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明白了,謝謝韓總!”站在房頂的董熹掛斷電話,沒辦法手機在屋子裏沒信號。


    為了搞清楚《馭風少年》的票房是怎麽回事,董熹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京影的韓廠長。


    不,現在應該叫做韓經理!


    就在1999年2月份,韓三坪出任了新成立的中影集團的副董事長兼任副總經理。


    嗯~大腿更粗了!


    至於《馭風少年》的票房,確實不算是注水,頂多就是搭了一波順風車。


    原來在四月份因為大船的衝擊,《馭風少年》開始在大城市下架。


    那時候董熹就認為票房潛力耗盡了,他本人也去了灣灣開拓新的市場。


    但就是這時候,《馭風少年》卻迎來了一個堪稱絕妙的機會。


    98年3月份,廣電衙門正式成立。


    於是為了秀秀存在感和肌肉,廣電聯合教育部舉行了第一屆青少年推薦影片活動。


    就是所謂的中小學校組織看片。(說句題外話,當年學校組織看片真的很沒下限。)


    而《馭風少年》因為其影片的核心“知識改變命運”成功的入選名單。


    這次活動雖然是半公益性的,但是依舊有票房的收入,大部分地區都是半價看電影,然後政府部門補助一部分。


    而偏遠地區則完全免費,當然也不是強求性的活動,而且票房的回饋極度的緩慢。


    基本上對於收益的加成很低,但是名聲方麵和政績都有顯著的提升。


    這一年來,大概有超過千萬學生觀看了電影,票房方麵雖然有些波動,但是最後統計為4500多萬,絕對是沒有水分的!


    甚至還有些低估了,畢竟很多地區的補助根本就收不上來,甚至票房也會被截留。


    這就是潛規則,普通人根本就無力反抗的行業內幕!


    所以董熹的收入並沒有增加,但是《馭風少年》的統計票房卻是實打實的增加了。


    這也難怪馮曉剛心裏不平衡,他最好的電影《甲方乙方》才不過3000多萬的票房,比《馭風少年》差了不少。


    所以,找到機會馮曉剛就開噴了!


    當然馮曉剛飄是飄了,他心裏也有數不敢噴票房水分,隻能噴董熹的影片一般,甚至嘲諷了他逃到電視劇領域。


    “這不是男人的選擇,董熹別看長得壯,但是性格就和個小娘們一樣!”


    這是馮曉剛的原話,記者沒有誇大半分。


    對於馮曉剛這碼子事,董熹隻能先拿筆記下,他這個人優點挺多。


    小心眼不知道算不算~


    他緊接著聯係了孫海平,詢問了少包劇組的服化道準備的情況。


    在其他人都在過年的時候,孫海平卻忙著籌備劇組的工作。


    反正他也是孤家寡人一個,前妻和女兒都在國外,他也沒去打擾人家的生活。


    <a href="http:///"></a>


    現在的孫海平衝勁兒十足,覺得自己有機會徹底的翻身,早就脫離了鹹魚的狀態!


    少包劇組的服裝是李老師親自設計的,當然隻是主演級別才能享受的待遇,其他小配角或者路人還是租借的影視城的舊衣服。


    雖然和主演之間有割裂感,但是這也沒辦法,畢竟劇組所有的服裝都要新做的話,不但時間上來不及,而且預算也吃不消!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先讓主演們穿上好衣服。


    當然也不是所有配角都沒有衣服,像是捕快、官兵、官員等成堆的。


    反正隻要是有編製的,基本上全都是新的服裝。


    所以,最後單是服裝的預算,就超過了《馭風少年》的拍攝資金。


    不得不說,拍古裝電視劇的確是吃錢大戶。而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這些衣服並不是一次性的產物,以後隻要拍近似朝代的,是可以拿來通用的!


    顯然,公司不會隻拍一部古裝戲,少包三部曲當然要安排上。


    所以除了資金以外,影響服裝的主要因素還是時間。


    此時服裝廠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製衣服,力爭不影響年後的少包開機。


    聯係玩孫海平後,董熹再次聯係了張芳,做為自己的助手,對方要做的準備工作一點也不少。


    像是後勤統籌協調就是她在安排,也算是給孫海平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而整部戲最後的預算高達580萬,已經屬於絕對的大製作。


    像後世那種製作費1個億,演員片酬8千萬的情況,現在還沒有那麽嚴重。


    少包的演員薪酬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演員所占的集數算錢,像是片酬最高的陳道鳴,單集的片酬是8萬左右。


    而他在少包裏戲份大概五集,所以一共能夠拿到40萬的稅後片酬。


    沒錯,所有演員的片酬都是稅後,這也避免了逃稅的問題。


    當然,如果你要用陰陽合同,那也沒辦法避免!


    而梁冠樺僅次於陳道鳴,單集片酬在6萬左右,不過他的戲份比較少,隻有三集多點,所以最後的片酬在20萬。


    除了按照集數來算錢,還剩下一種就是整部戲買斷,適用於主演級別的片酬。


    像是男二潘月明,整部戲的片酬在20萬左右,畢竟他現在也算是半新人,還沒有撐起大梁的代表作!


    至於女一號曾麗就更便宜了,隻有8萬塊錢,不是孫海平故意壓價,而是曾麗算是妥妥的新人。


    雖然是科班出身,但是沒有演戲的經曆,自然身價就不高。


    不過雖然比不上自己同班同學章小花那種,出道就是老謀子電影主演的級別,曾麗的出道也足夠驚豔。


    古裝大製作的女一,而且導演還是金熊級別的導演。


    這是任何新人都應該爭取的機會,哪怕是零片酬出演,也不會缺少競爭者!


    其他的主演也都是按照這個標準,範兵兵15萬、釋曉龍18萬,扮演包拯母親的港島演員鄭沛沛20萬。


    她是由韓彬牽線搭橋,簽約劇組的。


    而剩下的各個單元的主要配角,基本上都是拿的少量片酬。


    這其中董熹比較特殊,做為投資人兼導演兼主演的身份,給自己開單集5萬的片酬不過分吧?


    當然,董熹不能和陳道鳴相比,做為絕對的大主角,他在這部戲裏的比重占到了30多集以上,所以整體片酬高達150萬!


    這還不包括導演的費用。


    但是董熹不是直接拿錢的,而是把這些收入折算進了投資。


    所以,少包的投資有些虛高!


    這些其實都是為了應對其他的投資人,比如說光頭劉老板。


    自從去年拿到《馭風少年》的分紅後,劉老板那是相當的飄,不但成立了“光頭強影視製作公司”,還大張旗鼓的投資各種地下電影。


    寄期望於再誕生一個《馭風少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被各種奇葩操作打擊的體無完膚,別說賺錢了本錢都賠光了!


    認識到這個圈子裏的水很深,自己把握不住的劉老板。


    毫不猶豫的轉身抱住了董熹的粗大腿,就差叫爸爸了!


    於是100萬的投資進賬,隻享有10%的收益分紅。


    別說董熹心黑,這就是市場決定了價值。


    現在影視劇的市場究竟如何?


    不用說爆火的還珠,就說少包打算對標的《康熙微服私訪記》,對外宣稱光是貼片廣告就賣了上億!


    當然,考慮到康熙出品人鄧大嘴的前科,這裏麵的水分估計似海深。


    可就算是砍去一半,那也是5000萬的收入,而5000萬的10%是多少?


    一張彩票頭獎!


    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大,還是投資董熹電視劇的收益概率大?


    這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所以,少包除了熹子影視領投外,還接納了大大小小的散戶投資人。


    把更多人綁上自己的戰車,就是董熹需要做的事情!


    別以為揮舞著鈔票就能夠入局,你還需要人脈資源。


    這種投資十萬、二十萬的散戶,其中不乏某些衛視高層的親朋好友。


    正如撞的一頭包的劉老板所講的那樣:“這個圈子裏的水很深,但是前景十分火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