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漢武帝的評價,後世既有讚譽者,也有抨擊者,可以說是毀譽參半。(.好看的小說)詆毀漢武帝的,多為那些迂腐之人,他們沒有看到本質,不明白漢武帝為何堅持要把對匈奴的戰爭進行到底的原因。


    在朝中,也不乏明智之士,深知漢武帝為何要那麽做,比如說狄仁傑、王孝傑、姚崇和張說,他們就非常清楚,漢武帝那是不得不打。


    “陛下英明!臣等讚同!”狄仁傑很是激動,上前一步,大聲頌揚一句。


    “臣附議。”王仁傑、姚崇和張說大聲附和。


    漢武帝的武功非常了得,後人多有讚賞,既然確立了這事,群臣又是振奮。


    漢武帝擊破匈奴,那是振奮人心的大事,是中國曆史上的大事件,就是兩千多年過去了,現代人提起這事,也是興奮。


    “陛下有如此宏圖壯誌,臣等自當盡心竭力。”狄仁傑馬上表態支持,難掩興奮之意。


    要超越漢武帝的武功,談何容易,放眼中國曆史,有幾人做到?這可是好男兒建功立業,大展宏圖的時機,誰能不激動?


    王孝傑、姚崇、張說他們更是激動得發抖。


    “陛下有破突厥,滅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威服西域諸國的武功,若是再把大食擊破,要超越漢武就是必然之事。”張說聲調很高,聲音有些尖細刺耳,都趕得上太監了,卻是透著一股興奮之意。


    “沒錯!沒錯!”群臣齊聲附和。


    到了眼下這份上。李隆基在武功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若是把阿拉伯帝國擊破。那就鐵定超越漢武大帝。


    至於文治,在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就兩個,即“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這兩個治世,取得了燦爛文治,千古流芳。


    “前任能夠在文治上超越唐太宗,我為何就不能超越前任呢?”這就是李隆基的想法,他是現代人。要是在文治上連前任都超越不了,也太丟人了。


    後人公認,唐玄宗在文治上取得的成就超過了唐太宗,這也是事實。要不是他先明後暗,讓唐朝由盛轉衰的話,唐玄宗將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偉大的皇帝之一。


    別的不說,光說人口一項,唐玄宗取得的成就足以自豪。他繼位之時,唐朝有接近四千萬人口,到了開元盛世的鼎盛時期。唐朝的人口超過了七千萬,將近了翻了一番。這是何等驚人的成就。


    詩聖筆下的開元盛世是“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由此可見,開元盛世是何等的驚人。


    “第四件事,就是商議擊破大食之策。”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


    “陛下,要想擊破大食,就得先治國,先革除國內的積弊。”立時有大臣提醒一句。


    “說得沒錯。”李隆基重重點頭,大為讚許,道:“國本不固,國力不強,倉廩不實,無法擊破大食。但是,先議定擊破大食之策,再來鋪排國事,可以一脈相承。”


    革除積弊和擊破阿拉伯帝國,這兩件事看上去好象沒有什麽關聯,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統一起來安排,會更好。


    “陛下英明。”群臣也知道這點。


    “國老、王仁傑、姚宗、張說,以及六部尚書、侍郎、郎中留下,其餘的都下去吧。”李隆基揮手道。


    這次要商議的事情很是機密,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要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來就可以了。


    “遵旨。”群臣雖然也想參與進來,可是知道這等機密事兒,越少人知道越好,隻得退下。他們相信,隻要李隆基他們商議好了,自然會讓他們知道一些他們該知道的東西,充滿期待的離去。


    “把泥涅師叫來。”李隆基又道。


    泥涅師身為波斯王子,負責為唐朝打探阿拉伯帝國的消息,讓他參加也是應該的。


    “陛下,是不是把聖後和太上皇也請來?”張說提醒一句。


    “張說,休得胡說。”狄仁傑臉一沉,沉聲道。


    武則天和李旦雖是李隆基的至親之人,然而,他們畢竟不是皇帝了,若是讓他們參與議事,會不會讓李隆基不悅?一旦讓李隆基不爽,那就要犯事兒了。


    “張說說得對,是應該讓祖母和父皇參與。”李隆基卻是大為讚成張說的話,道:“祖母雖是女兒身,卻是才華不凡,俯視群雄,雄視天下,令多少男兒愧煞。而且,她理國數十載,對國內積弊最是清楚,請她參與進來,很有必要。”


    武則天從唐高宗時就在掌管朝政,到現在已經三四十年了,她對唐朝積弊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清楚,就是狄仁傑也是比不了。


    若是讓武則天也參與進來,這對革除積弊有著巨大的好處。


    至於李旦,他剛剛退位,對唐朝的國情還是熟悉的,而且,李隆基有三年沒在國內,對國情有些生疏,讓他參與也應該。


    “陛下心胸寬廣如同大海!”狄仁傑心悅誠服,真心真意的頌揚一句。


    武則天、李旦,這是兩任皇帝,雖然他們退位了,他們的影響還在。讓他們參與進來,就會削弱李隆基的影響。李隆基沒有這種顧慮,而是從大局出發,要讓他們參與,這需要莫大的胸懷。


    “陛下如此心胸,就是比起太宗皇上也不遑多讓,臣等心服。”王孝傑他們也是頌揚。


    “祖母的年歲大了,不宜走動,我們就去祖母的寢宮,如何?”李隆基提議。


    “陛下孝心日月可鑒。臣等無異議。”對於這一提議。沒人有異議。因為武則天的年歲著實不小了。


    於是乎,李隆基率領群臣,趕去武則天的寢宮。


    xxxxxxxxx


    “孩兒見過娘。”李旦離開朝堂後,直奔武則天的寢宮,見到武則天,就是一臉的歡喜。


    李旦不僅是個好父親,還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如今,他不當皇帝了。可以在武則天膝前盡孝,自然是要第一時間趕來。


    “老八,你來啦。來,到娘這兒來。”武則天慈眉善目,與以往那個叱吒風雲,俯視群雄的女皇截然不同。


    “哎。”李旦應一聲,快步來到武則天跟前,滿臉堆笑,道:“娘,以後兒子就可以盡孝膝前了。”


    “嗬嗬。”兒子的孝心。哪個母親會不喜歡呢?武則天開懷大笑,拉著李旦的手。笑眯眯的道:“老八,娘心裏歡喜,特別歡喜。”


    打量著李旦,點點頭,大為讚賞,道:“老八,說句實在話,娘呀,以前是小瞧你嘍。你呀,其實有大智慧,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這話用在李旦身上再好不過了。


    皇位啊,絕大多數人拿得起,就是放不下。武則天本人就是這樣的人,為了當上皇帝,她可以六親不認,甚至連親兒子也敢殺。


    李旦卻是拿得起,放得下,說禪位就禪位了,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可以這樣說,做得到這點的人少得可憐。這需要莫大的勇氣,需要莫大的智慧。


    “娘呀,要是有你這份胸襟,就不會有那麽多遺憾了。”說到這裏,武則天眼中淚水滾滾,一臉的自責,道:“每當午夜夢回,娘就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賢兒。隨著娘年歲越來越大,夢到賢兒的次數越來越多。賢兒在夢中哭鬧,問娘為何當初那麽狠心,要殺了他。”


    越說越是悲憤,雙手掩麵,哭泣道:“嗚嗚!”


    李賢聰明能幹,很有才華,作為母親,武則天很是欣賞的。可以這樣說,李賢是武則天幾個兒子中,她最為欣賞的。


    可是,正是因為李賢太聰明,太能幹了,成了她當皇帝的絆腳石,她不得不狠心殺了李賢。武則天雖然殺了李賢,並不是說她沒有母子之情,每每就會想到李賢。


    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她年歲的越來越大,夢到李賢的次數越來越多,這讓她心裏很不好受。


    老人嘛,到了沒事的時候,就會想到兒女。這輩子,虧欠誰最多?武則天虧欠得最多的就要數李賢了,她不能不夢到。


    要是她有李旦這份智慧與勇氣,能放得下皇位,就不會有如此遺憾了。


    “娘,往事已矣,你莫要傷心。”李顯、李旦兩兄弟忙安慰,陪著垂淚。


    “嗯。”武則天點點頭,死死拽著兩兄弟的手,感慨道:“娘這輩子,說成功也成功,說失敗也失敗。成功之處就在於,娘以一介女兒身當上皇帝,俯視群雄,氣吞四海,開了一代先河。失敗之處就在於骨肉相殘,娘的兒子女子不少,到頭來就隻有老七老八陪著娘。娘的年歲越來越大了,對賢兒太平越來越思念啊。”


    對李賢這個兄長,對太平公主這個小妹,李顯和李旦都很思念,聽了這話,唯有陪著垂淚的份。


    “老八,還是你好,家庭和睦,兒女孝順,娘都豔慕呢。”武則天看著李旦,感慨之情更增數分。


    在武則天的兒子女子裏麵,最為幸運的就要算李旦了。他不僅幸運的躲過了各種暴風雨,能夠善終不說。他的家庭很睦,兒女孝順,就沒有發生過骨肉相殘的事兒。


    別人家為了皇位,可以骨肉相殘。李旦家,卻是為了皇位兄友弟恭,相互謙讓,李成器主動辭讓太子之位。


    這種事兒,翻遍史書,也找不到多少記載。


    “祖母,陛下來了。”李重潤忙來稟報。


    “甚?三郎?他來做甚?”武則天驚疑不定。


    盡管武則天精明過人,也是想不到李隆基會讓她參與議事。(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