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永遠都是文藝創作不可避免的東西,特別是在創意撞車的時候,根本就很難分辨是否是抄襲還是“借鑒”。


    畢竟,讀書人的事怎麽能算偷呢?


    7月1號,陸釧的電影上映,雲集了薑聞、寧大靜等一幹主創人員,再加上陸釧父親在娛樂圈的人脈,和出品公司華義兄弟的炒作。


    這部小成本的電影,在內地和港島同時上映。


    開局可以說不錯,在五月份的第九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上,陸釧獲得了最佳處女作獎。


    借著這股勢頭,《尋槍》開畫影院達到了400多間,約占全部影院數量的一半。


    算是第一個吃到院線改革紅利的國產電影,而上映前期的票房也很出色,三天時間達到了百萬的級別。


    這對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導演來講,算是非常棒的成績。


    當然,大部分觀眾還是衝著薑聞的名氣走進電影院,但也算是一個良好的開局。


    所以陸釧一時間有些飄,麵對記者的采訪,被有心人利用說出了那句名言。


    “我才是第七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畢竟這貨雖然出道比董熹晚,但是年齡比董熹老啊。


    而隨著《尋槍》成功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似乎陸同學並未吹牛。


    他真的有希望成為華語影壇的下一個大導演,年輕導演的領軍人物。


    可就在一切順風順水之時,一名叫卓維的記者在網絡和多家紙媒同時向其開炮,用一係列對比質疑《尋槍》有抄襲日本電影《野良犬》的嫌疑。


    一時間輿論嘩然。


    卓維這段時間,因為跟蹤報道小謝同學的頂包案,曝出很多內地不知道的內幕,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他站出來以媒體記者的身份,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野良犬》是日本已故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1949年就已經上映。


    做為職業電影人,陸釧肯定是看過這部電影,《尋槍》的主線與《野良犬》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相差無幾。


    同樣講述的警察丟槍的故事,連劇情的走向和結尾都極其相似。


    所以卓維的質疑一出,立刻引來許多業內人士的支持。


    當然背後少不了熹子影視在煽風點火。


    為了讓這件事更有話題性,卓維不但批評了尋槍,同時拿這幾年幾部作品舉例。


    比如:《將愛情進行到底》vs《愛情白皮書》、《新聞小姐》vs《新聞女郎》、《儂心太軟》vs《悠長假期》………


    之所以把以上幾部作品羅列在一起,是因為它們至少有相似的地方。


    不管是劇情、線索、人物、主題以及故事結構,有的少些有的多些,少的隻是一個概念,多的甚至照搬台詞,改的隻是地名和人名。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些作品做參考的都是日本電視劇。


    就這一條,就足以給《尋槍》判死刑了。


    其他的作品早就播完了,就《尋槍》還在上映中,市場的反饋也相當的迅速。


    從單日幾十萬票房迅速的跌破6位數,勉強保持在合格線上。


    華義兄弟的公關團隊明顯沒有反應過來,任由事情進一步發酵。


    7月5號,《曾是超人的男子》全國公映,首映當天浦東齊天大聖影院。


    可以說是彩旗飄飄,群星璀璨。


    做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女性導演,張芳的人脈和號召力也不容小覷。


    別的不提,單是熹子影視組成的豪華嘉賓陣容,就足以吸引媒體的目光。


    等到紅毯結束後,董熹才姍姍來遲,他剛才去熹畫工作室視察了一下,看了看《功夫熊貓》等作品的進度。


    動畫電影的製作周期很長,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功夫熊貓》也才剛剛結束造型、場景設計的創作,進入到原畫的階段。


    “董導,您對最近《尋槍》抄襲風波有什麽看法?”


    董熹雖然來的挺晚,但他還是被記者給堵住了,話筒都懟到他的嘴邊。


    “嗯~”董熹假意沉吟片刻,畢竟他早就預料到這個問題。


    “相似不等於剽竊,也有可能是創新,因此就有了不謀而合或是英雄所見略同。”


    董熹並沒有痛打落水狗,按照他的圈內地位,完全沒必要這麽做。


    他不是向陸釧方麵釋放善意,而是給觀眾製造一個完美的人設。


    “那麽,您是覺得陸導有些冤枉?”記者繼續提問道。


    “不能這麽說,我隻是對那些所謂的打著某某國內版的作品不滿,你們可以理解為現代影視流水線生產的克隆垃圾,這是國內影視進程不可避免的產物!”


    “我希望陸導可以以此為戒,多增加一些自己的看片量,不要犯這麽低級的錯誤。”


    不痛打落水狗,但董熹可以擺出一副前輩的嘴臉,好好鞭策一番對方。


    至於所謂的第七代導演的爭論,董熹壓根就沒放在心上,他已經是公認的華語影壇大導演,沒必要跟一個小導演對比。


    那是自降身份的行為。


    告別了記者,董熹等人邁步走進電影院,此時影院的負責人已經等待多時。


    齊天大聖影院的整體配色,選用的是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的底色。


    原本的設計方案,是將孫悟空的形象直接複刻到外牆上,但被董熹給否決了。


    他覺得單純的塗鴉有些low,不如不動聲色的將孫悟空的形象融入到建築裏。


    明明沒有“猴哥”的臉,但給人的感覺這就是猴哥所變化的影院。


    好在《大鬧天宮》的配色十分的出色,40多年後也不顯得落伍,反而有一種時代的氣息。


    影院入口處,則是穿著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紅的褲子,足下一雙黑靴,脖子上還圍著一條翠綠的圍巾的1:1比例的孫悟空模型。


    用八個字形容,可以說是:神采奕奕,勇猛矯健。


    猴哥的背後則是一間電影周邊產品專賣店,此時已經上架了許多經典卡通形象的產品。


    有葫蘆娃、黑貓警長、騎著毛驢的阿凡提……當然也少不了猴哥。


    價格也是五花八門,有不到一張電影票價格的擺件,有幾十塊錢毛絨玩具,也有價格過千的限量版手辦。


    更多的還是合作的周邊產品,印有卡通形象的衣物、生活用品。


    就是模仿的迪士尼的路線,熹畫工作室幾百個卡通形象,雖然名氣不大的很多,但每一個都是無形的財富。


    換句話說,名氣這玩意兒靠的是炒作,誰說卡通形象就不能炒作?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