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子願棄暗投明,那是再好不過。”
田恒笑吟吟的說了一句,而後朝著帥位上的齊王呂壬進言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先拜伯子為上大夫,留用於軍前如何?”
“善。”
呂壬不敢拒絕。
在田乞死後,田氏在齊國的勢力稍微衰弱了一些,但是田恒一直都在繼承祖宗的遺誌,以田氏代齊為己任,所以把控著齊國的國政。
有闞止作為右相,上卿鮑牧的牽製,田恒一時間倒是不敢恣意妄為,所以呂壬還沒有形同傀儡。
但,也僅此而已。
在很多事情上,呂壬並不能跟真正一國之君一樣,一言而決。
“來人,請伯子先下去歇息,好生休養。”
“等等!”
生怕被束之高閣的伯噽,忙不迭的叫了一聲,而後咬著牙道:“齊王、田相,我伯噽是帶著誠意前來投奔!”
“吳王不仁,就休怪我伯噽不忠了。”
“三日前,吳軍向洹水一線推進,並在黎山、公雞嶺構築糧倉、營壘的事情,想必二三子已經知曉?”
田恒微微頷首道:“已經知曉,不知道伯子有何說法?”
“實不相瞞,金雞嶺的副將高興,與我是故交,是我當年一手提拔的起來的,而且他麾下將士,有我不少親信,可謂是舊部。”
伯噽緩聲道:“若聯軍欲取公雞嶺,欲得吳軍的糧秣輜重,占得先機,挫敗吳軍的銳氣,在下願盡綿薄之力。”
此時此刻,伯噽恨得咬牙切齒,眼中彌漫著一種名為“仇恨”的神色。
睚眥必報。
這正是伯噽的性格!
聽到這話,在場的諸侯卿大夫們,都不由得對視了一眼,有些驚疑不定。
他們此時的確是很想打破僵局,跟吳軍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
若能攻取吳軍的一個重要陣地,並奪取大量的糧秣輜重,的確能極大的打擊吳軍的銳氣。
首戰告捷!
“高興?伯子,你說的可是高興,可是昔日齊國上卿高張之子高興?”
“正是他!高興祖上是齊人,跟齊王你同宗同源,而且自認為在吳國懷才不遇,齊王若能重用高興,可為齊國得一大才良將矣!”
“原來如此。”
這下,讓呂壬、田恒都打消了一些疑慮。
高興的父親高張,薑姓,高氏,是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兒子。
當年高張、國夏奉了齊景公的遺命,擁立其幼子呂荼味國君,不料遭到了田乞、鮑牧的反對,於是一場軍事政變不可避免。
政變失敗後,高張和國夏及其家卷就出逃到吳國,請求庇護,並安家落戶下來。
時過境遷,高張的兒子高興也成長為吳國的一代將才了。
“伯子,你所言……當真?”
“千真萬確!”
伯噽言之鑿鑿的道:“田相你若不信,在下願為馬前卒,為聯軍帶路。我可修書一封,讓高興與我合謀,開了金雞嶺的營門,幫助聯軍奪取金雞嶺以及吳軍的糧草!”
“善。”
經過一番考慮後,田恒還是認為,有必要嚐試一下。
至於伯噽是否真心歸降,他還不敢確定。
萬一是真的,聯軍就能趁機初戰告捷,挫敗吳軍的銳氣。
若是假的,想來有了防備,聯軍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這時,伯噽又一臉哀求的神色,對田恒道:“田相,我的妻兒還在鹹陽的大牢裏。請田相盡快派人把他們救出來,如若不然,等慶忌發現我已經背叛了他,勢必殺了我的家卷以泄憤。”
“好。”
田恒和顏悅色的道:“伯子,請你放心。你的妻兒一定不會有事。”
“這一次,你若能助我大軍奪下金雞嶺,使我軍大獲全勝,你就是頭功,在齊國你也能得到上卿之位,封地至少是一個縣邑!”“多謝田相提攜!田相知遇之恩,伯噽沒齒難忘!”
伯噽感激涕零的朝著田恒躬身行禮道。
看見伯噽這般模樣,眾人不由得信了幾分。
畢竟伯噽還主動要求把自己的家卷接過來,顯然是鐵了心的要背吳投齊。
而坐在帥位上的齊王呂壬,眼看著田恒這般越殂代皰的行為,心中很是不滿,卻也是不敢聲張的。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抹陰翳之色,恨不能殺死田恒,卻又不敢。
……
“殺!”
夜半三更,在胥門巢及其部眾的配合下,吳軍金雞嶺營寨的大門被敞開,早就等候在外邊的聯軍將士魚貫而入,殺進了營壘當中。33
為了保險起見,田恒以鮑牧為大將,伯噽為副將,派了五萬人馬進攻金雞嶺。
同時,呂壬、田恒還親率二十萬大軍來到了金雞嶺、黎山、洹水的必經之路上,以備不測。
“唰!”
“噗嗤!”
金雞嶺營寨中,吳軍與聯軍將士戰作一團,戰況很是激烈。
麵對蜂擁而至的敵人,吳軍銳士們衝上去短兵相接,奮力抵抗。
但是架不住胥門巢領著萬餘人的叛軍在背後偷襲。
偌大的營寨,原本駐紮著三萬人的吳軍,差不多一半是叛軍……
這還怎麽打?
“撤!快撤!”
眼看著身邊的敵人越來越多,騎在馬背上奮勇殺敵的勾踐,心中悲憤之下,一戟挑飛了一名齊卒之後,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金雞嶺爆發戰事的時候,黎山、洹水方向的十餘萬吳軍都紛紛趕往那裏增援,隻是在半道上,就遭到了聯軍的頑強阻擊。
慘烈的戰鬥如燎原之勢,打得昏天黑地。
這讓呂壬、田恒等人很是興奮。
“報——”
一名傳令兵飛騎來報,向呂壬稟告道:“大王,我軍已經攻克金雞嶺!”
“好!哈哈哈哈!”
呂壬放聲大笑道:“伯噽果真是不負眾望!”
事實證明,伯噽的確是已經變節,背叛了慶忌,背叛了吳國。
“田相,依你看,我軍是否能一舉攻破吳軍的黎山營壘,以及洹水防線?”
“這……怕是不易。”
田恒很是尷尬的道:“黎山、洹水一線的吳軍已經馳援過來,不下十萬之眾,顯然是急了眼。我軍雖眾,卻並不能輕易攻城拔寨。”
“……”
呂壬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下來。
要不然他們懷疑伯噽是假投降,不敢把大軍全部帶到這裏,說不定還能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攻破吳軍所有的營壘以及防線,消滅三分之一的吳軍了。
……
翌日。
在鄴縣,吳王行轅當中,一身染血,很是狼狽的勾踐“撲通”的一聲,跪在了慶忌的麵前,神色淒惶的道:“大王,臣丟了金雞嶺,差點全軍覆沒!請大王降罪!”
這一回勾踐是真的慘!
隻帶著三四千人倉皇逃回鄴縣,差點死在了金雞嶺。
若不是伍子胥、田穰苴率兵增援,極大的牽製住了聯軍的力量,說不定勾踐這一次真的要全軍覆沒了。
“寡人的三萬大軍,十萬石糧秣,你全丟了?”
慶忌眯著眼睛,殺氣騰騰的道:“勾踐,你還有何麵目再見寡人?若換做別人,早就自刎謝罪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田恒笑吟吟的說了一句,而後朝著帥位上的齊王呂壬進言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先拜伯子為上大夫,留用於軍前如何?”
“善。”
呂壬不敢拒絕。
在田乞死後,田氏在齊國的勢力稍微衰弱了一些,但是田恒一直都在繼承祖宗的遺誌,以田氏代齊為己任,所以把控著齊國的國政。
有闞止作為右相,上卿鮑牧的牽製,田恒一時間倒是不敢恣意妄為,所以呂壬還沒有形同傀儡。
但,也僅此而已。
在很多事情上,呂壬並不能跟真正一國之君一樣,一言而決。
“來人,請伯子先下去歇息,好生休養。”
“等等!”
生怕被束之高閣的伯噽,忙不迭的叫了一聲,而後咬著牙道:“齊王、田相,我伯噽是帶著誠意前來投奔!”
“吳王不仁,就休怪我伯噽不忠了。”
“三日前,吳軍向洹水一線推進,並在黎山、公雞嶺構築糧倉、營壘的事情,想必二三子已經知曉?”
田恒微微頷首道:“已經知曉,不知道伯子有何說法?”
“實不相瞞,金雞嶺的副將高興,與我是故交,是我當年一手提拔的起來的,而且他麾下將士,有我不少親信,可謂是舊部。”
伯噽緩聲道:“若聯軍欲取公雞嶺,欲得吳軍的糧秣輜重,占得先機,挫敗吳軍的銳氣,在下願盡綿薄之力。”
此時此刻,伯噽恨得咬牙切齒,眼中彌漫著一種名為“仇恨”的神色。
睚眥必報。
這正是伯噽的性格!
聽到這話,在場的諸侯卿大夫們,都不由得對視了一眼,有些驚疑不定。
他們此時的確是很想打破僵局,跟吳軍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
若能攻取吳軍的一個重要陣地,並奪取大量的糧秣輜重,的確能極大的打擊吳軍的銳氣。
首戰告捷!
“高興?伯子,你說的可是高興,可是昔日齊國上卿高張之子高興?”
“正是他!高興祖上是齊人,跟齊王你同宗同源,而且自認為在吳國懷才不遇,齊王若能重用高興,可為齊國得一大才良將矣!”
“原來如此。”
這下,讓呂壬、田恒都打消了一些疑慮。
高興的父親高張,薑姓,高氏,是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兒子。
當年高張、國夏奉了齊景公的遺命,擁立其幼子呂荼味國君,不料遭到了田乞、鮑牧的反對,於是一場軍事政變不可避免。
政變失敗後,高張和國夏及其家卷就出逃到吳國,請求庇護,並安家落戶下來。
時過境遷,高張的兒子高興也成長為吳國的一代將才了。
“伯子,你所言……當真?”
“千真萬確!”
伯噽言之鑿鑿的道:“田相你若不信,在下願為馬前卒,為聯軍帶路。我可修書一封,讓高興與我合謀,開了金雞嶺的營門,幫助聯軍奪取金雞嶺以及吳軍的糧草!”
“善。”
經過一番考慮後,田恒還是認為,有必要嚐試一下。
至於伯噽是否真心歸降,他還不敢確定。
萬一是真的,聯軍就能趁機初戰告捷,挫敗吳軍的銳氣。
若是假的,想來有了防備,聯軍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這時,伯噽又一臉哀求的神色,對田恒道:“田相,我的妻兒還在鹹陽的大牢裏。請田相盡快派人把他們救出來,如若不然,等慶忌發現我已經背叛了他,勢必殺了我的家卷以泄憤。”
“好。”
田恒和顏悅色的道:“伯子,請你放心。你的妻兒一定不會有事。”
“這一次,你若能助我大軍奪下金雞嶺,使我軍大獲全勝,你就是頭功,在齊國你也能得到上卿之位,封地至少是一個縣邑!”“多謝田相提攜!田相知遇之恩,伯噽沒齒難忘!”
伯噽感激涕零的朝著田恒躬身行禮道。
看見伯噽這般模樣,眾人不由得信了幾分。
畢竟伯噽還主動要求把自己的家卷接過來,顯然是鐵了心的要背吳投齊。
而坐在帥位上的齊王呂壬,眼看著田恒這般越殂代皰的行為,心中很是不滿,卻也是不敢聲張的。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抹陰翳之色,恨不能殺死田恒,卻又不敢。
……
“殺!”
夜半三更,在胥門巢及其部眾的配合下,吳軍金雞嶺營寨的大門被敞開,早就等候在外邊的聯軍將士魚貫而入,殺進了營壘當中。33
為了保險起見,田恒以鮑牧為大將,伯噽為副將,派了五萬人馬進攻金雞嶺。
同時,呂壬、田恒還親率二十萬大軍來到了金雞嶺、黎山、洹水的必經之路上,以備不測。
“唰!”
“噗嗤!”
金雞嶺營寨中,吳軍與聯軍將士戰作一團,戰況很是激烈。
麵對蜂擁而至的敵人,吳軍銳士們衝上去短兵相接,奮力抵抗。
但是架不住胥門巢領著萬餘人的叛軍在背後偷襲。
偌大的營寨,原本駐紮著三萬人的吳軍,差不多一半是叛軍……
這還怎麽打?
“撤!快撤!”
眼看著身邊的敵人越來越多,騎在馬背上奮勇殺敵的勾踐,心中悲憤之下,一戟挑飛了一名齊卒之後,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金雞嶺爆發戰事的時候,黎山、洹水方向的十餘萬吳軍都紛紛趕往那裏增援,隻是在半道上,就遭到了聯軍的頑強阻擊。
慘烈的戰鬥如燎原之勢,打得昏天黑地。
這讓呂壬、田恒等人很是興奮。
“報——”
一名傳令兵飛騎來報,向呂壬稟告道:“大王,我軍已經攻克金雞嶺!”
“好!哈哈哈哈!”
呂壬放聲大笑道:“伯噽果真是不負眾望!”
事實證明,伯噽的確是已經變節,背叛了慶忌,背叛了吳國。
“田相,依你看,我軍是否能一舉攻破吳軍的黎山營壘,以及洹水防線?”
“這……怕是不易。”
田恒很是尷尬的道:“黎山、洹水一線的吳軍已經馳援過來,不下十萬之眾,顯然是急了眼。我軍雖眾,卻並不能輕易攻城拔寨。”
“……”
呂壬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下來。
要不然他們懷疑伯噽是假投降,不敢把大軍全部帶到這裏,說不定還能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攻破吳軍所有的營壘以及防線,消滅三分之一的吳軍了。
……
翌日。
在鄴縣,吳王行轅當中,一身染血,很是狼狽的勾踐“撲通”的一聲,跪在了慶忌的麵前,神色淒惶的道:“大王,臣丟了金雞嶺,差點全軍覆沒!請大王降罪!”
這一回勾踐是真的慘!
隻帶著三四千人倉皇逃回鄴縣,差點死在了金雞嶺。
若不是伍子胥、田穰苴率兵增援,極大的牽製住了聯軍的力量,說不定勾踐這一次真的要全軍覆沒了。
“寡人的三萬大軍,十萬石糧秣,你全丟了?”
慶忌眯著眼睛,殺氣騰騰的道:“勾踐,你還有何麵目再見寡人?若換做別人,早就自刎謝罪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