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子恒、公子鴻、計然、範蠡等大臣都離開後,孫武又單獨留在滋德殿當中,似乎有話要跟慶忌單獨說。


    “大王,臣請大王加封臣大都督銜,都督巴蜀、南郡、南陽郡、漢中郡諸軍事,節製諸郡文武之權。”


    “凡秩二千石及以下之官吏,若觸犯法令,不利於滅秦大計,臣皆可先斬後奏。若戰事陷入膠著,各地之賦稅糧布等,臣可自由調度!”


    “請大王允準。”


    話音一落,孫武就一臉鄭重其事的神色,朝著陛台之上的慶忌下跪,言辭很是誠懇。


    在這個事情上,孫武實屬膽大包天。


    慶忌作為一國之君,生殺予奪,一言以蔽之。


    他不給的東西,臣下不能偷,更不能搶。


    而孫武這一番請求,不是讓慶忌將吳國西北諸郡的軍政大權,全都托付於他之手嗎?


    這要是換做一般人,慶忌說不定已經一聲令下,拉出去處死了。


    但,這是孫武,他的請求是事出有因的。


    吳國要發動的滅秦之戰,勢必不會順利,以至於西戎八國可能出兵救秦,一起抗擊吳軍。


    】


    在這種情況下,戰事就極有可能陷入拉鋸。


    從吳國本土,即金陵方向調配糧秣輜重,一路上不知道要損耗多少的糧草,使用多少的人力。


    倘若孫武有節製西北諸郡的權力,則是可以通過巴郡、南郡、南陽郡、漢中郡,以及隨後可能添置的蜀郡。


    這五個郡來供養大軍,作為吳軍的前沿軍事基地,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糧秣輜重。


    隻是,這樣一來,掌握了西北諸郡軍政大權,手中又握著二三十萬大軍的孫武,難免會成尾大不掉之勢。


    萬一孫武割據自立,自己建國稱王,到時候慶忌根本無法控製住局麵。


    對於領兵出征的將領,慶忌自然會授予大權,實在是臨機決斷之權,節製諸軍,甚至是控製一兩個郡的權力。


    隻不過,慶忌又怎能毫無保留的相信孫武?


    人心難測!


    就算是自己的兒子,慶忌都不可能毫無保留的信任,更何況是孫武?


    常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慶忌遠在金陵,無法遙控前線的戰事,知曉時局。


    若是他屢屢插手其中,發出不合時宜的命令,即便是穩贏的戰局,恐怕也有可能會落於下風,甚至是崩盤……


    好比隋煬帝楊廣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各路隋軍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一百一十三萬,而為大軍運輸物資的民夫是隋軍的兩倍,隋直接、間接的參戰人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


    按理說,這麽多的兵馬,就是一人一泡尿,也能淹死高句麗人了。


    但是,隋軍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


    原因何在?


    慶忌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原因,莫過於隋煬帝不給諸將臨機決斷之權,時常遙控前線的戰事……


    要知道,最開始在遼水會師的時候,隋煬帝為了防止將領輕兵掩襲孤軍獨鬥去爭取功勞名聲以邀勳賞,所以命令他們分為三道,但凡有攻擊軍事行動,必須要三道之間相互通報,不許輕軍獨進。


    而且,軍事進止都要先奏聞隋煬帝,等回複命令!


    遼東城的高句麗軍數次出擊不利,於是據城固守。


    隋煬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諸將,如果高句麗要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要再縱兵進攻。


    遼東城將要被攻陷的時候,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就聲稱請降,隋朝諸將奉隋煬帝的旨而不敢繼續進攻,而是先上奏隋煬帝,等回複命令到達,城裏的高句麗軍已經準備好了防禦,再次開始抵抗。


    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好多次,隋煬帝仍然不醒悟,以至於使隋軍錯失良機。


    即使之後煬帝親自到前線指揮,但士氣已經衰落的隋軍在遼東守軍的頑抗下又僵持了一個月也沒能拿下這個城池。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像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比比皆是,慶忌又怎能不引以為戒?


    慶忌用人,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


    他敢於任命孫武為大將,統兵二三十萬出戰,就是並不懷疑孫武有不臣之心。


    隻是,這都督西北吳郡,臨機決斷的權力,慶忌要是賜給了孫武,恐怕遺患無窮。


    “長卿,寡人賜你臨機決斷,先斬後奏之權,隻是不必節製諸郡。糧秣輜重補給之事,你不必擔憂,寡人定不使糧道有失。”


    聽到這話,孫武隻能苦笑了一聲,暗道:大王,臣信得過你,卻信不過別人。


    若非知道慶忌有容人之量,跟自己亦君臣亦知己的關係,孫武斷然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向慶忌索要那麽大的權力。


    吳國本土,距離秦地太遠,戰線拉得太長,糧秣輜重轉運困難,耗時費力,這隻是一方麵。


    更重要的是,一旦糧道斷絕,或者孫武以大局為重,違抗一下王命,繼而引起慶忌猜疑的話,滅秦之戰,怕是會就這樣功虧一簣!


    孫武想了一下,而後道:“大王,若是如此,臣請大王務必答應臣一件事。”


    “請講。”


    “若是臣,此戰成功滅秦,請大王賜臣良田美宅,多多益善,以便於臣用以頤養子孫。”


    “……”


    慶忌深感無語。


    “請大王允準!”


    見到尚未出征,便已經索取賞賜的孫武,慶忌忍不住笑罵一句,道:“好你個孫長卿!寡人在你心目中,便是如此吝嗇之人乎?”


    “臣不敢。”


    孫武連忙低下了頭,不敢跟慶忌對視。


    慶忌從來都是一個出手闊綽的君主。


    每一次出戰,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如孫武、伍子胥、黑夫這樣的大將,若是立下戰功,則進爵一等或二等,被賞賜的食邑、良田、宅邸等,更是不可計數的。


    孫武又何須擔心這種事情?


    難道是害怕慶忌在他滅秦成功之後,摳摳搜搜的嗎?


    他想讓慶忌先許下賞賜的諾言?


    “也罷!”


    慶忌笑吟吟的道:“長卿,你若能成功滅秦,寡人當良田三千畝,金陵、吳都之地,十處上等宅邸。你看如何?”


    “多謝大王!”


    孫武連忙叩謝王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