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吼!吼!吼!”
居巢城下。
旌旗蔽空,戈矛如林!
數以萬計的吳軍將士組成若幹個方陣,搖旗呐喊起來。
吳軍的方陣十分嚴整,最前麵的是排成一線的盾牌陣。
人人手舉長方形的青銅盾牌,裏邊是木製,外邊的銅製,盾牌上還鐫刻著饕的圖案,看起來十分的猙獰嚇人。
盾牌陣的後方,是駿馬嘶鳴,一輛又一輛的戎車橫陳在那裏,兵車上的士卒披堅執銳,目視前方,一人執戟,一人挽弓,一人禦車,各司其職。
戰車群後邊,則是一手持圓盾,一手拿著闊劍的吳軍武士。
他們身上都穿著輕甲,頭上紮著緋紅色的布帶,殺氣騰騰。
中軍大纛,更是一杆與眾不同的旌旗――
紅黑色的底紋,旌旗中間繡著一隻火紅顏色的大鳥,還環繞著一個醒目的“吳”字!
觀其規製,就知道是一軍之大纛旗,再看看那隻火鳳凰,有識之士便能認得出這是吳王的專屬旌旗。
e
王旗!
此時此刻,慶忌就端坐在方陣的前麵,邊上置一矮桌,桌上放有一壺熱水,三隻陶碗,以及一小堆的幹枯的甘草。
以熱水泡著金銀花飲用,對於慶忌而言,是一件頗為享受的事情。
金銀花,又名忍冬,在吳國被稱之為“甘草”。
昔日神農嚐百草,金銀花就是其中之一。
慶忌是想喝茶葉的,隻可惜這個時候茶葉還未被廣泛推廣,隻存於巴蜀之地,許多地方都尚未種植,尤其是在吳越之地。
條件允許的話,慶忌是想在吳國大力推廣,種植茶葉的,這是一條不錯的致富之路。
“少伯,來,喝!”
慶忌親手泡了兩碗金銀花,遞上一碗跟旁邊站著的治粟內史範蠡。
“大王,臣……”
“無需客氣。”
慶忌微微一笑,說道:“這甘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淤之功效。這大冷的天氣,喝些甘草水,尚可解乏保暖。”
“多謝大王!”
範蠡這才坐到一邊,喝著慶忌所賞賜的那碗甘草水。
“味道如何?”
“甘甜。先苦後甜,苦味少,甜味淡,帶有清香,讓人回味無窮矣。”
“善。”
慶忌微微頷首,又端著那碗金銀花水,自顧自的喝下去。
這詭異的一幕,讓居巢城內的楚軍將士瞠目結舌。
作為守將的沈諸梁,都禁不住嘴角一抽,十分不解。
“將軍,吳王慶忌是在藐視我等耶?”
“請將軍下令,末將當率三千戰車兵與吳軍一戰!讓吳人見識一下我們楚軍的厲害!”
群情激奮。
慶忌這樣的作態,明顯是在挑釁楚軍,沒有將楚軍放在眼裏!
但,沈諸梁卻顯得十分的冷靜。
“切不可掉以輕心。”
沈諸梁擺了擺手道:“有慶忌在此,城下定然是吳軍的主力。敵眾我寡,吳蠻子士氣正盛,不可力敵也!”
“諾!”
楚軍的將領們隻能按耐住心中的怒火,服從沈諸梁的軍令。
之前,沈諸梁是預判了慶忌的預判。
得知吳軍從鵲邑登陸後,沈諸梁就知道慶忌的目標是舒地。
但,對於桐舒之地的封君們那首鼠兩端,朝吳暮楚的心思,沈諸梁那是一清二楚的。
恐怕楚軍還沒馳援過去,群舒與桐地的封君就都望風而降,中途楚軍還可能遭到吳軍的阻擊。
沈諸梁猜得沒錯,那就是慶忌的意圖。
沈諸梁在知曉慶忌的意圖後,果斷放棄馳援舒地,
轉被動為主動,將楚軍分別屯駐於長岸、昭關、橐皋、居巢四座城邑,連成一線,互成掎角之勢。
這樣一來,楚軍就不會被吳軍牽著鼻子走,太過被動。
楚軍三萬餘人,重兵防守的地方是居巢與昭關。
因為沈諸梁深知,吳軍要打破這種僵局,居巢與昭關就是其突破口!
所以,沈諸梁自己親率一萬人駐守居巢邑,副將申包胥則是駐守昭關,以防不測。
而不論吳軍從哪個地方出擊,沈諸梁都能保證楚軍的糧道不斷,且負隅頑抗,跟吳軍展開拉鋸戰。
戰事若是僵持半年,吳軍恐怕會堅持不住,自行退去。
這就是沈諸梁的計劃。
隻可惜,他低估了慶忌的謀略,以及吳國黑冰台細作的搜集情報的能力!
在得知沈諸梁的戰略意圖後,慶忌立馬就能作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大王,這個時候,伍子胥將軍已經在進攻昭關矣?”
瞥了一眼遠處的居巢城,範蠡微笑著道。uu看書
“算算時日,伍子胥所部兵馬,的確已經抵達昭關。昭關雖是一座軍事重鎮,易守難攻,但寡人預料,三日之內,伍子胥也當攻克昭關。”
“大王英明。”
按照慶忌的部署,他自己率領二萬兵馬趕往居巢,跟沈諸梁的楚軍對峙。
吳軍真正的主力,是伍子胥所率領的三萬精兵強將。
伍子胥的任務是攻克昭關,然後取長岸,保證吳軍的糧草補給不會被楚軍切斷,糧道也不會被楚人騷擾。
至於桐舒之地,則是不可避免的“出血”,為吳軍提供足夠的棉衣、糧草,以及負責後勤工作的民夫。
吳楚兩軍對峙於居巢的時候,伍子胥已經率領三萬吳軍對昭關發起猛攻。
“咚咚咚!”
“殺!”
沉悶而又略顯壓抑的牛皮戰鼓的聲音,伴隨著衝天而起的喊殺聲,響徹雲霄。
披堅執銳的吳軍銳士,悍不畏死的架著雲梯,在己方弓弩手的掩護下,奮力爬上城關,跟敵人短兵相接。
經過幾十輪投石機的拋射之後,由夯土凝實的城牆,早已經被砸的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小窟窿。
“放箭!”
負責守住昭關的申包胥,頂盔摜甲,揮舞著手中的利劍,指揮楚軍將士擊退來犯之敵。
“嗖嗖嗖!”
一陣亂箭射下去,原本還在往城關攀爬的吳軍士卒,頓時就被射成馬蜂窩,直挺挺的從雲梯上墜落下去。
摔成了肉餅!
見到袍澤倒在自己的麵前,吳軍將士大為憤恨,紅著眼睛,提著長矛,前赴後繼的衝上了昭關的翁城。
23shu8
居巢城下。
旌旗蔽空,戈矛如林!
數以萬計的吳軍將士組成若幹個方陣,搖旗呐喊起來。
吳軍的方陣十分嚴整,最前麵的是排成一線的盾牌陣。
人人手舉長方形的青銅盾牌,裏邊是木製,外邊的銅製,盾牌上還鐫刻著饕的圖案,看起來十分的猙獰嚇人。
盾牌陣的後方,是駿馬嘶鳴,一輛又一輛的戎車橫陳在那裏,兵車上的士卒披堅執銳,目視前方,一人執戟,一人挽弓,一人禦車,各司其職。
戰車群後邊,則是一手持圓盾,一手拿著闊劍的吳軍武士。
他們身上都穿著輕甲,頭上紮著緋紅色的布帶,殺氣騰騰。
中軍大纛,更是一杆與眾不同的旌旗――
紅黑色的底紋,旌旗中間繡著一隻火紅顏色的大鳥,還環繞著一個醒目的“吳”字!
觀其規製,就知道是一軍之大纛旗,再看看那隻火鳳凰,有識之士便能認得出這是吳王的專屬旌旗。
e
王旗!
此時此刻,慶忌就端坐在方陣的前麵,邊上置一矮桌,桌上放有一壺熱水,三隻陶碗,以及一小堆的幹枯的甘草。
以熱水泡著金銀花飲用,對於慶忌而言,是一件頗為享受的事情。
金銀花,又名忍冬,在吳國被稱之為“甘草”。
昔日神農嚐百草,金銀花就是其中之一。
慶忌是想喝茶葉的,隻可惜這個時候茶葉還未被廣泛推廣,隻存於巴蜀之地,許多地方都尚未種植,尤其是在吳越之地。
條件允許的話,慶忌是想在吳國大力推廣,種植茶葉的,這是一條不錯的致富之路。
“少伯,來,喝!”
慶忌親手泡了兩碗金銀花,遞上一碗跟旁邊站著的治粟內史範蠡。
“大王,臣……”
“無需客氣。”
慶忌微微一笑,說道:“這甘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淤之功效。這大冷的天氣,喝些甘草水,尚可解乏保暖。”
“多謝大王!”
範蠡這才坐到一邊,喝著慶忌所賞賜的那碗甘草水。
“味道如何?”
“甘甜。先苦後甜,苦味少,甜味淡,帶有清香,讓人回味無窮矣。”
“善。”
慶忌微微頷首,又端著那碗金銀花水,自顧自的喝下去。
這詭異的一幕,讓居巢城內的楚軍將士瞠目結舌。
作為守將的沈諸梁,都禁不住嘴角一抽,十分不解。
“將軍,吳王慶忌是在藐視我等耶?”
“請將軍下令,末將當率三千戰車兵與吳軍一戰!讓吳人見識一下我們楚軍的厲害!”
群情激奮。
慶忌這樣的作態,明顯是在挑釁楚軍,沒有將楚軍放在眼裏!
但,沈諸梁卻顯得十分的冷靜。
“切不可掉以輕心。”
沈諸梁擺了擺手道:“有慶忌在此,城下定然是吳軍的主力。敵眾我寡,吳蠻子士氣正盛,不可力敵也!”
“諾!”
楚軍的將領們隻能按耐住心中的怒火,服從沈諸梁的軍令。
之前,沈諸梁是預判了慶忌的預判。
得知吳軍從鵲邑登陸後,沈諸梁就知道慶忌的目標是舒地。
但,對於桐舒之地的封君們那首鼠兩端,朝吳暮楚的心思,沈諸梁那是一清二楚的。
恐怕楚軍還沒馳援過去,群舒與桐地的封君就都望風而降,中途楚軍還可能遭到吳軍的阻擊。
沈諸梁猜得沒錯,那就是慶忌的意圖。
沈諸梁在知曉慶忌的意圖後,果斷放棄馳援舒地,
轉被動為主動,將楚軍分別屯駐於長岸、昭關、橐皋、居巢四座城邑,連成一線,互成掎角之勢。
這樣一來,楚軍就不會被吳軍牽著鼻子走,太過被動。
楚軍三萬餘人,重兵防守的地方是居巢與昭關。
因為沈諸梁深知,吳軍要打破這種僵局,居巢與昭關就是其突破口!
所以,沈諸梁自己親率一萬人駐守居巢邑,副將申包胥則是駐守昭關,以防不測。
而不論吳軍從哪個地方出擊,沈諸梁都能保證楚軍的糧道不斷,且負隅頑抗,跟吳軍展開拉鋸戰。
戰事若是僵持半年,吳軍恐怕會堅持不住,自行退去。
這就是沈諸梁的計劃。
隻可惜,他低估了慶忌的謀略,以及吳國黑冰台細作的搜集情報的能力!
在得知沈諸梁的戰略意圖後,慶忌立馬就能作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大王,這個時候,伍子胥將軍已經在進攻昭關矣?”
瞥了一眼遠處的居巢城,範蠡微笑著道。uu看書
“算算時日,伍子胥所部兵馬,的確已經抵達昭關。昭關雖是一座軍事重鎮,易守難攻,但寡人預料,三日之內,伍子胥也當攻克昭關。”
“大王英明。”
按照慶忌的部署,他自己率領二萬兵馬趕往居巢,跟沈諸梁的楚軍對峙。
吳軍真正的主力,是伍子胥所率領的三萬精兵強將。
伍子胥的任務是攻克昭關,然後取長岸,保證吳軍的糧草補給不會被楚軍切斷,糧道也不會被楚人騷擾。
至於桐舒之地,則是不可避免的“出血”,為吳軍提供足夠的棉衣、糧草,以及負責後勤工作的民夫。
吳楚兩軍對峙於居巢的時候,伍子胥已經率領三萬吳軍對昭關發起猛攻。
“咚咚咚!”
“殺!”
沉悶而又略顯壓抑的牛皮戰鼓的聲音,伴隨著衝天而起的喊殺聲,響徹雲霄。
披堅執銳的吳軍銳士,悍不畏死的架著雲梯,在己方弓弩手的掩護下,奮力爬上城關,跟敵人短兵相接。
經過幾十輪投石機的拋射之後,由夯土凝實的城牆,早已經被砸的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小窟窿。
“放箭!”
負責守住昭關的申包胥,頂盔摜甲,揮舞著手中的利劍,指揮楚軍將士擊退來犯之敵。
“嗖嗖嗖!”
一陣亂箭射下去,原本還在往城關攀爬的吳軍士卒,頓時就被射成馬蜂窩,直挺挺的從雲梯上墜落下去。
摔成了肉餅!
見到袍澤倒在自己的麵前,吳軍將士大為憤恨,紅著眼睛,提著長矛,前赴後繼的衝上了昭關的翁城。
23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