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漢帝國和日本在朝鮮的這場戰鬥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以後,有關此事的各個國家反應不一。
漢帝國不用說,這事兒自始至終袁大剛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也就是現在不能隨便擴張,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以後,那就隨便施為了,現在漢帝國在袁大剛的嚴令之下,有匆匆搬回了東北兩省,將第二次占領的北京城再次拱手讓出。不過,圓明園等皇家園林再一次遭到了袁大剛的“洗劫”:上次讓出北京城以後,道光、鹹豐、同治和光緒這幾任皇帝都對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園子痛惜不已,到了同治皇帝時期,老婆娘慈禧獨攬大權,想盡一切辦法來修繕這些被“賊兵”“洗劫一空”的園林,大型的古董物件不好找,但是老妖婆托人從國外帶回了不少的新鮮玩意兒,原來裝著十二獸首的噴泉池子變成了裝著十二個天使的大花池,原本的異木奇花之園又被栽種上了各種多達數百萬株的名貴花木......
而圓明園曾經收藏了多少文物是個謎。無論是故宮、頤和園還是其他文物建築,都會有相關的陳設檔案,專門記錄建築中所擁有的文物,唯獨圓明園缺乏陳設檔案,因為圓明園收藏文物的總數並沒有明確的記錄,因此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被袁大剛弄走變得相當難,因此老妖婆便再次搜集各種古董,召集能工巧匠在園內設計、安裝了各種巧奪天工的家具和裝飾,極具實用和觀賞價值。可是也被袁大剛一股腦兒地收走了。
圓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中國四大皇家藏之一,《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珍貴典籍以及一些善本、孤本都被袁大剛弄走,本來不怎麽好讀正經書的慈禧便將這些存書的地方放上了梨園名家們的戲本戲詞和道具,以供自己隨時觀賞戲劇,而袁大剛也比較貼心,這些東西倒是沒拿,反而被擦洗地幹幹淨淨,令老娘們兒大喜過望。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就是這麽一個宏大華美的皇家園林,讓袁大剛連帶著牆皮一起扒拉走之後,回到北京城的慈禧欲哭無淚,深刻體會到了當年自己公公的難處――拿得太狠了!除了那些和京劇有關的東西。其他的一件都沒留!
於是。這位慈禧老婆娘便再次搜刮起在京的富戶與王公大臣。同時還下旨,說是在哀家再次垂簾聽政以後袁賊敗退,為了彰顯太後老佛爺的雌威與皇家體麵。因此要詔令天下進貢寶貝,用以充實圓明園的庫存。
其實袁大剛的苦心不難理解,之所以兩次洗劫圓明園,是因為袁大剛在後世看的那些曆史記錄,知道這座園林有多麽珍貴,因此一定要想辦法徹底保護好這座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因此在洗劫圓明園時,袁大剛下令,隻要是和圓明園有關的東西,全部都要裝箱運走,建築物也要連地基一起整體搬走,等到光複全國時再次原址安裝。
清國對於朝鮮這個小弟已經徹底放棄了,因此隻是忙著管國內的事兒,而日本的反應則比較“正常”,首先是悄悄摸摸地聯係朝鮮王室,然後又膽膽虛虛地試探漢帝國的反應,最後在漢帝國盛起雷霆之怒時馬上就跟烏龜的腦袋一樣快速縮回了殼子裏。畢竟,從在朝鮮作戰的帝**人傳回的消息中,漢帝國的軍事勢力被無限的誇大,本來想要從海上進攻漢帝國的日本內閣在想起幾十年前漢帝國大敗聯軍艦隊的戰例,也悄然無聲息地沉默下去。
俄羅斯更悲催,幾十年前在西伯利亞和漢帝國打了一場之後,連屁都沒敢多放一個就灰溜溜地回了老家,當時的亞曆山大三世年輕氣盛,還鬥誌昂揚地準備修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但是當看到自己的財政赤字時便傻了眼,這幾十年兢兢業業地在俄羅斯實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將俄羅斯的寄地屁增長了不少,但是修鐵路仍嫌不夠,再加上這貨和家人一起乘火車旅遊的時候由於一個鐵路共在扮道岔的時候也許是用力過猛,導致老頭子的專列一個趔趄搖頭晃腦地奔向蒼茫大地,雖說當時沙皇的一家子都沒傷著,但是老沙皇從此以後算是蒙上了一層心理陰影,這麽大的年紀,受驚之下再感風寒,用中醫的話說,不好好調養那就準備後事吧,可是老沙皇對中醫聽都沒聽過,隻信西方的下等醫學,因此在放血療法大為盛行的西醫時代,老沙皇的身體終於越來越弱,連身體都顧不了了,當然也就沒辦法再想其他的了。
至於可愛的小朝同學,整個國家都成了漢帝國的附屬國,哪裏有什麽資格去爭別的?倒是閔妃這貨還懂得點兒隱忍之道,丫明白,現在跟漢帝國一爭高下那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因此表麵上指使李熙對漢帝國百依百順,私底下又偷偷摸摸地聯係日本和俄羅斯,想在他們能緩過勁兒來的時候請他們出兵,幫他們驅逐漢國駐軍,重新取得與清國或者漢國相等的大國地位,這就叫“nozuonodie”,也叫做不作不死,閔妃的那點兒小動作被漢帝國的特情局特工們看得一清二楚,隻是她本人毫不知情,還以為做的天衣無縫,能瞞天過海,後來袁大剛給閔妃下了一個評語:“隻要作不死,就往死裏作。”說的就是閔妃那時候自以為得計的行為。
世界上其他各國對此就沒什麽關心了,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在自家的第一艘鐵甲艦試航成功後重拾世界第一海軍大國的信心,一直叫囂著要找漢帝國報仇,隻是一時間沒完成全軍換裝,所以還在整軍備戰;法國一直是跟在英國後麵的應聲蟲,老大說什麽他就說什麽;而漢帝國的盟友德意誌王國則發來了祝賀電文,同時威廉二世還要求和漢帝國進一步加深關係,想把自己的妹妹或者哪個閨女嫁給袁大剛,袁大剛本來想同意的,但是在皇後王語嫣“溫柔地”輕撫他的腰間軟肉之後便放棄了,弄得威廉二世好一陣幽怨。
最後那些個二流國家諸如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等更是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是荷蘭這個曾經被漢帝國狠狠報複過的國家在歐美兩洲上躥下跳,想要糾集一些強國對漢帝國進行懲罰,可是在無人應聲之後也沉寂了下去。(未完待續。。)
ps:~~~~~~~~~~下一章有一首詞~~~~~~~~~~~~
老雷原創的詞,還請各位大大們多多指教。
漢帝國不用說,這事兒自始至終袁大剛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也就是現在不能隨便擴張,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以後,那就隨便施為了,現在漢帝國在袁大剛的嚴令之下,有匆匆搬回了東北兩省,將第二次占領的北京城再次拱手讓出。不過,圓明園等皇家園林再一次遭到了袁大剛的“洗劫”:上次讓出北京城以後,道光、鹹豐、同治和光緒這幾任皇帝都對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園子痛惜不已,到了同治皇帝時期,老婆娘慈禧獨攬大權,想盡一切辦法來修繕這些被“賊兵”“洗劫一空”的園林,大型的古董物件不好找,但是老妖婆托人從國外帶回了不少的新鮮玩意兒,原來裝著十二獸首的噴泉池子變成了裝著十二個天使的大花池,原本的異木奇花之園又被栽種上了各種多達數百萬株的名貴花木......
而圓明園曾經收藏了多少文物是個謎。無論是故宮、頤和園還是其他文物建築,都會有相關的陳設檔案,專門記錄建築中所擁有的文物,唯獨圓明園缺乏陳設檔案,因為圓明園收藏文物的總數並沒有明確的記錄,因此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被袁大剛弄走變得相當難,因此老妖婆便再次搜集各種古董,召集能工巧匠在園內設計、安裝了各種巧奪天工的家具和裝飾,極具實用和觀賞價值。可是也被袁大剛一股腦兒地收走了。
圓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中國四大皇家藏之一,《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珍貴典籍以及一些善本、孤本都被袁大剛弄走,本來不怎麽好讀正經書的慈禧便將這些存書的地方放上了梨園名家們的戲本戲詞和道具,以供自己隨時觀賞戲劇,而袁大剛也比較貼心,這些東西倒是沒拿,反而被擦洗地幹幹淨淨,令老娘們兒大喜過望。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就是這麽一個宏大華美的皇家園林,讓袁大剛連帶著牆皮一起扒拉走之後,回到北京城的慈禧欲哭無淚,深刻體會到了當年自己公公的難處――拿得太狠了!除了那些和京劇有關的東西。其他的一件都沒留!
於是。這位慈禧老婆娘便再次搜刮起在京的富戶與王公大臣。同時還下旨,說是在哀家再次垂簾聽政以後袁賊敗退,為了彰顯太後老佛爺的雌威與皇家體麵。因此要詔令天下進貢寶貝,用以充實圓明園的庫存。
其實袁大剛的苦心不難理解,之所以兩次洗劫圓明園,是因為袁大剛在後世看的那些曆史記錄,知道這座園林有多麽珍貴,因此一定要想辦法徹底保護好這座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因此在洗劫圓明園時,袁大剛下令,隻要是和圓明園有關的東西,全部都要裝箱運走,建築物也要連地基一起整體搬走,等到光複全國時再次原址安裝。
清國對於朝鮮這個小弟已經徹底放棄了,因此隻是忙著管國內的事兒,而日本的反應則比較“正常”,首先是悄悄摸摸地聯係朝鮮王室,然後又膽膽虛虛地試探漢帝國的反應,最後在漢帝國盛起雷霆之怒時馬上就跟烏龜的腦袋一樣快速縮回了殼子裏。畢竟,從在朝鮮作戰的帝**人傳回的消息中,漢帝國的軍事勢力被無限的誇大,本來想要從海上進攻漢帝國的日本內閣在想起幾十年前漢帝國大敗聯軍艦隊的戰例,也悄然無聲息地沉默下去。
俄羅斯更悲催,幾十年前在西伯利亞和漢帝國打了一場之後,連屁都沒敢多放一個就灰溜溜地回了老家,當時的亞曆山大三世年輕氣盛,還鬥誌昂揚地準備修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但是當看到自己的財政赤字時便傻了眼,這幾十年兢兢業業地在俄羅斯實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將俄羅斯的寄地屁增長了不少,但是修鐵路仍嫌不夠,再加上這貨和家人一起乘火車旅遊的時候由於一個鐵路共在扮道岔的時候也許是用力過猛,導致老頭子的專列一個趔趄搖頭晃腦地奔向蒼茫大地,雖說當時沙皇的一家子都沒傷著,但是老沙皇從此以後算是蒙上了一層心理陰影,這麽大的年紀,受驚之下再感風寒,用中醫的話說,不好好調養那就準備後事吧,可是老沙皇對中醫聽都沒聽過,隻信西方的下等醫學,因此在放血療法大為盛行的西醫時代,老沙皇的身體終於越來越弱,連身體都顧不了了,當然也就沒辦法再想其他的了。
至於可愛的小朝同學,整個國家都成了漢帝國的附屬國,哪裏有什麽資格去爭別的?倒是閔妃這貨還懂得點兒隱忍之道,丫明白,現在跟漢帝國一爭高下那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因此表麵上指使李熙對漢帝國百依百順,私底下又偷偷摸摸地聯係日本和俄羅斯,想在他們能緩過勁兒來的時候請他們出兵,幫他們驅逐漢國駐軍,重新取得與清國或者漢國相等的大國地位,這就叫“nozuonodie”,也叫做不作不死,閔妃的那點兒小動作被漢帝國的特情局特工們看得一清二楚,隻是她本人毫不知情,還以為做的天衣無縫,能瞞天過海,後來袁大剛給閔妃下了一個評語:“隻要作不死,就往死裏作。”說的就是閔妃那時候自以為得計的行為。
世界上其他各國對此就沒什麽關心了,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在自家的第一艘鐵甲艦試航成功後重拾世界第一海軍大國的信心,一直叫囂著要找漢帝國報仇,隻是一時間沒完成全軍換裝,所以還在整軍備戰;法國一直是跟在英國後麵的應聲蟲,老大說什麽他就說什麽;而漢帝國的盟友德意誌王國則發來了祝賀電文,同時威廉二世還要求和漢帝國進一步加深關係,想把自己的妹妹或者哪個閨女嫁給袁大剛,袁大剛本來想同意的,但是在皇後王語嫣“溫柔地”輕撫他的腰間軟肉之後便放棄了,弄得威廉二世好一陣幽怨。
最後那些個二流國家諸如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等更是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是荷蘭這個曾經被漢帝國狠狠報複過的國家在歐美兩洲上躥下跳,想要糾集一些強國對漢帝國進行懲罰,可是在無人應聲之後也沉寂了下去。(未完待續。。)
ps:~~~~~~~~~~下一章有一首詞~~~~~~~~~~~~
老雷原創的詞,還請各位大大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