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王超的反應,可以代表普通觀眾,那麽現場的圈內人則表情各異。


    以程龍、鞏利為首的演員,驚歎於董熹對於演員的調教,讓一眾個性鮮明的演員整合成一個集體。


    特別是程龍,他是客串過《壹十三》的,但現在似乎感覺自己的戲份被剪掉了。


    確實,董熹在經過慎重考慮後,將程龍和他兒子的戲份給剪掉了。


    或者說眼前的《壹十三》是戛納特供版本,節奏會更加的緊湊,還刪掉了幾條暗線。


    不過公映版本還是會保留程龍的戲份,畢竟不能讓大哥白來一趟。


    而刪掉的劇情,主要是怕這群老外看不明白,加入的暗線則是女演員的戲份。


    雖然《壹十三》是一部沒有女主角的電影,但是為了更真實的還原曆史,董熹還是加上女性角色。


    並不是為了和男主角談戀愛,更不會有青色鏡頭做為噱頭,而是使整個故事更加的合理。


    《後漢書·耿弇列傳》中,當耿恭與他的士兵在疏勒城陷入絕境時,有這麽一句“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


    說的是車師後國王後,是漢人的後代,當車師後國軍隊也加入圍城時,王後暗中在幫助漢軍,提供情報和糧餉。


    假如沒有她的支持,耿恭能夠撐到最後嗎?這位在曆史上沒有留下姓名的王後,就像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女主角,蘇菲·瑪索飾演的英格蘭王後,男主角是她丈夫的敵人,但她卻傾慕男主角的英雄氣概,默默支持心中的英雄。


    相比之下,車師後國王後對耿恭的支持,更多是對故國大漢的認同。她雖然是異國的王後,但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漢人。


    更符合常人的三觀。


    這個討喜的角色由範小胖出演,因為是殺青後補拍的戲份,所以很多人包括媒體都不知道範小胖有出演《壹十三》。


    而正因為如此董熹才敢明目張膽的帶她來參加戛納,雖然是個花瓶配角,但總比被嘲諷“蹭紅毯”要理直氣壯。


    當範小胖的身姿出現在大屏幕上時,最感到驚訝的不是別人,而是章子伊。


    原本剛才範小胖在紅毯大出風頭,章子伊還能在心裏安慰自己,對方就是個“蹭紅毯”的。


    可現在就不能這麽想了,審視自己過後,章子伊不得不承認,她有些羨慕對方。


    如果說娛樂圈的那個女演員是實力與運氣兼備,那肯定是有章小花的名字。


    生涯首部電影就是女主角,那年她才17歲,然後就考入中戲。


    成為有名的中戲96明星班的一員,緊接著就是開掛的職業生涯。


    合作的導演不是張一謀,就是李桉、徐客這種級別的,搭戲的演員也是業內的頂流。


    出演電影的票房更是大爆,在國際上也拿過不少獎項,已經有鞏利接班人的說法,被稱讚為“國際章”。


    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走到這步田地,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可以說一路有貴人相助。


    年少成名的章小花,有一股傲氣讓她看不上同齡的女演員。


    但這幾年,範小胖的異軍突起,徹底的撕碎了她優越感。


    同樣的有貴人相助,不過相比於章子伊,範小胖的起步就比較弱。


    瓊瑤劇的女配角,而且出身也不是太好,畢業於恒通明星學校,這所學校雖然有大導演謝晉罩著。


    但相比於中戲和北影這種本科院校,那就是個中專……


    起步落後的範小胖壓根就不入章子伊的法眼,她眼中的競爭對手隻有當時靠著《還珠格格》火遍亞洲的某燕子。


    章子伊早期屬於典型的戲紅人不紅,觀眾知道有這麽個演員,但喜歡她的很少。


    所以章子伊對於國民度,還是頗有野心的。


    可當範小胖抱上董熹的大腿後,迅速的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女演員。


    特別是去年範小胖拿下金像獎影後,更是有染指內地華語女演員之首的風頭。


    注意,不是新生代而是全世代!


    當然,也是因為範小胖的粉絲團體過於的龐大,能製造的聲勢浩蕩。


    至於什麽粉絲之間撕逼,不存在的。


    國內目前為止,隻有範小胖的粉絲形成了戰鬥力,其他明星都不行。


    幾乎什麽正版的周邊,有她做為封麵的雜誌,代言的產品。


    都會迎來一波爆發性增長。


    粉絲這股子戰鬥力和消費能力,其他公司說不眼紅那是假的。


    不是沒有經濟公司試圖打造,但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這其中就包括熹子影視本身,看到粉絲經濟這麽火爆,也想繼續複刻。


    首當其衝的就是程好,當年憑借著一係列的古裝偶像劇,她確實積累了不少的人氣,但是並沒有持續太久。


    打個比方,就好比一泡尿的泡沫消散的很快,當然文雅一點也可以用啤酒。


    “這女的長得真美!”


    “好像是在紅毯上哪位華服美人。”


    迎著周圍觀眾的竊竊私語,章子伊氣的咬緊銀牙。


    “呸,不識貨!”


    她就算是再驕傲,也要承認範小胖比她長得美,這個圈子裏長相永遠都是優勢。


    ………


    大屏幕裏,電影已經到達最後的結局,再經過長達數月的守成之後,原本數百人的漢軍,也減員至幾十人。


    還都是些老弱病殘,可即使是這樣,麵對上萬的敵人他們也未曾退縮,牢牢的守住要塞。


    可這一切都到了盡頭,任誰都能看出他們已經是強弩之末。


    伴隨著“莊嚴肅穆”的音樂,剩下的漢兵在聚攏在董熹的身邊。


    城外,匈奴的上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準備發起最後的攻城。


    而就在這時候,那一直緊閉的城門卻突然打開,董熹等人緩緩從裏麵走出來。


    兩軍對壘,風沙從戰場上卷起,而天空則是烏雲密布。


    “怎麽,難道他們要投降?”


    觀眾議論紛紛,或許在他們的文化裏,投降並不算一件可恥的事情。


    更何況電影裏的漢軍已經做到極致,明知不敵然後投降才算是明智的選擇。


    畢竟這裏是法國,觀眾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可在場的華人都明白,即便這段曆史不存在,也不會有投降的結局。


    不一樣的文化信念,也讓東西方觀眾對《壹十三》的解讀有所偏差。


    在西方觀眾看來,董熹等人出城是準備投降,而東方觀眾明白,這是準備決一死戰了。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背景音樂下,鏡頭緩緩的從每一個漢軍的麵龐上劃過,他們有人在笑,有人在哭,有人在發抖,有人在憤怒……


    但無一例外,沒人選擇跪地求饒!


    麵對著漫山遍野的匈奴士兵,董熹拔出了自己的長刀,做為漢軍的領袖,此刻的他甚至連匹馬都沒有。


    深吸一口氣,董熹用刀指著被層層保護的匈奴單於薑聞,沙啞著嗓子開口。


    “漢家兒郎,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


    “好!好!好!”


    幾十人發出的喊聲,震蕩著戈壁荒灘,這一刻似乎時間都被靜止了。


    一道光閃過,董熹忍不住眯了眯眼,那是兵刃在陽光下反射的色彩。


    而鏡頭隨著光的方向追去,隻見遠處的高地上突然出現一匹白馬,馬上則是吳景扮演的銀袍將軍。


    像是回應董熹一般,吳景高舉自己武器:“你們不是在孤軍奮戰,漢家兒郎~”


    隨著吳景一聲怒吼,他身後湧現出無數的漢軍騎兵,一杆杆繡著“漢”的大旗更是迎風搖曳。


    “殺~”


    陽光穿透烏雲,映在每個人的臉上,董熹突然笑了出來。


    “殺!”這支僅剩數十人的漢軍,毫不猶豫的向對麵上百倍的敵人發起了正麵衝鋒。


    胡琴的背景音樂也適時響起,仿佛奏響著最後的旋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