷’的人也就自然是不用登台,揭露被收買的事實後被轉手賣出。
如今都知道還有人虎視眈眈等著自己出錯,甚至東家還說了,誰的技藝更嫻熟就誰上台,眾人都練得無比上心。這其中也不乏一心想在技藝上更進一步的人。他們本是罪奴,能有如今的生活全靠了窅然樓,酒樓生意好他們自然也好。而且東家有手段,有其他心思的人便也都收斂了。
沈寄輕道:“別什麽功勞都推到我身上,你家淩仕昀忙裏忙外也出了大力氣的。”她一心要把生意做大,當然方方麵麵都得考慮周全。之前這家店可就是被不良競爭擠垮的。而且,琴師燙傷,十數日不能演奏,生意跑了,這可什麽人都怪不得啊。她是知府夫人也沒法子仗勢欺人。
流朱想起淩仕昀在趕緊換人後說的,之前隻覺得夫人比一般閨閣女子不同,沒想到看事情還這麽深遠。
流朱笑著道:“已經告訴了客人,戌初(晚七點)二樓就不待客了,要布置場地。夫人吩咐的十二生肖燈籠縱橫三十六盞已經都做好,回頭會有妥當的人一一掛上。每個下頭都有個童趣的燈謎。還有廚房的十二生肖小點心也都做好了,明日上蒸籠一蒸就好。”
沈寄看了燈籠點心等,又看了屋裏剪好的各色童趣窗花。明天那些人要來巴結魏楹她管不著,可是她要辦的是小芝麻的生辰宴,不能讓主角被忽略了。這些小細節都能表明明兒的主角是小芝麻。當然,這些都是用來招待明日來做客的各家小朋友的,招待大人的另有安排。
末了,沈寄又在廚房門口看了看,廚房裏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隨著生意節節提升,從主廚到幫傭,每個人的月例都有提高,自然是人人都有幹勁。一樓六十桌,二樓八十桌,每天這樣客如流水,收益還是很喜人的。真是謝主隆恩,也算是皇帝將功補過給自己壓驚了。誰讓他險些亂點鴛鴦譜破壞自己的美好家庭。
“淩大管事,我囑咐你找人給酒樓寫曲子的事一定得當成頭等大事來辦。這《十二金釵曲》的熱潮總是要過的。一個多月,想聽的都來聽過了,想學的也都學去了。你找來的那些新曲子,不能和《十二金釵曲》比肩,不然讓人說我們的曲子良莠不齊的。記得,千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風塵氣,不然就把格調降低了。”要走高雅路線,不然豈不是讓人誤會成秦樓楚館了。
“是,小的一定上心。”
沈寄也想過把自己記得的柳永詞這些都搬了出來,想想還是作罷,還是得本土化。一開始靠穿越帶來的好處撐撐場子也就罷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她能記得的畢竟有限。還是要發掘本土人才。
“瞧這個生意,三個月後我打算著手準備開分店。這事你也放在心上。讓你調教的二掌櫃可不要藏私,否則日後撐不起場子我全找你。”
淩仕昀躬身道:“是,小的不敢陽奉陰違。”之前沈寄讓他好好培養二掌櫃,他心頭還有些疑慮難道也要給他找個替補?因此便是貓教老虎,還留了上樹這一手。如今既然知道了緣由,自然會盡心竭力。
“嗯,你好好做,日後我總是要跟著大人回京的。這揚州的生意也需要有人來統管。就像是寶月齋,如今都是崔大掌櫃的在把總一樣。”
淩仕昀喜出望外,“小的知道了。”果然如流朱所說,跟著夫人隻要實心任事就一定會有好結果。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