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探望沈寄的人很多,王氏帶著嫻姐兒和芳姐兒按親疏遠近篩了篩,一些就由王氏和嫻姐兒出麵接待了,極少部分才直接請進去正房。沈寄衡量了一番還是沒讓芳姐兒跟著接觸來客。卻也有人主動提起想見她,還送上了見麵禮。芳姐兒事後都拿給沈寄過目。沈寄要是去別人家看到初次見麵的小姑娘,也是要給見麵禮的。這樣看過以後也好還禮。
可以說芳姐兒母女之前打的主意實在是不錯,如今正是小芝麻出嫁小豆沙又還沒有長成的空檔,年歲合適的琳姐兒又是庶出。她這麽一個嫡出的侄女留在相府,還是有些打眼的。之前眾人是想等著她按部就班的出現在各家的宴席上的。誰想到她在慈心會露臉之後,隻到了靠山王府一次就告病不出了。
自然有人打聽到她留下來本就是為了養病,後來又稱病不出。不由得就有些犯思量。沈寄知道這事兒之後,讓下人散布了一些消息出去,說芳姐兒第一次生病是染了風寒,第二次是花粉過敏,都是事出有因。同時也將她三月間喝了小權兒喜酒就打算離開的消息散布出去了。她雖然不喜歡芳姐兒,而且也不希望她嫁在京城,但也不想真讓她得了個多病的名聲。這是要影響將來嫁人的。誰家願意娶個藥罐子回去?以芳姐兒的家世,那是絕不會做妾的。做正室能否生養就很被看重。
後來芳姐兒正月間又在親戚家露過幾回臉。去做客的夫人也有仔細打量她,發現她雖然身形比較苗條,卻是氣色紅潤,談吐不俗。想和丞相攀上關係的人家,也很樂意同她結親。畢竟她在人前的表現還是相當良好的。當然,和她結親的就不可能是家裏當家人的兒子了,都是旁支的嫡子。但其中不乏公侯府邸或是需要走科舉一途的人家。
沈寄私下問嫻姐兒,“別人問起的時候,芳姐兒說她就要回老家了麽?”
嫻姐兒想了想,“她說是住在伯父家,父母三月間會來喝我哥喜酒。”也就是說沒有明說,含糊其辭。
沈寄心道,合著之前的打擊就完全過去了,看到裏頭有不錯的人家就又動心了?
“你去把你六嫂叫進來。”
“好的。”
王氏很快進來,“大嫂,您找我?”
“你之前不是托我給琳姐兒物色一下有沒有好的對象麽?你叫她過來相府。”與其推野心勃勃的芳姐兒出去聯姻,不如推一個乖巧懂事不會給相府找麻煩的琳姐兒。怎麽說琳姐兒是她看著從那麽小一點點長大的,感情上可親近多了。對她的品行也了解。
其實王氏倒沒指望沈寄會出麵張羅,隻是想借一借相府的勢。這樣琳姐兒找到了好的人家,說出去她麵上也有個寬帶庶女的名聲。她就要娶媳婦了,可不想在外頭名聲不大好。當下便喜出望外的答應了。
“大嫂,聽說您給小豆沙找了師傅要學功夫,還有各門課程。我想讓曦姐兒過來附學。”對王氏來說,束脩什麽的她不是想省,就是附學她也會另準備一份。但是大嫂給小豆沙請的師傅肯定都是一流的,他們府上請不到。能夠學到一些東西,對曦姐兒將來很有好處。大嫂是個大方人,這些年自己每次在相府幫忙也都是盡心盡力的,想來不會拒絕。
果然,沈寄點了點頭,“說什麽附學,姐倆有個照應也好。”像王氏這樣把話說到明處,沈寄並不排斥幫上一把。
“那我替兩個閨女謝謝大嫂了。”
於是,再有能直接跟沈寄見麵的人來,琳姐兒便在旁邊端茶倒水的伺候。沈寄言談中也對她多有褒獎。大家便明白了,丞相夫人看重的是這個侄女,而不是淮陽來的那位。雖然那位是嫡出,這個隻是庶出。但擱不住丞相夫人喜歡啊。再結合傳出來的芳姐兒三月要回老家的消息,便有人想著興許是在老家有安排了吧。既然相府拿出來的是庶出的侄女,那聯姻的對象就換成當家人的庶子好了。
嫻姐兒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這一招借力打力,一下子就讓芳姐兒隻能斷了念頭。她不斷也不行,不再有夫人要求請她出去見麵啦。
王氏心頭暗暗稱快,雖然她痛恨琳姐兒的母親,但這麽多年那賤人早就生死不知。而琳姐兒十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老實本分。沈寄也明顯表露不喜她過於忽視庶女。她對琳姐兒也就稍稍上了些心。養了幾年,見她著實乖巧懂事又無害。也就不想在婚事上拿捏她了。如果她嫁得好,對信哥和曦姐兒說不得還能帶來些好處呢。一個庶女,也就是出門子的時候陪送些嫁妝而已。又不是庶子,還會分她兒子的家產。所以這件事上,王氏樂得當好人。
琳姐兒對沈寄是一向很感激的,被叫到身邊依然那樣乖巧懂事。她曾經無數次的希望過大伯母是她母親。雖然不能美夢成真吧,但大伯母一直對她都是十分關愛的。她一直記在心頭。
這天琳姐兒到暖房去摘花,沈寄每天都要用鮮花妝點房間,看琳姐兒這會兒閑著便讓她過去摘。走到半道,她就遇上了芳姐兒。後者看著她,冷冷的哼了一聲。她才出去見過幾回人,六嬸就把琳姐姐塞到了大伯母身邊,害她再沒了機會。雖然還在跟著小姑姑一起學習管理家事吧,可她又不是為了學管家才留在相府的。這會兒遇上了真是心頭不舒坦之極。
琳姐兒隻是本分,卻不是憨的。自然知道芳姐兒為什麽對自己不滿。當下微微一笑,“芳妹妹這是看了花回去?你要學管家理事,姐姐就不耽誤你的功夫了。我們走!”
錯身而過的時候芳姐兒小聲道:“不過是個不規矩的丫頭養的,婢生女!”
琳姐兒臉一白,出身是她的硬傷。生母趁著嫡母在相府幫忙期間偷偷換了避子湯受孕,這是許多下人在她跟前有意無意透露過的。這會兒便停下腳肅然道:“芳妹妹,我們是書香門第。我們家的女兒可不是長舌婦。你這樣,也難怪大伯母不放心你出去見客。”
這話也是一下子就反擊到芳姐兒的痛腳,“你說什麽?”
琳姐兒對跟著丫鬟婆子道:“你們走遠些,我們姐妹倆有話說。”
“是。”
等人走遠,琳姐兒道:“這就受不了了?我還沒說狠的呢。”芳姐兒如此羞辱於她,她再忍氣吞聲那不成包子了。她小時候就時常過來相府,如今依然。性格多少也是受了沈寄一些影響的。芳姐兒有嫡女的傲氣,平時脾氣不好,她做堂姐的能包容也就包容了。但這種時候可不是講溫良恭謙讓的時候。
這下臉發白的變成芳姐兒了。她自然知道琳姐兒說的是什麽事。差點被靈慧郡君算計,這是她的一個汙點。但她依然嘴硬的道:“不過是有跟大伯不對付的人想向我下手,你別說得好像我真著了別人道一樣。”
琳姐兒笑笑,不再多說,眼中的意味很是明顯,沒有大伯母及時阻止,你真能逃得過?
芳姐兒落荒而逃,她多多少少也猜到自己那麽巧從靠山王府回來就過敏渾身長紅點太過巧合了。
琳姐兒對丫鬟婆子道:“我們趕緊去摘花,省得大伯母等急了。”
一個婆子道:“琳姑娘莫急。夫人說讓你盡管慢慢摘,遲點回去沒關係的。”
琳姐兒微微一愣,然後便明白過來大伯母是故意把自己支開的。這會兒是來了什麽不方便自己見到的訪客麽?不過她也無意深究,便慢慢悠悠的朝花房走去,準備好好的把花房的花都看一下。這還是正月間,天寒地凍的,也隻有相府耗資不菲的花房能看到鮮花了。
沈寄這裏確實有不願琳姐兒見的客人,這一家是絕對排除在她給琳姐兒找婆家的範圍之內的。此時她親自熱情接待的便是之前遞過帖子的,靠山王妃的小妹東寧侯夫人了。
“趙夫人,承蒙您登門看望,請喝茶。”
趙夫人笑笑,“我這是上魏夫人這裏沾沾喜氣呢。”一邊端起茶盞聞了聞,是她最喜歡的六安瓜片。饒是她心頭對沈寄的出身有些輕視,也不得不歎一聲會做人。
沈寄聞言有些赧然的樣子,“夫人別取笑了。我這大閨女都嫁了,結果自己還懷上了。我真是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回頭小兒子或者小閨女和外孫差不多大。”她是真覺得這樣不太好啊。
趙夫人道:“開枝散葉、枝繁葉茂擱誰家都是大好事啊。這種情況多著呢。”
沈寄心道,我也知道這種情況多著呢。譬如說八皇子和小世子,再譬如說小親王和太子。可是,那不是一個娘生的啊。
這一點其實也是眾人最羨慕嫉妒恨的一點了。宮裏的女人滿了三十就被直接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了。當然,有極個別的例外。宮外那些權貴之家其實也大抵如此。後宮或者後宅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新人,像魏楹這樣二十年都守著一個女人的,著實是鳳毛麟角啊。
沈寄和趙夫人的對話在親切友好中進行,趙夫人看似隨口問道:“聽說魏夫人身邊有個乖巧伶俐的侄女兒,怎麽一直沒見到?”
沈寄指指她窗台上已經有些蔫了的花,“小姑娘去花房摘花了。估計是一時看迷了眼忘了時間。”
趙夫人也就沒有再問,她倒是對姐姐提過如果真的要和解,聯姻是最好的方式。聯姻不但能和解,還能很好的拉近兩家的關係。雖然沒有相爺千金可以娶,但相爺的侄女也不錯啊。不過姐姐對淮陽來的芳姐兒不喜,說此女不夠穩重,替子侄求娶她有些虧心。可想而知,身為相爺的侄女還是嫡出的,那是連繼室的位置都不會接受的。於是她就想到了琳姐兒,這個是庶出,替庶出的兒孫娶回來做個擺設倒是可以。但如今人都看不到,相府的態度也是很明確了。她自然不會上趕著多說。
沈寄也是料到可能會有這麽一出,才讓婆子拖著不讓琳姐兒及時回來的。別說琳姐兒了,就是芳姐兒她都不願意推出去和靠山王府或者靠山王妃的親戚聯姻。那明顯是推小姑娘入火坑了。萬一將來靠山王府犯事,魏家也得受連累。
趙夫人是由嫻姐兒親自送出二門的。以她侯夫人二品誥命的身份登門,沈寄這個一品大員的夫人熱情招待,嫻姐兒這個未來的親王妃送客,絕不能說是慢待她了。
嫻姐兒回來說道:“大嫂,靠山王世子真的不會再對我二哥下手了?”
沈寄聽她稱傅清明為‘二哥’微微一笑,“你大哥說不會了,那應該就是真的不會了。放心,我暗中會讓人跟著清明的。”
嫻姐兒看到沈寄的笑容反應過來,小聲道:“他、他好像人也不錯的樣子。”
沈寄點點頭,“嗯,上一輩的事交給上一輩去解決。你們始終是血脈相連的。走,我們出去找找小豆沙和曦姐兒瘋到哪裏去了。”定的是二月初二花朝節後再正式開各門課程,倆丫頭這是最後的瘋玩了。所以平素沈寄也不拘著她們。不過,好半日不見人影了,也不知跑哪去了。沈寄決定再有五日開課的時候就把倆丫頭拘起來做針線,哪怕拿個繡繃子做樣子呢,隻要坐得住就行。不然,回頭開學了還收不了心。
找了一圈,原來小豆沙帶曦姐兒去看傅清明去了。真的就是去看,睜大眼睛用力看。倆小姑娘還用自以為小聲的聲音討論他的長相。什麽‘真好看’,‘鼻子高高的’……之類的話從曦姐兒嘴裏不時冒出來。小豆沙還一副挺與有榮焉的樣子,點頭不已,‘是啊、是啊。’
傅清明哭笑不得,又不好趕她們,便自顧自的拿了本書出來看,讓下人拿了糕點糖果招待任由她們在自己屋子裏呆著。
沈寄知道之後更加的哭笑不得,這個小豆沙!還有曦姐兒也是。據說那姐倆居然就坐在那兒假裝在下跳跳棋。不時瞅傅清明兩眼,還不忘咀嚼糖果糕點。看來是純欣賞,還不懂得什麽叫秀色可餐。
嫻姐兒也是相當的無語,最後實在憋不住笑出聲來了。
琳姐兒正好摘花回來,半道遇上她們聽說了這事也是愣住了。那位清明表叔她也見到過,真的是會讓人眼前一亮的人物呢。要不是親眼見到,她都不相信世上真有宋玉筆下登徒子那等的美色。可是兩個妹妹也太誇張了吧。好在她們都才幾歲,還是不知事的年紀。可是如果嫡母過來知道了,會不會怪自己沒及時攔住曦姐兒啊?
沈寄看出她的擔心笑道:“沒事兒,小姑娘在自家長輩處玩耍,不是什麽大事。”
“哦。”
沈寄知道那姐倆在哪了,也就不急著去找人回來了。她倒要看看傅清明幾時會忍不住把人給她送回來。
回到正房坐下沒一會兒,傅清明沒來,倒是小權兒來了。他是聽說沈寄獲得批準可以出門了,過來接她出去逛街的。
沈寄知道他的來意,立馬就激動了,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道:“小權兒,大嫂沒白疼你啊。我們吃過午飯就走吧。”有了小權兒這個貼身保鏢,也就不用浩浩蕩蕩帶那麽多人了。她其實早想出去了,可是魏楹給她配的人太多,太招搖。這樣逛著也不會有多大的意思。家裏另外幾個小男人如今都在緊張的複習備考,這考試時間都要到了。沈寄也不忍占用他們的時間陪自己逛街。還是小權兒最知情識趣啊。
小權兒點點頭,四下看看,“小豆沙那丫頭呢?”
沈寄道:“她帶著曦姐兒一起去看清明了。這會兒姐倆在清明那裏下棋、吃東西,完全不惦記回來呢。”
小權兒正確解讀了‘去看清明’的意思,忍不住悶笑了兩聲。然後又正色道:“聽人說大哥和靠山王有說有笑的啊?”
“嗯,有這事兒。我們兩家暫時和解了。靠山王世子也不會再對清明下手了。”
小權兒撇嘴,“我看他是本性難移。”說著頓了一頓,“男孩子家家的,長那麽好看做什麽?我擔心他以後都不好娶媳婦啊,哪個女人接受得了夫婿比自己還好看?”
沈寄道:“你該不會是嫉妒清明生得比你好吧?”
小權兒摸摸臉上已經淡化的疤痕,“我這叫男人味。”
沈寄噗嗤一聲笑出來,“乳臭未幹的家夥,敢在我麵前自稱男人!”
“大嫂——”
“好吧,我不說了。省得你一生氣轉身走了,沒人帶我出門玩兒。嗯,既然要去,那就都去。嫻姐兒、琳姐兒、芳姐兒、曦姐兒、小豆沙,你照顧得過來吧?”這年頭沒出閣的女孩兒很難得有機會出一趟門的。琳姐兒和芳姐兒拌嘴的事她已經知道了。不過隻是拌嘴又沒有打起來,她是懶得過問的。
小權兒道:“我既然過來,就有要照顧一串大小女人得心理準備了。”
沈寄嘉許地拍拍他的肩膀,心道不愧是我調教出來的婦女之友。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
可以說芳姐兒母女之前打的主意實在是不錯,如今正是小芝麻出嫁小豆沙又還沒有長成的空檔,年歲合適的琳姐兒又是庶出。她這麽一個嫡出的侄女留在相府,還是有些打眼的。之前眾人是想等著她按部就班的出現在各家的宴席上的。誰想到她在慈心會露臉之後,隻到了靠山王府一次就告病不出了。
自然有人打聽到她留下來本就是為了養病,後來又稱病不出。不由得就有些犯思量。沈寄知道這事兒之後,讓下人散布了一些消息出去,說芳姐兒第一次生病是染了風寒,第二次是花粉過敏,都是事出有因。同時也將她三月間喝了小權兒喜酒就打算離開的消息散布出去了。她雖然不喜歡芳姐兒,而且也不希望她嫁在京城,但也不想真讓她得了個多病的名聲。這是要影響將來嫁人的。誰家願意娶個藥罐子回去?以芳姐兒的家世,那是絕不會做妾的。做正室能否生養就很被看重。
後來芳姐兒正月間又在親戚家露過幾回臉。去做客的夫人也有仔細打量她,發現她雖然身形比較苗條,卻是氣色紅潤,談吐不俗。想和丞相攀上關係的人家,也很樂意同她結親。畢竟她在人前的表現還是相當良好的。當然,和她結親的就不可能是家裏當家人的兒子了,都是旁支的嫡子。但其中不乏公侯府邸或是需要走科舉一途的人家。
沈寄私下問嫻姐兒,“別人問起的時候,芳姐兒說她就要回老家了麽?”
嫻姐兒想了想,“她說是住在伯父家,父母三月間會來喝我哥喜酒。”也就是說沒有明說,含糊其辭。
沈寄心道,合著之前的打擊就完全過去了,看到裏頭有不錯的人家就又動心了?
“你去把你六嫂叫進來。”
“好的。”
王氏很快進來,“大嫂,您找我?”
“你之前不是托我給琳姐兒物色一下有沒有好的對象麽?你叫她過來相府。”與其推野心勃勃的芳姐兒出去聯姻,不如推一個乖巧懂事不會給相府找麻煩的琳姐兒。怎麽說琳姐兒是她看著從那麽小一點點長大的,感情上可親近多了。對她的品行也了解。
其實王氏倒沒指望沈寄會出麵張羅,隻是想借一借相府的勢。這樣琳姐兒找到了好的人家,說出去她麵上也有個寬帶庶女的名聲。她就要娶媳婦了,可不想在外頭名聲不大好。當下便喜出望外的答應了。
“大嫂,聽說您給小豆沙找了師傅要學功夫,還有各門課程。我想讓曦姐兒過來附學。”對王氏來說,束脩什麽的她不是想省,就是附學她也會另準備一份。但是大嫂給小豆沙請的師傅肯定都是一流的,他們府上請不到。能夠學到一些東西,對曦姐兒將來很有好處。大嫂是個大方人,這些年自己每次在相府幫忙也都是盡心盡力的,想來不會拒絕。
果然,沈寄點了點頭,“說什麽附學,姐倆有個照應也好。”像王氏這樣把話說到明處,沈寄並不排斥幫上一把。
“那我替兩個閨女謝謝大嫂了。”
於是,再有能直接跟沈寄見麵的人來,琳姐兒便在旁邊端茶倒水的伺候。沈寄言談中也對她多有褒獎。大家便明白了,丞相夫人看重的是這個侄女,而不是淮陽來的那位。雖然那位是嫡出,這個隻是庶出。但擱不住丞相夫人喜歡啊。再結合傳出來的芳姐兒三月要回老家的消息,便有人想著興許是在老家有安排了吧。既然相府拿出來的是庶出的侄女,那聯姻的對象就換成當家人的庶子好了。
嫻姐兒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這一招借力打力,一下子就讓芳姐兒隻能斷了念頭。她不斷也不行,不再有夫人要求請她出去見麵啦。
王氏心頭暗暗稱快,雖然她痛恨琳姐兒的母親,但這麽多年那賤人早就生死不知。而琳姐兒十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老實本分。沈寄也明顯表露不喜她過於忽視庶女。她對琳姐兒也就稍稍上了些心。養了幾年,見她著實乖巧懂事又無害。也就不想在婚事上拿捏她了。如果她嫁得好,對信哥和曦姐兒說不得還能帶來些好處呢。一個庶女,也就是出門子的時候陪送些嫁妝而已。又不是庶子,還會分她兒子的家產。所以這件事上,王氏樂得當好人。
琳姐兒對沈寄是一向很感激的,被叫到身邊依然那樣乖巧懂事。她曾經無數次的希望過大伯母是她母親。雖然不能美夢成真吧,但大伯母一直對她都是十分關愛的。她一直記在心頭。
這天琳姐兒到暖房去摘花,沈寄每天都要用鮮花妝點房間,看琳姐兒這會兒閑著便讓她過去摘。走到半道,她就遇上了芳姐兒。後者看著她,冷冷的哼了一聲。她才出去見過幾回人,六嬸就把琳姐姐塞到了大伯母身邊,害她再沒了機會。雖然還在跟著小姑姑一起學習管理家事吧,可她又不是為了學管家才留在相府的。這會兒遇上了真是心頭不舒坦之極。
琳姐兒隻是本分,卻不是憨的。自然知道芳姐兒為什麽對自己不滿。當下微微一笑,“芳妹妹這是看了花回去?你要學管家理事,姐姐就不耽誤你的功夫了。我們走!”
錯身而過的時候芳姐兒小聲道:“不過是個不規矩的丫頭養的,婢生女!”
琳姐兒臉一白,出身是她的硬傷。生母趁著嫡母在相府幫忙期間偷偷換了避子湯受孕,這是許多下人在她跟前有意無意透露過的。這會兒便停下腳肅然道:“芳妹妹,我們是書香門第。我們家的女兒可不是長舌婦。你這樣,也難怪大伯母不放心你出去見客。”
這話也是一下子就反擊到芳姐兒的痛腳,“你說什麽?”
琳姐兒對跟著丫鬟婆子道:“你們走遠些,我們姐妹倆有話說。”
“是。”
等人走遠,琳姐兒道:“這就受不了了?我還沒說狠的呢。”芳姐兒如此羞辱於她,她再忍氣吞聲那不成包子了。她小時候就時常過來相府,如今依然。性格多少也是受了沈寄一些影響的。芳姐兒有嫡女的傲氣,平時脾氣不好,她做堂姐的能包容也就包容了。但這種時候可不是講溫良恭謙讓的時候。
這下臉發白的變成芳姐兒了。她自然知道琳姐兒說的是什麽事。差點被靈慧郡君算計,這是她的一個汙點。但她依然嘴硬的道:“不過是有跟大伯不對付的人想向我下手,你別說得好像我真著了別人道一樣。”
琳姐兒笑笑,不再多說,眼中的意味很是明顯,沒有大伯母及時阻止,你真能逃得過?
芳姐兒落荒而逃,她多多少少也猜到自己那麽巧從靠山王府回來就過敏渾身長紅點太過巧合了。
琳姐兒對丫鬟婆子道:“我們趕緊去摘花,省得大伯母等急了。”
一個婆子道:“琳姑娘莫急。夫人說讓你盡管慢慢摘,遲點回去沒關係的。”
琳姐兒微微一愣,然後便明白過來大伯母是故意把自己支開的。這會兒是來了什麽不方便自己見到的訪客麽?不過她也無意深究,便慢慢悠悠的朝花房走去,準備好好的把花房的花都看一下。這還是正月間,天寒地凍的,也隻有相府耗資不菲的花房能看到鮮花了。
沈寄這裏確實有不願琳姐兒見的客人,這一家是絕對排除在她給琳姐兒找婆家的範圍之內的。此時她親自熱情接待的便是之前遞過帖子的,靠山王妃的小妹東寧侯夫人了。
“趙夫人,承蒙您登門看望,請喝茶。”
趙夫人笑笑,“我這是上魏夫人這裏沾沾喜氣呢。”一邊端起茶盞聞了聞,是她最喜歡的六安瓜片。饒是她心頭對沈寄的出身有些輕視,也不得不歎一聲會做人。
沈寄聞言有些赧然的樣子,“夫人別取笑了。我這大閨女都嫁了,結果自己還懷上了。我真是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回頭小兒子或者小閨女和外孫差不多大。”她是真覺得這樣不太好啊。
趙夫人道:“開枝散葉、枝繁葉茂擱誰家都是大好事啊。這種情況多著呢。”
沈寄心道,我也知道這種情況多著呢。譬如說八皇子和小世子,再譬如說小親王和太子。可是,那不是一個娘生的啊。
這一點其實也是眾人最羨慕嫉妒恨的一點了。宮裏的女人滿了三十就被直接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了。當然,有極個別的例外。宮外那些權貴之家其實也大抵如此。後宮或者後宅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新人,像魏楹這樣二十年都守著一個女人的,著實是鳳毛麟角啊。
沈寄和趙夫人的對話在親切友好中進行,趙夫人看似隨口問道:“聽說魏夫人身邊有個乖巧伶俐的侄女兒,怎麽一直沒見到?”
沈寄指指她窗台上已經有些蔫了的花,“小姑娘去花房摘花了。估計是一時看迷了眼忘了時間。”
趙夫人也就沒有再問,她倒是對姐姐提過如果真的要和解,聯姻是最好的方式。聯姻不但能和解,還能很好的拉近兩家的關係。雖然沒有相爺千金可以娶,但相爺的侄女也不錯啊。不過姐姐對淮陽來的芳姐兒不喜,說此女不夠穩重,替子侄求娶她有些虧心。可想而知,身為相爺的侄女還是嫡出的,那是連繼室的位置都不會接受的。於是她就想到了琳姐兒,這個是庶出,替庶出的兒孫娶回來做個擺設倒是可以。但如今人都看不到,相府的態度也是很明確了。她自然不會上趕著多說。
沈寄也是料到可能會有這麽一出,才讓婆子拖著不讓琳姐兒及時回來的。別說琳姐兒了,就是芳姐兒她都不願意推出去和靠山王府或者靠山王妃的親戚聯姻。那明顯是推小姑娘入火坑了。萬一將來靠山王府犯事,魏家也得受連累。
趙夫人是由嫻姐兒親自送出二門的。以她侯夫人二品誥命的身份登門,沈寄這個一品大員的夫人熱情招待,嫻姐兒這個未來的親王妃送客,絕不能說是慢待她了。
嫻姐兒回來說道:“大嫂,靠山王世子真的不會再對我二哥下手了?”
沈寄聽她稱傅清明為‘二哥’微微一笑,“你大哥說不會了,那應該就是真的不會了。放心,我暗中會讓人跟著清明的。”
嫻姐兒看到沈寄的笑容反應過來,小聲道:“他、他好像人也不錯的樣子。”
沈寄點點頭,“嗯,上一輩的事交給上一輩去解決。你們始終是血脈相連的。走,我們出去找找小豆沙和曦姐兒瘋到哪裏去了。”定的是二月初二花朝節後再正式開各門課程,倆丫頭這是最後的瘋玩了。所以平素沈寄也不拘著她們。不過,好半日不見人影了,也不知跑哪去了。沈寄決定再有五日開課的時候就把倆丫頭拘起來做針線,哪怕拿個繡繃子做樣子呢,隻要坐得住就行。不然,回頭開學了還收不了心。
找了一圈,原來小豆沙帶曦姐兒去看傅清明去了。真的就是去看,睜大眼睛用力看。倆小姑娘還用自以為小聲的聲音討論他的長相。什麽‘真好看’,‘鼻子高高的’……之類的話從曦姐兒嘴裏不時冒出來。小豆沙還一副挺與有榮焉的樣子,點頭不已,‘是啊、是啊。’
傅清明哭笑不得,又不好趕她們,便自顧自的拿了本書出來看,讓下人拿了糕點糖果招待任由她們在自己屋子裏呆著。
沈寄知道之後更加的哭笑不得,這個小豆沙!還有曦姐兒也是。據說那姐倆居然就坐在那兒假裝在下跳跳棋。不時瞅傅清明兩眼,還不忘咀嚼糖果糕點。看來是純欣賞,還不懂得什麽叫秀色可餐。
嫻姐兒也是相當的無語,最後實在憋不住笑出聲來了。
琳姐兒正好摘花回來,半道遇上她們聽說了這事也是愣住了。那位清明表叔她也見到過,真的是會讓人眼前一亮的人物呢。要不是親眼見到,她都不相信世上真有宋玉筆下登徒子那等的美色。可是兩個妹妹也太誇張了吧。好在她們都才幾歲,還是不知事的年紀。可是如果嫡母過來知道了,會不會怪自己沒及時攔住曦姐兒啊?
沈寄看出她的擔心笑道:“沒事兒,小姑娘在自家長輩處玩耍,不是什麽大事。”
“哦。”
沈寄知道那姐倆在哪了,也就不急著去找人回來了。她倒要看看傅清明幾時會忍不住把人給她送回來。
回到正房坐下沒一會兒,傅清明沒來,倒是小權兒來了。他是聽說沈寄獲得批準可以出門了,過來接她出去逛街的。
沈寄知道他的來意,立馬就激動了,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道:“小權兒,大嫂沒白疼你啊。我們吃過午飯就走吧。”有了小權兒這個貼身保鏢,也就不用浩浩蕩蕩帶那麽多人了。她其實早想出去了,可是魏楹給她配的人太多,太招搖。這樣逛著也不會有多大的意思。家裏另外幾個小男人如今都在緊張的複習備考,這考試時間都要到了。沈寄也不忍占用他們的時間陪自己逛街。還是小權兒最知情識趣啊。
小權兒點點頭,四下看看,“小豆沙那丫頭呢?”
沈寄道:“她帶著曦姐兒一起去看清明了。這會兒姐倆在清明那裏下棋、吃東西,完全不惦記回來呢。”
小權兒正確解讀了‘去看清明’的意思,忍不住悶笑了兩聲。然後又正色道:“聽人說大哥和靠山王有說有笑的啊?”
“嗯,有這事兒。我們兩家暫時和解了。靠山王世子也不會再對清明下手了。”
小權兒撇嘴,“我看他是本性難移。”說著頓了一頓,“男孩子家家的,長那麽好看做什麽?我擔心他以後都不好娶媳婦啊,哪個女人接受得了夫婿比自己還好看?”
沈寄道:“你該不會是嫉妒清明生得比你好吧?”
小權兒摸摸臉上已經淡化的疤痕,“我這叫男人味。”
沈寄噗嗤一聲笑出來,“乳臭未幹的家夥,敢在我麵前自稱男人!”
“大嫂——”
“好吧,我不說了。省得你一生氣轉身走了,沒人帶我出門玩兒。嗯,既然要去,那就都去。嫻姐兒、琳姐兒、芳姐兒、曦姐兒、小豆沙,你照顧得過來吧?”這年頭沒出閣的女孩兒很難得有機會出一趟門的。琳姐兒和芳姐兒拌嘴的事她已經知道了。不過隻是拌嘴又沒有打起來,她是懶得過問的。
小權兒道:“我既然過來,就有要照顧一串大小女人得心理準備了。”
沈寄嘉許地拍拍他的肩膀,心道不愧是我調教出來的婦女之友。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