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則是,十三國同盟在拿下‘雷門道’後,就改變了作戰方針。
數百萬的蠻夷大軍,不再像一股洪流,一往無前的搶占地盤。
百川奔流的蠻夷大軍,突然偃旗息鼓,逐漸收攏戰線,將主要戰力聚集在雷門道。
蠻夷大軍突然收斂攻勢,意圖不可謂不明顯。
魯迅先生曾說過,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蠻夷大軍已打下南境的邊緣區,雷門道向外的南境地盤,全都在他們的掌控之內。
蠻夷大軍仍要繼續進攻,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急功近利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當初武林盟和邪道門派交鋒,孫不同被靈蛇宮門人狠狠修理了一頓,便是典型的前車之鑒。
魯迅先生沒說過這些屁話?冇問題,周某人說過就行了。
他倆不是同一個人嗎?此周某人非彼周某人,我大雲哥也是周某人!
總而言之,蠻夷大軍偃旗息鼓的主要原因,就是鞏固打下來的????????????????地盤,清剿南境邊緣區的隱患。
正如上述所言,十三國同盟大軍,雖然拿下了關鍵一役,占領了雷門道,但他們掌控的南境邊緣區,仍有許多反抗勢力。
這些反抗勢力,這些尚未攻陷的城地,都是潛在的隱患。
蠻夷大軍若不先清剿這些隱患,就貪得無厭的往南境中部地區深入,後方陣地隨時都可能爆發危機。
現在,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遍布南境的邊緣區,成為南境邊緣區的實際掌控者,他們根本不需要著急進攻。
亦或者說,現在該著急的人,是韓秋澪等中原勢力。
十三國同盟遠征軍,已經從中原南境地區,咬下了一口肥肉,他們即便不再進攻,慢慢將其消化,讓南境邊緣區成為他們的屬地,也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勝利。
因此,十三國同盟入侵中原的第一階段,基本步入了尾聲,清剿南境邊緣區的反抗勢力,便是最後的收尾工作。
等南境邊緣區的城鎮紛紛淪陷,等南境邊緣區的反抗勢力都傷亡殆盡,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即可毫無後顧之憂,以雷門道作為橋頭堡,進軍中原南境的中部地區。
再不濟,十三國同盟也能以雷門道為界,建立起防線,抵禦中原勢力的反攻,使南境邊緣區既成事實,淪為十三國同盟的屬地。
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不再繼續向外擴張,開始鞏固占領的地盤,清剿南境邊緣區內的反抗勢力,以及奴役各地城鎮的中原百姓。
雷門道則像一道閥門,將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人,與南境中部隔離開來。
韓秋澪一眾中原勢力,要想救助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百姓,就必須先攻下雷門道,要不然,武林盟深入南境邊緣區,就很容易被駐紮在雷門道的蠻夷大軍斷後路。
不得不說一句,武林盟若能打通‘雷門道’,雙方的控製線,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誰能占領‘雷門道’,誰就能控製‘閥門’的開關,掌握進攻的主動權,另一方,則是被動防守。
正因如此,韓秋澪才會將搶占雷門道,稱之為至關重要的一戰,不惜調動武林盟的主力軍,與南蠻的古今強者一戰,也要爭取拿下雷門道。
雷門道落入十三國同盟手中,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百姓,以及南境邊緣區的城鎮與村落,就像被困在水坑裏的魚,甭管怎麽遊,都無法逃出圍捕。
蠻夷大軍侵襲中原南境之際,隱龍居有二十七位金盆洗手,歸隱山林數十載的龍隱長老,無法容忍外寇踐踏先師辛辛苦苦建塑的宗門基業,決議留在飛龍崖,決議留在隱龍居,與宗門生死共存。
當蠻夷大軍抵近飛龍崖,生活在飛龍崖周邊的中原百姓生靈塗炭,一個又一個的村鎮慘遭洗劫與屠戮。
隱龍居的龍隱長老,懷揣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他們無法忍受蠻夷匪寇對中原百姓的屠戮行徑,便盡可能的出手幫助與救援遇難者。
蠻夷大軍已完全掌控南境邊緣區,在形勢所迫之下,流離失所的人們,紛紛逃到隱龍居避難。飛龍崖周遭的村鎮百姓,或多或少都受益於隱龍居長老相助。
木秀於林????????????????風必摧,蠻夷大軍很快就察覺到,飛龍崖盤踞著一股反抗他們的江湖勢力。
於是乎,蠻夷大軍開始布局,著重侵襲飛龍崖周邊的村鎮,見一個村落、滅一個村落,見一個小鎮,屠一個小鎮。
他們將生活在該地區的中原百姓,統統逼上飛龍崖,以便斬草除根,一口氣將隱龍居剿滅。
時隔數天之後,蠻夷先遣隊開始進攻飛龍崖,青山綠水血流成河,隱龍居的本宗師門,已成為決生死之地。
隱龍居的二十七位龍隱長老,打從一開始,就決議與師門共存亡。
他們本以為此生暮年,能為守護師門基業而戰,即便最終戰死沙場,他們也死而無憾。
可是,當他們回過頭,看著一眾走投無路,逃到隱龍居避難的老弱婦孺。當他們眺望前方,注視一眾明明不會武功,明明非常害怕,卻握緊手中兵刃站立山道,敢於為珍視之人,劍挑命運的普通人。
隱龍居的長老們無不深感遺憾,盡其生習武強身,赴正道行俠仗義,最終卻力所不及,護不得浮世一隅,換不來人間安閑。
蠻夷匪寇開始進攻飛龍崖,隱龍居的二十七位長老,帶領著一眾江湖武者,以及逃難到此的百姓,借天險死守飛龍崖。
一戰死傷無數,二戰筋疲力竭、三戰道盡途窮。
蠻夷大軍人多勢眾,他們群起圍攻飛龍崖,短短數天內,隱龍居二十七位龍隱長老,已逝去一十八人。
誠然,每一位隱龍居的龍隱長老,都曾是江湖道上名震四方的猛人,即便他們歸隱山林多年,武功不複當年的巔峰,但他們均是榮光武尊。蠻夷大軍在攻打飛龍崖期間,同樣付出了莫大的傷亡,才能擊殺一名隱龍居的長老。
不對,應該說,為守護本宗師門而犧牲的每一位龍隱長老,他們均是在戰況最激烈、最艱難時,以自己的生命代價,激發全身潛力,擊斃數之不盡的蠻夷匪寇,為同伴殺出血路,延續希望與明天。
正因一十八位龍隱長老,舍身忘我的殺敵,以至於圍攻飛龍崖的蠻夷部隊遭到重創,不敢再輕舉妄動。現在圍攻飛龍崖的蠻夷大軍,已經改變策略,不再進行強攻。蠻夷大軍圍而不打,想讓孤立無援的反抗勢力,耗盡糧食與水,將他們活活困死在隱龍居。
就這樣,死守在飛龍崖的人們,曆經數天苦戰後,終於獲得點喘息機會。
隻不過,大家心底都清楚,蠻夷大軍堵在山門前,將他們團團圍困,彈盡糧絕不過是早晚而已。
蠻夷大軍圍而不攻,讓盤踞在飛龍崖的人活活餓死,事情本該是這樣。
不過,眾人感到困惑的是,今日一大早,飛龍崖山下,居然又響起了震天殺聲……
“山下什麽情況?”伯綜劍匆匆趕到飛龍崖哨崗,他是隱龍居的龍隱長老之一。
確鑿的說,伯綜劍是二十七位龍隱長老裏麵,最年輕的晚輩,他在三年前金盆洗手,從此歸隱江湖。
伯綜劍原以為自己師承隱龍居,臥薪嚐膽五十載,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償所願,將滅他家門的邪道組織趕盡殺絕,為家人報仇雪恨,可以了事拂衣去,歸隱在山間。
????????????????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伯綜劍隱退不到三年,數百萬的蠻夷大軍就找上門來。
隱龍居對伯綜劍恩重如山,先師在他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候收留了他,並且衣缽相傳。此情此義此恩此德,他伯綜劍定不會辜負!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先師常掛嘴邊教導他的話,而他也常用師父的話,如此這般的教導隱龍居弟子。所以,他絕不會在隱龍居危難之際,離開這個承滿回憶的家。
他絕不會讓自己的家門再次遭滅!
“我們不太確定,隻知道山下突然打起來,好像有一夥人攻入了蠻夷匪寇的營地。”
“根據那夥人突進的方向,應該是衝著我們這裏來。”
“他們是來救援我們的?”伯綜劍頗感意外,沒想到他們居然還有援軍。
幾天前,伯綜劍便收到消息,知曉‘雷門道’失守,南境邊緣區盡在蠻夷大軍的控製中。
照理來說,飛龍崖理應孤立無援,如今貿然出現一夥人,強衝蠻夷部隊……這不由讓伯綜劍百思不解。
如果真有援軍來救助,伯綜劍倒是樂見其成。
盡管伯綜劍心意已決,打算死守宗門,但現在有很多老弱婦孺,逃到隱龍居避難。援軍若有實力擊破蠻夷大軍的包圍網,則能護著他們離開飛龍崖,去其它更加安全的地方避難。
現在飛龍崖就是個死胡同,留在這裏沒有活路。
“不是。他們人數不多,根本沒突圍的能力。”
“怎麽說呢。據我們的觀察和推測,他們更像是孤注一擲,竭盡全力往我們這來。他們明顯是自身難保,於是就……”
“我懂了。你快去召集人……”伯綜劍略微一聽,馬上就曉得強攻蠻夷大軍的一夥人,究竟是什麽情況了。
敢情他們被蠻夷大軍逼得走投無路,隻能強闖飛龍崖,試圖與他們匯合。
隱龍居在當地頗有名氣,江湖武者不敵蠻夷大軍,自然而然就會逃往飛龍崖。
數百萬的蠻夷大軍,不再像一股洪流,一往無前的搶占地盤。
百川奔流的蠻夷大軍,突然偃旗息鼓,逐漸收攏戰線,將主要戰力聚集在雷門道。
蠻夷大軍突然收斂攻勢,意圖不可謂不明顯。
魯迅先生曾說過,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蠻夷大軍已打下南境的邊緣區,雷門道向外的南境地盤,全都在他們的掌控之內。
蠻夷大軍仍要繼續進攻,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急功近利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當初武林盟和邪道門派交鋒,孫不同被靈蛇宮門人狠狠修理了一頓,便是典型的前車之鑒。
魯迅先生沒說過這些屁話?冇問題,周某人說過就行了。
他倆不是同一個人嗎?此周某人非彼周某人,我大雲哥也是周某人!
總而言之,蠻夷大軍偃旗息鼓的主要原因,就是鞏固打下來的????????????????地盤,清剿南境邊緣區的隱患。
正如上述所言,十三國同盟大軍,雖然拿下了關鍵一役,占領了雷門道,但他們掌控的南境邊緣區,仍有許多反抗勢力。
這些反抗勢力,這些尚未攻陷的城地,都是潛在的隱患。
蠻夷大軍若不先清剿這些隱患,就貪得無厭的往南境中部地區深入,後方陣地隨時都可能爆發危機。
現在,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遍布南境的邊緣區,成為南境邊緣區的實際掌控者,他們根本不需要著急進攻。
亦或者說,現在該著急的人,是韓秋澪等中原勢力。
十三國同盟遠征軍,已經從中原南境地區,咬下了一口肥肉,他們即便不再進攻,慢慢將其消化,讓南境邊緣區成為他們的屬地,也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勝利。
因此,十三國同盟入侵中原的第一階段,基本步入了尾聲,清剿南境邊緣區的反抗勢力,便是最後的收尾工作。
等南境邊緣區的城鎮紛紛淪陷,等南境邊緣區的反抗勢力都傷亡殆盡,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即可毫無後顧之憂,以雷門道作為橋頭堡,進軍中原南境的中部地區。
再不濟,十三國同盟也能以雷門道為界,建立起防線,抵禦中原勢力的反攻,使南境邊緣區既成事實,淪為十三國同盟的屬地。
十三國同盟的遠征軍,不再繼續向外擴張,開始鞏固占領的地盤,清剿南境邊緣區內的反抗勢力,以及奴役各地城鎮的中原百姓。
雷門道則像一道閥門,將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人,與南境中部隔離開來。
韓秋澪一眾中原勢力,要想救助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百姓,就必須先攻下雷門道,要不然,武林盟深入南境邊緣區,就很容易被駐紮在雷門道的蠻夷大軍斷後路。
不得不說一句,武林盟若能打通‘雷門道’,雙方的控製線,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誰能占領‘雷門道’,誰就能控製‘閥門’的開關,掌握進攻的主動權,另一方,則是被動防守。
正因如此,韓秋澪才會將搶占雷門道,稱之為至關重要的一戰,不惜調動武林盟的主力軍,與南蠻的古今強者一戰,也要爭取拿下雷門道。
雷門道落入十三國同盟手中,生活在南境邊緣區的百姓,以及南境邊緣區的城鎮與村落,就像被困在水坑裏的魚,甭管怎麽遊,都無法逃出圍捕。
蠻夷大軍侵襲中原南境之際,隱龍居有二十七位金盆洗手,歸隱山林數十載的龍隱長老,無法容忍外寇踐踏先師辛辛苦苦建塑的宗門基業,決議留在飛龍崖,決議留在隱龍居,與宗門生死共存。
當蠻夷大軍抵近飛龍崖,生活在飛龍崖周邊的中原百姓生靈塗炭,一個又一個的村鎮慘遭洗劫與屠戮。
隱龍居的龍隱長老,懷揣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他們無法忍受蠻夷匪寇對中原百姓的屠戮行徑,便盡可能的出手幫助與救援遇難者。
蠻夷大軍已完全掌控南境邊緣區,在形勢所迫之下,流離失所的人們,紛紛逃到隱龍居避難。飛龍崖周遭的村鎮百姓,或多或少都受益於隱龍居長老相助。
木秀於林????????????????風必摧,蠻夷大軍很快就察覺到,飛龍崖盤踞著一股反抗他們的江湖勢力。
於是乎,蠻夷大軍開始布局,著重侵襲飛龍崖周邊的村鎮,見一個村落、滅一個村落,見一個小鎮,屠一個小鎮。
他們將生活在該地區的中原百姓,統統逼上飛龍崖,以便斬草除根,一口氣將隱龍居剿滅。
時隔數天之後,蠻夷先遣隊開始進攻飛龍崖,青山綠水血流成河,隱龍居的本宗師門,已成為決生死之地。
隱龍居的二十七位龍隱長老,打從一開始,就決議與師門共存亡。
他們本以為此生暮年,能為守護師門基業而戰,即便最終戰死沙場,他們也死而無憾。
可是,當他們回過頭,看著一眾走投無路,逃到隱龍居避難的老弱婦孺。當他們眺望前方,注視一眾明明不會武功,明明非常害怕,卻握緊手中兵刃站立山道,敢於為珍視之人,劍挑命運的普通人。
隱龍居的長老們無不深感遺憾,盡其生習武強身,赴正道行俠仗義,最終卻力所不及,護不得浮世一隅,換不來人間安閑。
蠻夷匪寇開始進攻飛龍崖,隱龍居的二十七位長老,帶領著一眾江湖武者,以及逃難到此的百姓,借天險死守飛龍崖。
一戰死傷無數,二戰筋疲力竭、三戰道盡途窮。
蠻夷大軍人多勢眾,他們群起圍攻飛龍崖,短短數天內,隱龍居二十七位龍隱長老,已逝去一十八人。
誠然,每一位隱龍居的龍隱長老,都曾是江湖道上名震四方的猛人,即便他們歸隱山林多年,武功不複當年的巔峰,但他們均是榮光武尊。蠻夷大軍在攻打飛龍崖期間,同樣付出了莫大的傷亡,才能擊殺一名隱龍居的長老。
不對,應該說,為守護本宗師門而犧牲的每一位龍隱長老,他們均是在戰況最激烈、最艱難時,以自己的生命代價,激發全身潛力,擊斃數之不盡的蠻夷匪寇,為同伴殺出血路,延續希望與明天。
正因一十八位龍隱長老,舍身忘我的殺敵,以至於圍攻飛龍崖的蠻夷部隊遭到重創,不敢再輕舉妄動。現在圍攻飛龍崖的蠻夷大軍,已經改變策略,不再進行強攻。蠻夷大軍圍而不打,想讓孤立無援的反抗勢力,耗盡糧食與水,將他們活活困死在隱龍居。
就這樣,死守在飛龍崖的人們,曆經數天苦戰後,終於獲得點喘息機會。
隻不過,大家心底都清楚,蠻夷大軍堵在山門前,將他們團團圍困,彈盡糧絕不過是早晚而已。
蠻夷大軍圍而不攻,讓盤踞在飛龍崖的人活活餓死,事情本該是這樣。
不過,眾人感到困惑的是,今日一大早,飛龍崖山下,居然又響起了震天殺聲……
“山下什麽情況?”伯綜劍匆匆趕到飛龍崖哨崗,他是隱龍居的龍隱長老之一。
確鑿的說,伯綜劍是二十七位龍隱長老裏麵,最年輕的晚輩,他在三年前金盆洗手,從此歸隱江湖。
伯綜劍原以為自己師承隱龍居,臥薪嚐膽五十載,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償所願,將滅他家門的邪道組織趕盡殺絕,為家人報仇雪恨,可以了事拂衣去,歸隱在山間。
????????????????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伯綜劍隱退不到三年,數百萬的蠻夷大軍就找上門來。
隱龍居對伯綜劍恩重如山,先師在他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候收留了他,並且衣缽相傳。此情此義此恩此德,他伯綜劍定不會辜負!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先師常掛嘴邊教導他的話,而他也常用師父的話,如此這般的教導隱龍居弟子。所以,他絕不會在隱龍居危難之際,離開這個承滿回憶的家。
他絕不會讓自己的家門再次遭滅!
“我們不太確定,隻知道山下突然打起來,好像有一夥人攻入了蠻夷匪寇的營地。”
“根據那夥人突進的方向,應該是衝著我們這裏來。”
“他們是來救援我們的?”伯綜劍頗感意外,沒想到他們居然還有援軍。
幾天前,伯綜劍便收到消息,知曉‘雷門道’失守,南境邊緣區盡在蠻夷大軍的控製中。
照理來說,飛龍崖理應孤立無援,如今貿然出現一夥人,強衝蠻夷部隊……這不由讓伯綜劍百思不解。
如果真有援軍來救助,伯綜劍倒是樂見其成。
盡管伯綜劍心意已決,打算死守宗門,但現在有很多老弱婦孺,逃到隱龍居避難。援軍若有實力擊破蠻夷大軍的包圍網,則能護著他們離開飛龍崖,去其它更加安全的地方避難。
現在飛龍崖就是個死胡同,留在這裏沒有活路。
“不是。他們人數不多,根本沒突圍的能力。”
“怎麽說呢。據我們的觀察和推測,他們更像是孤注一擲,竭盡全力往我們這來。他們明顯是自身難保,於是就……”
“我懂了。你快去召集人……”伯綜劍略微一聽,馬上就曉得強攻蠻夷大軍的一夥人,究竟是什麽情況了。
敢情他們被蠻夷大軍逼得走投無路,隻能強闖飛龍崖,試圖與他們匯合。
隱龍居在當地頗有名氣,江湖武者不敵蠻夷大軍,自然而然就會逃往飛龍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