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姐兒被沈寄派人叫來,她手裏還牽著小臉紅潤潤的小豆沙。兩姐妹方才去看溫泉莊子上種的菜去了。在這大冬天看到那樣綠綠的一片很是舒服。沈寄是讓人在泉眼附近種的菜。她住到這邊還有一半就是為了這些蔬菜。這個滴水成冰的季節,如果要每日送菜進京城很是辛苦,路上打滑就麻煩了。像沈寄來的那天,車輪全部用布包裹了,走得極慢。午後出發到晚飯前才走完平日一個半時辰的路。當然,她是一路睡過來的,醒了無聊也有魏楹陪著說說笑笑,時間倒不怎麽難打發。住到這邊,隻需隔三差五的給小包子他們送菜就行了。他們沒有孕婦的嘴挑,隻吃最新鮮的。
沈寄把阮府宴請的事說了,芳姐兒立即表示她不去。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出去走動走動也不是壞事。阮家三少夫人是你小姑姑的小姨。你如果跟著去就隻是走親戚,十五嬸和嫻姐兒會照顧好你的。”沈寄頓了一下,“更要緊的是,阮家長房雖然得了皇上賞下的官,這兩年也在海貿中恢複了元氣,但定然是不敢跟相府作對的。你在慈心會不是也見過阮夫人麽,最是和氣不過的一個人。至於旁的,你一個小姑娘隻做不知就是了。要不然,一個正月,你就這麽陪著我在莊子上也是怪寂寞的。當然,如果你真不想去,也就算了。隻是,你之前挺喜歡出門的,這正月親戚家都不去,就有些奇怪了。你又沒有生病。要是總生病,怕是對你的名聲也不好。”誰家娶媳婦都不會像娶個身體不好的,除非別有所圖。
芳姐兒聽沈寄這麽跟她一分析,想了想道:“還是大伯母考慮得周到,那我就去吧。”到如今,芳姐兒也不得不承認大伯母是極厲害的人物,要不是她,自己可就慘了。因此如今對她的分析甚是信服。
沈寄點點頭,“你去了同阮夫人說一聲,天兒太冷,小豆沙我就不讓她去了。”
“是。”
“你告訴你小姑姑,如果是阮夫人問起我的情況,告訴她也無妨。”沈寄和阮夫人在慈心會也共事多年,處得一直很不錯。如今很快就要滿三個月了,告訴她也是可以的。反正阮夫人不會外傳,頂多和容家七夫人講一聲。這都是沈寄走得近的人。
“好的,我知道了。”
“嗯,那明日送你回京。去了阮府盡管放開玩就是了。”芳姐兒在相府住了幾個月,沈寄也不想她明年是帶著怨氣離開的。
芳姐兒福身退下,回去準備做客的衣裳、首飾去了。她上次去靠山王府,穿戴不遜色於這京城的貴女。早已知道沈寄給她置辦的都是好東西。富貴內斂,不失書香大族嫡出姑娘的氣派。這一次去,因為是去豪富的阮家,她就需要多戴兩樣富貴些的首飾。等她想好了怎麽打扮再來這裏問一聲大伯母,就不會有差池了。
小豆沙靠過來,“娘,弟弟妹妹今天乖不乖?”
“和小豆沙一樣乖。你三哥來了。”
“哦,那我找他玩兒去。”
小饅頭除了帶來請帖,還帶來了一個消息。如今孫誌暘的母親倒是沒有找著,不過查出來孫誌暘母子的來曆了。原來孫母是定遠侯的表妹,當年家道中落曾經寄居侯府。後來據說是回家嫁人離開的侯府。如今看來,孫誌暘自然是定遠侯的兒子了。魏楹讓人把消息透露給了定遠侯。定遠侯目前已經暗地裏將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兒子接走了。找孫母的事自然是有人接手了。而且定遠侯對靈慧郡君如此利用自己這個私生子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齒。雖然這對母子他不可能明著認下,隻能遠遠得送走,讓他們這輩子衣食無憂。畢竟,當年他表妹雖是孤女,卻是有了人家的。傳揚出去對他的名聲損害可是不小。孫誌暘之前對這些是完全被蒙在鼓裏的。
定遠侯自然是得記相府一個情了。林子欽也很快知道了這件事,這才明白之前魏楹幹嘛讓他查定遠侯府與靠山王府是否有勾結了。
這整件事如果讓沈寄處理,她肯定會尊重孫氏母子的意見。聽說孫母當年也是才氣過人美貌端莊,這些年她含辛茹苦的養育兒子,卻是從來沒有找上過定遠侯。這足以說明她是不想再和侯府有什麽關聯了。不過魏楹是政客,肯定是會讓利益最大化,不會管和他毫無關係的孫氏母子到底是什麽想法。按他的想法自然是定遠侯府的家務事交給他自己解決。林子欽要利用這件事做什麽,他就不管了。反正靠山王府倒黴,他就袖手在旁邊樂嗬嗬的看著。
事情都發生了,沈寄也就不去過問了,安安心心的呆在溫泉莊子養胎。
次日,丹朱小夫妻倆來了。丹朱已經知道沈寄又懷上一胎,是特地來看她的。
“小姨,你跟我娘還真是姐妹呢。前後腳都懷上了。”丹朱成親將近一年,不過徐方同她講最好二十之後再懷孩子,所以她一點都不急。後來聽說沈寄對小芝麻也是這樣叮囑的,她就更安心了。阿隆替她找的這個夫婿,上無婆母,下無小姑,左無貪戚,右無惡鄰,而且夫婿本人還很上進。用沈寄的話說,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夫婿人選了。所以她如今小日子過得很是自在。也不會有人催著她趕緊懷上。
隻不過這樣的特例,小芝麻是沒福氣遇上的。注定她隻能嫁到官宦人家,而且絕不能是這樣上下左右都沒依靠的人。不過,徐家也算是很不錯的了。
“那你到時候也和小芝麻前後腳好了。你娘還好吧?”來的是丹朱,沈寄也不拘禮,徑直歪在躺椅上啃小黃瓜。丹朱夫婿由小饅頭招呼著呢。當然,如果不是丹朱這樣親近的關係,這會兒沈寄也是不會招待的。
丹朱搖搖頭,“別提了,吐得一塌糊塗,老受罪了。小姨,我哥跟陸姑娘的事定下來了。她已經沒有擺牛肉麵攤了,再跟著嬤嬤學規矩。我哥打算年後就送她兩個弟弟進學堂。她還托我給您帶了不少幹貨,都是她自己做的。裏頭除了地瓜幹,旁的也是不少的。可惜我娘不好這一口。”
“哦,她有心了。沒事兒,隻要她盡快給你娘生下大胖孫子,就什麽都好說了。西陵那邊怎麽說?”
丹朱也拿了一根小黃瓜啃,這會兒的她完全看不出小時候那副矜持樣了。
“我哥說會將第一個兒子記在先嫂子名下,西陵那邊說到時候他小登科會派人來道賀。”丹朱覺得這黃瓜很爽口,愉快地決定走的時候她要拉兩框瓜果蔬菜回去。當即就讓挽翠派人替她去摘新鮮的。
挽翠答應著出去了。
沈寄道:“又吃又拿的,你也真是好意思!”
“是小姨這兒,又不是別處,我有什麽不好意的。回頭吃完了我還來。”
沈寄笑笑,“你哥的婚事如今誰張羅呢?”芙葉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然沈寄去代她張羅。可是沈寄緊接著就不能出門了。
“如今是禮部的官員在張羅,我也時不時的被叫回去。對啊,哥哥和魏權也是前後腳成親呢。聽說到時候後平王都要親自道賀。”
小權兒和阿隆都是跟著平王出海的少年將領,他此舉倒也不算突兀。不過估計他其實也知道,這倆人是拉攏不了的。想來他心頭也在暗罵魏楹的手伸得長,明明是丞相,可這兩個最有前途的少年將領居然都是他那邊的。其實魏楹根本是無心插柳,誰能知道小權兒這個書香大族出身的兄弟會去考武舉。至於阿隆,他一早哪知道沈寄和芙葉會是嫡親的表姐妹。
不過好在等到小權兒和阿隆成長為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大將的時候,魏楹多半已經快致仕了。到時候小包子在國子監,不管有沒有爬上祭酒的位置,都不至於引得皇帝多心。何況如今他主要防範的是在軍中素有威望的靠山王。小權兒和阿隆,暫時還隻是新星,沒有大戰的前提下,升不了太快。
平王和太子中間的爭鬥,沈寄也不想過多關注。隻要魏楹沒有卷進去就行了。他們家和鎮國侯府可不一樣。其實林子欽真的是很有能力的,可惜這輩子他都脫不掉外戚這個身份了。
說話間芳姐兒來辭行,小豆沙依然是跟著她一道來的。小饅頭雖然來了,但開春東山書院就要考試了,他到這兒來隻是為了有個男丁萬一需要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譬如今天招呼丹朱的夫婿就用上他了。平時他還是在書房看書居多。所以,沈寄精力不濟的情況下,小豆沙跟著芳姐兒的時候還是比較多的。
“丹朱表姐”小豆沙高興的喊了一聲丹朱,跑到她跟前來。丹朱摸摸她的包包頭,“到莊子上好玩兒吧?”
小豆沙點頭不已。因為還在過年的關係,沈寄對她管束得不嚴。除了寫大字其他都不是必須每天做了。對她來說能不做針線,在莊子裏、田埂上跑來跑去就最高興了。
芳姐兒先朝沈寄行禮,又和丹朱見了平輩禮,這才開口道:“大伯母,那我就回相府了。”
沈寄點點頭,“嗯,路上小心一些。”芳姐兒坐馬車不用像她那麽慢,所以這會兒出發,到相府吃中飯正合適。不然下午走的話,就怕遇上變天。
等芳姐兒離開,丹朱弄明白她是回去準備參加阮府的宴會,好笑得道:“阮家老爺子還真是百折不撓,一心想完成從皇商到士族的轉變呢。可是拉關係可不是能保得家族興旺的根本,要緊還是子弟爭氣。”
阮老爺子當初用全副身家投資當年的嵐王如今的皇帝,算是相當的成功。雖然之前兒孫不爭氣受了些挫折,但畢竟元氣沒有大損。皇帝還是顧念了幾分的。如今參與海貿,元氣也是漸漸恢複了。借著宴請十五嬸一家的機會,給沈寄和芳姐兒也送了帖子,這是想打芳姐兒的主意了。
沈寄道:“我讓芳姐兒大大方方跟著去走親戚就是。至於旁的,等二月她父母來了再說。還得看看阮家是不是想故技重施,再投資一次呢。”如果是那樣,魏家肯定不能嫁閨女到阮家,沒得被拖累。
丹朱變了臉色,“太子都立了這麽久了,他們家不會犯這個糊塗吧?”
“如果阮老爺子還繼續掌舵,應該不會。但他似乎身體不大好了。而且如今的家主是阮大爺。”阮夫人倒是看得挺明白,可惜她隻是個女眷,而且阮大爺素來和她過不到一起。她如今想的也是,就算真有那一天也是禍不及出嫁女。阮茗惜是嫁到親姨母家,就算阮家敗落也會得幾分看顧。至於她自己,就隻能生是阮家的人,死是阮家的鬼了。
“可是小姨,阮家最多的就是銀子。”她比了個‘三’示意平王,“這位應該不缺銀子啊。”掌管海貿,平王手頭闊綽著呢。不然怎麽拉攏了那麽多人。
“銀子這種東西,從來都是多多益善。”
丹朱記在心頭,準備回去告訴母親,這一次可千萬別再卷進去了。上一次他們被安王拉下水,多虧了姨父和淩相作保,又有哥哥上戰場拚殺,日子才終於好起來。他們家可經不得再來一次了。哥哥她不擔心,但哥哥明後年又要跟著出海,到時候要是母親又稀裏糊塗被人拖下水可就壞了。小姨這會兒說給她聽,肯定也是這個意思。讓母親遠著點平王這個侄兒。要不然怎麽會好好兒的說起這個來了。
沈寄見丹朱聽明白了也就不再多說。她又有些倦了,便打發丹朱帶小豆沙出去玩,歪在躺椅上打盹。
阮府的宴請,十五叔一家都去了,他們得給阮三夫人做麵子。嫻姐兒帶了芳姐兒一起去。兩姑侄坐在馬車裏彼此都有些別扭,最後還是芳姐兒先開的口,“小姑姑那日的教訓,我記在心頭了。”這個小姑姑是要做親王妃的人,她可不能真得罪了。那日實在是一時羞惱,再加上一直以來對小姑姑的羨慕嫉妒恨,這才將心頭不滿脫口而出。
嫻姐兒這兩天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不該年三十的時候說,聞言便道:“記住了就好,我也是為你好。”今天阮家的意思,她經過這麽久的鍛煉,倒也猜出了幾分。想到自家那位小姨,再想想聽小饅頭轉述的白馬王子的話,嫻姐兒覺得再苛責芳姐兒就沒有必要了。
芳姐兒道:“小姑姑放心,我以後會謹言慎行,不墮魏氏家風的。”這一次的事,讓芳姐兒隻覺得京城這些高門太可怕。她從前自以為水晶心肝,是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旁人。那些真正的高門,她是打消念頭了。不過,阮府根底太薄,她卻也是看不入眼的。書香世家的嫡女,如果不是家道中落是不會肯嫁到皇商家的。雖然說十多年前阮家就得了官,成了新貴的一員,但和有數百年傳承的魏家比還是不般配的。更何況她還有個做丞相的大伯,魏家也是有資產的。這一回她就等著到了二月老老實實回家,讓家中長輩尋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吧。
芳姐兒畢竟才十二歲,她也是讓這一次的事給嚇著了。要不是大伯母說她正月都不出門,別人會懷疑或者是傳出她身體真的很差的傳言,阮府她是不會來的。再有幾個本家親戚處去一去,別的地方她就都不去了。
阮夫人本人對芳姐兒其實不太滿意,不過公爹和夫婿都覺得不錯。說是怎麽著也比求娶琳姐兒這個庶出的來得好。她便也隻有費心張羅了。沈寄沒有來,她也沒太驚訝。丞相夫人何等尊貴,從前偶爾過來也是念著在揚州的故舊之情,念著茗惜與琦年十幾年的交情。不過,她肯定是要關心一下沈寄的身體的了。畢竟也是幾個月都沒見著人了。
十五嬸看向嫻姐兒,後者道:“勞阮夫人惦記,我大嫂其實不是身體出什麽毛病了,是有好消息了。來之前她說,如果阮夫人您問起,告訴您是無礙的。”
阮夫人恍然,“我就說嘛,怎麽一下子就幾個月都不露麵。這可真是太好了。等正式傳出消息,我可得上門好好恭喜她。”
阮府宴請當然不隻魏家一家,阮夫人問明沈寄的情況,便讓阮三夫人上來招待著一行人。她自己還得出門迎候貴客。
阮三夫人便引著十五嬸嫻姐兒和芳姐兒一起進去。阮家豪富,她有意顯露給芳姐兒看,便帶她們走的景致最好的地方。芳姐兒早已打定主意,一言一行都十分的注意,凡事都跟隨著嫻姐兒,倒是顯露了幾分書香之家的氣度。這樣一來,倒是十五嬸有些赧然了,她這個堂妹當年可是被阮家的豪富給迷住了眼,沒看上那位姓董的舉人。可如今人家已經是正五品的官員了。而阮三爺依然還是紈絝一個。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
沈寄把阮府宴請的事說了,芳姐兒立即表示她不去。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出去走動走動也不是壞事。阮家三少夫人是你小姑姑的小姨。你如果跟著去就隻是走親戚,十五嬸和嫻姐兒會照顧好你的。”沈寄頓了一下,“更要緊的是,阮家長房雖然得了皇上賞下的官,這兩年也在海貿中恢複了元氣,但定然是不敢跟相府作對的。你在慈心會不是也見過阮夫人麽,最是和氣不過的一個人。至於旁的,你一個小姑娘隻做不知就是了。要不然,一個正月,你就這麽陪著我在莊子上也是怪寂寞的。當然,如果你真不想去,也就算了。隻是,你之前挺喜歡出門的,這正月親戚家都不去,就有些奇怪了。你又沒有生病。要是總生病,怕是對你的名聲也不好。”誰家娶媳婦都不會像娶個身體不好的,除非別有所圖。
芳姐兒聽沈寄這麽跟她一分析,想了想道:“還是大伯母考慮得周到,那我就去吧。”到如今,芳姐兒也不得不承認大伯母是極厲害的人物,要不是她,自己可就慘了。因此如今對她的分析甚是信服。
沈寄點點頭,“你去了同阮夫人說一聲,天兒太冷,小豆沙我就不讓她去了。”
“是。”
“你告訴你小姑姑,如果是阮夫人問起我的情況,告訴她也無妨。”沈寄和阮夫人在慈心會也共事多年,處得一直很不錯。如今很快就要滿三個月了,告訴她也是可以的。反正阮夫人不會外傳,頂多和容家七夫人講一聲。這都是沈寄走得近的人。
“好的,我知道了。”
“嗯,那明日送你回京。去了阮府盡管放開玩就是了。”芳姐兒在相府住了幾個月,沈寄也不想她明年是帶著怨氣離開的。
芳姐兒福身退下,回去準備做客的衣裳、首飾去了。她上次去靠山王府,穿戴不遜色於這京城的貴女。早已知道沈寄給她置辦的都是好東西。富貴內斂,不失書香大族嫡出姑娘的氣派。這一次去,因為是去豪富的阮家,她就需要多戴兩樣富貴些的首飾。等她想好了怎麽打扮再來這裏問一聲大伯母,就不會有差池了。
小豆沙靠過來,“娘,弟弟妹妹今天乖不乖?”
“和小豆沙一樣乖。你三哥來了。”
“哦,那我找他玩兒去。”
小饅頭除了帶來請帖,還帶來了一個消息。如今孫誌暘的母親倒是沒有找著,不過查出來孫誌暘母子的來曆了。原來孫母是定遠侯的表妹,當年家道中落曾經寄居侯府。後來據說是回家嫁人離開的侯府。如今看來,孫誌暘自然是定遠侯的兒子了。魏楹讓人把消息透露給了定遠侯。定遠侯目前已經暗地裏將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兒子接走了。找孫母的事自然是有人接手了。而且定遠侯對靈慧郡君如此利用自己這個私生子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齒。雖然這對母子他不可能明著認下,隻能遠遠得送走,讓他們這輩子衣食無憂。畢竟,當年他表妹雖是孤女,卻是有了人家的。傳揚出去對他的名聲損害可是不小。孫誌暘之前對這些是完全被蒙在鼓裏的。
定遠侯自然是得記相府一個情了。林子欽也很快知道了這件事,這才明白之前魏楹幹嘛讓他查定遠侯府與靠山王府是否有勾結了。
這整件事如果讓沈寄處理,她肯定會尊重孫氏母子的意見。聽說孫母當年也是才氣過人美貌端莊,這些年她含辛茹苦的養育兒子,卻是從來沒有找上過定遠侯。這足以說明她是不想再和侯府有什麽關聯了。不過魏楹是政客,肯定是會讓利益最大化,不會管和他毫無關係的孫氏母子到底是什麽想法。按他的想法自然是定遠侯府的家務事交給他自己解決。林子欽要利用這件事做什麽,他就不管了。反正靠山王府倒黴,他就袖手在旁邊樂嗬嗬的看著。
事情都發生了,沈寄也就不去過問了,安安心心的呆在溫泉莊子養胎。
次日,丹朱小夫妻倆來了。丹朱已經知道沈寄又懷上一胎,是特地來看她的。
“小姨,你跟我娘還真是姐妹呢。前後腳都懷上了。”丹朱成親將近一年,不過徐方同她講最好二十之後再懷孩子,所以她一點都不急。後來聽說沈寄對小芝麻也是這樣叮囑的,她就更安心了。阿隆替她找的這個夫婿,上無婆母,下無小姑,左無貪戚,右無惡鄰,而且夫婿本人還很上進。用沈寄的話說,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夫婿人選了。所以她如今小日子過得很是自在。也不會有人催著她趕緊懷上。
隻不過這樣的特例,小芝麻是沒福氣遇上的。注定她隻能嫁到官宦人家,而且絕不能是這樣上下左右都沒依靠的人。不過,徐家也算是很不錯的了。
“那你到時候也和小芝麻前後腳好了。你娘還好吧?”來的是丹朱,沈寄也不拘禮,徑直歪在躺椅上啃小黃瓜。丹朱夫婿由小饅頭招呼著呢。當然,如果不是丹朱這樣親近的關係,這會兒沈寄也是不會招待的。
丹朱搖搖頭,“別提了,吐得一塌糊塗,老受罪了。小姨,我哥跟陸姑娘的事定下來了。她已經沒有擺牛肉麵攤了,再跟著嬤嬤學規矩。我哥打算年後就送她兩個弟弟進學堂。她還托我給您帶了不少幹貨,都是她自己做的。裏頭除了地瓜幹,旁的也是不少的。可惜我娘不好這一口。”
“哦,她有心了。沒事兒,隻要她盡快給你娘生下大胖孫子,就什麽都好說了。西陵那邊怎麽說?”
丹朱也拿了一根小黃瓜啃,這會兒的她完全看不出小時候那副矜持樣了。
“我哥說會將第一個兒子記在先嫂子名下,西陵那邊說到時候他小登科會派人來道賀。”丹朱覺得這黃瓜很爽口,愉快地決定走的時候她要拉兩框瓜果蔬菜回去。當即就讓挽翠派人替她去摘新鮮的。
挽翠答應著出去了。
沈寄道:“又吃又拿的,你也真是好意思!”
“是小姨這兒,又不是別處,我有什麽不好意的。回頭吃完了我還來。”
沈寄笑笑,“你哥的婚事如今誰張羅呢?”芙葉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然沈寄去代她張羅。可是沈寄緊接著就不能出門了。
“如今是禮部的官員在張羅,我也時不時的被叫回去。對啊,哥哥和魏權也是前後腳成親呢。聽說到時候後平王都要親自道賀。”
小權兒和阿隆都是跟著平王出海的少年將領,他此舉倒也不算突兀。不過估計他其實也知道,這倆人是拉攏不了的。想來他心頭也在暗罵魏楹的手伸得長,明明是丞相,可這兩個最有前途的少年將領居然都是他那邊的。其實魏楹根本是無心插柳,誰能知道小權兒這個書香大族出身的兄弟會去考武舉。至於阿隆,他一早哪知道沈寄和芙葉會是嫡親的表姐妹。
不過好在等到小權兒和阿隆成長為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的大將的時候,魏楹多半已經快致仕了。到時候小包子在國子監,不管有沒有爬上祭酒的位置,都不至於引得皇帝多心。何況如今他主要防範的是在軍中素有威望的靠山王。小權兒和阿隆,暫時還隻是新星,沒有大戰的前提下,升不了太快。
平王和太子中間的爭鬥,沈寄也不想過多關注。隻要魏楹沒有卷進去就行了。他們家和鎮國侯府可不一樣。其實林子欽真的是很有能力的,可惜這輩子他都脫不掉外戚這個身份了。
說話間芳姐兒來辭行,小豆沙依然是跟著她一道來的。小饅頭雖然來了,但開春東山書院就要考試了,他到這兒來隻是為了有個男丁萬一需要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譬如今天招呼丹朱的夫婿就用上他了。平時他還是在書房看書居多。所以,沈寄精力不濟的情況下,小豆沙跟著芳姐兒的時候還是比較多的。
“丹朱表姐”小豆沙高興的喊了一聲丹朱,跑到她跟前來。丹朱摸摸她的包包頭,“到莊子上好玩兒吧?”
小豆沙點頭不已。因為還在過年的關係,沈寄對她管束得不嚴。除了寫大字其他都不是必須每天做了。對她來說能不做針線,在莊子裏、田埂上跑來跑去就最高興了。
芳姐兒先朝沈寄行禮,又和丹朱見了平輩禮,這才開口道:“大伯母,那我就回相府了。”
沈寄點點頭,“嗯,路上小心一些。”芳姐兒坐馬車不用像她那麽慢,所以這會兒出發,到相府吃中飯正合適。不然下午走的話,就怕遇上變天。
等芳姐兒離開,丹朱弄明白她是回去準備參加阮府的宴會,好笑得道:“阮家老爺子還真是百折不撓,一心想完成從皇商到士族的轉變呢。可是拉關係可不是能保得家族興旺的根本,要緊還是子弟爭氣。”
阮老爺子當初用全副身家投資當年的嵐王如今的皇帝,算是相當的成功。雖然之前兒孫不爭氣受了些挫折,但畢竟元氣沒有大損。皇帝還是顧念了幾分的。如今參與海貿,元氣也是漸漸恢複了。借著宴請十五嬸一家的機會,給沈寄和芳姐兒也送了帖子,這是想打芳姐兒的主意了。
沈寄道:“我讓芳姐兒大大方方跟著去走親戚就是。至於旁的,等二月她父母來了再說。還得看看阮家是不是想故技重施,再投資一次呢。”如果是那樣,魏家肯定不能嫁閨女到阮家,沒得被拖累。
丹朱變了臉色,“太子都立了這麽久了,他們家不會犯這個糊塗吧?”
“如果阮老爺子還繼續掌舵,應該不會。但他似乎身體不大好了。而且如今的家主是阮大爺。”阮夫人倒是看得挺明白,可惜她隻是個女眷,而且阮大爺素來和她過不到一起。她如今想的也是,就算真有那一天也是禍不及出嫁女。阮茗惜是嫁到親姨母家,就算阮家敗落也會得幾分看顧。至於她自己,就隻能生是阮家的人,死是阮家的鬼了。
“可是小姨,阮家最多的就是銀子。”她比了個‘三’示意平王,“這位應該不缺銀子啊。”掌管海貿,平王手頭闊綽著呢。不然怎麽拉攏了那麽多人。
“銀子這種東西,從來都是多多益善。”
丹朱記在心頭,準備回去告訴母親,這一次可千萬別再卷進去了。上一次他們被安王拉下水,多虧了姨父和淩相作保,又有哥哥上戰場拚殺,日子才終於好起來。他們家可經不得再來一次了。哥哥她不擔心,但哥哥明後年又要跟著出海,到時候要是母親又稀裏糊塗被人拖下水可就壞了。小姨這會兒說給她聽,肯定也是這個意思。讓母親遠著點平王這個侄兒。要不然怎麽會好好兒的說起這個來了。
沈寄見丹朱聽明白了也就不再多說。她又有些倦了,便打發丹朱帶小豆沙出去玩,歪在躺椅上打盹。
阮府的宴請,十五叔一家都去了,他們得給阮三夫人做麵子。嫻姐兒帶了芳姐兒一起去。兩姑侄坐在馬車裏彼此都有些別扭,最後還是芳姐兒先開的口,“小姑姑那日的教訓,我記在心頭了。”這個小姑姑是要做親王妃的人,她可不能真得罪了。那日實在是一時羞惱,再加上一直以來對小姑姑的羨慕嫉妒恨,這才將心頭不滿脫口而出。
嫻姐兒這兩天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不該年三十的時候說,聞言便道:“記住了就好,我也是為你好。”今天阮家的意思,她經過這麽久的鍛煉,倒也猜出了幾分。想到自家那位小姨,再想想聽小饅頭轉述的白馬王子的話,嫻姐兒覺得再苛責芳姐兒就沒有必要了。
芳姐兒道:“小姑姑放心,我以後會謹言慎行,不墮魏氏家風的。”這一次的事,讓芳姐兒隻覺得京城這些高門太可怕。她從前自以為水晶心肝,是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旁人。那些真正的高門,她是打消念頭了。不過,阮府根底太薄,她卻也是看不入眼的。書香世家的嫡女,如果不是家道中落是不會肯嫁到皇商家的。雖然說十多年前阮家就得了官,成了新貴的一員,但和有數百年傳承的魏家比還是不般配的。更何況她還有個做丞相的大伯,魏家也是有資產的。這一回她就等著到了二月老老實實回家,讓家中長輩尋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吧。
芳姐兒畢竟才十二歲,她也是讓這一次的事給嚇著了。要不是大伯母說她正月都不出門,別人會懷疑或者是傳出她身體真的很差的傳言,阮府她是不會來的。再有幾個本家親戚處去一去,別的地方她就都不去了。
阮夫人本人對芳姐兒其實不太滿意,不過公爹和夫婿都覺得不錯。說是怎麽著也比求娶琳姐兒這個庶出的來得好。她便也隻有費心張羅了。沈寄沒有來,她也沒太驚訝。丞相夫人何等尊貴,從前偶爾過來也是念著在揚州的故舊之情,念著茗惜與琦年十幾年的交情。不過,她肯定是要關心一下沈寄的身體的了。畢竟也是幾個月都沒見著人了。
十五嬸看向嫻姐兒,後者道:“勞阮夫人惦記,我大嫂其實不是身體出什麽毛病了,是有好消息了。來之前她說,如果阮夫人您問起,告訴您是無礙的。”
阮夫人恍然,“我就說嘛,怎麽一下子就幾個月都不露麵。這可真是太好了。等正式傳出消息,我可得上門好好恭喜她。”
阮府宴請當然不隻魏家一家,阮夫人問明沈寄的情況,便讓阮三夫人上來招待著一行人。她自己還得出門迎候貴客。
阮三夫人便引著十五嬸嫻姐兒和芳姐兒一起進去。阮家豪富,她有意顯露給芳姐兒看,便帶她們走的景致最好的地方。芳姐兒早已打定主意,一言一行都十分的注意,凡事都跟隨著嫻姐兒,倒是顯露了幾分書香之家的氣度。這樣一來,倒是十五嬸有些赧然了,她這個堂妹當年可是被阮家的豪富給迷住了眼,沒看上那位姓董的舉人。可如今人家已經是正五品的官員了。而阮三爺依然還是紈絝一個。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