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之盟,十六國聯軍兵分兩路伐吳,分別從吳國的東、中兩線進擊。


    齊侯杵臼率領二十萬人馬,勢如破竹的吞並莒、薛、邾、郯、滕五個東方小國,又南下兼並了鍾吾國。


    諸侯聯軍一口氣消滅了吳國的六個附庸國,可謂是沒有遭到什麽像樣的抵抗,戰事進展十分的順利。


    隻是,在進擊徐國的時候,聯軍麵對徐國的都城,遭到了較為頑強的抵抗。


    但,要攻滅一個徐國,對於兵多將廣的諸侯聯軍而言,還是輕而易舉的時候。


    另一路諸侯聯軍,則是在趙鞅的統率下,滅掉頓國,然後南下伐蔡。


    趙鞅原本是先禮後兵,打算勸降蔡侯的,畢竟蔡國還擁有一定的實力。


    奈何,蔡侯申是一個講義氣的人,感念於吳國昔日對自己的恩情,所以負隅頑抗,拚死抵擋聯軍的進犯。


    最終蔡都淪陷,蔡侯申死於亂軍之中,被趙鞅以諸侯之禮厚葬。


    蔡侯申的兒子,蔡朔逃到了金陵,請求慶忌為自己做主。


    這個時候,徐國也已經被諸侯聯軍所吞並。


    在被滅掉的九個附庸國當中,徐國和蔡國無疑是慶忌的鐵杆小弟。


    為了顯示自己的仁義,慶忌於是冊封徐君嬴章禹以及公子朔為上大夫,賜吳郡食邑五百戶,讓他們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安享晚年……


    厚道嗎?


    慶忌算是厚道的。


    畢竟他們的國家都被諸侯聯軍所滅,慶忌還能料理他們的後事。


    ……


    淮水一線。


    在偌大的曠野之上,吳軍與諸侯聯軍正在列陣。


    一方,是經曆了一個多月的行軍廝殺後,士氣如虹的十八萬諸侯聯軍。


    另一方,則是以逸待勞,休整已久的十五萬吳軍。


    從氣勢上來看,兩軍的差別不大。


    畢竟吳國一方,大多都不屬於精銳之師。


    慶忌麾下的這一支吳軍,成分頗為複雜,絕大多數都是由此前的附庸國所組織起來的,屬於新軍,但是戰鬥力不俗。


    按照戰爭的規矩,慶忌與杵臼,都搭乘著一輛戎車,來到兩軍陣前。


    “齊侯,多年不見,別來無恙乎?”


    慶忌談笑風生的道。


    “哼,吳侯,不勞你惦念,寡人尚好!”


    杵臼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慶忌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杵臼,隻見他頂盔摜甲,手中拄著一支烏金長矛,花白的胡須,句僂的身形,臉上的皺紋宛如車轍一般,眼窩深陷,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遲暮之年應有的“老氣”!


    “齊侯,寡人要是沒記錯的話,你已年過七旬耶?”


    “未有七十!”


    杵臼咬了咬牙,瞪了一眼慶忌。


    他的確是在位五十多年,但是年少繼位,的確還不到七十歲。


    但,在這個時代,杵臼絕對算得上是高壽的。


    “齊侯,豈不聞老而不死是為賊?汝為國君多年,卻未有多少成就,遊手好閑,誌大才疏,若非齊國多俊傑,恐怕齊侯你難免昏聵以致使國家傾頹!”


    “荒謬!”


    杵臼瞪著眼睛道:“吳侯,寡人如何,還輪不到你這樣的後生晚輩來教訓寡人!”


    “慶忌,看見寡人身後的大軍否?隻要寡人一聲令下,即可將你之吳師,頃刻間化作齏粉。”


    “你若識趣,可將故楚之地割讓出來,寡人保證吳祚仍在,如若不然,你恐怕免不了身死國滅的下場!”


    聞言,慶忌放聲大笑道:“哈哈哈哈!齊侯,你這般說法,豈不是讓人貽笑大方?”


    “寡人自領兵以來,未嚐一敗,古之君王莫有之。”


    “還記得否?齊侯,十幾年前,你也曾率聯軍伐吳,就在這淮水,結果你全軍覆沒,慘敗被俘。”


    “現在齊侯你還敢興師動眾而來,便不怕重蹈覆轍嗎?”


    一聽這話,杵臼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當年淮水之戰的慘敗,可謂是成了杵臼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陰影。


    作為一國之君被俘虜,這對於心高氣傲的杵臼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恥辱了。


    “慶忌,你等著!明年的今天,便是你的祭日!”


    “哼,齊侯,寡人也可能為你鑄一座青石大墳,到你的墳前吊唁。”


    “……”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相互放狠話後,慶忌與杵臼就都搭乘著戰車,返回到各自的方陣後。


    “唰”的一聲,慶忌拔出了龍淵劍,遙指對麵的聯軍方陣,大聲道:“諸君!今日太陽落山之前,有很多人會死去。”


    “然,大丈夫死則死矣,可輕於鴻毛,可重於泰山!“


    “能參與這一戰,是我等的榮幸!”


    “曆史將會銘記這一刻,爾等的功業,爾等的流血犧牲,永垂不朽!”


    “將士們,爾等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用敵人的鮮血,浸染爾等的征袍!用敵人的首級,為爾等的功勞簿上增添履曆!”


    “開戰——”


    “殺!”


    隨著慶忌的一聲令下,早就蓄勢待發的吳軍將士,頓時好似開了閘的洪水一般,一往無前的朝著對麵的聯軍方陣衝過去。


    人在喊,馬在嘶。


    疾馳的戰車掀起了滾滾煙塵。


    這注定是一場慘烈的戰事。


    “噗嗤!”


    “唰!”


    吳軍與諸侯聯軍的戰車,首先發生碰撞。


    大量的鮮血飛濺,到處都是殘肢斷臂,紛亂的箭失冷不丁的就能射殺一人。


    不論是吳軍將士也好,或是聯軍將士也罷,都已經鉚足了勁,要在這一戰中殺敵立功。


    而這種規模的戰事,一時間是無法分出勝負的。


    直到日落西山,兩軍扔下了幾萬具屍體後,這才鳴金收兵,宛如潮水一般退去。


    而後,他們都開始默契的打掃戰場,將袍澤的屍首收集起來,挖了一個大坑,妥善安葬,或者是幹脆焚燒,隻將他們的骨殖放在壇子裏,等到戰後能幸存下來的話,再帶回故裏安葬……


    淮水之戰爆發的時候,襄陵那邊,伍子胥同樣是堅守著襄陵城,憑借著堅固的城防工事,牢牢的拖住了趙鞅所率領的諸侯聯軍,戰事一時間,跟著陷入了膠著局麵。


    而這,恰恰是慶忌期望看見的。


    隻是諸侯聯軍的攻勢,顯然並沒有那麽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