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楹酒品不錯,喝多了就乖乖睡覺。最多半夜要水喝,踢被子散熱。要水喝,沈寄給他準備了溫著的水,要踢被子,屋裏有地龍。而她孕中嗜睡,等閑是叫不醒的。
魏楹其實也叫了她兩聲,“小寄,倒水——”喊了沒人理才想起來沈寄懷著孩子喊不醒。又記起她說水就在小幾上邊,坐起來自己伸手端來喝了。咕咚咕咚喝下去一杯,水杯擱回去又倒頭睡下。
這一睡,二人就都睡到了天光大白。沈寄是孕中就是要睡這麽久,魏楹則是難得的不用早起,由著性子睡。反正認親大會是在下午,他上午多睡會兒不耽誤。
嫻姐兒還在家沒有過來,那邊今早要喝新媳婦茶呢。小芝麻便一早就開始張羅一大家子。昨晚喝醉了的人不少,分別安排人送醒酒湯去,然後是早飯。小包子哥倆是一早就起來看書了,再不幾日就要考了。寧哥住在小包子院子裏,跟他們一起。信哥也早早過來,幫著圈圈重點打題,講講評卷先生的好惡。東山書院招考的日子正好在小權兒和阿隆婚期的中間。其實這會兒還春寒料峭,但三月就要開學,自然是二月就得考了。
知道嫻姐兒不在,王氏也早早就過來了。大嫂身子不便,這麽一大家子沒個操持的人不行。過來看到小芝麻已經張羅上了,琳姐兒、芳姐兒也在旁邊打下手。她便在一旁看著,也沒發現什麽紕漏。心頭略有點失落,從前相府有事,大嫂自己又顧不上的時候,都是叫她來幫忙張羅。如今小丫頭們一個個都長大了,能獨當一麵了。她的作用也就小了。
魏楹起來以後,吃過早飯就派人把四叔請到了書房。叔侄倆在裏頭說了好一陣,四叔出來便安排下人分頭通知各房,認親大會之後大家聚在一起開個宗族大會,魏楹也要參加。各房不得缺席,有什麽安排的也順延。
收到通知,各房自然都有些納悶,這是要幹什麽呢?不過既然魏楹說了要參加,那自然是必須參加的了。說起來他這個族長還真是頭回過問宗族的事兒呢。
王氏看小芝麻姐妹幾個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誇了一句都進益了便幹脆去正房看沈寄。沈寄也是剛吃過,正準備往暖房看花去。她今天興致好,準備自己去摘花。這會兒小豆沙和曦姐兒也在上課呢。看到王氏過來,便招呼她一起去。
王氏扶著她,順口問道:“大嫂,怎麽突然要召開宗族大會啊?”魏柏上午上衙去了,下午會告假過來。
“哦,持己說咱們這樣的人家,最好還是靠著家裏子弟爭氣走科舉榮身的路。不要想著靠女兒去攀附權貴。這不是正途!他不讚成這樣的做派。”今天本來是要敲打芳姐兒父母,以及暗中還沒有表現出來的人。不過順道敲打一下王氏也是可以的。
王氏果然就慌了,“可是大嫂,兒郎舉業出身,姑娘嫁得好也是有幫助的嘛。再說兒郎掙前程,不也是為了家裏姐姐妹妹日子好過嘛。”
“是啊,隻不過如今持己他在這個位置上,肯定家裏人行事得更加謹慎。昨兒太子妃、平王妃都來給魏家做臉,但是太子和平王可不是一團和氣啊。咱們這樣的人家,立身處世靠的是舉業,可不能卷進那樣的事裏。咱們不求擁立之功,更不必像一些人家拿銀子去投資。所以聯姻的時候也最好是多幾分考量。”
王氏就想著,康郡王府那麽好的婚事難道就要泡湯了?那她不得一直是大嫂的附庸啊?難道今天竟然是針對他們六房要開宗族大會不成?可康郡王很明顯既不是太子那邊的,也不是平王那邊的,他是皇帝的人啊。不過,自己最大的消息來源也就是慈心會那幫人,誰知道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呢。
沈寄看她想得入神便道:“是這樣的,平王妃昨天說有一件好事想我玉成。太子妃把她的話擋回去了。小親王幫著打聽,說是平王府放出來的消息,說平王的八字和屬羊的女子作配最易得子。”
王氏也很快反應過來,“屬羊,芳姐兒就是屬羊的。”琳姐兒和芳姐兒一個生在年頭,一個生在年尾,屬相不一樣。她鬆了一口氣,不是針對六房的就好。可是,在大哥眼底,六房如果和康郡王府攀親,怕是他為示公正無偏私,也是要疏遠的了。相府已經和一個醇親王關係極為親近了,再添上康郡王府這一門親怕是要惹人疑猜。那最後的結果就是相府和六房會漸行漸遠。沒了這一門強援,康郡王府會當六房是盤菜?琳姐兒就是進了門也不過是個側室。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但自家卻是白浪費一個閨女,還和長房疏遠了。不劃算!
王氏立即盤算清楚個中得失。再說了,魏柏也不讚同和康郡王府結親。如果自己一力堅持,將來和長房遠了,他不怪到自己頭上才怪了。於是立即開口道:“大嫂,您給選的那些少年舉人,我們家六爺都看過了。有兩個格外的上心。”
少年進士原本就少,而且榜下點婿那都是高官才有的福利。哪裏輪得到魏柏這個五品京官。所以,倒不如在有潛力的少年舉人裏扒拉一下。就這,也是因為琳姐兒是當朝丞相的侄女兒才能有人肯。朝中有人好做官,就算丞相伯父不偏私,但有這麽塊金字招牌,至少無人敢欺啊。不然,每三年一科中進士也有那麽多人,有多少最後能做到四品以上高位的。做官,靠科舉做敲門磚。敲開了門,就要靠人脈、靠悟性,靠有人提拔。
沈寄看她一下子就轉過彎來,如此倒是之前的許多伏筆都用不上了。她笑道:“哦,是哪兩個?咱們回去合計合計。”挑女婿,既要挑本人,也要看家族。聯姻,是兩個家族的事。當然,本人首先得是個品行好的,上進的。其實給六房的人選,沈寄都是顧及了方方麵麵的,但還是可以兩相對照,選出更合適的來。
沈寄和王氏合計的結果,兩家家世不相上下,兩個少年舉人的文章嘛也各有千秋。所以,回頭把人叫來看看吧。王氏央了沈寄到時候幫著掌眼,沈寄一口答應了下來。又說好等小親王中午回來吃飯,就請他去給康郡王府回個話。這邊先一步已經有人選了,隻能婉拒康郡王世子的好意。
小親王還是如常不到點就回來了,他笑道:“哦,這事兒是世子一廂情願,還沒有經過康郡王呢。不過是個側室,康郡王估計也就由著他。既然魏家這邊已經先一步有打算了,那我回頭告訴他一聲就是了。”
王氏聽到根本沒有經過康郡王,不過是個側室之類的話,心頭籲出一口氣,原來對方根本沒怎麽當回事。虧得她還浮想聯翩的。康郡王不在意,康郡王世子上心又有多大用處。
沈寄對小親王道:“下午認親大會你也參加吧,反正名分已定,你又一直在相府。不是專門來參加的,但是也不至於要特地避開啊。”
小親王點頭道:“好啊。”
王氏聽了一凜,嫻姐兒是聖旨親封的親王妃。所以魏家是小親王的正經親戚。如果琳姐兒嫁過去,人家就是和六房走動,也是看相府的麵上。和相府都疏遠了,他們也不過是側室的娘家人而已,根本算不得正經親戚。幸虧及時懸崖勒馬了。六房的根本還是和長房的親近。信哥如今是秀才,舉業這條道才剛開始,可離不得長房的扶持。
沈寄和小親王對視一眼,這一回倒是順帶把琳姐兒的事情解決了,不用他們再費什麽心思。
中飯的時候,是一大家子湊在一起吃的,足有幾十號人。小芝麻姐妹三個張羅得周周到到的。小芝麻有心顯出芳姐兒來,便很多事都是讓她做的。如此一來,自然是人人都誇芳姐兒管家理事學得好。這麽多人,也沒有出一點紕漏。還說大半年前在家得時候,芳姐兒還沒脫孩氣呢。如今竟然如此能幹了。
馬氏自然少不得要謝過沈寄對芳姐兒的關照。沈寄道:“我這身子不便,小芝麻也嫁了。還多虧了嫻姐兒、芳姐兒幫著我管家。就是教,那也是六弟妹時不時過來教一教她們。”
王氏忙道:“我不過偶爾過來,還是大嫂舍得,把家裏的中饋就給幾個小丫頭練手。這才這麽快就像模像樣了。別說芳姐兒,就連我家琳姐兒過來鍛煉鍛煉都像樣多了啊。要是她能有小芝麻一半能幹我就可以不操心了。”
沈寄笑笑,“那也是小丫頭們肯受教才行。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呢。”
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的,如今的魏氏可謂是蒸蒸日上。散了之後,眾人聚在一起閑聊。自然說起小包子、小饅頭、寧哥三人的入學試。信哥已經考進去了,如果這一次再有三個小兒郎考進東山書院,魏家下一代就是可預見的遍地開花了。魏楹這樣一枝獨秀當然好,但丞相多少代人才出一個啊。
男人們聚在一起說考試的事兒,女人們聚在一處自然是要說到兒女婚事的。馬氏便直接問王氏琳姐兒的事兒可定下了。六房和長房親近,而且血緣也近。但是如果長房給六房出大力挑個好女婿,也不能太薄待芳姐兒才是。
王氏和魏柏都是謹慎的人,八字沒一撇的事自然不會說出去。因此康郡王府的事也好,少年舉人的事兒也好,這會兒都沒有傳開。這會兒聽到馬氏問,王氏便道:“我們琳姐兒啊,如今她爹想著在讀書人裏頭尋摸。這也算是門當戶對。”
馬氏不信,她又不是頭回認識王氏,還能不知道她!她就杵在京城,成天對長房巴結著,還不可勁兒利用長房的門庭找門好親事,替他們家信哥鋪路啊。
王氏看穿她所想,笑道:“大哥說信哥是塊讀書的料子,我就指望他好好讀書給我掙誥命太夫人了。”
馬氏沒有一個會讀書的兒子,聞言氣得不行。可是信哥的確是自己考進東山書院的,她也沒有話應對。心道,就算琳姐兒嫁得不好,那也是因為她不是你肚子裏爬出來的。拿個庶女出去聯姻也換不好多大好處。等到了曦姐兒的時候,還不得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不然幹嘛這麽小就送到相府沾小豆沙的光附學啊。
要說沈寄對芳姐兒不好,馬氏實在是說不出口。衣食住行,照顧得無一處不周到。實在是一個很大方的大伯母。甚至還幫著芳姐兒化解了一樁禍事。雖然這禍事也是受了相府連累,是無妄之災。她幫著化解也是應該的。但芳姐兒畢竟避免了因此受損。那事兒要是鬧出來,真的是一輩子都毀了。而且,沈寄自己的閨女也是低嫁,嫁到一個四品官員家裏。她一點話都找不到說的。本來如果長房幫著琳姐兒嫁了好人家,還能說一下嘴,可如今看來顯然也沒有。
王氏心道,看來馬氏還什麽都不知道呢,還在這兒唧唧歪歪的。芳姐兒鬧出來的事隻是因為沒有真的成為禍事,大家給你們一房留麵子不提而已。今下午的宗族會可就是針對你們家這種攀龍附鳳的心思呢。還在這兒比來比去的!她這會兒心頭很是充滿了優越感。
平王是什麽人啊,就算魏柏官職低,她也能知道平王是想跟太子爭位的人。太子是中宮嫡子,是正統,有朝野的支持。文有以大伯子為首的文官群落的支持,武有他親舅舅鎮國侯。那可是立下擎天之功又功成身退的人,簡在帝心。太子如今是不顯,因為他總不能搶皇帝的風頭,所以事事都隱在其後,卻絕不是太子無能。
平王如今的確是風頭一時無二,有大長公主府和靠山王府支持,又通過金銀、權勢籠絡住了不少官員。但是那些都是浮雲。他能就憑這些幹翻太子?癡人說夢呢!太子嫡子都有倆了,他可還連一個兒子都沒得呢。就這個,他就不如太子遠矣。
慈心會的骨幹,都是和沈寄往來比較親近的官員女眷。基本算是一個陣營的。王氏在裏頭,多少受了熏陶,政治覺悟也是與日俱增。魏柏是個固執的,他就認定了太子是正統,旁的都不管。所以六房倒是堅定的太子黨。
沈寄這會兒在和賈氏說話,她倆都是考生家長,有共同話題。
沈寄嘟囔道:“我就鬧不明白了,怎麽就非得去讀東山書院?那淩一書院不也挺好麽,又近。你問問六弟妹,那東山書院一個月才能見著一回。我看她想信哥都是想得巴心巴肝的。她想一個,回頭我搞不好要想兩個。”
“哎喲大嫂,東山書院可是官場搖籃。孩子考進去了,就等於一隻腳踏進官場了啊。而且那裏頭的人脈很關鍵啊。”
沈寄道:“這科考的事,靠自己更多些。頭甲三名,倒是落在別處的時候多。淩一書院和東山書院差距也不是那麽大。持己他自己還隻是在縣城學宮念書,入仕途的時候哪裏有什麽人脈可言。持己還說,讓他們哥倆匿名去,書童都不許我派。”
官場搖籃什麽的,反正小包子哥倆肯定是做不成封疆大吏。官場人脈,身為丞相的兒子,需要麽?要說東山書院有最好的先生,相府難道請不到麽?魏楹自己那就是太子的先生,不比誰都強啊。沈寄這會兒就化身舍不得兒子吃苦的母親了。她一點都不想深明大義,就想頭發長見識短一回。這也是孕期整個人感性得不得了。不過,她也就是找到個同樣舍不得兒子離家求學的母親一起抱怨一下,發泄一下要一個月才能見兒子一麵的怨氣而已,攔著是不可能的。
賈氏心道,這也是大哥太過能幹,小包子哥倆要避嫌不打算靠舉業登頂。所以大嫂才這麽不在意。自己家寶都押在寧哥身上了,看兒子那股被逼著頭懸梁錐刺股的勁兒,自己再舍不得,哪敢抱怨一句半句的。
王氏聽了一耳朵,“大嫂,大哥說讓小包子哥倆匿名去?”
沈寄點頭,“是啊,這個其實我倒是讚同的。頂著相府公子的名頭去,那還不如就在府裏請先生教呢。回頭就說他們是淮陽來的晚輩,放假住到相府來而已。到時候考上了就讓他們搭信哥的便車往返。書童都不讓我派,車夫是更不會有的了。”
王氏傻眼,如此一來倒是不會有人找小包子哥倆拉關係了,都會衝信哥來了。因為他是丞相親侄兒,小包子他們哥倆隻是遠親而已嘛。那回頭要是處理得不好,魏柏肯定又得說她張狂了。先不先的就告訴所有人,信哥是丞相親侄兒,要先生們多多關照。她是想著,反正過不多久小包子哥倆就要去了。人家有事肯定找他們去了啊。信哥就隻得關照,不用過多煩心俗務。哪曉得小包子哥倆竟然是要以遠親的名義進去。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
魏楹其實也叫了她兩聲,“小寄,倒水——”喊了沒人理才想起來沈寄懷著孩子喊不醒。又記起她說水就在小幾上邊,坐起來自己伸手端來喝了。咕咚咕咚喝下去一杯,水杯擱回去又倒頭睡下。
這一睡,二人就都睡到了天光大白。沈寄是孕中就是要睡這麽久,魏楹則是難得的不用早起,由著性子睡。反正認親大會是在下午,他上午多睡會兒不耽誤。
嫻姐兒還在家沒有過來,那邊今早要喝新媳婦茶呢。小芝麻便一早就開始張羅一大家子。昨晚喝醉了的人不少,分別安排人送醒酒湯去,然後是早飯。小包子哥倆是一早就起來看書了,再不幾日就要考了。寧哥住在小包子院子裏,跟他們一起。信哥也早早過來,幫著圈圈重點打題,講講評卷先生的好惡。東山書院招考的日子正好在小權兒和阿隆婚期的中間。其實這會兒還春寒料峭,但三月就要開學,自然是二月就得考了。
知道嫻姐兒不在,王氏也早早就過來了。大嫂身子不便,這麽一大家子沒個操持的人不行。過來看到小芝麻已經張羅上了,琳姐兒、芳姐兒也在旁邊打下手。她便在一旁看著,也沒發現什麽紕漏。心頭略有點失落,從前相府有事,大嫂自己又顧不上的時候,都是叫她來幫忙張羅。如今小丫頭們一個個都長大了,能獨當一麵了。她的作用也就小了。
魏楹起來以後,吃過早飯就派人把四叔請到了書房。叔侄倆在裏頭說了好一陣,四叔出來便安排下人分頭通知各房,認親大會之後大家聚在一起開個宗族大會,魏楹也要參加。各房不得缺席,有什麽安排的也順延。
收到通知,各房自然都有些納悶,這是要幹什麽呢?不過既然魏楹說了要參加,那自然是必須參加的了。說起來他這個族長還真是頭回過問宗族的事兒呢。
王氏看小芝麻姐妹幾個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誇了一句都進益了便幹脆去正房看沈寄。沈寄也是剛吃過,正準備往暖房看花去。她今天興致好,準備自己去摘花。這會兒小豆沙和曦姐兒也在上課呢。看到王氏過來,便招呼她一起去。
王氏扶著她,順口問道:“大嫂,怎麽突然要召開宗族大會啊?”魏柏上午上衙去了,下午會告假過來。
“哦,持己說咱們這樣的人家,最好還是靠著家裏子弟爭氣走科舉榮身的路。不要想著靠女兒去攀附權貴。這不是正途!他不讚成這樣的做派。”今天本來是要敲打芳姐兒父母,以及暗中還沒有表現出來的人。不過順道敲打一下王氏也是可以的。
王氏果然就慌了,“可是大嫂,兒郎舉業出身,姑娘嫁得好也是有幫助的嘛。再說兒郎掙前程,不也是為了家裏姐姐妹妹日子好過嘛。”
“是啊,隻不過如今持己他在這個位置上,肯定家裏人行事得更加謹慎。昨兒太子妃、平王妃都來給魏家做臉,但是太子和平王可不是一團和氣啊。咱們這樣的人家,立身處世靠的是舉業,可不能卷進那樣的事裏。咱們不求擁立之功,更不必像一些人家拿銀子去投資。所以聯姻的時候也最好是多幾分考量。”
王氏就想著,康郡王府那麽好的婚事難道就要泡湯了?那她不得一直是大嫂的附庸啊?難道今天竟然是針對他們六房要開宗族大會不成?可康郡王很明顯既不是太子那邊的,也不是平王那邊的,他是皇帝的人啊。不過,自己最大的消息來源也就是慈心會那幫人,誰知道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呢。
沈寄看她想得入神便道:“是這樣的,平王妃昨天說有一件好事想我玉成。太子妃把她的話擋回去了。小親王幫著打聽,說是平王府放出來的消息,說平王的八字和屬羊的女子作配最易得子。”
王氏也很快反應過來,“屬羊,芳姐兒就是屬羊的。”琳姐兒和芳姐兒一個生在年頭,一個生在年尾,屬相不一樣。她鬆了一口氣,不是針對六房的就好。可是,在大哥眼底,六房如果和康郡王府攀親,怕是他為示公正無偏私,也是要疏遠的了。相府已經和一個醇親王關係極為親近了,再添上康郡王府這一門親怕是要惹人疑猜。那最後的結果就是相府和六房會漸行漸遠。沒了這一門強援,康郡王府會當六房是盤菜?琳姐兒就是進了門也不過是個側室。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但自家卻是白浪費一個閨女,還和長房疏遠了。不劃算!
王氏立即盤算清楚個中得失。再說了,魏柏也不讚同和康郡王府結親。如果自己一力堅持,將來和長房遠了,他不怪到自己頭上才怪了。於是立即開口道:“大嫂,您給選的那些少年舉人,我們家六爺都看過了。有兩個格外的上心。”
少年進士原本就少,而且榜下點婿那都是高官才有的福利。哪裏輪得到魏柏這個五品京官。所以,倒不如在有潛力的少年舉人裏扒拉一下。就這,也是因為琳姐兒是當朝丞相的侄女兒才能有人肯。朝中有人好做官,就算丞相伯父不偏私,但有這麽塊金字招牌,至少無人敢欺啊。不然,每三年一科中進士也有那麽多人,有多少最後能做到四品以上高位的。做官,靠科舉做敲門磚。敲開了門,就要靠人脈、靠悟性,靠有人提拔。
沈寄看她一下子就轉過彎來,如此倒是之前的許多伏筆都用不上了。她笑道:“哦,是哪兩個?咱們回去合計合計。”挑女婿,既要挑本人,也要看家族。聯姻,是兩個家族的事。當然,本人首先得是個品行好的,上進的。其實給六房的人選,沈寄都是顧及了方方麵麵的,但還是可以兩相對照,選出更合適的來。
沈寄和王氏合計的結果,兩家家世不相上下,兩個少年舉人的文章嘛也各有千秋。所以,回頭把人叫來看看吧。王氏央了沈寄到時候幫著掌眼,沈寄一口答應了下來。又說好等小親王中午回來吃飯,就請他去給康郡王府回個話。這邊先一步已經有人選了,隻能婉拒康郡王世子的好意。
小親王還是如常不到點就回來了,他笑道:“哦,這事兒是世子一廂情願,還沒有經過康郡王呢。不過是個側室,康郡王估計也就由著他。既然魏家這邊已經先一步有打算了,那我回頭告訴他一聲就是了。”
王氏聽到根本沒有經過康郡王,不過是個側室之類的話,心頭籲出一口氣,原來對方根本沒怎麽當回事。虧得她還浮想聯翩的。康郡王不在意,康郡王世子上心又有多大用處。
沈寄對小親王道:“下午認親大會你也參加吧,反正名分已定,你又一直在相府。不是專門來參加的,但是也不至於要特地避開啊。”
小親王點頭道:“好啊。”
王氏聽了一凜,嫻姐兒是聖旨親封的親王妃。所以魏家是小親王的正經親戚。如果琳姐兒嫁過去,人家就是和六房走動,也是看相府的麵上。和相府都疏遠了,他們也不過是側室的娘家人而已,根本算不得正經親戚。幸虧及時懸崖勒馬了。六房的根本還是和長房的親近。信哥如今是秀才,舉業這條道才剛開始,可離不得長房的扶持。
沈寄和小親王對視一眼,這一回倒是順帶把琳姐兒的事情解決了,不用他們再費什麽心思。
中飯的時候,是一大家子湊在一起吃的,足有幾十號人。小芝麻姐妹三個張羅得周周到到的。小芝麻有心顯出芳姐兒來,便很多事都是讓她做的。如此一來,自然是人人都誇芳姐兒管家理事學得好。這麽多人,也沒有出一點紕漏。還說大半年前在家得時候,芳姐兒還沒脫孩氣呢。如今竟然如此能幹了。
馬氏自然少不得要謝過沈寄對芳姐兒的關照。沈寄道:“我這身子不便,小芝麻也嫁了。還多虧了嫻姐兒、芳姐兒幫著我管家。就是教,那也是六弟妹時不時過來教一教她們。”
王氏忙道:“我不過偶爾過來,還是大嫂舍得,把家裏的中饋就給幾個小丫頭練手。這才這麽快就像模像樣了。別說芳姐兒,就連我家琳姐兒過來鍛煉鍛煉都像樣多了啊。要是她能有小芝麻一半能幹我就可以不操心了。”
沈寄笑笑,“那也是小丫頭們肯受教才行。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呢。”
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的,如今的魏氏可謂是蒸蒸日上。散了之後,眾人聚在一起閑聊。自然說起小包子、小饅頭、寧哥三人的入學試。信哥已經考進去了,如果這一次再有三個小兒郎考進東山書院,魏家下一代就是可預見的遍地開花了。魏楹這樣一枝獨秀當然好,但丞相多少代人才出一個啊。
男人們聚在一起說考試的事兒,女人們聚在一處自然是要說到兒女婚事的。馬氏便直接問王氏琳姐兒的事兒可定下了。六房和長房親近,而且血緣也近。但是如果長房給六房出大力挑個好女婿,也不能太薄待芳姐兒才是。
王氏和魏柏都是謹慎的人,八字沒一撇的事自然不會說出去。因此康郡王府的事也好,少年舉人的事兒也好,這會兒都沒有傳開。這會兒聽到馬氏問,王氏便道:“我們琳姐兒啊,如今她爹想著在讀書人裏頭尋摸。這也算是門當戶對。”
馬氏不信,她又不是頭回認識王氏,還能不知道她!她就杵在京城,成天對長房巴結著,還不可勁兒利用長房的門庭找門好親事,替他們家信哥鋪路啊。
王氏看穿她所想,笑道:“大哥說信哥是塊讀書的料子,我就指望他好好讀書給我掙誥命太夫人了。”
馬氏沒有一個會讀書的兒子,聞言氣得不行。可是信哥的確是自己考進東山書院的,她也沒有話應對。心道,就算琳姐兒嫁得不好,那也是因為她不是你肚子裏爬出來的。拿個庶女出去聯姻也換不好多大好處。等到了曦姐兒的時候,還不得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不然幹嘛這麽小就送到相府沾小豆沙的光附學啊。
要說沈寄對芳姐兒不好,馬氏實在是說不出口。衣食住行,照顧得無一處不周到。實在是一個很大方的大伯母。甚至還幫著芳姐兒化解了一樁禍事。雖然這禍事也是受了相府連累,是無妄之災。她幫著化解也是應該的。但芳姐兒畢竟避免了因此受損。那事兒要是鬧出來,真的是一輩子都毀了。而且,沈寄自己的閨女也是低嫁,嫁到一個四品官員家裏。她一點話都找不到說的。本來如果長房幫著琳姐兒嫁了好人家,還能說一下嘴,可如今看來顯然也沒有。
王氏心道,看來馬氏還什麽都不知道呢,還在這兒唧唧歪歪的。芳姐兒鬧出來的事隻是因為沒有真的成為禍事,大家給你們一房留麵子不提而已。今下午的宗族會可就是針對你們家這種攀龍附鳳的心思呢。還在這兒比來比去的!她這會兒心頭很是充滿了優越感。
平王是什麽人啊,就算魏柏官職低,她也能知道平王是想跟太子爭位的人。太子是中宮嫡子,是正統,有朝野的支持。文有以大伯子為首的文官群落的支持,武有他親舅舅鎮國侯。那可是立下擎天之功又功成身退的人,簡在帝心。太子如今是不顯,因為他總不能搶皇帝的風頭,所以事事都隱在其後,卻絕不是太子無能。
平王如今的確是風頭一時無二,有大長公主府和靠山王府支持,又通過金銀、權勢籠絡住了不少官員。但是那些都是浮雲。他能就憑這些幹翻太子?癡人說夢呢!太子嫡子都有倆了,他可還連一個兒子都沒得呢。就這個,他就不如太子遠矣。
慈心會的骨幹,都是和沈寄往來比較親近的官員女眷。基本算是一個陣營的。王氏在裏頭,多少受了熏陶,政治覺悟也是與日俱增。魏柏是個固執的,他就認定了太子是正統,旁的都不管。所以六房倒是堅定的太子黨。
沈寄這會兒在和賈氏說話,她倆都是考生家長,有共同話題。
沈寄嘟囔道:“我就鬧不明白了,怎麽就非得去讀東山書院?那淩一書院不也挺好麽,又近。你問問六弟妹,那東山書院一個月才能見著一回。我看她想信哥都是想得巴心巴肝的。她想一個,回頭我搞不好要想兩個。”
“哎喲大嫂,東山書院可是官場搖籃。孩子考進去了,就等於一隻腳踏進官場了啊。而且那裏頭的人脈很關鍵啊。”
沈寄道:“這科考的事,靠自己更多些。頭甲三名,倒是落在別處的時候多。淩一書院和東山書院差距也不是那麽大。持己他自己還隻是在縣城學宮念書,入仕途的時候哪裏有什麽人脈可言。持己還說,讓他們哥倆匿名去,書童都不許我派。”
官場搖籃什麽的,反正小包子哥倆肯定是做不成封疆大吏。官場人脈,身為丞相的兒子,需要麽?要說東山書院有最好的先生,相府難道請不到麽?魏楹自己那就是太子的先生,不比誰都強啊。沈寄這會兒就化身舍不得兒子吃苦的母親了。她一點都不想深明大義,就想頭發長見識短一回。這也是孕期整個人感性得不得了。不過,她也就是找到個同樣舍不得兒子離家求學的母親一起抱怨一下,發泄一下要一個月才能見兒子一麵的怨氣而已,攔著是不可能的。
賈氏心道,這也是大哥太過能幹,小包子哥倆要避嫌不打算靠舉業登頂。所以大嫂才這麽不在意。自己家寶都押在寧哥身上了,看兒子那股被逼著頭懸梁錐刺股的勁兒,自己再舍不得,哪敢抱怨一句半句的。
王氏聽了一耳朵,“大嫂,大哥說讓小包子哥倆匿名去?”
沈寄點頭,“是啊,這個其實我倒是讚同的。頂著相府公子的名頭去,那還不如就在府裏請先生教呢。回頭就說他們是淮陽來的晚輩,放假住到相府來而已。到時候考上了就讓他們搭信哥的便車往返。書童都不讓我派,車夫是更不會有的了。”
王氏傻眼,如此一來倒是不會有人找小包子哥倆拉關係了,都會衝信哥來了。因為他是丞相親侄兒,小包子他們哥倆隻是遠親而已嘛。那回頭要是處理得不好,魏柏肯定又得說她張狂了。先不先的就告訴所有人,信哥是丞相親侄兒,要先生們多多關照。她是想著,反正過不多久小包子哥倆就要去了。人家有事肯定找他們去了啊。信哥就隻得關照,不用過多煩心俗務。哪曉得小包子哥倆竟然是要以遠親的名義進去。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