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漠南退回漠北的最佳道路是陰山隘口,隻要通過陰山隘口,就可以阻斷這些隘口,讓唐軍寸步難行。(.)可惜的是,這些隘口已經掌握在唐軍手裏,突厥無法從陰山撤退。


    陰山隘口無法使用,隻能從東邊向北撤,這有好幾個地方,最好的就是磧口。一是因為磧口是漠南與漠北的交界處,二是因為這裏的地理環境要好些,從這裏進入千裏絕域回到漠北麵臨的困難要小很多。


    是以,磧口就成了突厥北撤的必經之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的頡利可汗走投無路之下,不得不從磧口逃回漠北,卻是在這裏被唐軍活捉。


    李隆基一番剖析,把利弊分析得非常透徹,眾人齊聲讚同。


    “楚王說得對,突厥北撤必要經過磧口。依我們眼下的情形看,最適合在磧口堵住突厥的隻有我們了。”張說眉頭一挑,頗有些擔憂,道:“隻是,我們要麵臨的是數十萬突厥大軍,而且還有默啜本部精銳,我們堵得住麽?”


    陳玄禮、薛直他們個個一臉的擔憂。


    張說的話非常在理,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李隆基手裏隻有兩萬人馬,經過多次大戰,到如今已經不到兩萬人了,即使先一步到達磧口,麵臨突厥數十萬大軍,能否擋住突厥還在兩說。


    不說別的,突厥隻需要輪番上陣,與唐軍交戰,拖也要把唐軍拖垮。


    更別說,還有默啜本部精銳了。相對來說,唐軍最大的優勢就在陌刀戰陣和強弩,可默啜本部精銳擁有大量強弩。也可以組成弩陣,這對唐軍是致命的威脅。即使威力無窮的陌刀戰陣,遇到弩陣,也隻有被屠戮的份。


    默啜隻需要命令本部精銳與李隆基打消耗戰,最終吃虧的依然是李隆基。


    “你們知道王恢麽?”李隆基掃視一眼眾人。隻見眾人憂心忡忡。


    “王恢是誰?沒聽過。”張小飛一臉的不解。


    “楚王說的是漢朝的王恢?”張說問道。


    李隆基點點頭。


    “王恢是漢朝的大行令,反對和親,主張與匈奴開戰。隻是在‘馬邑事變’中,很是膽怯,眼睜睜看著匈奴單於從他眼皮底下逃走,而他不敢開戰。”張說為眾人解釋。


    “馬邑事變”是漢匈曆史上一件大事。從這一事變開始,漢朝與匈奴正式決裂,正式開戰。在此以前,雖然兩國時打時和,總體來說,還沒有抓破臉皮。


    說起“馬邑事變”。就得提到中國曆史上一個著名的間諜,那就是聶壹,他是三國名將張遼的先祖。


    聶壹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間諜,他裝扮成商人,與匈奴做生意,很快就在匈奴出名了,匈奴單於就接見了他。他趁機提出。要匈奴單於進攻馬邑,他充當內應。在當時,馬邑是漢朝與匈奴進行貿易的主要邊市,非常富有。匈奴單於大為心動,就同意了。


    約好時間後,聶壹就把這消息傳給了漢武帝。漢武帝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就出動了三十萬大軍進行埋伏,若是匈奴鑽進漢軍口袋的話,有得匈奴受的。


    可惜的是,漢朝在執行時露出了破綻。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就是不見人,單於大為驚奇,感到不對勁,就命人襲擊了漢軍的哨所,最終得知了真相。大為驚恐,立即撤退。。


    雖然匈奴大軍還沒有鑽進漢朝的埋伏,單於本人卻是進入了漢軍的埋伏,就在王恢的眼皮底下。王恢部下建議王恢立即發起進攻,拖住單於,等待李廣、程不識這些將領率領的漢軍到來,就可以幹掉單於。


    遺憾的是,王恢膽小,他不敢進攻,眼睜睜的看著匈奴單於從他眼皮底下逃走。後來,追究責任時,王恢還詭辯說,他這是不想多傷士卒。漢武帝一怒,把他給滅了。


    當時的王恢隻有三萬軍隊,是不足以打敗匈奴,卻可以拖住匈奴。隻要他拖住了匈奴,李廣、程不識這些漢將趕到,匈奴就會損失慘重。卻是因為他膽小,不敢進攻,錯失了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


    “王恢不敢與單於戰,錯失千古良機,我絕不能重蹈覆轍。(.)”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道:“雖說我們還在黑沙城,還沒有到達磧口,在所有大軍中隻有我們最適合堵截突厥。一旦我們到達磧口,必是一場血戰,能有多少人活下來,誰也說不清。很有可能,我們都會戰死。本王絕不做王恢第二,絕不能讓突厥逃掉。若是你們有人不願去,可以離開,本王不怪你們。”


    “楚王,你說哪裏的話?我們都是好男兒,畢生之願就是戰死沙場。在這事關國運的大戰中,若是能堵住突厥,即使我們全部戰死,也是心甘情願。”張小飛噌的一下就站起來,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大聲道來。


    “沒錯!”張說、陳玄禮他們齊刷刷站起,大聲附和,個個昂首挺胸,戰意高熾。


    “很好!”李隆基看在眼裏,大為欣慰,道:“當年的王恢要是有你們這樣的戰意,就不會讓匈奴單於逃掉。如今,我們絕不讓默啜逃走!”


    “絕不讓默啜逃走!”眾人齊聲吼道,聲震長空。


    “楚王,我們前去磧口,要經過長途行軍,我以為,我們當盡可能多帶戰馬。”張說忙出主意。


    從黑沙城去磧口,還有上千裏路程。這是長途行軍,要是唐軍帶的戰馬不多的話,就不能先一步趕到磧口,他這提議非常在理。


    “我們別的不多,就是戰馬多,掌控在我們手裏的駿馬,沒有十萬匹,也差不了多少。”陳玄禮一臉的喜色。


    自從大戰開始以後,李隆基率領的兩萬唐軍戰果輝煌,斬首數萬,繳獲的戰馬很多,沒有十萬匹。也不會差得太多。


    “黑沙城也不能留給突厥,應該一把火燒掉。”薛直忙道。


    “嗯,你們說得在理,就這麽辦。”李隆基當即同意。


    一聲令下,唐軍集結。很快就列成陣勢。


    李隆基騎著照夜獅王到來,放眼一瞧,差一點從馬背上栽下來,隻見好多的戰馬,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頭。這些戰馬。就是唐軍最大的收獲。


    “太好了!”近十萬匹戰馬,平均算下來,唐軍可以一人四五匹了,有了如此多的戰馬,馬力不是問題,唐軍趕到磧口就多了一份保障。


    “毀城。”李隆基右手一揮。


    立時有唐軍兵士把火把扔到引火的硫磺油脂上。火光乍現。隻一會兒功夫,隻見黑沙城濃煙滾滾,被一片大火吞噬。


    黑沙城,突厥的實際都城就這樣被李隆基毀掉了。


    “出發!”李隆基右手一揮,疾馳而去。


    “隆隆!”唐軍出動,蹄聲如雷,地動山搖。


    一朵巨大的烏雲驟然出現。連天接地,對著北方快速飄去。


    xxxxxxxxxxxx


    “楚王,前麵有上萬突厥牧民在撤退,我們是不是衝上去殺光?”裴孝恪策馬而來,向李隆基稟報。


    “不用管他們,快速北進。”李隆基搖頭道。


    “楚王,這些牧民沒甚戰力,我們要幹掉他們要不了多少時間,殺光再走吧。”張小飛殺氣騰騰的道。


    “是呀,楚王。”有不少人附和。


    “堵住了突厥。還怕他們逃掉?”李隆基臉一沉,道:“突厥北撤的速度很快,我們就是全力趕路,也未必堵得住,絕不能在路上浪費時間。”


    “楚王說得對。不能在路上浪費時間,先趕到磧口要緊。”張說大聲附和。


    “我也讚成。”陳玄禮和薛直忙道。


    “哎。”張小飛有些不甘心,道:“眼睜睜看著突厥,卻是不能殺,真是折磨人。”


    “到了磧口,有得你殺。”李隆基理解他的心情。


    “隆隆!”驚天動地的蹄聲響起,突厥牧民一瞧之下,隻見黑壓壓一片海潮湧來。


    很快的,就看得清楚了,這是一支唐軍,嚇得突厥牧民心驚膽顫,大吼大叫:“完了!完了!唐軍來了,我們完了!”


    “唐軍如狼似虎,我們能逃得掉麽?”


    “唐軍好快的速度,我們要逃也沒有機會,這可如何是好?”


    驚恐萬端的突厥牧民隻覺眼前陣陣發黑,以為完蛋了。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唐軍如同沒有看見他們似的,呼嘯而去。


    唐軍的速度很快,很快就不見影了。


    “這……是怎麽生的事?”


    “唐軍怎會不殺我們了?”


    “該不會是唐軍轉性了吧?”


    “難道唐軍很仁慈,不忍心殺我們?”


    突厥牧民個個目瞪口呆,如同看見太陽從西邊升起似的,一臉的不解與不信。


    就這樣,唐軍在李隆基的率領下,全速北上。一路上,不時就會遇到突厥牧民和軍隊,唐軍沒有交戰,隻管朝北趕就是了。


    xxxxxxxxxx


    “隆隆!”默啜率領下的本部精銳快速北上,如同海潮一般,黑壓壓一片。


    默啜騎著高頭大馬,一個勁的趕路。


    暾欲穀騎著駿馬,跟在默啜身邊,道:“可汗,我們應該先一步趕到磧口。”


    “磧口?”磧口是突厥的恥辱地,頡利可汗就是在這裏被唐軍活捉的,一提起這個地方,默啜就是眼中噴火。


    “磧口是我們退回漠北的必經之地,我擔心唐軍先一步到達。”暾欲穀接著道。


    “你說得有理,本汗親自趕去。”默啜雖然對磧口這個突厥恥辱地很是不爽,卻也知道暾欲穀說得在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