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會阻止田氏代齊嗎?”


    範蠡頗為疑惑的詢問道。


    聞言,慶忌隻是輕笑一聲,用“炮”吃掉了範蠡的一個“馬”後,意味深長的道:“寡人如何能阻止?”


    “隨著齊景公薨逝,田氏代齊已成定局。隻是,寡人不能容忍一個完整的齊國……”


    “大王英明。”


    範蠡基本上,已經能猜到慶忌的打算了。


    分裂齊國!


    這個事情,對於吳國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經過連番大戰後,吳國需要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切不可動輒大戰。


    因此田乞即便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篡權奪位,慶忌都不便於直接出兵,幫助薑齊公室撥亂反正。


    不過,這並不妨礙慶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使齊國分裂,然後從中牟利。


    “大王,現在中原是越發混亂了。”


    範蠡抬手跳“馬”,威脅到慶忌的“帥”後,笑吟吟的道:“自淮水之戰後,按照約定,鄭國趁機吞並了許、頓二國,宋國也是兼並了曹國,占據陶邑這一膏腴之地。”


    “隻是,鄭伯和宋公野心勃勃,又圖謀滅陳,而今兩國之師竟然在陳地激戰。”


    “現在,宋國與鄭國的使者,都已經來到金陵,請求大王做主。大王便一直避而不見嗎?”


    慶忌搖了搖頭,喝了一口茶水後,說道:“陳國之歸屬,並不在盟約的範圍之內,寡人也並不關心。”


    這個時候的吳國,其實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淮水之戰後,吳國已經出兵北上,從聯軍的手中奪過了原來莒、薛、邾、郯、滕、蔡、鍾吾、徐八個附庸國的城邑土地,並設置為郡。


    此時的霸主吳國,名下再無一個附庸國。


    原本是吳國的國中之國的唐國,也被隨之吞並,跟蔡國一樣,淪為一個縣,被並入到南陽郡當中。


    至於莒、薛、邾、郯、滕、鍾吾、徐這七個附庸國的故地,則是已經連成一片,被慶忌設立為吳國的第二十三個郡——


    泗水郡!


    增置泗水郡後,吳國的二十三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漢中郡、衡山郡、武陵郡、三川郡、巴郡、蜀郡、泗水郡。


    人口方麵,慶忌估計,吳國現在的人口應該是超過了一千二百萬。


    這還是考慮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保守估計的。


    “大王,這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陳國被鄭、宋瓜分。大王便不打算分一杯羹嗎?”


    “寡人應適可而止。”


    慶忌用“炮”吃掉了範蠡的一個“馬”後,緩聲道。


    對於中原所發生的變局,慶忌是早就料到的。


    現在吳國的國力,應該不允許慶忌四麵樹敵了。


    鄭國也好,宋國也罷,現在都算是吳國的盟友。


    雖說讓鄭、宋兩國瓜分陳地,會使其國力大增,但這兩個國家都接壤於吳國,吳國一向奉行的國策,便是遠交近攻。


    在這之後,慶忌等到吳國恢複了元氣,怕是一定會針對鄭國和宋國,發起滅國之戰。


    “少伯,寡人而今最擔憂的,還不是宋、鄭兩國,而是六晉。”


    慶忌語重心長的說道:“襄陵之戰後,趙鞅逃回了趙國,並聯合中山國、魏國、韓國,進攻範國與中行國,現在甚至是連智國都摻和進去了。”


    “最多不過一年,大戰便會見分曉。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範、中行二國,勢必會滅亡,恐怕連智國都不能幸免於難。”


    慶忌已經可以預見,六晉變三晉的結果。


    畢竟,韓、趙、魏三國,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一些變法改革,而其餘三晉,還在奉行老一套的政令,墨守成規,所以國力一直都沒有顯著提升。


    一旦範國和中行國滅亡,缺少外援,又不思進取的智國,又怎能“苟活”?


    要知道,韓趙魏三晉,那可是一向同氣連枝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慶忌目前要考慮的事情。


    “少伯,秦人那邊,大概還能堅持多久?”


    聽到這話,範蠡想了一下,隨後回答道:“秦國已經不堪重負了。”


    “按照大王之命,三個月前,孫武已經派兵攻取了崤函之地,公子繁跟著封鎖西域通道,嚴禁商賈通行,並從背後襲擾義渠、烏氏等西戎部落。”


    “在這期間,西戎八國的軍隊,已經撤去。”


    “在渭水一線,秦人又持續增兵,據說有近三十萬人馬。但,兵員素質良莠不齊,恐怕是不堪一戰。”


    慶忌澹澹的笑道:“一戰滅秦的時機,已經成熟。”


    如何打贏渭水之戰,慶忌已經有了主意。


    旋即,慶忌親自撰寫了一道詔書,讓人日夜兼程送往豐邑大營。


    ……


    “……著孫武即刻返回國都。公子鴻繼任上將軍之位,督軍作戰!如律令——”


    中軍大帳之內,孫武領著一眾將領跪迎王詔。


    身穿玄色袍服的內侍,手拿赤紋玄色的詔書,尖著嗓子大聲宣讀著詔書上的內容。


    身邊還站著持劍而立的公子鴻,以及他的一眾親衛。


    當內侍的話音一落,包括孫武在內,將領們都不禁勃然變色。


    好似遭受了晴天霹靂一般!


    “臨陣換將,這可是兵家之大忌,難道大王不知道嗎?”


    “一定是有奸佞小人,在大王身邊進讒言。”


    “國尉乃是我大吳戰神,用兵如神,攻必克,戰必勝,何故撤下國尉?”


    “甚矣!”


    中軍大帳裏邊的將領都麵露不滿之色。


    負責宣讀詔書的內侍,則是冷哼一聲,瞥了一眼孫武,陰陽怪氣的道:“國尉,接詔吧?”


    孫武不禁苦澀的一笑,雙手接過詔令後,整個人好似一下子蒼老了十多歲。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是讓孫武猝不及防,心中很是難受。


    他終究是遭到了慶忌的猜疑嗎?


    “大王莫不是忘卻了龍藏浦之盟?”


    孫武起身後,便將目光放在了公子鴻的身上。


    龍藏浦之盟,乃是孫武在出征前,跟慶忌擊掌為誓,定下的誓約。


    不論發生何事,若戰爭尚未結束,慶忌都不得勒令孫武班師回朝,或臨陣換將……


    然而,慶忌顯然是違背了這樣的諾言,出爾反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