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的過程方式可分為貴族領主的大規模車獵和一般平民的小型狩獵。


    狩獵的對象遍及對於人們衣、食、用等方麵有用的飛禽走獸。


    春秋時代的田獵,規矩很多。


    田獵的作用最初一是指為田除害,保護農作物不受禽獸的糟蹋,故稱作“田獵”。


    二是供給宗廟祭祀。


    三是為了驅馳車馬,彎弓騎射,興師動眾,進行軍事訓練。


    田獵有一定的禮規,不按禮法狩獵是暴殄天物。


    禮法規定,田獵不捕幼獸,不采鳥卵,不殺有孕之獸,不傷未長成的小獸,不破壞鳥巢。


    另外,圍獵捕殺要圍而不合,留有餘地,不能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轟隆隆!”


    在遼闊的草原上,幾十乘戎車疾馳而過,驅趕著各種各樣的獵物,朝著行獵的地點逃跑。


    山澗中,森林裏,上林苑各種各樣的環境下,都有著大量的獵物被追捕。


    戎車之上的公卿大夫,或者是貴族子弟,都紛紛張弓搭箭,射殺自己看上的獵物。


    作為熟練於君子六藝的貴族們而言,區區狩獵,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咻!”


    “噗嗤!”


    趙鞅立於戎車之上,雙眼炯炯有神,拉弓如滿月後,一箭射了出去。


    正中一頭麋鹿的脖頸!


    遭受到重創的麋鹿哀嚎一聲,就“嗚嗚”的倒在血泊之中,生命氣息在漸漸的流失。


    “好!”


    “彩!“


    見到趙鞅的射術這般精湛,在場的隨從都不禁叫好喝彩起來。


    跟絕大多數的諸侯貴族一般,趙鞅十分喜歡圍獵,久而久之,自然就練成了一手了不得的射術。


    “趙上卿神射。”


    這個時候,慶忌的狩獵隊伍已經浩浩蕩蕩的趕過來。


    慶忌讚了一句,趙鞅卻是受寵若驚的垂手道:“在吳侯麵前,在下可當不得神射之稱。趙鞅聽聞,昔日吳侯在一百二十步開外,尚且能射中一顆橘子。”


    “天下第一神射之名,吳侯當之無愧!”


    “趙上卿不必謬讚。”


    慶忌微微一笑。


    不論是武力,或是射術,慶忌的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


    不過,這並不是他值得驕傲的資本。


    “趙上卿,晉人是否皆如你一般善射?”


    慶忌又問道。


    “不瞞吳侯,晉人善射,恐怕天下列國中,唯有秦、燕兩國可與我晉國相提並論。”


    趙鞅並沒有在撒謊。


    即便他是刻意跟慶忌交好,都不便於信口開河。


    如南方的吳楚兩國,遍地多是崇山峻嶺,獵戶甚多,隻不過並非是人人善射。


    中原列國的黎庶,射術亦是一般,甚至根本不懂射術。


    而晉、秦、燕三國,因為接壤於西北的戎狄蠻族,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中,迫使他們不得不弓馬嫻熟,長於射術。


    對此,慶忌也沒有反駁。


    趙鞅見狀,又抬眼問了一句,道:“吳侯,趙鞅聽聞,吳國有一種弓,名為‘弩’,射程遠而威力強,遠勝於尋常之硬弓。”


    “趙鞅入吳多日,卻未見其弩也。不知是何緣故?”


    趙鞅這是在裝蒜。


    慶忌眯著眼睛道:“趙上卿,實不相瞞,我吳國確有如此弩弓,然用於兵事,民間不可有之。在我吳國,私藏弩弓盔甲,可是重罪。”


    “不知吳侯可否贈送趙鞅一張弩弓?”


    慶忌笑而不語。


    趙鞅見狀,隻能躬身道:“失禮了。”


    弩弓,是吳國的秘密武器,怎能讓趙鞅得到?


    不過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相信吳國的弩弓有朝一日會被仿製出來。


    趙鞅這一次入吳,可謂是用意極深的。


    出使吳國,來吳國遊山玩水?


    非也!


    趙鞅的真正目的,是想到吳國“偷師”,學習一下吳國的先進製度,以及各種各樣的工藝。


    無可厚非。


    慶忌不會阻止趙鞅那麽做,因為這是擺在明麵上的東西,瞞不住。


    慶忌、趙鞅一行人又回到營地中,分主次落座。


    觥籌交錯之間,所有人都隱約之間,有些微醺。


    趙鞅借著酒意,緩緩的站起身,朝著坐於上首的慶忌作揖道:“吳侯,趙鞅此番入吳,受益匪淺也。”


    “吳侯自繼位以來,文治武功,遠邁上古聖王。其獎勵耕戰,開阡陌以封疆之舉,更為天下先!”


    “吳國能有今日,吳侯當居於首功也!”


    “趙上卿謬讚。”


    慶忌隻是淡淡的一笑,不置可否。


    趙鞅作為晉國趙氏宗族的宗主,位比諸侯,自然不可能刻意的向慶忌溜須拍馬。


    他是真的欽佩慶忌。


    “吳侯,吳國為政之種種舉措,趙鞅已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趙鞅欲歸國之後,效仿吳國之政,不知吳侯介意否?”


    趙鞅試探性的問道。


    “哈哈哈哈,趙上卿欲效我吳國之政,有何不可?”


    慶忌看起來並不介意。


    真的不介意?


    這是自然!


    因為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適合推行吳國的這種獎勵耕戰,開阡陌以封疆的種種政策。


    慶忌之所以能成功推行新法,是因為吳國的國情跟後來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頗為相似。


    吳國的公卿大夫,權力還不是太大,尚未危及到慶忌這個國君的地步。


    但,晉國則不然!


    晉國的六卿權勢太大,幾乎已經將晉侯架空,拿什麽來實行獎勵耕戰的國策?


    當然,趙鞅還不是晉國的執政大臣,可能隻是想在自己趙氏的封地上,推行吳國的這種新法。


    但,阻力不會太小。


    就慶忌所知道的,在趙鞅的治下,趙氏一族也不是鐵板一塊。


    當年在韓起、魏舒多方照顧下,趙鞅在政壇嶄露頭角。


    隻可惜,好景不長。


    前514年,老壽星韓起壽終,魏舒繼之為執政。


    韓起就是韓宣子,韓獻子韓厥之子,六卿之一,政治生命超長的晉國執政大臣。


    晉國的格局,基本上是六卿輪流把持朝政。


    韓、趙、魏三家,與範、智、中行三家相對而立,互相不對付。


    當時魏舒在失去了韓起這樣一位的重量級盟友的協助,基本無法控製秩序。


    盡管已高居執政之位,他卻也隻能妥協,艱難維護著晉國的穩定與和平。


    但,老奸巨猾的士鞅(範鞅)不可能善罷甘休,他又開始醞釀新的陰謀。


    文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