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對兒打打鬧鬧地爺孫倆,袁大剛偷偷抹掉頭上的虛汗——【他】娘【的】,太驚險了,以後絕對不能在偷看女人洗澡的時候工作了!


    一旁跟來的衛隊長無奈地對袁大剛說道:“陛下,您不去管管?”


    袁大剛搖搖頭說道:“你(wo)不(bu)懂(gan),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之下,適當的發泄一下自己心中的悶氣和各種負麵情緒是好事。”然後又對著衛隊長說道:“告訴我的秘書,把帝國的法官們盡快請過來,然後你給我帶著人去那個什麽吳老爺的家裏抓人,能抓多少抓多少,有敢反抗的,格殺勿論!另外再向海陸兩軍傳令:除北方、東北方邊疆派駐少量部隊防止羅刹國和日本國進犯之外,其餘部隊盡數南下,不管用什麽辦法,給我半月之內打下中華的半壁江山,另外,告訴清國的現任皇帝,我胡漢三......啊不對,我袁大剛又回來了!”


    命令發出,全軍猶如餓極的狼一般向關內濤濤而來。


    北京,紫禁城。


    載恬先生坐在龍書案後愁眉不展,一旁的帝師翁同龢正附在光緒的耳邊小聲地說著什麽。


    現今已經是光緒帝親政第四個年頭了,可是不親政還好,一親政沒幾年這“袁逆”便又起兵謀反了,占著東北的兩省還不夠嗎?那可是我大清的龍興之地啊!


    該死的袁逆!光緒帝憤憤地想著,親爸爸垂簾聽政的時候你們不來。反倒是朕親政的時候你們才來,這不是給朕添堵嗎?


    這下好了,那些個後黨的大臣們現在紛紛上書,說什麽“今上年幼,親政尚且不足”、“大清朝離不開老佛爺”等等,更有那過分的,竟然直接上書要求光緒再將慈禧請回來再度垂簾!這不是放屁嗎?好容易才將那個貪財的老妖婆弄走,如今又將她請回來作甚?


    “這幫殺千刀的奴才!把親爸爸請回來,好讓朕再回去受氣?當真是該死!”光緒帝憤恨地一拍桌子,將桌上的景德瓷碗震翻。裏麵的鐵觀音飛濺到堆積如山的奏折上。弄得滿書案都是沁人心脾的清香典雅。


    一旁的翁同龢連忙勸止:“皇上,當心隔牆有耳啊!”


    年輕氣盛的光緒不滿地大聲說道:“朕才親政不到四年啊!不到四年!這袁逆就敢發兵造反,這麽多年了,這袁大剛為甚沒有老死在東二省?”


    翁同龢苦笑道:“陛下。幾十年前袁逆剛剛起兵之時。微臣尚還是個青年。行走各個書塾之間而已,據說那個時候袁逆便是一副年輕人的嘴臉,到現在還一直沒變。聽說......”


    光緒抬頭說道:“老師到底聽說了什麽?有話直說便是,朕不會怪罪你的。”


    翁同龢躬身謝恩:“謝陛下,微臣聽說那袁大剛確實是有通天徹地隻能、鬥轉星移之功啊。”


    光緒奇道:“既然如此,他為何不安心修道,反倒是來插手凡間俗事卻是為何?”


    翁同龢再躬身道:“陛下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按理說修道之人一般不問俗事,可是這袁大剛卻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且在那英吉利人第一次犯我大清之前就已經算到此事,並且推算出天下間大亂將起,故此才會打著拯救萬民於水火的旗號起事造反的。”


    光緒沉吟起來,這但凡是統治者,最怕的便是有信仰的造反者,蓋因是有信仰的造反者往往能夠成功。


    可是他們成功了,光緒可就不高興了,誰願意將自己手裏大好的江山拱手送給別人?


    沉吟良久之後,光緒臉上的愁容更甚,不由得又抬起頭來向自己的老師請教:“老師,如今這袁逆兵鋒犀利,底下的大臣們又在那兒熙熙攘攘地想將親爸爸請回來垂簾聽政,好似親爸爸一回來這袁逆就會不戰自退一般,這該如何是好?”


    翁同龢略一思考,便說道:“陛下,此時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好看的小說)”


    光緒問道:“哦?老師何出此言?”


    翁同龢道:“雖說袁逆兵鋒犀利,但我大清練了幾十年的新軍,能和袁賊拚死一戰的軍隊和將軍總是有的吧?此為簡單,但是這新軍大部分都掌握在後黨的手中,陛下若想下令,恐怕......”


    “哼!”光緒聽了翁同龢的半句話,又是氣憤地一拍桌子,“這群奴才,平日裏隻知道跟在親爸爸後麵諂媚討好,要是朕命令他們,恐怕連看都沒人看一眼!”


    翁同龢連忙勸道:“陛下慎言,”說罷又四處瞅了瞅,繼續說道:“如今這宮中太後耳目眾多,陛下千萬不要落人以口實,若想讓那些後黨之人領兵前去平賊,隻需如此這般......”


    次日,養心殿內。


    慈禧老妖婆正側躺在塌床上抽著【鴉】片觀賞譚鑫培演唱的《定軍山》,一旁李蓮英正給他賣力地按摩小腿,吞雲吐霧之間盡顯奢靡。


    不多會兒,一個小太監邁著小碎步跑到李蓮英耳邊絮絮叨叨地小聲說著什麽。


    老妖婆原本微閉者的雙眼半睜開,用不滿的語調慢悠悠地問道:“什麽事兒啊~小李子,有什麽事兒~不能當著哀家的麵兒說?”


    李蓮英連忙跪下啟奏:“啟稟太後老佛爺,剛才小安子來報,說是皇上前來覲見,但是怕打擾了老佛爺看戲的雅興,故此著人前來打聽一下,想問問老佛爺什麽時候能方便一些。”


    老妖婆揮揮手,驅散了正在咿咿呀呀唱大戲的各班名家,輕舒雙臂,優雅地打了個哈欠,拿起秀帕抹了一下眼角,這才說道:“什麽方便不方便的,宣進來罷。”


    李蓮英將慈禧的煙燈、煙槍等物收起來時,光緒皇帝恰好走進慈禧的房間。


    光緒帝一進門便跪下請安:“兒臣給親爸爸請安,願親爸爸洪福齊天,壽與天齊。”


    李蓮英也帶著一眾宮娥太監們對著光緒跪下:“奴才叩見我主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慈禧抬抬手:“皇上且起,今兒個怎麽這麽會說話?”


    光緒趕忙說道:“此乃兒臣一片真心,心中所想不敢對親爸爸有所隱瞞,故此才會脫口而出。”言罷又對著李蓮英等說道:“爾等請起。”


    慈禧對光緒的態度很是滿意——不光是最近會說話了,而且對自己身邊的人也有了好臉色,看來皇帝已經對哀家逐漸回到小時候那樣孝順了啊!想到此處,慈禧便和顏悅色地問道:“皇上今日前來有什麽事兒嗎?”


    光緒連忙低頭拱手:“啟稟親爸爸,這北邊的袁賊又要起兵謀反了,兒臣尋思了半天,總覺得自己經驗太少,因此特地前來向親爸爸討個主意,還請親爸爸給兒臣做主。”


    慈禧心中大樂:“皇上呀~哀家已經不再垂簾聽政了,這朝裏的事兒你自己做主便是,哀家也不好插手啊~”


    若是在平時,光緒皇帝恐怕早就說那你就把權利都給老子啊一類的話了,但是一想到翁師傅的教誨,光緒臉上撒嬌的意思更濃了幾分,猶如被搶走玩具的小孩子去找大人告狀一般說道:“親爸爸,咱們這個家裏到底還是您才是主事的人,兒臣不過是個小孩子,怎麽能隨便僭越呢?再者說來,兒臣自小便受親爸爸養育之恩,說句不倫的話,雖然親爸爸是兒臣的奶奶輩兒,可是兒臣覺得自己和親爸爸更像是母子一般,如今兒子受了欺負,無論如何也得請娘親給兒子做主。”


    慈禧聽了這些話,心裏像是抹了蜜糖一般高興,更是起了一股護犢子的心理,嘴上卻仍然說道:“哎呀~你們這些個小子們,就是不願意讓哀家省心,算了,誰讓咱家孩子給人欺負了呢?這樣吧,明日上朝的時候皇上盡可點起幾員大將,帶著朝廷的新軍將那袁賊一掃而平!”


    光緒帝連忙磕頭謝恩:“兒臣謝親爸爸做主!祝親爸爸仙福永享,壽比南山!”


    慈禧聽得老懷大慰:“皇兒啊,今晚哀家已經安排了京戲名家前來獻藝,如若有空不妨前來聽聽。”


    光緒帝心中閃過翁師傅的交代:“皇上,此去求兵若是太後請皇上看戲,那便是帝後和解的信號,皇上萬勿推辭。”於是便連忙應承:“兒臣謝親爸爸賞戲!”(未完待續。。)


    ps:~~~~~~~~~~~~~~~悲催了~~~~~~~~~~~~~~


    今兒個又開始拉肚子了,這一章寫寫停停總算是上傳了,剩下的那一章無論如何也隻能等到明兒個再補上了,讀者大大們請看好:明兒個連發四章,還不賞點兒訂閱、賞點兒打賞、賞點兒推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魂之逆勢而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雷雷更健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雷雷更健康並收藏漢魂之逆勢而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