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中年男子正是大清太原鎮總兵、直隸提督聶士成將軍。
雖然聶士成在敵人的老窩裏被道破身份,但是並不驚慌,反而微微一笑,伸出手指撫了撫唇上的八字胡:“能有如此識人之明的,恐怕隻有漢帝國的皇帝袁大剛吧?”
袁大剛放下手中的茶杯,對著聶士成一拱手:“正是在下。”
聶士成將袁大剛麵前的茶壺端到自己麵前,笑著說道:“自古以來,兩國交戰,戰前殺得最多的便是雙方派出刺探軍情的斥候,今日老夫親為斥候,不知陛下準備怎麽處置我?”
袁大剛笑嘻嘻地探過身子,給聶士成滿上了一杯茶,待他喝下去之後才說道:“我不是說了嗎,喝了我的茶,以後就得跟著我效力了。”
聶士成哈哈大笑:“我聶士成雖不是什麽良才,但也知道‘精忠報國’四字,兵凶戰危,刀兵之事本來就充滿凶險,我聶某人既然敢來,自然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你以為我會打著活著回去的心思麽?”
袁大剛仍然笑嘻嘻地,輕輕鼓起了掌:“不錯不錯,聶大將軍果然是忠肝義膽,袁某佩服,不過,聶大人可是知道秦檜這個人?”
聶士成嗤笑一聲:“陛下可是想諷我聶某乃是秦檜投金之輩否?誠然,滿人乃女真後裔,‘精忠報國’乃是嶽母刺於嶽王爺背上的警句,本來聶某當不得這四個大字,可是如今滿漢為一家,忠滿即是忠國,聶某此為又有何不可?”
袁大剛笑嘻嘻的表情維持不變:“你倒是挺明白的,可是你也說了,如今是滿漢一家,既然如此,為何你那個朝廷仍然有滿人打死漢人最多賠點銀子。挨頓打就算了,漢人打死滿人卻要被斬首甚至是誅全家的例律?”
聶士成絲毫不懼:“滿人乃是皇族,既然是皇族,自然應當有超人一等的地位,此乃貴賤之別,又豈是你能了解的了的?”
袁大剛怒極而笑:“好一個漢奸宣言!聶士成,我本以為你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想不到你卻是個隻會在主子麵前搖尾乞憐的狗!”
聶士成大怒:“賊子敢爾!我聶某一聲曆經百餘苦戰,打太倉、戰鎮洋、克昆山、定新陽......哪一場戰鬥不是親力親為拚命打下來的?你竟然如此辱我!這就是你這個皇帝所說之言嗎?”
袁大剛拂袖而起:“打太倉、戰鎮洋、克昆山、定新陽,好一個戰功赫赫!我來問你,你打的這些仗裏麵,有任何一支外國軍隊在敵軍陣營嗎?”
聶士成:“此乃撚軍作亂,又如何會有外國洋人?”
袁大剛又問:“那我再問你,你們剿撚的部隊裏,有沒有外國軍隊?”
聶士成道:“朝廷倒是曾請過洋人軍隊前來助剿,那又如何?”
袁大剛哼哼冷笑:“那又如何?撚軍作亂是為何故?還不是因為被爾等所謂的‘皇族’剝削得活不下去了,這才揭竿而起的麽?身為統治階級,不僅不好好地反思自己的錯誤,倒要向外國人求助,前來誅殺自己國家的百姓!這就如兄弟鬩於牆,當哥哥的不僅不和弟弟一起外禦其辱,反而請外辱前來誅殺自己的兄弟一般!耗子扛槍窩裏橫,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精忠報國’?如此我倒要請問了,你忠的是哪一國,報的是哪裏的民?”
聶士成開始有點兒支吾起來:“這些撚匪實乃可惡......殺之有何不可......”
袁大剛再次問道:“既然如此,我袁某若是將你的家財搶盡,逼死你的父母,淩辱你的妻女,仍然要你不得反抗,不許報官,否則便殺了你,你能聽我的嗎?”
聶士成:“自然不能。”
袁大剛道:“既然你自己都不能,那又憑什麽要去讓那些被官府和各個惡勢力欺壓得不能活下去的百姓們不許造反?說啊!”
聶士成支支吾吾,吭哧了半天愣是沒想出回答的話來,額頭冷汗津津而下,不斷地抬起袖口擦去,隨即新的汗液便再次出現,不一會兒,整個人便已濕透。
袁大剛看著他這個樣子,微微冷笑:“算啦,本來是想請你跟我一起去造滿人的反的,現在看來,你聶士成就是一個沒讀過書的武夫!蠻力雖有,但不會用腦子,當個衝鋒陷陣的先鋒還行,一到指揮作戰的時候就成了趙括一般——不對,人家趙括好歹也懂得紙上談兵,你恐怕在作戰的時候連為誰打仗都未必能明白!”
“噗通”一聲,聶士成再也支撐不住,從長凳上滑落在地,兩眼愣呆呆地看著不斷批駁自己的袁大剛。
“瞅我有什麽用?”袁大剛冷眼相對,拽過一把長凳再次坐下,雙手撐膝,兩眼緊盯著聶士成,“你現在要做的不是為以前的行為後悔,而是想辦法補償你曾經犯下的罪孽!”
聶士成抬頭問道:“老夫當如何補償?還望陛下教我!”
聶士成本為一個武將,又曆經生死,意誌力原本沒有這麽差,但是多年的剿撚一直給他形成了一種印象,那邊是自己人殺自己人是錯誤的,然而傳統的禮教思想又不斷地和這種本心善念天人交戰,便漸漸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隻要有人在他麵前將這種道理講明白,她便會幡然悔悟,改過自新,而袁大剛身為特種兵出身,心理學一定是要有所涉獵的,因此在忽悠聶士成反水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計策。
袁大剛看到自己的計策起作用了,這才站起身來,一步步走到聶士成麵前,伸出手麵帶微笑地溫和說道:“我來幫你,先起來再說。”
聶士成盯著袁大剛瞧了一會兒,這才伸出手拽著袁大剛的手站起來,小心翼翼地坐下。
袁大剛繼續溫和地說道:“不必拘束,老聶,你麵對自己的錯誤時毫不避諱,反而勇於麵對,這就已經說明了你是一個善良的人,隻不過清國的封建禮教將你的天生善念給禁錮住了而已,若是想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並且逐漸走出這種陰影,隻需如此這般......”
聶士成投降了,鄧世昌還會遠嗎?
雖然聶士成在敵人的老窩裏被道破身份,但是並不驚慌,反而微微一笑,伸出手指撫了撫唇上的八字胡:“能有如此識人之明的,恐怕隻有漢帝國的皇帝袁大剛吧?”
袁大剛放下手中的茶杯,對著聶士成一拱手:“正是在下。”
聶士成將袁大剛麵前的茶壺端到自己麵前,笑著說道:“自古以來,兩國交戰,戰前殺得最多的便是雙方派出刺探軍情的斥候,今日老夫親為斥候,不知陛下準備怎麽處置我?”
袁大剛笑嘻嘻地探過身子,給聶士成滿上了一杯茶,待他喝下去之後才說道:“我不是說了嗎,喝了我的茶,以後就得跟著我效力了。”
聶士成哈哈大笑:“我聶士成雖不是什麽良才,但也知道‘精忠報國’四字,兵凶戰危,刀兵之事本來就充滿凶險,我聶某人既然敢來,自然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你以為我會打著活著回去的心思麽?”
袁大剛仍然笑嘻嘻地,輕輕鼓起了掌:“不錯不錯,聶大將軍果然是忠肝義膽,袁某佩服,不過,聶大人可是知道秦檜這個人?”
聶士成嗤笑一聲:“陛下可是想諷我聶某乃是秦檜投金之輩否?誠然,滿人乃女真後裔,‘精忠報國’乃是嶽母刺於嶽王爺背上的警句,本來聶某當不得這四個大字,可是如今滿漢為一家,忠滿即是忠國,聶某此為又有何不可?”
袁大剛笑嘻嘻的表情維持不變:“你倒是挺明白的,可是你也說了,如今是滿漢一家,既然如此,為何你那個朝廷仍然有滿人打死漢人最多賠點銀子。挨頓打就算了,漢人打死滿人卻要被斬首甚至是誅全家的例律?”
聶士成絲毫不懼:“滿人乃是皇族,既然是皇族,自然應當有超人一等的地位,此乃貴賤之別,又豈是你能了解的了的?”
袁大剛怒極而笑:“好一個漢奸宣言!聶士成,我本以為你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想不到你卻是個隻會在主子麵前搖尾乞憐的狗!”
聶士成大怒:“賊子敢爾!我聶某一聲曆經百餘苦戰,打太倉、戰鎮洋、克昆山、定新陽......哪一場戰鬥不是親力親為拚命打下來的?你竟然如此辱我!這就是你這個皇帝所說之言嗎?”
袁大剛拂袖而起:“打太倉、戰鎮洋、克昆山、定新陽,好一個戰功赫赫!我來問你,你打的這些仗裏麵,有任何一支外國軍隊在敵軍陣營嗎?”
聶士成:“此乃撚軍作亂,又如何會有外國洋人?”
袁大剛又問:“那我再問你,你們剿撚的部隊裏,有沒有外國軍隊?”
聶士成道:“朝廷倒是曾請過洋人軍隊前來助剿,那又如何?”
袁大剛哼哼冷笑:“那又如何?撚軍作亂是為何故?還不是因為被爾等所謂的‘皇族’剝削得活不下去了,這才揭竿而起的麽?身為統治階級,不僅不好好地反思自己的錯誤,倒要向外國人求助,前來誅殺自己國家的百姓!這就如兄弟鬩於牆,當哥哥的不僅不和弟弟一起外禦其辱,反而請外辱前來誅殺自己的兄弟一般!耗子扛槍窩裏橫,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精忠報國’?如此我倒要請問了,你忠的是哪一國,報的是哪裏的民?”
聶士成開始有點兒支吾起來:“這些撚匪實乃可惡......殺之有何不可......”
袁大剛再次問道:“既然如此,我袁某若是將你的家財搶盡,逼死你的父母,淩辱你的妻女,仍然要你不得反抗,不許報官,否則便殺了你,你能聽我的嗎?”
聶士成:“自然不能。”
袁大剛道:“既然你自己都不能,那又憑什麽要去讓那些被官府和各個惡勢力欺壓得不能活下去的百姓們不許造反?說啊!”
聶士成支支吾吾,吭哧了半天愣是沒想出回答的話來,額頭冷汗津津而下,不斷地抬起袖口擦去,隨即新的汗液便再次出現,不一會兒,整個人便已濕透。
袁大剛看著他這個樣子,微微冷笑:“算啦,本來是想請你跟我一起去造滿人的反的,現在看來,你聶士成就是一個沒讀過書的武夫!蠻力雖有,但不會用腦子,當個衝鋒陷陣的先鋒還行,一到指揮作戰的時候就成了趙括一般——不對,人家趙括好歹也懂得紙上談兵,你恐怕在作戰的時候連為誰打仗都未必能明白!”
“噗通”一聲,聶士成再也支撐不住,從長凳上滑落在地,兩眼愣呆呆地看著不斷批駁自己的袁大剛。
“瞅我有什麽用?”袁大剛冷眼相對,拽過一把長凳再次坐下,雙手撐膝,兩眼緊盯著聶士成,“你現在要做的不是為以前的行為後悔,而是想辦法補償你曾經犯下的罪孽!”
聶士成抬頭問道:“老夫當如何補償?還望陛下教我!”
聶士成本為一個武將,又曆經生死,意誌力原本沒有這麽差,但是多年的剿撚一直給他形成了一種印象,那邊是自己人殺自己人是錯誤的,然而傳統的禮教思想又不斷地和這種本心善念天人交戰,便漸漸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隻要有人在他麵前將這種道理講明白,她便會幡然悔悟,改過自新,而袁大剛身為特種兵出身,心理學一定是要有所涉獵的,因此在忽悠聶士成反水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計策。
袁大剛看到自己的計策起作用了,這才站起身來,一步步走到聶士成麵前,伸出手麵帶微笑地溫和說道:“我來幫你,先起來再說。”
聶士成盯著袁大剛瞧了一會兒,這才伸出手拽著袁大剛的手站起來,小心翼翼地坐下。
袁大剛繼續溫和地說道:“不必拘束,老聶,你麵對自己的錯誤時毫不避諱,反而勇於麵對,這就已經說明了你是一個善良的人,隻不過清國的封建禮教將你的天生善念給禁錮住了而已,若是想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並且逐漸走出這種陰影,隻需如此這般......”
聶士成投降了,鄧世昌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