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阮家赴宴過後,阮柳兩家的婚事便算是定下來了。接下來十五嬸的嬸子帶了長子長媳上京,托十五嬸賃了一所宅子。柳家的姑娘總沒有在魏家嫁出去的道理。阮家聽說了倒是送人送了一個宅子契書過來,說是讓親家太太和舅爺舅奶奶落腳,被十五嬸婉拒了。柳家書香門第,雖然嫌窮愛富了些,總歸是怕女兒嫁個窮舉人吃苦而已,倒不至於眼紅親家的財物。
隨之柳氏搬出去,家裏就更清淨了。隻有十五叔一家還在。不過這一房是魏楹和沈寄都樂於親近的,小芝麻小包子也很喜歡,所以比之前熱熱鬧鬧客居幾十口人可是省事省心得多。
十五叔這個人外頭看著粗疏,內裏其實細膩。他看著魏楹總覺得他有心事,那天喝了酒就問他。
“你說你現在還有什麽不足啊,三十歲官都做到三品了。侄兒媳婦能幹漂亮又賢惠,你還有兒有女,家業豐厚。還有啥好愁的?難道是置了外室,外頭的跟你鬧?又怕被侄兒媳婦知曉。”
“我才沒有十五叔交遊廣闊,外頭還有需要救急的紅顏知己。”
十五叔不以為意,他是拿銀子去給舊日紅顏知己救急了,“你真沒事?”
“沒事兒,我外頭沒人。”
“那我著實想不出你還有啥好發愁的。”
魏楹坐直身子,“你都看出來了?”
“廢話,我又不是瞎子。你一個人的時候動不動就長籲短歎的。”
“我被皇帝閑置了,明升暗降。”
“以你的性子如果是這等事,自然會不吝餘力去爭取,斷不會行愁坐歎的。”十五叔不信。
魏楹長歎口氣,“有人覬覦我媳婦兒。”
“那你就隻會在這歎氣啊,是哪個混蛋,咱做了他。告訴小叔叔,他住哪,我今晚就替你教訓那王八犢子去。”
“住皇宮大內九重宮闕。”
十五叔被酒嗆到,瞪大眼道:“皇、皇帝?”
“不然還用等你來教訓,我養那麽多是吃閑飯的啊。”魏楹憋屈的往嘴裏倒了一大盅酒。
“娘的,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還要惦記臣子的媳婦兒,太不是東西了吧。”十五叔壓低聲音道。
這話算是說到魏楹心坎上了,“不然你以為東昌公主這事怎麽搞出來的,族老們又是聽了誰私下的攛掇跑來的。”
“他想做什麽啊?”
“想逼我休妻,讓小寄走投無路。除了跟他再沒別的出路。”既然說出來了,魏楹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實話告訴你,你那小姨子本來是內定了要給郡主做陪嫁代孕宮女的,是皇後在中間使的壞,也是衝小寄來的。我不得已,讓小寄去求了皇上,不然,你那小姨子還挑什麽豪門公子和寒門士子啊。早上路遠嫁幾千裏了。哦,不算嫁,她沒名分的。郡主才是遠嫁和親呢。”
十五叔看著魏楹滿臉鬱色,也無法可想。他可沒有在皇宮裏高來高去的本事。就是有,也不敢做那亡命之徒。而且,大侄兒肯定也不是那意思。
“大侄媳婦也怪倒黴的,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你放心,這事我定然守口如瓶,就是我媳婦兒我也絕不告訴。”大侄媳婦無過,那些老冬烘還想讓她給人騰位置呢。要是知道了這事還得了。他對沈寄評價一向很高,也知道她的品性不是朝三暮四之輩。不過想想,要不是如此,侄兒也不可能說給他聽。攤上這種事,他也沒有主意好處出。大侄子主意比他多百倍,也是一籌莫展。
“原來你讓我找了那麽多江湖好手是防著這個呢。”
“嗯,萬一人家不要皮不要臉了,我也不能當窩囊廢。”
“那你這官,也不是你跟族裏說的那回事兒吧。我就說你這回升了官,怎麽日子過得這麽舒坦,就像是在養老了一般。”
魏楹心頭本就堵得慌,怎經得人這樣一說,一時眼眶都氣紅了。他才三十,而立之年,誰要養老!
十五叔一看不對,這是往自家侄兒痛腳上踩啊。
“這個、這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指不定什麽時候轉機就來了。”
魏楹冷哼一聲,轉機,除非是換個皇帝。想到這裏,心頭動了動,可是想到摻和進這種事押錯寶的慘烈後果終是打消了念頭。可如果是正常換人,皇帝如今才三十六,還早得很呢。
十五叔滿懷愁緒的回去,聽到十五嬸和他叨叨,“唉,也不知叔嬸怎麽想的,阮家是巨富沒錯。我去了兩次,眼睛都被閃花了。可三少爺屋裏通房都有了三個了。”
十五叔沒好氣的道:“且知足吧。”嫁給誰都比陪嫁南蠻好多了。
“我這不是擔心小妹子以後日子不好過麽。”
“是你叔嬸做的主,你小妹子自己的意思也偏向阮家,你不過是堂姐操那麽多心做什麽。咱們自己的女兒還早著呢。”
“說的也是。”
嫻姐兒這會兒被沈寄抱著逗得咯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小包子低頭吃著桃花糕,暫時無心理會旁的事。
小芝麻則是一臉愁容,小權兒不由得問道:“你個小人兒,愁什麽呢?”
“姨婆嫁給阮明惜的叔叔,明惜豈不成了我的長輩。”
沈寄笑了,她也看到小芝麻在發愁了,搞半天是愁這個,於是笑道:“叫一聲姨又不會少塊肉。而且她成了長輩,過年還得給你壓歲錢呢。”
小芝麻還是覺得吃虧了,“我寧可給她壓碎錢。”
沈寄看到小兒子吃完一塊又把爪子伸向盤子便道:“吃一塊就好了,不然等下正餐吃不了了。”唉,小包子人如其名,白白胖胖的就如剛出籠的小籠包,再這麽吃可不得成球了。
小包子意猶未盡的縮回手,乳母先端水讓他漱口,然後帶他下去洗手。
如此很快到了殿試的日子,殿試是不淘汰人的,隻是名詞或許有變化。好在寄住魏府這兩人都還在二甲之列,都是進士。和去年那一榜的進士一樣,他們也沒有等多久,很快就候到了實缺。此時京城也早恢複了舊日繁華景象,從窅然樓和寶月齋每月交來的賬冊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來。
柳氏的婚期定在了七月間,十五叔十五嬸要留下來喝喜酒,沈寄高興不已。這樣魏楹上衙去了,她還可以和十五嬸小權兒一處說笑,也可以一起出去遊玩。王氏畢竟有自己的一個小家要照管,不得空時時過來。
這天沈寄正和兒女一處看皮影戲,下人進來稟報,窅然樓那邊出事了。有個賣唱女子和一個新科進士拉扯上了,還叫那人相公,可那新科進士可是剛成了某高官的女婿。這會兒窅然樓可熱鬧了。
沈寄挑眉,“就是那個抱著琵琶一路賣唱進京,歌喉婉轉動聽,自編了彈詞在唱的那個?”窅然樓的歌姬是有數的,每一個的來曆都很清楚。這個女子算個編外人員,不過她給窅然樓也帶來了些新鮮感,而且怪可憐的。掌櫃的留下人後送賬本時讓人報備了一聲。
“正是。”
活生生的陳世美和秦香蓮啊,就差倆孩子了!
“現在鬧得怎樣了?”那女子不找旁人找上窅然樓,是不是做過些功課啊。
“報信的人說那男子矢口否認,拂袖而去。賣場女子此時便在窅然樓裏唱著她一直在唱的《千裏尋夫》。”
沈寄知道,那是新詞,人原創的。這兩年回京以後,雖然魏楹的官在京城不起眼,她沒能再拉起一個慈心會來,但慈善事業並沒有擱下。即便是在買了大宅子手頭最緊的時候。因為他們省出來一點點,也可以救助到不少人。為了讓小芝麻小包子不要在滿目浮華中變得驕奢起來,沈寄是每月都要帶他們去貧民窟那樣的地方轉轉的。去的時候穿得樸素一些,讓他們看看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孩子。就連小權兒和阿隆也是跟著沈寄去過的。
兩姐弟每月的月例錢一兩銀子,被沈寄遊說都自願捐出五錢做善事。錢不多,隻是要讓他們記得這事兒。而沈寄則每月從窅然樓和寶月齋的盈利裏拿出一成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也值得幫助的人。譬如說老弱病殘,譬如說身在陋室仍然有心上進的孩童。可不要小看了這一成,算下倆一年也是兩千兩銀子。所以去年因為國喪歇業,實在是讓心頭滴血。
三家窅然樓,三家寶月齋,一年足足兩萬兩銀子的盈利。這便是通邑大都上層消費的商業價值所在了。魏楹名下二十萬兩銀子的產業,所有的莊子鋪子還有良田加起來,還是沈寄會經營用的人得力,一年能有三四萬的盈利算是很不錯了。
久而久之,這憐貧恤老的名聲也是有了的。她沒有參加關夫人之流的講經會,把銀子拿去捐香火錢塑我佛金身或是修建廟宇或是冬天施粥,而是用在她認為的刀刃上。兩千兩銀子用來支應一個養老院,收容無家可歸的孤苦老人。一個孤兒院,收留被父母所棄的影兒,再一所學堂,雇請先生教授陋巷貧寒學子,最後一個針織坊,收容被夫家所棄的女子。
這樣的作為讓她在官太太名聲雖不算顯,但下層的百姓倒是大多知道這位前任京兆尹夫人的。關於她和魏楹的故事,也慢慢的在京城百姓中流傳開來。當然,這裏頭少不了德嬸那張大嘴巴幫他們宣傳。沈寄魏楹一路走來,她可是確確鑿鑿的前半段旁觀者。還有不少當年租住地的鄰居也參與了義務宣傳。畢竟那會兒魏楹是京兆尹嘛,在皇親貴戚高官眼中不算什麽,在平頭百姓眼底還是大官了。能拉上些關係,也不錯。
所以,那賣場女子也許是衝這個才會抱著琵琶到到窅然樓自薦的。不過,沈寄憐她孤苦,而且覺得她唱詞新鮮也能吸引客人,便收留了她。叫什麽來著,對了,叫眉娘。
現在事情會怎麽了結?沈寄急得那個《千裏尋夫》的唱詞長著呢,從打小的青梅竹馬唱起,又唱少年恩愛一直到夫妻離散,得唱小半個時辰。
“我去看看。”
“娘——”小芝麻和小包子聽說要出門,當即激動的站起來表示要跟。
“娘是去處理事情的,你們在家呆著。”轉頭看小權兒躍躍欲試的,便點頭道:“你跟我去吧。”這小子也十歲了,再有個五六年也是要娶媳婦的了,讓他去受點教育也不錯。說來十五嬸一心在家帶女兒,這個大兒子每日裏文課武課上完倒是在沈寄這裏的時候多些。把他擱這兒,十五叔十五嬸都放心得很,沈寄就像多了個大兒子的感覺一樣。
上了馬車,沈寄催著疾走。
小權兒道:“大嫂,你很擔心?”
“嗯,我怕那女子會想不開。”孤身上京尋夫,路上想必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夫婿已經另娶高門之女,她算是走投無路。這個時代的女人,很容易就想不開了。尤其她的出身好不太好。這一點沈寄是猜的,一般的良家婦女怕是不敢這麽千裏上京。而且,從她的唱詞看,她還是很有些才藝的。這年頭,窮人家哪舍得讓女兒讀書,有這等才藝的,除了大家閨秀,搞不好就是青樓女子了。
那個男人能背信棄義,如今肯定將女子的彈唱視為毀他名聲,會做出什麽來不好講。沈寄並不是多事之人,更不是有求必應。這世上不平事本來就多,她自個兒還有個大麻煩沒解決呢。可是,一則,要她眼睜睜看那女子被人欺辱,她做不到;二則,她也不想窅然樓發生什麽流血事件。不過第二點的可能性很小,她對人不錯,人也不至於要故意坑她,從窅然樓的二樓跳下去吧。真要做這事,河裏又沒有蓋子。
到了門口,倒是熱熱鬧鬧圍了一圈人,裏頭正唱到送夫遠行呢。她來得合適,正趕上一個小**呢。眉娘唱得動情,裏頭是轟然叫好聲。沈寄交代劉準,“讓人看看周圍。”
“是。”
小權兒小聲問:“大嫂,為何?”
“眉娘的男人既然投了高門,又是新科進士,肯定不想名聲有損。眉娘此時無事,不過是因為她沒出窅然樓。不過是因為你大哥是三品朝官。”
“可是,已經傳開了啊。”小權兒看著樓下更甚往日的熱鬧場景說道。
“總要盡可能的撲滅吧。”眉娘怕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把這一場當成了絕唱,字字泣血,聲聲含淚,這才唱得比往日更動聽。
樓下終於唱完,別人的血淚也不過是那些客人一場笑談。
“大嫂,那男人真不是東西!”
小權兒從前聽過前半場,今兒聽了後半場,倒是把整個故事都串起來了。原本是小村裏兩小無猜的孩童,少年開蒙入學,少女在家隨母親紡紗織布。及至長成,由家人做主配了夫妻。考科舉是個燒錢的事兒,家中一窮二白,那女子無奈賣唱為生,供養夫婿束脩筆墨的花費以及三次上京趕考的花銷。之前兩次沒考上,倒是很快就回去了。這回考上了,便沒回去。
眉娘很快被帶來,沈寄指指凳子,“坐吧,先喝杯水。”
“謝夫人!”
“我且問你,為何會到窅然樓自薦?”
“民婦心羨夫人,所以才會到窅然樓。”
這個理由倒值得相信。
“你可知,今夜之事,你給我府上惹了很大的麻煩?”那男人不過是個新科進士,不足為懼。但他的新泰山,卻是新帝的寵臣,戶部尚書。此事自然會令尚書大人被同僚和市井笑話。一個不好便會認為是魏楹故意尋了這麽個人來跟自己不對付。魏楹如今的處境已經很艱難了。皇帝核心的那一個官員圈子他被排擠出去了,偷偷心向安王的圈子應他數次不識抬舉也不待見他,至於他原本處的清流圈子之前他沒為座師求情如今也視他如仇。他現在就是當著一個閑差,幾乎受到滿朝人的排擠。而新人和他也沒有什麽交叉的地方,誰會上趕著去結交坐冷板凳的人。這幾個月,他出去應酬的次數是屈指可數。
人家是寵臣,還是高高在上的尚書大人,他是不受待見的,很容易吃虧。平日裏再小心謹慎,可還是怕人刻意找茬。之前皇帝雖然叫魏楹坐冷板凳,卻也沒有故意找他茬。他這幾個月的閑差當得還算順心,過年的時候還受過貴人們幾句誇獎。
如今添上這件事,對魏楹的處境可謂是百上加斤。隻是,得罪已經得罪了,而且沈寄也做不出把這可憐被負被棄的女子推出去給人家出氣把自家撇清的事來。再說這也沒什麽用。
“你日後有何打算?”
眉娘剛進來時還有豁出去唱了一場大罵負心漢的激昂,可此時臉上卻隻剩下疲憊和茫然,“民婦不知道。”
沈寄捏捏鼻梁,“你可還想再繼續唱《千裏尋夫》?”
眉娘苦澀的笑道:“不尋了,今晚之後人家也不會再由得民婦再唱。”她一走出這道門,會發生什麽事不好講。紅塵裏打滾這麽多年,她也不是全然無知。隻可惜,即便如此依然一直被那負心漢的甜言蜜語所欺騙。
隨之柳氏搬出去,家裏就更清淨了。隻有十五叔一家還在。不過這一房是魏楹和沈寄都樂於親近的,小芝麻小包子也很喜歡,所以比之前熱熱鬧鬧客居幾十口人可是省事省心得多。
十五叔這個人外頭看著粗疏,內裏其實細膩。他看著魏楹總覺得他有心事,那天喝了酒就問他。
“你說你現在還有什麽不足啊,三十歲官都做到三品了。侄兒媳婦能幹漂亮又賢惠,你還有兒有女,家業豐厚。還有啥好愁的?難道是置了外室,外頭的跟你鬧?又怕被侄兒媳婦知曉。”
“我才沒有十五叔交遊廣闊,外頭還有需要救急的紅顏知己。”
十五叔不以為意,他是拿銀子去給舊日紅顏知己救急了,“你真沒事?”
“沒事兒,我外頭沒人。”
“那我著實想不出你還有啥好發愁的。”
魏楹坐直身子,“你都看出來了?”
“廢話,我又不是瞎子。你一個人的時候動不動就長籲短歎的。”
“我被皇帝閑置了,明升暗降。”
“以你的性子如果是這等事,自然會不吝餘力去爭取,斷不會行愁坐歎的。”十五叔不信。
魏楹長歎口氣,“有人覬覦我媳婦兒。”
“那你就隻會在這歎氣啊,是哪個混蛋,咱做了他。告訴小叔叔,他住哪,我今晚就替你教訓那王八犢子去。”
“住皇宮大內九重宮闕。”
十五叔被酒嗆到,瞪大眼道:“皇、皇帝?”
“不然還用等你來教訓,我養那麽多是吃閑飯的啊。”魏楹憋屈的往嘴裏倒了一大盅酒。
“娘的,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還要惦記臣子的媳婦兒,太不是東西了吧。”十五叔壓低聲音道。
這話算是說到魏楹心坎上了,“不然你以為東昌公主這事怎麽搞出來的,族老們又是聽了誰私下的攛掇跑來的。”
“他想做什麽啊?”
“想逼我休妻,讓小寄走投無路。除了跟他再沒別的出路。”既然說出來了,魏楹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實話告訴你,你那小姨子本來是內定了要給郡主做陪嫁代孕宮女的,是皇後在中間使的壞,也是衝小寄來的。我不得已,讓小寄去求了皇上,不然,你那小姨子還挑什麽豪門公子和寒門士子啊。早上路遠嫁幾千裏了。哦,不算嫁,她沒名分的。郡主才是遠嫁和親呢。”
十五叔看著魏楹滿臉鬱色,也無法可想。他可沒有在皇宮裏高來高去的本事。就是有,也不敢做那亡命之徒。而且,大侄兒肯定也不是那意思。
“大侄媳婦也怪倒黴的,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你放心,這事我定然守口如瓶,就是我媳婦兒我也絕不告訴。”大侄媳婦無過,那些老冬烘還想讓她給人騰位置呢。要是知道了這事還得了。他對沈寄評價一向很高,也知道她的品性不是朝三暮四之輩。不過想想,要不是如此,侄兒也不可能說給他聽。攤上這種事,他也沒有主意好處出。大侄子主意比他多百倍,也是一籌莫展。
“原來你讓我找了那麽多江湖好手是防著這個呢。”
“嗯,萬一人家不要皮不要臉了,我也不能當窩囊廢。”
“那你這官,也不是你跟族裏說的那回事兒吧。我就說你這回升了官,怎麽日子過得這麽舒坦,就像是在養老了一般。”
魏楹心頭本就堵得慌,怎經得人這樣一說,一時眼眶都氣紅了。他才三十,而立之年,誰要養老!
十五叔一看不對,這是往自家侄兒痛腳上踩啊。
“這個、這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指不定什麽時候轉機就來了。”
魏楹冷哼一聲,轉機,除非是換個皇帝。想到這裏,心頭動了動,可是想到摻和進這種事押錯寶的慘烈後果終是打消了念頭。可如果是正常換人,皇帝如今才三十六,還早得很呢。
十五叔滿懷愁緒的回去,聽到十五嬸和他叨叨,“唉,也不知叔嬸怎麽想的,阮家是巨富沒錯。我去了兩次,眼睛都被閃花了。可三少爺屋裏通房都有了三個了。”
十五叔沒好氣的道:“且知足吧。”嫁給誰都比陪嫁南蠻好多了。
“我這不是擔心小妹子以後日子不好過麽。”
“是你叔嬸做的主,你小妹子自己的意思也偏向阮家,你不過是堂姐操那麽多心做什麽。咱們自己的女兒還早著呢。”
“說的也是。”
嫻姐兒這會兒被沈寄抱著逗得咯咯咯咯的笑個不停,小包子低頭吃著桃花糕,暫時無心理會旁的事。
小芝麻則是一臉愁容,小權兒不由得問道:“你個小人兒,愁什麽呢?”
“姨婆嫁給阮明惜的叔叔,明惜豈不成了我的長輩。”
沈寄笑了,她也看到小芝麻在發愁了,搞半天是愁這個,於是笑道:“叫一聲姨又不會少塊肉。而且她成了長輩,過年還得給你壓歲錢呢。”
小芝麻還是覺得吃虧了,“我寧可給她壓碎錢。”
沈寄看到小兒子吃完一塊又把爪子伸向盤子便道:“吃一塊就好了,不然等下正餐吃不了了。”唉,小包子人如其名,白白胖胖的就如剛出籠的小籠包,再這麽吃可不得成球了。
小包子意猶未盡的縮回手,乳母先端水讓他漱口,然後帶他下去洗手。
如此很快到了殿試的日子,殿試是不淘汰人的,隻是名詞或許有變化。好在寄住魏府這兩人都還在二甲之列,都是進士。和去年那一榜的進士一樣,他們也沒有等多久,很快就候到了實缺。此時京城也早恢複了舊日繁華景象,從窅然樓和寶月齋每月交來的賬冊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來。
柳氏的婚期定在了七月間,十五叔十五嬸要留下來喝喜酒,沈寄高興不已。這樣魏楹上衙去了,她還可以和十五嬸小權兒一處說笑,也可以一起出去遊玩。王氏畢竟有自己的一個小家要照管,不得空時時過來。
這天沈寄正和兒女一處看皮影戲,下人進來稟報,窅然樓那邊出事了。有個賣唱女子和一個新科進士拉扯上了,還叫那人相公,可那新科進士可是剛成了某高官的女婿。這會兒窅然樓可熱鬧了。
沈寄挑眉,“就是那個抱著琵琶一路賣唱進京,歌喉婉轉動聽,自編了彈詞在唱的那個?”窅然樓的歌姬是有數的,每一個的來曆都很清楚。這個女子算個編外人員,不過她給窅然樓也帶來了些新鮮感,而且怪可憐的。掌櫃的留下人後送賬本時讓人報備了一聲。
“正是。”
活生生的陳世美和秦香蓮啊,就差倆孩子了!
“現在鬧得怎樣了?”那女子不找旁人找上窅然樓,是不是做過些功課啊。
“報信的人說那男子矢口否認,拂袖而去。賣場女子此時便在窅然樓裏唱著她一直在唱的《千裏尋夫》。”
沈寄知道,那是新詞,人原創的。這兩年回京以後,雖然魏楹的官在京城不起眼,她沒能再拉起一個慈心會來,但慈善事業並沒有擱下。即便是在買了大宅子手頭最緊的時候。因為他們省出來一點點,也可以救助到不少人。為了讓小芝麻小包子不要在滿目浮華中變得驕奢起來,沈寄是每月都要帶他們去貧民窟那樣的地方轉轉的。去的時候穿得樸素一些,讓他們看看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孩子。就連小權兒和阿隆也是跟著沈寄去過的。
兩姐弟每月的月例錢一兩銀子,被沈寄遊說都自願捐出五錢做善事。錢不多,隻是要讓他們記得這事兒。而沈寄則每月從窅然樓和寶月齋的盈利裏拿出一成幫助那些需要幫助也值得幫助的人。譬如說老弱病殘,譬如說身在陋室仍然有心上進的孩童。可不要小看了這一成,算下倆一年也是兩千兩銀子。所以去年因為國喪歇業,實在是讓心頭滴血。
三家窅然樓,三家寶月齋,一年足足兩萬兩銀子的盈利。這便是通邑大都上層消費的商業價值所在了。魏楹名下二十萬兩銀子的產業,所有的莊子鋪子還有良田加起來,還是沈寄會經營用的人得力,一年能有三四萬的盈利算是很不錯了。
久而久之,這憐貧恤老的名聲也是有了的。她沒有參加關夫人之流的講經會,把銀子拿去捐香火錢塑我佛金身或是修建廟宇或是冬天施粥,而是用在她認為的刀刃上。兩千兩銀子用來支應一個養老院,收容無家可歸的孤苦老人。一個孤兒院,收留被父母所棄的影兒,再一所學堂,雇請先生教授陋巷貧寒學子,最後一個針織坊,收容被夫家所棄的女子。
這樣的作為讓她在官太太名聲雖不算顯,但下層的百姓倒是大多知道這位前任京兆尹夫人的。關於她和魏楹的故事,也慢慢的在京城百姓中流傳開來。當然,這裏頭少不了德嬸那張大嘴巴幫他們宣傳。沈寄魏楹一路走來,她可是確確鑿鑿的前半段旁觀者。還有不少當年租住地的鄰居也參與了義務宣傳。畢竟那會兒魏楹是京兆尹嘛,在皇親貴戚高官眼中不算什麽,在平頭百姓眼底還是大官了。能拉上些關係,也不錯。
所以,那賣場女子也許是衝這個才會抱著琵琶到到窅然樓自薦的。不過,沈寄憐她孤苦,而且覺得她唱詞新鮮也能吸引客人,便收留了她。叫什麽來著,對了,叫眉娘。
現在事情會怎麽了結?沈寄急得那個《千裏尋夫》的唱詞長著呢,從打小的青梅竹馬唱起,又唱少年恩愛一直到夫妻離散,得唱小半個時辰。
“我去看看。”
“娘——”小芝麻和小包子聽說要出門,當即激動的站起來表示要跟。
“娘是去處理事情的,你們在家呆著。”轉頭看小權兒躍躍欲試的,便點頭道:“你跟我去吧。”這小子也十歲了,再有個五六年也是要娶媳婦的了,讓他去受點教育也不錯。說來十五嬸一心在家帶女兒,這個大兒子每日裏文課武課上完倒是在沈寄這裏的時候多些。把他擱這兒,十五叔十五嬸都放心得很,沈寄就像多了個大兒子的感覺一樣。
上了馬車,沈寄催著疾走。
小權兒道:“大嫂,你很擔心?”
“嗯,我怕那女子會想不開。”孤身上京尋夫,路上想必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夫婿已經另娶高門之女,她算是走投無路。這個時代的女人,很容易就想不開了。尤其她的出身好不太好。這一點沈寄是猜的,一般的良家婦女怕是不敢這麽千裏上京。而且,從她的唱詞看,她還是很有些才藝的。這年頭,窮人家哪舍得讓女兒讀書,有這等才藝的,除了大家閨秀,搞不好就是青樓女子了。
那個男人能背信棄義,如今肯定將女子的彈唱視為毀他名聲,會做出什麽來不好講。沈寄並不是多事之人,更不是有求必應。這世上不平事本來就多,她自個兒還有個大麻煩沒解決呢。可是,一則,要她眼睜睜看那女子被人欺辱,她做不到;二則,她也不想窅然樓發生什麽流血事件。不過第二點的可能性很小,她對人不錯,人也不至於要故意坑她,從窅然樓的二樓跳下去吧。真要做這事,河裏又沒有蓋子。
到了門口,倒是熱熱鬧鬧圍了一圈人,裏頭正唱到送夫遠行呢。她來得合適,正趕上一個小**呢。眉娘唱得動情,裏頭是轟然叫好聲。沈寄交代劉準,“讓人看看周圍。”
“是。”
小權兒小聲問:“大嫂,為何?”
“眉娘的男人既然投了高門,又是新科進士,肯定不想名聲有損。眉娘此時無事,不過是因為她沒出窅然樓。不過是因為你大哥是三品朝官。”
“可是,已經傳開了啊。”小權兒看著樓下更甚往日的熱鬧場景說道。
“總要盡可能的撲滅吧。”眉娘怕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把這一場當成了絕唱,字字泣血,聲聲含淚,這才唱得比往日更動聽。
樓下終於唱完,別人的血淚也不過是那些客人一場笑談。
“大嫂,那男人真不是東西!”
小權兒從前聽過前半場,今兒聽了後半場,倒是把整個故事都串起來了。原本是小村裏兩小無猜的孩童,少年開蒙入學,少女在家隨母親紡紗織布。及至長成,由家人做主配了夫妻。考科舉是個燒錢的事兒,家中一窮二白,那女子無奈賣唱為生,供養夫婿束脩筆墨的花費以及三次上京趕考的花銷。之前兩次沒考上,倒是很快就回去了。這回考上了,便沒回去。
眉娘很快被帶來,沈寄指指凳子,“坐吧,先喝杯水。”
“謝夫人!”
“我且問你,為何會到窅然樓自薦?”
“民婦心羨夫人,所以才會到窅然樓。”
這個理由倒值得相信。
“你可知,今夜之事,你給我府上惹了很大的麻煩?”那男人不過是個新科進士,不足為懼。但他的新泰山,卻是新帝的寵臣,戶部尚書。此事自然會令尚書大人被同僚和市井笑話。一個不好便會認為是魏楹故意尋了這麽個人來跟自己不對付。魏楹如今的處境已經很艱難了。皇帝核心的那一個官員圈子他被排擠出去了,偷偷心向安王的圈子應他數次不識抬舉也不待見他,至於他原本處的清流圈子之前他沒為座師求情如今也視他如仇。他現在就是當著一個閑差,幾乎受到滿朝人的排擠。而新人和他也沒有什麽交叉的地方,誰會上趕著去結交坐冷板凳的人。這幾個月,他出去應酬的次數是屈指可數。
人家是寵臣,還是高高在上的尚書大人,他是不受待見的,很容易吃虧。平日裏再小心謹慎,可還是怕人刻意找茬。之前皇帝雖然叫魏楹坐冷板凳,卻也沒有故意找他茬。他這幾個月的閑差當得還算順心,過年的時候還受過貴人們幾句誇獎。
如今添上這件事,對魏楹的處境可謂是百上加斤。隻是,得罪已經得罪了,而且沈寄也做不出把這可憐被負被棄的女子推出去給人家出氣把自家撇清的事來。再說這也沒什麽用。
“你日後有何打算?”
眉娘剛進來時還有豁出去唱了一場大罵負心漢的激昂,可此時臉上卻隻剩下疲憊和茫然,“民婦不知道。”
沈寄捏捏鼻梁,“你可還想再繼續唱《千裏尋夫》?”
眉娘苦澀的笑道:“不尋了,今晚之後人家也不會再由得民婦再唱。”她一走出這道門,會發生什麽事不好講。紅塵裏打滾這麽多年,她也不是全然無知。隻可惜,即便如此依然一直被那負心漢的甜言蜜語所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