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人心所向


    李隆基這點評非常在理,千騎人人千挑萬選,個個身經百戰,戰陣經驗極為豐富。若是放到軍隊裏去,必然是統兵的將領或者校尉。


    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要是放到軍隊裏去,不當師長也要當團長。


    他們完全當得起“藏龍臥虎”這四個字的讚揚。


    就在李隆基感慨之際,隻見一個頂盔貫甲的武將和一個文士快步而來。


    武將身材高大,如同鐵塔似的,走起路來蹬蹬作響,威勢不凡,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驃悍氣息,來到李隆基跟前,抱拳行禮,聲若洪鍾:“劉幽求見過楚王。”


    嗓門很大,說話跟打雷似的,卻是透著一股子銳氣,李隆基聽在耳裏,倍覺親切,軍人嘛,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得有一股子銳氣,笑道:“千騎將軍免禮。”


    這個劉幽求就是統領千騎的將軍。


    “鍾紹京見過楚王。”文士雙手抱拳,衝李隆基見禮,他的聲音清脆,卻是不夠響亮,與劉幽求比起來,少了一股子銳氣。


    這就是文人與軍人的差別。


    “鍾大人免禮。”李隆基擺手,打量這個鍾紹京,隻見此人身高約有一米八的樣子,眼睛特別明亮,透著睿智,整個人很是精明。


    鍾紹京這個文士怎麽來到千騎呢?


    這得從他的家世說起。


    鍾紹京是三國時期魏國太傅鍾繇的第十七世孫。眾所周知,鍾繇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首創楷體,我們現在使用的楷書,就是從他開始。


    鍾紹京家學淵源,習祖輩楷書,寫得一手好書法。而且,此人聰明過人,很有才華,因此而一路高升。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的名將,裴行儉,對他非常賞識,就推舉他進入“直鳳閣”,由此而知名。洛陽皇宮中很多匾額,就是出自鍾紹京之手。


    武則天非常賞識鍾紹京的書法和才華,就讓他到千騎來打理文書。千騎有不少文書要處置,非特別信任之人不會派來,這是武則天對鍾紹京的栽培。


    “楚王,請進屋裏用茶。”劉幽求側身相請。


    “不必了。”李隆基擺手,道:“軍中沒有那麽多拖泥帶水的事兒,我也就直說了。我是奉陛下旨意,前來挑選侍衛的,我想劉將軍已經接到陛下的旨意了吧。”


    軍人,多為直腸子,做事不拖泥帶水,李隆基這番話搏得劉幽求的好感,微微點頭,大為讚賞,道:“陛下旨意早已傳來,劉幽求已為楚王挑選好了人手,隻需楚王點驗。”


    “嗯。”李隆基眼中精光閃爍,打量著劉幽求。


    李隆基之所以要自己來挑選,就是想要將才,而劉幽求此舉讓李隆基有些不爽了。天知道劉幽求給挑的人選是些什麽樣兒。


    “楚王盡管放心,這十人個個了得,是千騎中的精英。”鍾紹京見李隆基有些誤會,忙解釋,道:“其中有三人,位列千騎前五十。”


    千騎是精銳中的精銳,在千騎中位列前五十,已經非常了不得了,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要是別人來,劉幽求還舍不得給呢。這是楚王要的侍衛,劉幽求雖然不舍,也隻能忍痛割愛了。”劉幽求頗有些不舍。


    能在千騎排到前五十,非常難得,放到軍隊中,那就是“兵王”了,劉幽求還真是不舍。(.無彈窗廣告)


    “謝劉將軍好意,我想還是由我自己挑的好。”李隆基拒絕劉幽求的好意了。


    “嗯。”劉幽求和鍾紹京大為詫異。


    劉幽求這次是大出血了,給了三個位列前五十的千騎,李隆基竟然不滿意,誰能不驚訝?


    “楚王,你這是何意?”劉幽求的臉色有些不善了。


    他是大出血,把位列前五十的三人給了李隆基,李隆基竟然不領情,要自己挑選,他能爽嗎?要是換個人,能有如此收獲,必然是大喜過望了。


    “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我要挑對我脾性的人。”李隆基當然不會說他此次前來是挑選將才,找了個借口,道:“我想劉將軍已經知道我的脾性了,要是惹火了我,管他是誰,先幹上了再說。是以,這些千騎,得對我的脾性。”


    李隆基當著群臣的麵,當著武則天的麵,把武三思和武承嗣這些武氏子弟罵孫子似的痛罵一頓,這事兒早就傳開了,劉幽求當然知道。


    李隆基連武三思和武承嗣的麵子都不給,更別說千騎了,若是不對他的脾性,惹得李隆基發火,幹起來還真有可能。


    “那好吧。”劉幽求想了想,終於同意了。


    “那就有請劉將軍集結弟兄們。”李隆基一抱拳道。


    李隆基抱拳行禮,這是對劉幽求的敬重,劉幽求甚為受用,臉上泛著笑容,道:“請楚王稍等片時。傳令:集合!”


    一聲令下,隻見千騎從各個方向跑來,速度非常快,沒有任何混亂,顯示出了良好的軍事素養。


    “好!”李隆基看在眼裏,大為讚賞。


    隻一會兒功夫,千騎就集結完成了,列成一個方陣,個個昂頭挺胸,精神抖擻。而且,整個方陣透著一股子肅殺之氣,令人心悸。


    “不愧是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李隆基重重點頭。隻有上過戰場,殺過人,舔過血的精銳,才有如此殺氣。


    “弟兄們:今兒我們這兒來了一位貴客,那就是楚王。”劉幽求上前一步,衝千騎介紹李隆基。


    “楚王?”驚訝聲響起,千騎個個眼神灼熱,打量著李隆基。


    李隆基智鬥武氏,罵得武三思、武承嗣這些武氏子弟沒脾氣的事兒早就傳開了,千騎自然也知道。對於武氏,千騎同樣沒有好感,李隆基此舉讓他們大生好感。


    “李隆基見過各位。”李隆基上前一步,抱拳行禮,做個團團揖。


    “見過楚王。”千騎昂頭挺胸,齊聲道來,聲音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在說話似的。


    李隆基是天簧貴胄,含著金勺出生的,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千騎雖然很得武則天重視,卻與李隆基天差地遠,李隆基竟然向他們見禮,這令千騎大為受用,對李隆基的好感倍增。


    要是武氏子弟前來挑人的話,一定會高昂著頭顱,目光從他們頭頂上望過去,更別說給他們行禮了。


    “楚王奉陛下旨意,前來挑十名侍衛,你們誰能追隨楚王,就由楚王決定。”劉幽求身子一側,道:“楚王請。”


    李隆基眼睛瞪得老大,精光閃閃,打量著千騎,問道:“你們願不願意成為我的侍衛?”


    “願意。”吼聲直衝霄漢,震得地皮都在抖動。


    千騎更是昂頭挺胸,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神火熱,盼望被李隆基挑中。


    “這是人心所向!人心思李。”李隆基看在眼裏,非常清楚千騎為何如此盼望被他挑中,那是因為他姓李,大唐百姓心向李氏,而不是武氏。


    “我適才進來時,看見你們訓練,讓我感慨不已,我讚歎千騎這裏是‘藏龍臥虎’。”李隆基的話才開了個頭,就被一片轟鳴聲打斷了。


    “謝楚王。”李隆基這誇讚發自內心,一聽便知是真心實意的誇讚他們,千騎大為受用,齊聲道謝。


    “你們的身手,我已經見識過了,不必再看你們練了。”李隆基臉上的笑容更盛,道:“我就想聽聽你們的故事,我們坐下來,講故事,好麽?”


    “甚?”


    “講故事?”


    一片驚疑聲響起,千騎個個一臉的驚訝。


    “這……”劉幽求和鍾紹求也是目瞪口呆,一臉的難以置信。


    依他們想來,李隆基不考千騎的身手,總得考點別的,比如兵書戰策什麽的,誰也沒有想到,李隆基竟然要聽他們講故事。


    李隆基為什麽要如此做?


    這些千騎的人生經曆,就是實戰,聽聽他們的故事,比起考他們兵書戰策更加實用,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才幹。


    兵書戰策讀得再好,要是不會用,也不過是趙括而已。在實戰中,臨機處置,這才是一個人才能的體現。


    李隆基這方法是不拘一格,別出心裁。


    【92ks就愛看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