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碌碌庸才,又何敢厚望功名?”


    徐庶的這句話隻是讓陸仁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徐庶有本事嗎?答案是肯定的。諸葛亮在三國後期聽說了徐庶在魏國的際遇的時候,都曾歎息過徐庶的才能在魏國被埋沒了。


    不過按陸仁手頭上的相關資料,基本上能分析出現在的徐庶學業未成,正值人生低穀,得有人鼓勵才行。其實也別說徐庶了,哪怕是再有本事的任何一個人,都會遇上那種懷才不遇的人生低穀,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當初不都還隻是個混吃混喝的家夥?而陸仁現在,就是要扮演一個能夠給徐庶鼓勵的人。


    於是乎,陸仁便笑著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當初不過是一介乞食之徒,可是我用心去做之後還不是給我混到了尚書仆射這麽高的職位?元直,論治民理政,你可能是比不上曾得仙家奇緣的我,但你能棄匹夫之勇的小劍,轉而折節求學……我覺得吧,你現在執拿的是無形的元戎之劍,較之匹夫小劍,勝之萬倍。方今正值亂世,你的元戎之劍終會有其用武之地,你也必能成就一世功業。”


    徐庶楞了一下,口中默念道:“無形的元戎之劍……”一邊念叨著,徐庶的右手緩緩曲指虛握了起來,好像手中就握著一把劍一般。


    陸仁笑了笑,自衣袖中如變戲法一般又摸出了一本線裝本的書遞給徐庶。徐庶望了一眼便楞住了:“這是……”


    “《孫子十三篇之精要》。《孫子》一書原文也未免太過繁瑣了一些,所以我摘其精要之處簡記於此,元直若不嫌棄可以參看一下。不過本人才識淺薄,這本精要之中如有甚缺失與不足之處,元直也莫要笑話。”


    說完這話,陸仁臉上是帶著微笑,心裏卻直想扇自己兩記耳光再說。這本所謂的《孫子十三篇之精要》,其實就是後世流傳的《孫子兵法.曹孟德注》。據說在陸仁本來應處的年代。《孫子兵法》的原文早就已經失傳了的,流傳下來的隻有曹操注釋的《孫子兵法》簡化版。陸仁想與徐庶拉關係,想來想去最好的禮物可能是就兵書戰策什麽的,所以就自己對著芯片口述,再由蔡琰翻抄了這麽一本出來。不過好就好在陸仁曾經在曹操的手下混過那麽長的時間,知道曹操這個時候還沒有寫,或許是沒能寫完這本《孫子注》,所以他陸仁搶先一步,先搶了曹操的版權再說……如果那年頭有版權的話。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徐庶這種求學仕子來說。這種禮物的價值可遠比金銀財寶什麽的要有意義得多。當下徐庶雙手顫抖著接了過來,翻開來先看了幾頁,馬上就再次向陸仁大禮參拜,感激不已的道:“陸仆射如此厚愛,卻教庶何以為報?家母信中有言,若能得陸仆射不棄,庶願對陸仆射以兄事之,但有所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陸仁聞言心中呀然。心說這徐老夫人還真有意思,難不成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想拉攏徐庶來幫自己的忙不成?不過陸仁人清醒著,沒被這些客氣話給衝昏頭腦。隻是笑了笑扶起徐庶道:“元直言重了,我現在不過是一個自由自在的行商之人,哪裏會有什麽事要你去幫我拚命的?元直你還是安心的在這裏求學吧,待學業有成。尋一方可投之人再一展長才便足矣。哎,說到這裏,卻不知元直心中可有中意的諸候?”


    徐庶與石韜對望了一眼。猶豫了一下才道:“實不相瞞,庶與廣元雖學業未成,需在兩年之後方能師滿,但既然身在荊襄,卻也有些意屬劉荊州,想在荊襄之地一展抱負。”


    這是陸仁意料之中的答案,不過陸仁還是皺起了些許的眉頭,口中低聲念叨道:“劉景升劉荊州嗎……”說著說著,陸仁輕輕的搖了搖頭。


    徐庶見狀遲疑著問道:“陸仆射何故搖頭?”


    陸仁道:“這個嘛……我不好在背後說別人什麽。不過元直你既然問起了,那我告訴你也沒什麽關係,劉景升劉荊州隻怕會令你失望。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元直你師成之後,大膽的去試上一試卻也無妨。路是要靠自己去走出來的,哪怕就是跌倒了,對自己也是一種曆練。”


    “陸仆射教誨,庶自當銘記在心。”


    陸仁望了望天色道:“時辰不早了,元直你還是趕緊回書院去吧。另外我在襄陽城還有一大堆的事要做,在這裏也呆不了幾天。你如果有事想找我,去我在襄陽城中的商鋪便是。”


    徐庶和石韜看看天色確實已晚,當下也隻好向陸仁拱手暫別。陸仁將二人送出酒肆,望定了徐庶的背影,心中暗道:“現在拉攏徐庶還早了點,第一是我這裏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完,第二就是現在的徐庶還需要相應的曆練才能成為原本那個連曹操都怕上幾分的一流軍師,我如果下手下得太早,得到的隻會是一個不完整的徐庶,鬧不好還會把自己和徐庶母子之間的關係鬧得很僵。


    “反正現在才建安八年,我應該至少有四年的時間和徐庶把關係打紮實,同時還得在他母親的身上多費點功夫。隻有這樣,在合適的時候我才能讓徐庶召之則來,來之能用……咦,突然發現我也變得很陰險了點。嗬嗬……”


    正思索間,陸蘭結完帳來到了陸仁的身後,湊上來問道:“大人,你在想什麽啊?”


    陸仁回過神來笑道:“也沒想什麽……折騰了這麽麽,我也有些累了。咱們回去了”


    陸蘭見了陸仁幾眼,忽然一皺眉道:“大人,你剛才的樣子……好猥瑣!”


    ————————————————————


    轉眼之間,陸仁便已經在水鏡先生這裏逍遙了數日,每天也就是這裏轉轉、那裏看看,時不時的再和水鏡先生一起玩玩音樂、談論一下時事話題……當然這隻是明麵上的事,陸仁真正的意圖並不在此。


    水鏡書院的作息安排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半日製,也就是每天上午才開課講學,下午則是師生們的自由時間。每天的午睡時間一過,司馬徽一般都會差人來請陸仁過去喝酒再聊聊天,聊上一個來時辰之後,陸仁便會推說自己並不擅長所謂的各家學說,坐在這裏也隻會壞了司馬徽的雅興,然後就留蔡琰下來與司馬徽接著談論這些詩辭歌賦什麽的,並留下貂嬋給蔡琰作伴。


    此外為防萬一,還會多留下高順調給他的貼身護衛中的淩風、淩雲兩位劍客兄弟當保鏢。事情安排妥當之後,陸仁便會帶著野丫頭陸蘭在水鏡田莊中四處走動,盡可能的去與水鏡先生門下的弟子們多多接觸……這才是陸仁的主要目的。


    陸仁留雪莉在夷州主理開發工作,自己則在對夷州進行遠程遙控。根據在曹營中胡混了多年的經驗,陸仁相信現在自己手上的夷州隻要能平平安安的發展上幾年,各方麵的實力就能夠趕上,甚至是超過中原地區比較發達的中型城市。


    而一進入這個階段,最緊要的問題隻怕就是人材方麵的不足。所以陸仁跑回中原並在荊州一帶暫居,另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找尋一批能夠用得上的人。


    陸仁手頭有資料,知道中原地區的人材中心原本應該是潁川,但由於戰亂的破壞,到這一時期人材中心已經漸漸的轉向了局勢相對比較安定的荊北,所以現時點想找人材就得來荊北。


    當然像諸葛亮、龐統這種可說是超一流的人物,陸仁可沒敢抱任何的指望,因為這一類有著極強的能力的人物,心中其實早就已經作好了打算,君不見諸葛亮豬哥常常自比管、樂?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八”之誌,憑你陸仁現時點的情況想招納這些人無異於癡人說夢。


    陸仁現在是什麽貨色?說得難聽點,就一個曾經當過大官,現在手頭有倆糟錢的商人而已,真正胸中有著遠大抱負的人材誰理你啊?別提夷州,別忘了現在的夷州在所有人的眼中不過是一片尚未開化的蠻夷之地,想在這亂世中有些作為、博出些功名的人是根本不願意去的。再者陸仁現在還不敢把沒有什麽實力可言的夷州公開化,不然那就是找死。


    所以陸仁的目光並沒有放在這些一流人材的身上,因為太不現實了。陸仁現在的主要目光是集中在那些二線、三線,甚至是史書上連名子都沒有的人上麵。而在這一類人當中,家世比較好的人也可以基本排除,因為陸仁目前能拿得出來招納人的事物就隻有錢,家世較好的人誰又會在乎這點錢?相比之下,家世比較貧寒的人更合適一些,陸仁隻要適時的砸些錢過去,支援一下這些貧寒子弟的生活與學業,那就是施恩於人。到時機成熟時,陸仁相信隻要開一下口,這些人當中重義之人就會二話不說的追隨在陸仁的身邊。這些人委以重任可能是差點,但作為基層與中層的人材卻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事有湊巧,前幾天陸仁與徐庶相遇時,幫徐庶說話的石韜石廣元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石韜的能力陸仁不清楚,不過從史料上來看,石韜與徐庶一起北上,在曹魏曆任典農校尉、郡守,這在曹魏中、後期官員多為曹氏宗親或北方名流世家子弟的情況中也算是比較難得的了。


    諸葛亮後來出祁山時也曾歎息過“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那石韜至少在內政方麵的才幹應該屬中、上等級。最主要的是石韜似乎是把自己與徐庶綁在了一起,那陸仁在挖走徐庶的時候,相信石韜也會跟著徐庶一起來。用陸仁自己的話說,這就叫:


    買一送一!(未完待續。)u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三國一路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瓶座·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瓶座·傑並收藏我本三國一路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